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鑫亮
「暑期檔」一向是各大電影都瞄準的票房寶庫,瀏覽今年的暑期檔電影,基本是喜劇電影唱主角,各路諧星你方唱罷我登場,票房口碑雙豐收。然而這一現象不禁讓我們思考,這般的「暑期檔」與「賀歲檔」又有什麼區別?「暑期檔」的幾大關鍵詞一定是熱、孩子以及旅行,這麼看來《巨齒鯊》才是滿足所有元素的「暑期檔plus」電影。
你初步看一下《巨齒鯊》這部電影的信息,大多數人的腦海裡一定會浮現「打怪獸電影」的標籤,確實「打怪獸」這樣看不厭的橋段幾乎就是所謂大片的法寶,與其他怪獸電影裡憑空臆造出來一個巨無霸怪獸不同,巨齒鯊確實曾經來過這個世界,它平均身長20米,嘴長足有3公尺,口腔內緊密排列著鋸齒狀巨型尖牙,足足有270多顆,每一顆有18釐米長,比人類的手掌要大,這類生物真的屬於「牙好胃口就好」的典範,說起巨齒鯊,人們很容易聯想到若干年前的也被拍成電影的大白鯊,但如果與巨齒鯊相比,那就好像hellokitty站在老虎面前,巨齒鯊可以輕鬆咬斷鯨魚的骨頭。
因此看一看電影《巨齒鯊》裡本尊的相貌就足以值回票價了,巨齒鯊的造型設計,基於科學數據和目前發現的巨齒鯊化石,特效團隊還設計了更多的魚鰓和皮膚上的劃痕與傷疤,因此觀看《巨齒鯊》的過程就像是一趟「海底穿越之旅」,尤其是傑森·斯坦森飾演的深海潛水專家再度遭遇數年前的敵手,新仇舊恨,又要營救被困人員,著實是一場磨練心志的挑戰。傑森·斯坦森出演家喻戶曉的《速度與激情》系列打遍天下無敵手,此次《巨齒鯊》可以看成是海裡的「速度與激情」,跨越物種的角力,囊括了爆破戲和槍戰戲等元素,尤其是史前生物與飛機巨輪等鋼鐵猛獸的碰撞,還有黑科技「深海滑翔機」潛入深海,原始和科技的搏鬥,這已不是傳統意義「無釐頭打怪獸」場景的呈現,而是兩種文明的交匯與撕扯。
除了硬漢傑森·斯坦森,李冰冰飾演了一位海洋生物學家,她的鬥鯊場景也堪稱震撼。觀看《巨齒鯊》猶如是進行了一次深海之旅,美輪美奐的海底與巨齒鯊的殘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觀眾猶如身臨其境,刺激勁爽又心驚膽戰,《巨齒鯊》驚險的場景裡也巧妙添加了不少幽默橋段,節奏感把握得當,就如坐了一回「海底過山車」。
對於不少觀眾而言,「暑期檔」走進影院看什麼電影是一個「甜蜜的煩惱」,這個時候選擇看像《巨齒鯊》這樣大製作、大場面的電影顯然一次超值的體驗,對於孩子而言,能從電影裡得到環保的啟示;對於上班族來說,釋放壓力一身輕鬆;對於一家人而言,這是一部能讓人津津有味討論的合家歡電影,你見證了海底的瑰麗,你意識到了巨齒鯊實則已滅亡,你會呼籲身邊的人一起愛護我們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