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叫是貓做的神秘事情之一,它與貓的生理有很大關係,更多地了解它可以我們認識到,貓其實是從自然界得到了更好的待遇。
以野貓媽媽為例。因為她的小貓既瞎又聾,後者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尋找媽媽,幸運的是,一個2天大的小貓咪可以通過母親身體發出振動,找到喝奶水的地方。當小貓開始發出呼嚕聲的時候,野貓媽媽就可以隨時了解孩子的下落。當有危險出現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趕過去支援。
母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對它們倆來說都是難忘的時刻,所以很可能,每當貓感到滿足時,它們就會發出咕嚕聲——就像它們用前爪做同樣的揉搓動作一樣,就像它們以前用前爪去拿媽媽的奶一樣。這不是巧合,當人類撫摸它們的時候,它們就會這樣做,就像小時候陪伴貓媽媽那樣。
然而,貓不僅在感到高興時發出咕嚕聲。當它們情緒波動比較大而不需要腎上腺素時,它們也會發出嗚嗚聲。每當它們感到沮喪、痛苦或是快要死的時候,它們也會嗚咽。
經過幾百年的研究,科學家們終於解開了貓嗚嗚叫的原因。從本質上講,充滿情緒的貓會接收到來自中樞神經系統的反射,而這種反射又會向音箱中的肌肉(喉部肌肉)發出一個收緊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這些肌肉會振動,空氣進出肺部。因此,貓會不停地發出呼嚕聲,不管它們是吸氣還是呼出。不過,有些貓的喉部肌肉缺失/受損,所以它們不能發出呼嚕聲,沒有人真正知道呼嚕聲是自願的還是非自願的。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貓普遍有很長的壽命。這是因為(所有養貓人都透露)它們不會過度勞累自己,而且,這和它們的嗚嗚叫也有聯繫。
據了解,25和150赫茲的頻率有助於骨骼發育,這就是為什麼貓很少有在狗身上常見的發育不良或骨質疏鬆症的原因。另外,很有意思的是,與貓生活在一起的人類血壓較低,這當然不是窗簾被撕破或廁所習慣不良造成的。有些專家甚至確信貓能改善人類的健康,允許它們作為治療動物放在一些醫院裡。
好了,以上就是文章主要內容,感謝您的閱讀。本文是百家號「明眸觀天下」原創文章,僅發於百家號,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