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初的12月份左右,我國總有不少省市的200天左右蛋雞出現10~20%左右產蛋率莫名其妙的下降。一般都伴隨蛋重的降低,雞群一般採食量變化不大,雞群精神狀態良好,晚上也很安靜。本人結合目前全國重大疫病的流行情況和多年的蛋雞管理經驗,認為造成上述問題的關鍵不是或不僅僅是疫病的問題,而更多是天氣變化、光照、季節、新玉米使用、飼餵量、雞群體質、免疫接種等綜合作用的結果。請大家重點關注以下五大類問題:
一、關注連續陰雨帶來的巨大影響:
每年進入冬季,我國從南到北的廣大地區常常被陰雨和霧霾天氣所籠罩。這種不良天氣給蛋雞雞至少帶來兩大問題:一是陰雨天氣光照不足而養殖戶沒有及時補光或雞舍內本身的光照就不足;二是陰雨天氣寒冷和較大溫差的影響。
解決方法:
1、關注雞舍光照不足的問題,及時補充光照或更換燈泡:適宜光照是維繫雞群健康、鈣磷吸收轉化、性成熟和高產穩產的重要環境基礎,光照不足蛋雞性成熟延遲、上高峰慢、產蛋性能降低、抗病力差、死淘率增加。商品蛋雞底層雞要求光照強度不低於10.76勒克斯。而實際由於養殖戶害怕光照過強啄肛(實際上光照不是過強而是普遍不足)刻意減弱光照或自動上料機廣泛應用後,隨著高度提高而燈泡的瓦數沒有響應增強等原因,造成蛋雞的光照普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陰雨天如果不開燈補光(即使開燈補光光照也不夠)雞群就會因光照不足而出現產蛋率下降。
因此,要求我們不僅要陰雨天開燈,而且還要實際測量,重新安裝調整燈泡大小,確保光照達標。要按照亮度不低於10.76Lux(勒克斯)計算燈泡大小,10.76Lux=﹝0.9(係數)×W(燈泡瓦數) ﹞/H2(燈泡距最下面雞頭部的距離米)。使用白熾燈(節能能亮度是白熾燈的4倍,LED是6-7倍)燈泡瓦數W=H210.76/0.9。高度2米時燈泡瓦數=10.76 ×4/0.9=47.8瓦;高度是2.5米時燈泡瓦數=10.76 ×2.5 × 2.5/0.9=74.7瓦;高度是3米,時最泡瓦數=10.76 ×3 ×3/0.9=107.6瓦(燈泡的布置:間距是燈泡高度的1.5倍,燈泡到牆壁的距離是間距的1/2)。
其中使用反光燈罩,至少可以增加1/3以上的亮度。由於不同種類的光源其強度差異很大,難以用簡單到的係數(倍數)衡量。所以,按照上述公式選擇光源種類和瓦數並安裝完畢後,一定要用光照測量儀實際測量光照強度並進行適當的調整。
2、陰雨天氣更要關注飼料的能量和通風的設定:天氣陰冷雞群需要較多的能量去抵禦寒冷,如果此時不增加飼餵量或不增加油脂的添加雞就容易造成產蛋率降低。為此,一定要根據玉米的含水量添加1~2%甚至更多的優質豆油;調整料機的下料量或增加飼餵次數,保證每天空槽時間最多1.5小時;晚上多上料並在夜間12點左右,開燈飼餵1小時以上。寒冷時節通風格外難做,最好是安裝上下的進氣、拔氣管道,必要時適當關閉部分的下部進氣管。
二、新玉米的質量和飼料的大配方影響著寒冷季節蛋雞的產蛋性能:
由於新玉米含水普遍較高,養殖戶沒有加或沒有足量添加優質豆油去平衡能量的下降;加上冬季蛋雞配方能量上升到第一位,而我們沒有及時地把大配方調整為冬季配方。
解決方法:
1、實際測定玉米含水量,足量添加優質豆油去平衡能量的下降:按照玉米含水14%以上每增加水分1%,至少添加0.4%豆油的辦法平衡含水高造成的能量降低。比如玉米含水18%,要加豆油18%-14%=4%,4%×0.4=1.6%。同時一定選擇使用優質玉米,最好是烘乾玉米。
2、適時調整大配方:在外界平均氣溫下降到15℃以下時,要逐漸調整大配方,提高1~2%玉米,降低1~2%的豆粕。確保每天攝入粗蛋白18~18.5克/只的基礎上,保證蛋白能量比在13.5~13.2克/兆焦。
三、篇幅不夠啦~~
還有三四五個原因分析和解決辦法!
第二天繼續分享哦,關注小編,明天準時送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