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鱷戰記:河馬大戰鱷魚,是溫順的河馬勝利還是兇殘的鱷魚勝利?

2020-09-05 不正經業餘讀書愛好者

河馬是陸生動物當中僅次於大象的哺乳動物,印象中的河馬是溫順的食草性動物,然而實際上,河馬屬於雜食性動物,而且是一種性格非常暴躁的動物。在所有的哺乳動物中,河馬具有的攻擊性和戰鬥力絕對是頂尖的,在進入它領地範圍內的動物都會成為它的攻擊對象,這一點於鱷魚有點類似。鱷魚簡直是動物界的一大霸主,幾乎沒有一種動物是它不會襲擊,野牛、大象、斑馬、長頸鹿、人等等,除了需要長時間待在水裡之外。那麼,當隱藏的王者河馬遇上鱷魚時,是否能夠勝利?

河馬

河馬演化

對於河馬的演化,在過去存在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認為豬是河馬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因此河馬應該歸屬在豬這一類別當中;第二種認為,河馬是一種獨立的生物,雖然與豬有一定的親緣關係,但是存在巨大的差別。在傳統的分類學中,河馬被單獨劃分成在偶蹄目下的一個亞目,與豬形亞目並行。但在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中發現,其實河馬與現代的鯨魚及海豚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係,兩者雖然在形態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兩者的基因上的差異卻是很小的。因此,在現在分類學中,將河馬與鯨魚、海豚併入同一亞目,稱為鯨-河馬型亞目。

鯨河馬的演化(圖片來自網絡)

根據最早的化石推測,偶蹄目演化的時間應在6500-7000萬年前,從已經滅絕的踝節目中的真獸類中分離出來。河馬與鯨魚有著共同的祖先,出現約在6000萬年前,且稱之為鯨馬,此時它與其他的偶蹄目類動物早已分家,並且早已是過上了半水半陸地的生活。在約5500萬年前,河馬與鯨魚分家,鯨魚的祖先—巴基鯨進一步的進入到深水區域,於是鯨魚的四肢逐漸退化成魚鰭,而河馬的祖先碳獸則是繼續留在淺水區,且保留著四肢的形態生存至今。不過從至今發現的化石來看,發現的鯨魚最早化石時間是在約5300萬年前,而河馬的化石則為約4000萬年前,兩者在時間上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總所周知,鯨魚是海洋中的霸主,幾乎只有它欺負別人,沒有別人能夠欺負它,當然要將人類除外。對於它的同祖兄弟,河馬而言,則是存在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暴躁的河馬,陸地上隱藏的王者

河馬是陸地上僅次於大象的第二大哺乳動物。成年的河馬身長約為3.5-4.5米,重約3-4噸,但身高僅有1.5米左右,因為它的四肢特別短,圓滾滾的身體就已經表明它的行動很笨拙。但是河馬卻長了一張粗壯的腦袋和一張十分巨大的嘴,這張嘴比陸地上任何一種動物的嘴都要大,上下頜最大能夠張開到90度。而且大嘴裡的牙齒也是過分的巨大,門牙就像是鏟子一般像前生長,門牙的長度達到60-70釐米,一顆門牙的重量達到2-3千克,河馬的犬齒長度超過了門牙達到了75釐米,是它主要的進攻武器。除了靈長目的動物之外,其他的動物都是依靠嘴和牙齒作為武器的,河馬也在其中,而且它的武器是名列前茅的。

河馬的大嘴和鋒利牙齒

河馬並不是一種溫順的動物,但由於笨拙的身軀,行動能力差,河馬失去了獵食其他動物的能力,只能轉向於不會移動的植物。可這絕不意味著河馬的攻擊性和戰鬥力很差。河馬與我們想像中溫順模樣不同,它不但性格暴躁,更是具備了強大攻擊能力。河馬具有強烈的領地意識,或者是領水意識,當其他動物侵入它的領水時,河馬極有可能會發動攻擊,尤其是那些成年的雄性河馬,有時候它們會殺了非自己後代的小河馬。同時,河馬是群居動物,當很頭河馬擁擠在同一塊水域時,只要有動物敢進入水中,河馬群必定群起而攻之。據不同的觀察記載,河馬攻擊的對象有同類、羚羊、幼象、水牛、斑馬、鱷魚等等。河馬不單單是攻擊而已,而且是會真真的食用這些被自己擊殺,或是被其他動物擊殺遺留在水中的動物,河馬可算作是非洲某些水域中的「清道夫」了。據相關研究人員透露,河馬食肉並不是個體行為,而是群體共有之,不過發生的頻率很低,因為河馬一般難以獲得食物。

