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到2019年,我連續6年上塔什庫爾幹帕米爾高原,拍攝自己喜歡的專題《嫁給崑崙山的女人》,並時時被一些眼前的鏡頭所震撼,所牽掛,所打動,所反思:她們嫁給了男人就等於嫁給了崑崙山,一生一世和大山結緣,走不出高原的視線,也平平淡淡地活在現實裡。
崑崙山雖然沒有給她們帶來富足的土地和草原,卻賦予了她們大山一樣的性格,勤勞純樸善良的內涵。看看這樣的生存環境,稍微有些不滿足現狀早就飛走了,可她們不會,忍耐和守望是崑崙山教的,她們不能背叛。
放羊本是男人的活計,可崑崙山的女人也能幹,她們不怕苦,起早貪黑,與日月為伴,與大山為伍,在狹窄有限的山谷中穿行奔波。因為她們知道,羊是家的命根子,養得越多家中的生活就可能越好一些。
山裡不像城裡,可逛商場,進電影院,或看看電視,上上微信。她們全沒有,白天除了勞動還是勞動,晚上除了睡覺還是睡覺。閒暇一點的時間就是找鄰居的姐妹們嘮嘮嗑,說說心裡話,父母聽不到身邊的柴火垛聽到了,那豎起耳朵的駱駝也聽到了。聽到就聽到吧,反正也不用擔心它們會傳閒話。
二牛抬槓,還得女人牽著在前面領路,這樣原始不能再原始的耕地方式我在熱斯喀木還是第一次見。
崑崙山的女人一生其實也很簡單,結婚、過日子、生孩子、養家餬口,孝敬公婆,伺候男人......不論男方家境如何,只要嫁過去就安安心心的過一輩子,在這裡家庭不和鬧離婚的很少很少,個個都堅貞如一;個個都安分知足。
春羔母羊生下了不少,婆媳整天把笑容掛在臉上。
這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塔吉克新娘,知情人介紹,在電視劇《雲端中的婚禮》中,她擔任女主角。
這樣的畫面淳樸自然,塔吉克婦女竟養起了寵物狗,和諧的鄉村變化品一品如老酒般醇香甜綿。
帕米爾高原上的「佘太君」和她的8個兒媳婦和諧相處,一起參加村裡的諾肉孜節。
諾肉孜節當天,全村人吃諾肉孜節抓飯,幾百人,一口大鍋,把做飯的老人忙得不亦樂乎。
巴黑提汗家的毛驢很聽話,對於馱水十分恪守自己的職責,不用主人牽也不用主人趕。走到河邊停下,巴黑提汗開始在冰冷的河中取水,直到把所有的桶和壺裝滿,而後順著原路返回家中。
女兒十月就要結婚了,母親給女兒縫製囍被,鄰居們都來幫忙。
刺繡、針線活是每一個塔吉克女人必須學會和掌握的本領,否則婆家人會看不起。這樣的傳承我很感動,一個優秀民族的刺繡文化在整個帕米爾高原世世代代的婦女就像傳唱一首歌,千年傳播,萬古流長。
鵝毛大雪中巴黑提汗一會兒擼擼草餵牛,一會兒掃掃雪不讓大雪把牛吃的草蓋住,勤勞的身影讓我敬佩。
崑崙山的女人,你能走出大山嗎?你想走出大山嗎?你雖然嫁給了它,而且家就是世外桃源。看著你早出晚歸的樣子,今生我估計是走不出去了,不因別的,就因崑崙。
塔什庫爾幹縣的舊房全拆了,家家有了新房,這是拆房前最後的一頓午餐。
羊群羊圈,三代人樂在其中。
塔什庫爾幹鄉庫孜滾村喬遷新居後的一位老人正在院子裡晾曬糧食。
馬爾洋鄉皮勒村辦起了中式烹調師培訓班,全村的家庭婦女都來參加。它意味著塔吉克婦女從傳統的奶茶饢逐步走向更健康更營養的生活飲食。
2017年「5.11」地震後,黨和國家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全部免費給塔什庫爾幹全縣塔吉克族群眾建起了新村,就連熱斯喀木村的冬窩子牧民也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
韓栓柱: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新疆攝影家協會理事、新疆老幹部攝影家學會主席、烏魯木齊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攝影函授學院新疆分院副院長、軍旅攝影家。
2003年被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授予「中國優秀攝影家」榮譽稱號。2005年出版個人攝影作品集《邊關不再遙遠》。2012年11月26日被中國國際現代藝術研究中心聘為高級研究員,並授予「中華民族傑出藝術家」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