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在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病房,來自江蘇常州的朱笛(化名)搭著妻子的肩膀,小心翼翼地來回走動著。
「感謝鄒成醫生,是他用精湛的醫術保住了我的腿。」朱笛看著自己的左腿,不禁熱淚盈眶。
想起一個月前,跑遍當地醫院都被判定要截肢的場景,朱笛仍心有餘悸。他說,每天早晨醒來,都會不自覺地摸摸左腿,勾勾腳趾,確認左腿還在,仍有知覺,真的是太幸福了。
左大腿腫得有一個籃球大小
走南闖北做點小生意的朱笛,正值而立之年,他信心滿滿、意氣風發,娶了漂亮的媳婦有了可愛的囡囡,一家三口幸福的小日子剛剛開始。
然而厄運突然降臨,令人猝不及防。2020年9月,他左大腿上的小腫塊,在不經意間,瘋狂增大,短短3個月,變成了一個籃球大小。腿腫得連褲子也穿不上,走路也極為不便。
朱笛回憶說,腿上的小腫塊已經有2年時間,開始只有硬幣大小,後來慢慢變成橘子大小,不痛不癢的,就沒當回事兒。自己喜歡踢球、跑步,膝蓋受過傷,他一直以為是運動損傷導致的膝蓋積水,就沒上醫院去看。這一小小的疏忽,為他埋下了重大的健康隱患。
眼看著腫塊一天天增大,朱笛和家人都慌了,妻子趕緊放下工作,開車帶著他往各大醫院跑,從縣城到市區再到省城醫院,醫生們給出的治療方案都是截肢!「聽到結論的那一瞬間,感覺天都要塌了。」朱笛的內心充滿了絕望,難道真的要讓他30歲以後的人生都在輪椅上度過麼?這一刀下去,也許就家破人亡了。
夫妻倆在網上查找各種醫療信息,突然一篇7年前的新聞報導吸引了他倆的注意,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的鄒成醫生妙手回春,成功為脂肪肉瘤患者實施了保肢手術。夫妻倆連夜開車趕往杭州。
4小時切除30釐米腫瘤完成保肢手術
鄒成,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擅長骨與軟組織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對於惡性骨腫瘤與軟組織肉瘤的保肢手術與綜合治療擁有豐富的治療經驗,是浙人醫骨腫瘤方向的中堅力量。
第二天一早,靠著網絡上查詢的信息,朱笛夫婦滿懷期待地走進了鄒醫生的診間。當朱笛忐忑不安地拿出江蘇當地醫院做的穿刺結果,病例診斷為高分化脂肪肉瘤時,他的手都在輕微顫抖。
鄒醫生(左)在手術中
朱笛緊張而又急切地問,「鄒醫生,你看我的腿還有保住的希望麼?」鄒成醫生仔細地查看了片子和病理報告後,告訴他有把握保住。
這句話讓夫妻倆喜極而泣,終於有醫生說,不用截肢,就能把腫瘤切除了。
朱笛立即返程把醫療關係轉到杭州,並迅速辦理住院手續。經過術前仔細檢查,鄒成醫生發現,患者的股動靜脈被腫瘤包裹,如果要做徹底的腫瘤切除就需要行人工血管置換,手術難度大、風險高,重建血管一旦堵塞,會導致肢體血管壞死,累及患者生命。
你若生死相託,我必全力以赴。鄒成醫生經過精心細緻的術前準備,在血管外科盧凱平醫生的支持下,經過4個小時的奮戰,終於完整切除腫瘤,股動靜脈切除由人工血管置換。切下腫瘤有25*15*15CM,重3千克。術後病理報告為粘液脂肪肉瘤,切緣為陰性,表明腫瘤得到徹底切除。術後患者恢復良好,目前等待術後化療。
什麼是肉瘤,如何預防肉瘤?
肉瘤就是骨骼、肌肉等和人的體表不相通的非上皮組織發生的腫瘤,也就是說骨頭、骨髓、肌肉、脂肪、關節、神經發生的惡性腫瘤統統稱為肉瘤。
由於癌症嚴重威脅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周期,所以人們對各種癌症的預防和治療是最重視和及時的,但與癌同等可怕的,發生於骨骼與肌肉的「肉瘤」,卻只有少部分人了解。
鄒成醫生說,肉瘤好發軟組織,可以從兒童到老年各個年齡段都可以發病,對一個家庭來說,如果出現了一個肉瘤病人,初診初治如果得不到慎重穩妥的處理,往往會對整個家庭造成難以預料的影響。
肉瘤最可怕之處在於,其發生的肺、骨及其他臟器的轉移比癌的轉移更加難以治療。所以說,在早期正確診斷和治療肉瘤十分重要!
那麼如何早期發現和自我診斷呢?
骨肉瘤的最初症狀:一側肢體感覺比對側腫脹,但很多人感覺不到疼痛;肢體某個部位出現疼痛並且逐漸加重;沒有太大的外力出現骨折;關節的屈伸活動出現障礙。
軟組織肉瘤的最初症狀:發現肢體,某個部位出現疙瘩(腫塊);初期沒有疼痛並且腫塊逐漸增大;腫塊比較深在,自己觸摸時要左右對比著摸;超過5釐米的腫塊要格外注意惡性的可能。
由於肉瘤早期「偽裝」得很好,患者只會將其當做良性的病變,往往對其不屑一顧,置之不理,有些也容易被誤診為脂肪瘤或者血腫,而且肉瘤的第一刀尤其重要,臨床上經常見到第一刀沒有開好,導致腫瘤的擴散,以後反覆手術,肉瘤都不能達到徹底根治。最後輕則導致截肢,重則性命不保。因此必須去專業的醫院或者醫生那裡檢查治療。
【來源:杭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