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這些年釣過的畸形魚、傷病魚,原因並非全是電魚導致

2020-12-03 騰訊網

不知道大家在自然水域有沒有釣到過那種畸形魚、傷病魚,我是釣到過不少,什麼樣的都有。釣到這種魚其實心裡挺難受的,雖然我們要釣它們還要吃它們,但看著它們身體變成這個樣子還努力地活著,多少都會有些觸動。我每次釣到這種魚都會放生,有些釣友說身上有寄生蟲的不應該放生,會傳染給其他魚,但我想總也不能丟在岸上讓它自生自滅吧。

還有一點,網上很多釣友一看到這類畸形魚,身體有病的魚,就破口大罵電魚人,說是因為電過才會導致這樣。電魚的危害是很大,也確實會讓魚變成畸形,但也不能以偏概全,看見「問題魚」就把鍋全甩給電魚者,這樣不公平,比如說有些可能是我們釣魚人幹的。下面這些圖片是我這些年釣到過的身體異常的魚,大家可以一起來分析一下成因。

第一張:嘴巴被鉤爛的鯽魚

這個魚是在我老家一黑坑釣的,當時釣起來的時候就吃了一驚,雖然黑坑釣到「問題魚」很正常,平常也見怪不怪了,但這麼嚴重的還是少見。大家可以看下圖,這個魚的整個下唇都已經撕裂成兩半了,由於黑坑水質很差,傷口也不容易癒合,當時釣起來還一直留著血,我拍了兩張照片就即刻把它放了回去。這個魚就是被魚鉤鉤傷的,而且我估計應該不止一次,否則不會到這種地步。

第二張:肚子被「咬傷」的小鯉魚

這條魚是去年夏天在我們這邊的江裡釣起的,那天我是凌晨十二點多出發,一直釣到了上午九點多,剛開始一直沒口,後半夜估計魚也休息了,大概到了凌晨四點多口才好起來,這條魚可能也就是那一會兒釣到的。

釣上後我看到它有傷,但觀察了半天也想不出是什麼原因才導致出現這樣的傷口,傷口呈半圓形,感覺像是被咬了一口,會不會是被肉食性魚攻擊了呢?還有一種可能是遊絲網,這條江經常有人下遊絲,但遊絲網怎麼會弄出這樣的傷口呢?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第三張:「歪嘴」的鯽魚

這張圖我感覺就是第一張圖的縮小版,問題沒那麼嚴重,而且已經癒合了,原因我想應該也是被鉤傷的吧。

當時把魚拿在手上拍了個照片,拍完以後我發現它的眼神好像有點慌張,可能在想「上次嘴巴被鉤破好不容易逃過了一劫,這次又被逮住了,估計死定了吧」。

拍完照我就把它放生了,一方面是因為嘴被鉤傷有點可憐,另一方面也確實是太小了,拿回去也沒用。放生的時候我特意「叮囑」:下次別貪吃了,不是每次運氣都那麼好。也不知道它聽懂沒有(聽懂才怪了吧)。

第四張:身體發生潰爛的鯽魚

這是去年春天釣的,那天我印象特別深刻,總共釣了42條大板鯽,難得的一次「爆護」。其他魚身體都特別健康,連鱗片都沒掉一片,不知道這條是怎麼回事,嚴重成這個樣子。

在黑坑我也見過一些病魚,有些和這個是一樣的,但我釣到的這條確定不是養殖魚。受傷原因我也不知道,電應該不會變成這樣,要說是被鉤傷也不太可能,因為受傷面積太大了。而且我還有一點奇怪的是,我們這邊水質還不錯,怎麼傷口都不癒合,看樣子是有段時間了。

第五張:身體嚴重「變形」的鯿魚

這張照片有些年頭了,我算下至少三年以上,在我的文章中也放過好幾次,可能有些釣友有印象。我每次在文章中放這張圖片都有釣友留言說這是被電的,然後一個勁地在那罵電工。說實話如果這魚是別人釣的,我也會覺得是被電過才這樣,但關鍵我釣這個魚的地方是個魚塘,有人管理的,垂釣也要收費,所以我想應該不會有人去電。