河馬攻擊路過的斑馬(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食肉動物來說,長期食用食用植物性食物會導致消化系統疾病以及嚴重的營養不良,而對於食草性動物來說,長期食用肉食是不會有問題的,在長期食草的時間內,吃幾頓肉食,是有助於身體健康。就拿熊貓來說,國寶,都很熟悉,它的主要食物是竹,其實熊貓是雜食性動物,肉食對於它來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河馬也是如此的。那麼為何它們最終都形成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進食習慣呢?那是因為它們身體結構因素限制它們捕抓其他其他動物,雖然它們的性格都是比較暴躁,但是相對來說,捕獵不如享受現成的植物食物。陸地上強大的肉食性動物,如老虎、獅子、獵豹等,都是具有敏捷的身手和靈活性,對於河馬來說,兩者都是十分欠缺的。它的身軀肥胖而僵硬缺失了靈活性,同時四肢短而粗,奔跑對河馬來說就是一種負擔,浪費能量。只有當獵物進入到它們的領地中,它才會發動攻擊,獲得肉食食物,同時水中悠閒的生活和充足的食物已經磨滅了它們追逐獵物的興趣。自然演化下,一得一失,維持千百萬種生物之間的平衡。

河馬襲擊鱷魚(圖片來自網絡)

河馬基本上是沒有天敵,除了巨大的非洲鱷魚。河馬長時間待在水域裡,陸地上的老虎獅子之類的都不會捕抓水中的食物,即便是要上岸,亦是在距離河流等水域很近的地方尋找食物(因為河馬的的體質不適應與長時間生活在高溫的非洲陸地上)。據生物學家觀察所知,僅有少數的河馬幼崽葬身於獅子老虎的口中。並且河馬的皮膚很厚,達到5釐米的厚度,一般的動物的牙齒根本無法穿透,即便獅子老虎也不一定能夠吃得透。最具有威脅力的就是同樣長期生活在非洲水域中的鱷魚,鱷魚是肉食性動物,而且攻擊性十足,戰鬥力非凡,路過水域的所有生物都是它的攻擊對象,即便是河馬大象。非洲鱷魚,既是尼羅鱷,成年尼羅鱷的體長在2-6米,體重為225-1000公斤,尼羅鱷非常強壯,牙齒極其鋒利,致命的絕招泥濘翻滾,幾乎被它拖入水中的動物都難以逃脫,但是河馬除外。河馬的皮膚非常厚實,鱷魚的牙齒都可能不能穿透,且河馬的體重遠超尼羅鱷,亦是同樣生活的在水中。所以在河鱷的戰鬥中,往往是以鱷魚無法奈何河馬而退走告終。除非是鱷魚碰上小河馬,那麼它們就是鱷魚們的美味食物了。

躲避河馬攻擊的獅子(圖片來自網絡)

流汗血的不止有馬,還有河馬

在漢朝時,張騫出使西域,見到了能夠日行千裡且流汗如出血一般的寶馬,故命名為「汗血寶馬」。殊不知,除了此種汗血寶馬之外,還存在在另外一種汗血寶馬---河馬。汗血馬的汗血跡象並不是因為真的流血而形成的,也不是血液通過皮膚向外滲透成汗水流動,而是因為,汗血馬的皮膚比較薄,皮膚下血管中血液流動非常容易在在奔跑中看的清楚,而且它的肩部和頸部的汗腺很發達,因此當汗血馬奔跑導致導量出汗的同時血液流動加速,從外面看起來就像是流血一般。

汗血「河馬」

而河馬不同。河馬為了適應在水中和沼澤溼地的生活,皮膚演化成光滑無毛,以減少在水中行走的阻力。久而久之,河馬的皮膚進化成不適應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如果河馬長時間待在陸地上,會使得乾裂。但是河馬並不是完全的水中動物,即便是待在水中,也是會把頭部和背部露出水面,為了保護裸露的頭部和背部,河馬演化出皮膚會分泌一種紅彤彤的類似「汗血」液體,具有防曬霜的功能,保護河馬暴露在空氣中的皮膚不被曬傷和因缺水而乾裂。此種「汗血」,既不是汗水,也不是血液,而是一種護膚霜,它呈現紅色的原因在於其中含有呈紅色的酸性色素,不但能防曬,還能保溼,同時還具備抗生素的功能,簡直是居家旅行必備的良品。

