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喵叫聲聲」,這也是最近一兩年我自己所居住的小區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我住在14樓,這層樓裡都是中青年人入住,共約十家人,我驚奇地發現,除了有四家人是租賃戶外,其他六家「本家業主」家庭中,算上我在內有4家養貓!全棟樓(注意僅僅只是一棟樓)養貓的家庭竟然有16家!
前些年一直說中國養狗的人多,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巴西。而現今再上網一查,中國的養貓人數躍居世界第二,寵物貓數量以及逼近4000萬隻!在2年之前,中國養狗家庭佔總戶數的7%,養貓家庭卻不過只有2%。是什麼催生了強勁的「吸貓之風」呢?為什麼喵星人能在這幾年逆襲?那麼多人愛養貓?又為什麼愛養貓呢?
(被稱為小區「鎮區貓」的「培培」父女)
根據相關統計,養貓的人士大部分有如下特點:80後或90後,甚至00後,教育程度在本科或以上、單身。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獨居的中老年人。現在,吸貓已經稱為了一種流行趨勢,還有一些人雖然家裡不養貓,但是特別喜歡在網上看貓的圖片,「白摸」路上溜達的貓咪,美其名曰「雲養貓」。
(「雪糕」的主人是有三隻貓的中青年小兩口)
當今快節奏的生活和社會壓力,網絡時代下的「喪文化」,產生了三種類型的年輕人:宅、懶、獨,或者同時擁有三個屬性。且別說是中國,全世界的單身人士數量已經突破了歷史紀錄,人在獨居的時候,寵物是一個很好的互動夥伴,而最常見的寵物就是貓和狗。
結合我家的經驗,養寵物型的狗是真不大省心。首先洗澡和處理其他衛生問題會消耗大量精力,而且狗是會大聲叫的動物,對於那些懶得做飯、洗衣服和收拾屋子的人來說,簡直玩不起。更何況狗是需要天天「溜」的,這又會勸退很多上班族——回到家都只想葛優躺了啊!相比之下,貓就從來不需要主人帶出去跑,它們比較喜歡獨來獨往,或者發情期去外面找同類玩,快樂完了還能自己回家。
(「花生」的主人和筆者年紀相仿的獨居女鄰居)
都說貓咪「冷」,貓咪是習慣孤獨的(雖然我家這個有些例外)。一隻只安靜而又略帶神經質的貓咪,恰好就暗合了現代年輕人的孤獨感和自我調節的生活。
其實在很多年輕人在外光鮮的背後,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卻需要舔舐自己脆弱的傷口。而貓咪似乎很適合在此時陪伴自己,因為它不驚詫、不抱怨,會靜靜的看著你,聽你傾訴,然後舔舔你的手,更有甚者來個「摸頭殺」,真是很可心啊!而且相比狗而言,養貓是真省錢。
(筆者家的貓咪「湯圓」)
一隻普通的成年貓,一個月大概只用吃3~5斤貓糧,換算成狗糧的話,也就只夠吃三天左右。這是因為貓沒有狗那麼好動,消耗非常少。我家貓咪會加一點白煮巴沙魚和偶爾來個貓罐頭,也不會是太大的開支。野外的大部分貓科動物也是如此,老虎一周進食一次,每天有二十小時用來睡覺。家貓有時候一天也能睡上18小時。貓的玩具也相當便宜,一支逗貓棒說不定就能見證貓咪從幼年到中年。
(經歷坎坷漂泊最終結局幸福的「壯壯」)
不過呢,貓雖好養,卻自帶「主子」屬性,有人說養貓就像是和渣男談戀愛,死乞白賴求抱抱,結果對方一臉不耐煩地走開。可即使是這樣,你不還是心甘情願地養它嘛!我家湯圓就是最好的例證,哈哈!
(特別感謝鄰居們提供貓片上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