會不會是有人偷摸去電呢?那魚塘在村裡,大家都是鄉裡鄉親的我想也不至於,而且魚塘老闆就住在塘邊上,應該沒人有這麼大膽吧。

第五張:鱗片「翹起」的鯽魚

大家先看下圖片,看這個鯽魚有什麼問題

這條鯽魚很黃很漂亮,是我們這邊的野河釣的,有人可能發現尾巴、魚鰭上有黑色的斑點,這個不是病,我們這邊釣起來的野生鯽魚都有黑點,就像「黴斑」一樣,最初我也奇怪,後來網上查到說這是「芝麻鯽」是野生鯽魚的一種,水質好的地方才有。這個就不多說了,大家有想法自己查查。

我想說的是這條魚和別的魚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的鱗片是翹起來的,雖然不明顯,但確實是翹起來的,當時拿在手上就很有感覺,有點毛糙,不像其他魚那樣滑溜。

我再拿一張魚對比一下,大家應該就能看出差別了(見下圖)。這種毛病在黑坑中常見,但究竟什麼原因導致不清楚,首先排除是吃撐的,因為我就打了兩把酒米。

第六張:長了寄生蟲的「駝背魚」

最後一張圖片最「噁心」,雖然這個魚很可憐,被寄生蟲折磨,但我還是要用「噁心」來形容。這樣的魚我釣過好幾次,每次釣到都頭皮發麻,恨不得直接拿剪刀把線剪了,但轉念一想人家已經這麼可憐了,還留個鉤子在它嘴裡也不好,所以就只能硬著頭皮用脫鉤器把鉤子取出來,取的過程中能不碰到魚就不碰到,要是鉤的淺就直接拿著鉤柄一倒。

噁心歸噁心,同時我又有點好奇,這個鼓起來的兩個包裡到底是什麼東西?會不會真的有條蟲在裡面呢?

寫在最後:

