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書生多年沒有考中進士,賄賂地府官員,終於金榜題名

2020-12-03 簷雨階苔

唐德宗興元年間,書生李公俊多次參加科舉,最終沒有考中進士。李公俊的朋友是國子祭酒(相當於北大校長),他與禮部官員包佶有交情,而包佶正是主考官,於是國子祭酒請求包佶幫助李公俊考中進士。

公布錄取榜單的前一天,按照常例,包佶應該將進士名單交給執政的宰相過目。

這天,天還沒亮,李公俊就準備去拜見國子祭酒。此時坊間的大門還沒有打開,李公俊就在門邊等待。

李公俊旁邊有一個賣糕點的小販,糕點熱氣騰騰,清香撲鼻。旁邊有一個官吏,背著布囊,頭戴氈帽,好像是外地傳遞公文的郵差。

郵差目不轉睛地看著糕點,咽了咽口水,看起來很想吃糕點,卻沒有行動。

李公俊覺得奇怪,轉頭對郵差說:「糕點非常便宜,你為何不買一些吃呢?」

郵差不好意思地回答:「我身上沒有帶錢。」

李公俊說:「我有錢,願意為你買糕點,讓你吃個夠。」

郵差非常高興,吃了幾片糕點,李公俊為他付了錢。

不久,街巷的大門打開了,郵差上前對李公俊說:「我想耽誤你一點時間,有一些事情要告訴你。」

隨後李公俊跟著郵差來到一處沒人的地方,郵差說:「我是陰間遞送進士名單的陰差,你是不是考進士的?」

李公俊答:「是的。」

陰差說:「進士榜單在我這裡,你可以找找有沒有自己的名字。」

於是陰差拿出榜單,打開讓李公俊看。

李公俊在榜單上查找了幾遍,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心中很悲傷,流淚哭泣說:「我苦心讀書二十多年,參加科考也有十年,為此身心疲憊,希望這一次能考上。如今我榜上無名,再次落選,難道我終生不能得到功名?」

陰差安慰李公俊說:「十年後你才能考中進士,取得功名,而且官位和俸祿都很高。如今你想得到功名也不難,但官位和俸祿減少一半,而且仕途坎坷,只能當一個州郡刺史,你覺得怎麼樣?」

