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一線醫務人員需要穿戴醫用防護服,然而防護用品緊缺,各地市民開始腦洞大開自製防護服、口罩。
這不市民們腦洞大開,有出門穿充氣玩偶的,有出門全身裹上塑膠袋的,有的頭頂水桶……
2月5日,大連一位阿姨穿著女兒給買的充氣玩偶當防護服,出門、鍛鍊、開車門……看起來萌萌噠。阿姨是看到穿恐龍「防護服」視頻後,讓女兒給買充氣玩偶防護服的,女兒想給她買恐龍款,阿姨覺得那款尾巴長,出門不方便,最後選了這款行走方便的聖誕樹「防護服。」
除了穿玩偶服防護,阿姨還戴了兩層醫用外科口罩。不過武漢第四醫院呼吸科一位醫生說:
這種沒必要,防護服是針對醫護人員,需要和病人近距離接觸。這種非專業防護服雖然可以起到隔絕作用,但手和面部接觸,還是會帶入病毒帶進去。在居民區,注意戴口罩和勤洗手就可以了。
阿姨是出於安全的目的,穿了這款「防護服」,手拿小包包出門,一步一動都充滿了可愛的氣息。評論區網友也有很多表示可愛的。
@莫得感情的沅沅:真的好可愛啊,還去玩了健身器材,女兒聲音也特別好聽@沙雕萌鵝:哈哈哈哈好可愛@歷山北路:這也太喜感了@張可樂阿:不過好可愛……
這就是吸引阿姨買充氣玩偶服的恐龍服。穿著這款衣服走起來,尾巴搖搖晃晃,頭一點一點,也是可愛無比。
身穿充氣玩偶防護服的還有這款,網友這是穿著去超市採購了。
除了充氣玩偶當防護服,還有人多人選擇塑料膜、塑膠袋充當防護服的,比如下圖這幾位。
這就有些危險了,把自己用大塑膠袋套起來,還開著三輪車。
這些搞笑又讓人心酸的「防護服」說明民眾的防護意識,但是正如醫生所說,普通的居民區,戴口罩、勤洗手就可以了,沒必要整這些玩偶服。如果不是必須要上班、出門,還是聽話地待在家裡,比較安全。
有人防控意識高,就有人防控意識低,甚至隱瞞真相、不配合檢查。比如湖南洞口疑似感染的網約車司機,拒絕接受疫情防控檢查、兩次衝關撞傷攔截交警;再如海南棋子灣站出站處,一女子拒絕配合檢查,還朝人吐口水……
我們不能到醫護一線抗「疫」,可我們至少能不添亂,畢竟我們「現在在家裡不是隔離,是在戰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戰士。」
這句話是上海醫療救治組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的,他還希望大家再「悶」兩周,把病毒悶死。
我們再堅兩周,能不出門就不出門,把病毒「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