這些年釣到的畸形魚、病態魚很多,以上只是挑了幾張有代表性的,這些魚釣到後無一例外全部放生,釣是一回事、吃是一回事,但見到傷病魚感覺可憐放回去又是另一回事,平常一些小的、沒病的我也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釣到過這樣的魚呢?歡迎留言評論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畸形魚、病魚都是因為被電過?不要以偏概全,原因有多種
    不知道大家在自然水域有沒有釣到過那種畸形魚、傷病魚,我是釣到過不少,什麼樣的都有。釣到這種魚其實心裡挺難受的,雖然我們要釣它們還要吃它們,但看著它們身體變成這個樣子還努力地活著,多少都會有些觸動。我每次釣到這種魚都會放生,有些釣友說身上有寄生蟲的不應該放生,會傳染給其他魚,但我想總也不能丟在岸上讓它自生自滅吧。還有一點,網上很多釣友一看到這類畸形魚,身體有病的魚,就破口大罵電魚人,說是因為電過才會導致這樣。
  • 下雨天釣獲十斤鯽魚,可這魚卻有些奇怪,是被電過嗎?
    在我們釣魚界一直流傳著「釣魚要釣草,不然要白跑」的諺語,其實在這個季節,的確是很適合靠著水草邊下杆釣魚,因為這個季節,魚兒們都在努力的進食以儲備足夠的能量,而水草半邊既能提供食物又能提供藏身之所,自然也就成為魚兒們聚集的首選之地。小編這次選了一條小河作為釣點,這條小河中水草密布,水質也很好,是一個很不錯的野釣場所。
  • 河裡被電過、網過、毒過,還能釣到魚嗎?能釣到啥魚?我來告訴你
    喜歡釣魚的人,最害怕的一件事,那就是你所釣的水域被電工電過,被網工網過,被炸工炸過,被毒工毒過,這些水域經過電網炸毒後,能不能釣到魚,真是一件難以預料的事。記得很清楚,去年的三月份,已經記不清楚那一天了,我和幾個釣友相約去本市以北的野河釣魚。
  • 釣起草魚嚇懵了,魚體彎曲如「蛇」,馬上扔了還心有餘悸
    草魚是我國最常見的魚種,野生草魚大多生活在湖泊、河道中,也是釣魚人最喜歡的魚之一。昨天,一位江蘇的釣魚人說,自己釣起一條很古怪的草魚,魚體彎曲樣子奇特,一看就不是正常的草魚。當地河道,十多米寬,隨時隨地能看到電魚人.
  • 貴州黔南禁絕電魚後,馬口魚泛濫了,數量極多
    電魚,是除了水體汙染外,對江河生態破壞最大的人類活動,也是我國野生魚資源衰退的罪魁禍首之一。其實只要真正做到禁絕電魚,野生魚的恢復速度是很快的。比如在貴州黔南,有當地釣魚人爆料稱,自從「電鬼」消失之後,當地河裡的馬口魚,數量極多,幾乎泛濫成災了......
  • 你釣過最大的魚有多大?釣友用90斤玉米打窩,釣獲127斤大青魚
    釣友的這句話真虛偽,敢不敢比比誰釣的魚大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釣魚人不為魚而釣?這句話我覺得特別矛盾,釣魚不就是為了體驗釣上魚來的過程麼?如果一直釣不到魚,娛樂心情就是一個笑話,也許是有些釣魚人釣不到魚,通過這種方式來掩飾自己的尷尬吧!
  • 魚為什麼不上鉤,原來是這些原因導致的,難怪不上鉤
    我們釣魚的時候經常會很久都沒有魚上鉤的情況,我們遇到魚不上鉤的時候切莫著急,我們必須去分析和查找魚不鉤的原因,搞懂這些原因才是最關鍵的,只要我們找到了魚不上鉤的原因,我們在去改變,這樣魚不上鉤的情況我相信會改變的,空等不魚上鉤,不如動腦想一想為什麼。那麼都有哪方面原因,導致魚不山鉤呢?
  • 貴陽釣魚人釣到「半斤馬口魚」,馬口魚真能長這麼大?
    最近,一條「半斤重」的馬口魚王,在貴州許多釣魚愛好者的朋友圈熱傳,引來無數驚嘆和點讚。據稱,這是貴州貴陽一位釣魚人,在城郊深山裡的一處水庫下的閘口釣獲的。這條馬口魚體型「粗壯」仿佛像是一條小草魚,一出水就把這位釣魚人給驚得不行……體長三四十公分,可能有半斤重,馬口魚真能長這麼大?
  • 釣到魚不認識?釣友常問的幾十種魚盤點,老釣友都不超過5種
    釣魚人經常釣到奇怪東西今天蓑笠哥來盤點一下我們野外經常釣到卻又不認識的魚。當然了,不可能盤點所有的魚,只是盤點一下釣友們經常在社交平臺會問的魚。事實上這些魚絕大部分都比較常見,只不過現在的玩黑坑只釣商品化養殖的魚比較多,所以野外的魚變得陌生起來。註:括號內入侵的就是外來物種,括號內保護的就是進入國家魚類保護名錄裡面了的,不能吃只能放生。