結語

在古希臘人看來,「河馬」就是「河中之馬」的意思,而古埃及人則認為,「河馬」應該是「河中之豬」才算是正確,到來今天,我們才知道,「河馬」原來是「河中之鯨」。皮糙肉厚、腰圓體胖的河馬看似溫順,但其實兇猛無比,幾乎沒有對手。但是它們卻一個個倒在了獵槍的子彈下,僅是為了幾顆牙齒。目前全球存活的河馬不過與8000多隻,但偷獵行為卻一直存在。保護野生動物,從拒絕是使用開始。

相關焦點

  • 河馬戰記:河馬大戰鱷魚,是溫順的河馬勝利還是兇殘的鱷魚勝利?
    河馬是陸生動物當中僅次於大象的哺乳動物,印象中的河馬是溫順的食草性動物,然而實際上,河馬屬於雜食性動物,而且是一種性格非常暴躁的動物。在所有的哺乳動物中,河馬具有的攻擊性和戰鬥力絕對是頂尖的,在進入它領地範圍內的動物都會成為它的攻擊對象,這一點於鱷魚有點類似。
  • 30餘只河馬圍毆兇殘鱷魚 只為保護幼崽
    30餘只河馬圍毆兇殘鱷魚 只為保護幼崽不受傷害)一般河馬在人們印象中都是敦厚溫順、不具很強攻擊力的形象,不過當幼崽受到威脅時,你也會看到它們戰鬥力瞬間爆發的樣子。近日,在非洲坦尚尼亞西北部塞倫蓋蒂平原上,一群河馬正趴在水塘中休息,不料危險正在悄悄逼近。
  • 5噸重的河馬大戰鱷魚,瘋起來管你是誰,不服就幹
    5噸重的河馬大戰鱷魚,瘋起來管你是誰,不服就幹!網羅天下趣事 縱觀世界奇聞,河馬是所有淡水物種當中體型最為龐大的哺乳動物,平均體重在三噸左右,但是性情極為溫順,很少主動攻擊其他物種。雖然河馬是一種食素動物,但是可千萬不要小瞧它的攻擊性,一隻5噸重的河馬大戰鱷魚,瘋起來管你是誰,不服就幹!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非洲生活的河馬,性情溫順,卻讓水中小霸主鱷魚不敢正面交鋒
    雖然河馬是雜食性生物,但是它們最主要的食物還是水草,如果水草不足以讓它們填飽肚子了,它們才會上岸去尋找植物或者農作物,至於肉的話,就只有在河馬實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才會成為它們的選擇。非洲生活的河馬,性情溫順,卻讓水中的小霸主鱷魚不敢正面交鋒河馬的性格也是比較溫順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去傷害別的動物的,它們還喜歡成群結隊的生活在一起,經常會組成一個超大的河馬家族。在淡水中,我們所認為的水中王者便是鱷魚,可你們知道嗎,鱷魚在很多時候都是不敢去沾惹同樣生活在水中的河馬的。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就不得不看看河馬真實的戰鬥力是怎麼樣的了。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鱷魚為什麼不咬河馬,河馬不怕鱷魚嗎?河馬擁有非常肥胖的身體,身上看起來非常光滑,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熱帶水草比較豐盛的地區,白天幾乎都在水裡待著,食物缺少的時候會上岸覓食,河馬是群居動物,一般都是十幾隻組成群體一起活動,有時候也會出現上百隻的盛況,平時河馬的性格比較溫順,只要不去惹怒它,它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帶有幼崽的雌性河馬非常容易暴躁。
  • 世界上最恐怖的動物大戰 鱷魚單挑河馬被秒殺
    【科技訊】9月6日消息,世界上最恐怖的動物大戰,鱷魚單挑河馬被秒殺!動物世界中有很多的恐怖的動物存在,近日,有攝影師在無意中拍到了令人震驚的場面,一隻鱷魚行走在眾河馬背上後,與河馬單挑最後在圍攻下被河馬秒殺的瞬間,震驚世界。50隻河馬聚在一起圍成一個防禦圈,不夠謹慎的鱷魚在河馬的背上疾走,企圖誘捕小河馬。