李公俊說:「我所追求的不過是功名罷了,得到功名就已經滿足了。」

陰差說:「如果你能拿出少量的錢財賄賂冥官,就可以在進士榜單上找一個與你同姓的人,將他的名字抹掉,寫上你自己的名字,行嗎?」

李公俊問:「需要多少錢?」

陰差答:「冥幣三萬貫(三千萬錢)。我感激你的恩情,所以才坦誠地告訴你這件事。你的錢我分文不取,都是用來賄賂冥官的,第二天午時你把錢送到就可以了。」

陰差說完又拿出一支筆交給李公俊,讓他自己選擇抹掉進士榜單上的某人。

李公俊在榜單上看到李夷簡(李唐宗室、大臣)的姓名,想將它抹掉,陰差急忙說:「不可以。此人將來官祿非常高,不能更改。」

李公俊又在下面看到李溫的姓名,陰差說:「這個可以。」於是李公俊將「溫」字抹去,改為自己的名字。

陰差收起榜單,對李公俊說:「希望你不要違約。」

相關焦點

  • 唐朝最得意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出現了兩個成語
    按我們現在來看,也許無法理解,孟郊都46歲,才中個進士而已,居然高興成那樣。但我們要明白,當時唐朝便有「五十少進士」的說法,所以孟郊46歲進士,真不算大器晚成了。晚唐著名詩人羅隱,據說考了10多次,到了晚年仍是秀才,人稱「十上不第」,所以孟郊會寫下如此得意之詩也是情有可原了。詩歌開頭兩句,今昔對比,突出了他中進士後的揚眉吐氣。
  • 名校賄賂風波再起 美加州母親賄賂名校官員替兒子上課
    名校賄賂風波再起 美加州母親賄賂名校官員替兒子上課 2019-12-11 08:03: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弘宇 責任編輯:李弘宇
  • 蟾宮折桂,金榜題名!
    蟾宮折桂,金榜題名! 時鐘滴答,紙筆摩擦延遲一個月後2020年高考終於拉開大幕
  • 拜魁星點鬥,祈金榜題名!帶上文昌帝君的祝福,高考加油!
    「拜魁星點鬥,祈金榜題名」,成為每年中高考前期,到七曲山風景區觀光旅遊、祈福朝聖的一大特色。文昌文化以「勸善」、「孝親」、「仁慈」、「勤學」為核心,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由於受文昌的教誨,梓潼歷史上人才輩出,據史料記載,後唐時梓潼出了袁峁、孟芻兩名進地士,兩宋時期,梓潼出了趙載(紹熙),張炎上(慶元),兩宋時其出進士12人。
  • 左宗棠62歲硬要考科舉,慈禧見了哭笑不得,只好送了他個進士
    不過可惜的是,左宗棠沒有曾國藩和李鴻章他們那麼幸運,他雖然也是一個讀書人,但是他卻沒有開竅。雖然每天挑燈夜戰,但卻一直都沒辦法考中進士。一次,兩次,三次,四次都名落孫山,這給左宗棠造成了巨大的打擊。要知道左宗棠是從小立志要拯救天下的人,結果天下還沒來得及拯救,卻被進士這道門檻給卡住了,真是嗚呼哀哉!但是左宗棠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既然在文採上沒辦法封官,那就棄筆從戎從軍隊裡面下文章。
  • 約定十年婚娶,沒想到多年後她已嫁人生二子,杜牧懊惱地寫了首詩
    杜牧起初還埋怨婦人不守約定,但婦人告訴他,已過約定十四載,是杜牧沒有在約定時間內前來履行諾言,她女兒已經等了十年,十年過後再嫁人,自然不算違約,現在,她女兒嫁人三年,也已生了兩個孩子了。說的沒錯,如果這件事是真的,那確實是杜牧的鍋,不管他是因為忙於仕途,還是自己忘記了,總之就是沒有按約定時間來娶,所以怨不得別人。
  • 民間故事:書生夜夢解大手,半仙解夢拍大腿,這是好兆頭
    書生臉上笑開了花,又說:「第四夢,夢見我解完大手回家。」周半仙臉上顯出驚奇的表情,「這個更好,這叫皇榜進士。」書生又說,「最後一個夢,夢見抬著一口小棺材繞街走!」周半仙一聽,立刻站起來,鄭重說道:「太好了,這是誇官,什麼也別說了,這次考試,你一定能金榜題名!」
  • 鄉試半夜點名,考上進士改換門庭
    考秀才也不容易,得經過縣考、府考、院考三級,最終的院考有提督本省的學政主持。就算你一輩子沒考上,只要通過考試註冊的童生,和普通老百姓也是不一樣的,可以穿戴官衣官帽。遇上婚喪嫁娶,童生可以和官員同席,而商人就絕對不允許,這已經算是另一種社會階層了。那為什麼連秀才都沒考中的童生,會值得官員和老百姓尊敬呢?
  • 北宋最有骨氣的文人,中進士不做丞相女婿,迎使臣不跪金國太子
    但北宋時的一位書生卻真真切切地得到了這樣的一個機會。書生名叫傅察,是北宋中書侍郎傅堯俞的重孫。他面容俊朗,自幼熟讀四書五經,待人溫和,文章也寫的極好。史書贊其「端重有操,為文溫麗。」這一年,年近十八歲的傅察正式登進士第。面對這種光耀門楣,許多人追求一生的成就,傅察表現的很淡定,心有溝壑,故而面容如常。
  • 明代樂陵第一位進士史邦直
    二百年後的1568年樂陵考出了明代第一位進士———史邦直。邦直公曆任山西臨晉知縣、西安同知、河南按察僉事、副使。明代萬曆、天啟、崇貞三朝,有關邦直聖旨誥書中,不吝讚美之詞,給予極高的評價。萬曆稱邦直公「益勤厥職,廉慎弗渝,進無飾傅以邀功,退不曲迎以望幸」。天啟稱邦直公「軼塵絕品,應變長才。自治邑以至營田,厥庇民而能凝績,高風勁節,居然砥柱汙流」。
  • 民間故事|書生外出遇女鬼,斬陰差,下地府,終抱得美人歸
    事後二人聊著天,王鼎感覺他們就像多年的老夫老妻一樣。王鼎問那少女:「陰間是否也和陽間相同?」那少女眨著眼睛說:「當然啦,陰間也有城市,只不過陰間和陽間的時間是相反的,此時,陽間是夜裡,陰間正好是白天罷了。」
  • 從母親節延遲至父親節:史上最難一屆春考生終於開考啦!
    經過漫長的等待,6月20日,山東省春季高考大幕終於拉開!史上最難一屆春考生開考啦!今天,天虹高三學子奔赴各地春考考場,他們必將續寫天虹的輝煌!在煙臺、在青島、在威海、在濰坊、在臨沂、在濱州、在......隨處可見天虹學子的身影,自信的你們最天虹老師也在全省各地考點陪同學生考試威海四中高長春校長特地趕來為四中春考學子打氣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誰說唐人沒有夜生活?
    @焦響樂_留學生考中進士想當官?歡迎歡迎!如你所想,使臣很多來唐朝是為了乞求恩惠,但不乏懷揣求知理想而來的有志青年。唐代外籍人士在朝為官者不少,文職武將均有,有數字稱多達三千,波斯人甚至官拜宰相。新羅(今韓國)文人崔致遠,少時來大唐求學,18歲中進士,先後任縣尉、承務郎等職。
  • 【睡前閱讀·海上志怪】抓錯了人,地府如何問責
    比如,我們往往會因此認為《聊齋》中寫的陰間政府無比腐敗,以諷刺舊社會的黑暗,其中卷十的《席方平》被視作典型案例。       當然,故事中的冥王確實貪腐殘暴,不過最後的結局是,由於更高一級官員二郎神的介入,整個冤案大逆轉,最後的判決是:「冥王……宜剔髓伐毛,暫罰冥死;所當脫皮換革,仍令胎生。隸役……當於法場之內,剁其四肢;更向湯鑊之中,撈其筋骨。」
  • 連寶玉都中了進士,舉業一道高過寶玉的賈環,為啥反而沒聲音了
    為賈寶玉不讀書,賈政時常長籲短嘆,甚至於當眾發怒,然而,賈寶玉後來居然「想通了」,竟發憤圖強,考中了進士,光耀了門楣,方才出家。很多「紅學」研究者認為,賈府雖然衰敗,但,自從賈寶玉考中了進士,後來,賈珠的兒子賈蘭與賈寶玉的兒子賈桂更是通過舉業,光復了賈府,正所謂:「蘭桂齊芳」。那麼問題來了:都說蘭桂齊芳,賈環在舉業一道高過寶玉,為啥中進士的是寶玉?
  • 在成語「黃粱一夢」中,「黃粱」指的是什麼?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該成語中的「黃粱」,究竟指的是什麼呢?許多人都認為,肯定是一位名叫黃粱的人,做了一個美夢,事實真是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黃粱一夢」最早出自《枕中記》一書,講述的是一個書生的故事。盧生是唐代的書生,儘管讀書非常用功,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卻始終未能金榜題名,此事擱誰身上都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