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貓咪超可愛,讓人看到就忍不住想要對它們又摸又親。不過,雖然寵物可以帶給人身心的慰藉,卻可能也會傳染疾病給你!列出5種可能經由「寵物」傳染給人類的疾病,常常摸完毛小孩不洗手就吃東西,或是給它們「愛的親親」?小心病從口入啊!
1.沙門氏菌
你可能聽過吃沒煮熟的肉類,可能會因為沙門氏菌引起急性腸胃炎,不過,其實家中的寵物也可能把這種細菌傳染給飼主!沙門氏菌通常「居住」在動物的腸胃道裡,並經由寵物的糞便傳染細菌,就算沒有直接接觸到寵物的糞便,也可能經由它們「被汙染的」毛皮、皮膚,而使人類接觸到沙門氏菌。
▲毛孩的糞便中可能帶有沙門氏菌,飼主「鏟屎」完一定要注意清潔。
2.皮膚「發黴」
家中毛小孩也可能使飼主「發黴」!如果你發現自己或寵物的身上紅腫、局部脫髮、斷髮,或皮膚發癢等情況,就可能是被黴菌感染了。在衛生情況比較不好的地方,或是經由直接接觸到黴菌,都可能會使寵物或人因此「發黴」,尤其是兒童、高齡者或抵抗力差的人,都很容易因此罹患頭癬及其他皮膚疾病。
3.貓抓病
和貓咪玩的時候,是不是常常不小心因為貓爪而受傷呢?小心了,貓咪抓傷人時不只會造成破皮、流血等皮外傷,更可能使人因此罹患「貓抓病」!
貓抓病是一種細菌感染疾病,常因家貓抓傷、咬傷人類所導致,不僅傷口會發紅變腫,更可能使人出現疲倦、淋巴結腫脹、發燒、頭痛導類似感冒的症狀,因此又稱作「貓抓熱」。患者也可能出現神經受損、心內膜炎、腦膜炎等併發症,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對生命造成危險。
▲貓咪示意圖。
4.萊姆病
蜱蟲是毛小孩身上常見的寄生動物,只要是曾經去過戶外活動過的毛小孩(或人類),都可能被蜱蟲纏上,成為這種吸血動物的宿主。然而,蜱蟲不僅僅會吸食動物的血,更可能引起細菌性傳染病「萊姆病」,使皮膚出現遊走性紅斑,隨後更可能有疲倦、發燒、肌肉或關節疼痛的症狀。
萊姆病若未經適當治療,在數周或數月後可能就會引發心臟、神經系統,或骨骼方面的症狀,再不治療,則會演變為可復發的關節疾病、腦膜炎、單側顏面神經麻痺等神經疾病,或是心臟傳導缺損和心包膜炎。因此,若是皮膚被蜱蟲叮咬後出現遊走性紅斑,就應該要儘速到醫院治療。
▲寵物出門散步就可能不小心讓蜱蟲上身,飼主一定要注意。
5.弓形蟲
弓形蟲為一種寄生在動物細胞內的原蟲,只要貓咪吃過未經煮熟的肉、內臟或骨頭,就可能會感染弓形蟲。嘉義大學獸醫學院附設動物醫院網站文章指出,大部份的貓及中間宿主感染弓形蟲後大多無臨床症狀,不過少部分病患則會出現局部淋巴結腫大,或是發燒、肌肉酸痛、丘疹及肝脾腫大的情況。孕婦更應該注意,懷孕期間初次感染的女性可能會傳染給胎兒,影響寶寶的健康。
雖然家貓不易感染弓形蟲,不過為了安全起見,貓咪飼主還是應該注意要每天清潔貓砂,並使用手套,避免與動物糞便直接接觸,「鏟屎」完即立刻洗手,以使疾病傳染風險降到最低。
▲貓砂盆一定要常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