我來回答您的問題。聞著臭吃著香的食物實在太多了,在中國都不下百種,其中廣為大家所熟知的有臭豆腐,臭豆腐乳,寧波三臭,毛蛋等。這裡我就不多說了,我來介紹幾種,大家可能比較少見的臭味兒食品。第一,河南濮陽的醬餅。醬餅其實是是發酵的產物,類似於徐州等地的臭豆。但它的臭味要遠比臭豆濃烈的多,怎麼說呢?類似於半年沒洗腳的臭腳丫子味。當地人喜歡把它做成餅炸著吃。只要誰家一炸醬餅,整條街都瀰漫著國足的味道。
喜歡的人吸溜著鼻子甘之若飴,厭惡的人掩鼻狂奔,唯恐彼此不及。臭醬餅這種濃鬱地方小吃只在濮陽才有的吃,日本人把他的發酵技術學走但沒有學全,只發明了納豆。而我們則更進一步,不光有了臭豆臭醬餅,還有最終的產品豆豉。第二,寧波臭食品王國中秒殺鯡魚罐頭的臭黴魚。我吃過鯡魚罐頭,其實在他打開的那一瞬間,我就聞到了一股濃烈的尿素味,但是尿素味過後依然是那種腥臭的味道佔了主導地位。而我對這種腥臭味是非常熟悉的,那就是寧波的臭黴魚。真的,雖然外國人把鯡魚罐頭評為臭味食品的極致,但我依然堅定地認為臭黴魚要臭過它許多。
臭美魚的臭味穿透性極強,作為生化武器,絕對比王致和臭豆腐還厲害。而且更厲害的是,臭黴魚往往是和米飯一起蒸熟的。也就是說蒸汽催化著臭黴魚的臭味兒,可以傳出很遠很遠。雖然臭氣燻天,但他先啊,所以每次到寧波都少不了吃臭黴魚。當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臭黴魚還沒上桌,已經老遠就聞到了臭味。這時候,外地的人往往掩鼻而逃。而當地人不光可以大啖魚肉,還能拿魚湯拌飯。這次臭的功力,比瑞典人要強多了。第三,貴州獨山的臭酸。貴州人好吃酸,俗話說三日不吃酸,走路打串串。但是你能想像得到這種像百年積糞的臭酸嗎?它的做法非常複雜,首先是各種菜要燒得爛爛的,然後自然放涼。
這時放入一條活魚,然後密封住,幾個月後臭酸就製成了。也就是說,你吃的臭酸,實際上是魚腐爛以後的充滿怨念屍液。
想像一下,你還有胃口嗎?這種東西實在太過霸道,什麼牛癟,羊癟根本都是小兒科。當幾個月後打開,整個汁液呈腐爛的綠色,並冒著惡臭的氣泡。如同一片冒著死氣的沼澤。當地人把它煮開,然後再涮燙各種食物,據說又鮮又酸。我自己也全是吃多識廣,但是對這個東西絕對有免疫力。別說吃了,我連碰都不敢碰,生怕他像恆河水一樣粘在我身上,就把我感染了。第四,世界上最噁心的肉菜,格林蘭島的Kiviaq。吃這個菜的一定是野蠻人。因為文明人絕對不會想起來把海豹的肚子掏空,然後塞進去幾百隻海鳥。
什麼也不放,只是將海豹縫合起來,讓它自行發酵18個月。當地人吃它的時候,會對著海鳥的肛門一撮,已經腐爛成為流質的內臟和屎尿就會直接吸到嘴裡。你可別嫌噁心,它是格陵蘭島的大菜,充滿著腐臭噁心絕望的內臟大餐。當地人吸完內臟屍液後,會把海鳥的毛拔掉(已經腐爛非常好拔),然後塞到嘴裡吃掉。你可別小看他,只有在特別的節日才能吃到,平時再流口水也沒得吃…嘔…中國的臭食品和國外的臭食品有個顯著的區別。
那就是中國的往往是聞著臭,吃著香,細品更鮮。吃的時候是絕對不帶惡臭的,用老外的話說就是是屎味的巧克力。而國外的臭食,你在咀嚼的時候就能感受到黑死病的腐爛,亂墳崗的朽臭,女巫的屠戮地窖…標準的聞著臭,吃著更臭。真的很佩服他們的舌頭和腸胃,或許,這也是一個外國人少的原因吧。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筆者長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現在關注我,可以使您成為餐桌上的靈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