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輪蟲
輪蟲是一種具有隱生特性的生物,當環境條件惡化,如水體乾涸,溫度不適宜時,輪蟲可以停止活動,如死一般,代謝幾乎無法測量,當環境適宜時又復甦。輪蟲廣泛分布於各類淡水水體中,在海洋、內陸鹹水中也有其蹤跡。部分具一定耐鹽性的種類可在河口、內陸鹽水以及淺海沿岸帶的混鹽水水體中生活,甚至大量繁殖。
2、渦蟲
渦蟲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塊下,以活的或死的蠕蟲、小甲殼類及昆蟲的幼蟲等為食物。渦蟲是目前所知的再生能力最強的生物,它們具有幾乎無限的再生能力。無論是橫切、縱切還是斜切,又或是切掉肌肉、皮膚、腸道生殖系統乃至「大腦」;渦蟲的這些若干體段,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內就能重新長成若干條渦蟲。渦蟲這樣的是生存能力,在自然界中實在是無解的存在。
3、水熊
水熊也稱水熊蟲,人送外號「小美」,這是對緩步動物門(Tardigrata)生物的俗稱,有記錄的約有900餘種,其中許多種是世界性分布的。水熊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強的生物,可以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在外太空生存,在喜馬拉雅山脈(6000m 以上,曾在5546米處發現過)、溫泉、南極和深海(4000m 以下)都能生存。
4、燈塔水母
燈塔水母是一種很小的水母,直徑僅約4-5毫米,看似稀鬆平常的燈塔水母精通時間魔法,有一項令人瞠目結舌的生物特性—它是唯一已知的能在性成熟後再次回到幼體階段的生物,這種過程被稱為分化轉移。換句話說,它們能返老還童,並重新生長。而且在理論上來說,分化轉移並沒有次數限制,這意味著它們只要不斷重複這一過程,便能不斷更新自己,從而獲取無限的壽命。
5、蚯蚓
蚯蚓也是生存能力十分強悍的動物之一,它們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如果把蚯蚓切成2段,蚯蚓是可以存活的,而且其中的一段還可以再生出一段身體來,而且即便將蚯蚓的大腦切除也不會對它的生命造成威脅。而且蚯蚓是雜食性動物,它除了玻璃、塑膠和橡膠不吃,其餘如腐植質、動物糞便、土壤細菌、真菌等以及這些物質的分解產物都吃。
6、蟑螂
小強的生存已經不能用強弱來形容,它們的生命力簡直強的可怕,你可以人類生存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見到這種生物,而且它們什麼都吃,幾乎沒有不能入口的。它們完全可以靠著極其有限且簡陋的資源生存下去,甚至在研究試驗中斷食一個月也照樣存活下來。蟑螂的生命力頑強還體現在它們身體的活性上,例如你把蟑螂的頭摘掉,使它們死亡的是餓死,而不是傳統人們所認為的那種死亡情況。
7、駱駝
駱駝的生命力的強悍之處在於,它們可以在乾旱的沙漠中生存。駱駝頗能忍飢耐渴,每飲足一次水,可數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熱、乾旱的沙漠地區活動。由於背上的一個或許兩個駝峰裡貯存了不少的脂肪和水分,致使它們不吃不喝3個星期也不會殞命。駱駝的體溫晚間為34攝氏度,白天高達41攝氏度,只有在高於這個體溫,駱駝才開始出汗。所以駱駝在沙漠才能頑強的生存。
8、鮣魚
鮣魚的強大生存能力表現在它可以常以吸盤吸附船底或其它大魚遠遊和索食。宿主的變化很大,鯨、鯊、海龜、翻車魚,甚至於小船都可能是寄宿的對象,或隨潛水夫活動,以大魚的殘餘食物、體外寄生蟲為食,或者自行捕捉淺海的無脊椎動物。這種類似於寄生的方式讓鮣魚能夠很好的適應海洋中的生存環境,而且不會為了食物而煩惱。
9、土狼
土狼是生存在非洲的一種食肉類動物,是非洲鬣狗的親戚。土狼個頭不大,咬合力不強,爪子只適合刨土,無論從哪個角度比較,土狼都遠不是野貓、獵豹、獅子的對手。但是它還是在弱肉強食的非洲草原上生存了下來,可見它的生存能力之強。土狼之所以能夠在非洲草原上生存下來主要是因為它自帶「化學武器」,可以在遭到攻擊的時候釋放出強烈的臭氣,驅趕敵害。
10、麻雀
麻雀分布於全世界(除南北極),光從分布範圍就可以知道麻雀的生存能力有多強,而且麻雀為雜食性鳥類可以吃植物種子,也吃人類扔棄的各種食物。另外麻雀的繁殖力也是十分的強,所以麻雀在世界各地都有數量龐大的種群。和大多數鳥類不同,麻雀多活動在有人類居住的地方,性極活潑,膽大易近人,這也是它們強大生存能力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