  • 為什麼河馬不怕鱷魚,鱷魚也不攻擊河馬?
    不,河馬是唯一能在水中挑戰世界上最大的鱷魚的動物!兩個主要原因:1、棲息地:河馬是真正的半水棲動物,像鱷魚,不像大象或老虎。它們看起來像陸地動物,但實際上它們屬於鯨魚、海豚的家族。河馬不像來水裡遊泳和提神的動物。
  • 兇殘無比的鱷魚,為什麼不會吃河馬呢?真相沒你想的這麼簡單!
    兇殘無比的鱷魚,為什麼不會吃河馬呢?真相沒你想的這麼簡單! 無所畏懼的鱷魚經常潛伏在水中捕捉一些獵物,就連是兇猛的獅子在過河時也有可能會被它按入水中,不過在野外有一種動物它卻並不敢動,那就是河馬,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南非河中爆發動物大戰 河馬幫鱷魚殺戮牛羚
    原標題:南非河中爆發動物大戰 河馬幫鱷魚殺戮牛羚  原標題:南非河中爆發動物大戰 河馬幫鱷魚殺戮牛羚   一隻牛羚來到河邊飲水,一條鱷魚悄悄逼近,對毫無準備的牛羚發動突襲。(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鏡報》2月12日報導,27歲攝影師尼克·科勒爾在南非Shingilana大壩的Londolozi私人禁獵區抓拍到驚人一幕:鱷魚、牛羚以及河馬三方爆發混戰,「戰鬥」持續長達1小時。   當時,一隻牛羚來到河邊飲水,一條鱷魚悄悄逼近,對毫無防備的牛羚發動突襲。罕見的是,河中的一頭河馬突然衝出水面加入戰鬥,導致牛羚的處境更為糟糕。
  • 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對於大型的鱷魚來說,就基本沒有天敵了。 河馬雖然看起來很憨憨,但是面對鱷魚還是很勇。 河馬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河馬會發現它真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動物,名字叫河馬和馬沒有一點點關係,從基因測序的結果顯示鯨魚其實才是河馬血緣關係最近的動物。
  • 3.5噸重的河馬大戰鱷魚,瘋狂起來管你是誰,不服就幹!
    3.5噸重的河馬大戰鱷魚,瘋狂起來管你是誰,不服就幹!要說在水裡戰鬥力最強的動物,很多人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鱷魚,畢竟鱷魚有水中霸主的稱號,它憑藉強大的咬合力和絕招死亡翻滾在水中稱霸,就連作為草原之王的獅子都不敢輕易招惹它。
  • 6噸重的河馬大戰鱷魚,瘋起來管你是誰,不服就幹!
    6噸重的河馬大戰鱷魚,瘋起來管你是誰,不服就幹!河馬是一種非常龐大的動物,別看它們平時憨憨的樣子,發起瘋來可不是一般的厲害,獅子群圍攻河馬的時候,河馬起初非常佛系,既來之,則安之!可是當獅子不停的叫囂時,河馬一下就怒了,一口就把獅子頭咬到了嘴裡,其他獅子看到河馬的這個舉動,都不敢再上前攻擊了,不光是獅子害怕河馬,就連鱷魚也是一樣,誰能想到鱷魚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動物,竟然會敗在河馬的血盆大口之下。一條愛作死的鱷魚,在水中觀察著河馬的動態,可能鱷魚也沒有想到平時愛吃素的河馬竟然會和它大大出手。
  • 河馬大嘴一張,鱷魚就緊張!背後原因說出來嚇你一跳!
    看過《動物世界》之前,總以為水中霸主非鱷魚不可!鱷魚兇殘、狡猾,而且捕食獵物異常敏捷,凡事被它咬住的獵物,十之八九是跑不掉的!它用鋒利的牙齒將獵物三下五除二撕咬後便直接吞進肚子裡!但這樣兇猛的動物見了河馬卻溫順地像只小綿羊,通常情況下河馬大嘴一張,鱷魚就緊張地要命,乖乖地將頭潛在水裡大氣不敢出!
  • 角馬被鱷魚咬住,河馬忙來相助,很溫馨的一幕
    但這條河裡有兇殘的尼羅鱷,每年都有百萬頭以上的角馬從這裡經過,場面異常壯觀,被稱作是「天國之渡」。有一位攝影師在非洲拍到這樣一幕。一隻角馬被鱷魚咬住了後肢,龐大的鱷魚死死地把角馬往河裡拖。角馬危在旦夕,即將淪為鱷魚的腹中餐。就在此時,兩頭河馬發現了角馬的處境。河馬是淡水流域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嘴巴張開後能夠活活咬死一條大鱷魚。
  • 天生克制鱷魚的兇殘生物,落入它口中就像到嘴饅頭,簡直太兇殘
    這個世界上存在了很多兇猛的動物,我們普遍的認知中,兇猛的生物大多都是像是老虎獅子這種精通捕獵的動物,但實際上,有時候看著溫順憨厚的動物也會非常兇險,就像是今天要講的,天生克制鱷魚的兇殘生物,落入它口中就像到嘴的饅頭 ,簡直太兇殘。
  • 鱷魚偷襲河馬,反被河馬咬住狂甩,難道河馬真是王者?
    ,反被河馬咬住狂甩,難道河馬真是王者?  經常聽說河馬竟然比鱷魚還要兇狠,難道這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鱷魚在水中伏擊了一隻小河馬,正當它準備美食一頓的時候,這時河馬媽媽發現了這個情況。    於是它就召集大部隊趕到河邊,此時其實這些河馬全部衝著鱷魚攻擊,看來是讓鱷魚插翅難逃,鱷魚雖然張開了血盆大口,但它並沒有主動攻擊,它知道和河馬硬碰硬
  • 鱷魚看了河馬一眼,河馬上來就開打:你瞅啥?
    鱷魚看了河馬一眼,河馬上來就開打:你瞅啥?鱷魚作為水中的霸主,幾乎水中所有的動物都會懼怕它,但畢竟萬物相生相剋,鱷魚也有害怕的動物,那就是河馬,當河馬與鱷魚相遇時,會發生什麼呢?一起來看一下吧。一條鱷魚和往常一樣在水裡遊動著,突然它的身後跑來了一隻河馬,河馬不斷的挑釁著鱷魚,似乎在驅趕鱷魚離開這片水域,鱷魚也是非常的無奈。河馬體型龐大,鱷魚根本不是它的對手,更用不出自己的死亡翻滾,在河馬的驅逐下,鱷魚只好慢慢的遊上岸邊,此時的河馬更加的猖狂,鱷魚遊到岸邊之後,河馬依然窮追不捨。
  • 吃草的河馬為何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真當我是吃素的?
    鱷魚是淡水殺手,河馬親緣最近的兄弟也是魚,是一口可以吞了鱷魚的鯨魚,可見河馬之所以兇悍也是有背景的。,鱷魚的嘴不夠大,根本無法咬住河馬。B:河馬也是水中王者,鱷魚不要妄想像斑馬和水牛一樣把動物拉入水中溺死,這要對河馬無效。而且你看它們的體格差距,鱷魚不具備把河馬拉入水中的能力。除非是一群鱷魚對付一隻河馬,一人咬住一條腿,然後來個五鱷分屍。A:要是喊人的話,河馬也不懼呀。鱷魚幾次進攻都被河馬按住,幾次都通過瘋狂撲騰,掙扎逃離,感覺河馬一點壓力也沒有,也不主動發起進攻,像是在逗鱷魚玩。
  • 吃草的河馬為何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真當我是吃素的?
    鱷魚是淡水殺手,河馬親緣最近的兄弟也是魚,是一口可以吞了鱷魚的鯨魚,可見河馬之所以兇悍也是有背景的。對於人類來說,相較於河馬,我個人認為鱷魚更為危險,河馬會光明正大告訴你:我要吃你!鱷魚不可怕,就怕鱷魚有「文化」,它是水下精明而又陰線的獵人,兩隻小眼睛浮出水面,獵物一過來就突然張開血盆大口。河馬嘴張的不比鱷魚小,但卻是不同畫風。
  • 兇猛的鱷魚渾身有鱗甲保護,但是在河馬面前還是被秒成渣了
    鱷魚在水中可以算得上是霸王般的存在了,強大的咬合力能夠撕碎大部分動物,讓很多獵物聞風喪膽!因此人們提起鱷魚就會聯想到兇惡!在人們的印象中,任何動物面對鱷魚都成了弱勢群體,但是大自然中存在著一種完美的平衡,都是一物降一物的,沒有絕對的強者,當然人類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