  • 一天釣千斤魚和禁釣的背後,值得深思,作為釣魚人我們該怎麼做?
    「釣魚是短時間一種專業捕撈行為,一天釣千斤魚很正常」。對於這位專家的言論我們分兩方面進行解讀。「一天釣千斤魚」如就個人而言,先不說這個「奇蹟」能不能得以實現,如果真如專家所所,一天釣千斤魚很正常,那麼說明漁業資源應該極其豐富,還有必要去禁釣麼?
  • 小夥釣上這魚渾身都是小黑點,魚嘴還不尋常,有人知道是什麼魚嗎
    對於釣魚人來說,能去釣魚那是最幸福的事情了,能娛樂不說,還有魚獲。但就平常來說,我們最常見的魚就是鯽魚、鯉魚、草魚這些了。然而,卻有不少釣上了各種各樣的奇魚。就像這位小夥子和女友在野外河裡釣魚,釣上了一條非常罕見的「奇魚」。他們所在的地方岸邊都沒雜草,全部都是石頭,一般這種地方釣上大魚挺少的,而且都是一些白條魚居多。
  • 畸形龍魚和畸形孔雀魚,醜乎您想像!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界上除了常見的或平凡或高顏值的觀賞魚,還有一些魚長相畸形程度超出了人們的想像。而造成這些觀賞魚畸形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溫度過高、水質汙染、用藥過度、近親繁殖、突發變異等等。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釣魚人心中「淡水魚之王」評選,你釣過哪種魚最好吃?
    喜歡野釣的人有口福中國境內淡水魚種類超過800餘種,算上海魚的話可能數千上萬種之多,哪怕我們釣一生也很難把每一種魚打卡完成,就蓑笠哥自己來說二十多年只釣過堪堪數十種之多。那麼在我們釣魚人釣過的野生魚種,哪一種魚讓你「過口不忘」,在你心中可以配得上鮮美二字?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三體》,蓑笠哥相信一千個釣魚人中至少有十數種最愛吃的魚。今天蓑笠哥來盤點一下平常和釣友交流過程中,釣友們交口稱讚的魚種。結果可能和有一些人唯價格論、稀有論有所區別(稀有的魚真不一定好吃),但是如果你沒有吃過的話可以做為一個參考。
  • 魚都去哪裡了
    今天我想跟釣友們聊點別的,咱們天天聊釣魚,如何搭配餌料,調漂釣技這些,說到我有點乏味了。我相信大家也想換換口味了,當然我是這樣想哈,沒辦法誰讓我是一個自戀的人!雖然釣魚的人不少,但釣魚人把魚都釣走,這個根本不至於。那麼是什麼原因呢?在分析之前,跟釣友們說點別的。雖然自然界當中魚不少,但還有很多人喜歡放魚,雖然有著不同的原因,但這些做法明明是提升魚的數量了,但聯想到之前說的,放入了不少的魚,但依然還是釣不到到,不見魚增加,那麼魚都到哪裡了?
  • 愛野釣留意,新增一批牢底坐穿魚,釣到千萬要放掉
    喜歡野釣的釣友經常會釣到一些稀奇古怪魚,事實上這些魚很多都是有身份的:國家重點保護魚類名錄。每年都會有看到有釣魚人釣到國家一級或者二級保護魚類使用或者售賣被處罰的新聞,蓑笠哥見過最嚴重的有判刑七年!沒啥名氣但是吃了有事的有:黃唇魚、松江鱸魚、胭脂魚、唐魚、大頭鯉、金錢䰾、新疆大頭魚、大理裂腹魚、花鰻鱺、川陝哲羅鮭、秦嶺細鱗鮭。這些魚種可能很多大家都沒有聽說過,但是其中一種胭脂魚每年遭的人最多,新聞上看到最多的也是胭脂魚。胭脂魚亞種很多,我們時常吃到的那種是養殖的美洲胭脂魚。
  • 釣磯竿一般釣多遠,選擇哪種浮漂,了解這些知識魚獲少不了
    今天還是講釣友的問題,真的是太多了,我也想把這些問題跟釣友們分享,所以我在裡面挑了幾個問題,下面跟大家分享!,它跟我們的浮漂釣深釣淺只有一點影響,但影響不大;選擇什麼樣的浮漂?這個用正常釣手竿大點的浮漂也是可以釣,但是這種浮漂拋遠會看不清楚,我建議釣友使用滑漂。
  • 釣魚人又被全網「通報批評」,釣友炸了:想釣個魚這麼難嗎?
    「.......以前就看到過有人釣魚直接掰菜走,我今天一來就看到一塊牌子樹在哪,估計種菜的老鄉給氣到了.......」 @天涯墨客:不想地圖炮,我經常釣的地方,經常有一群JS SQ的,看到地裡有什麼都會摘點什麼走,有次我釣魚被一個老嫗無辜謾罵(估計就是她家的菜被一起拿釣魚的頭了),真的倒了什麼黴! @三廟前石哥:還有很多人釣完魚還留下一地垃圾不帶走,太破壞水質環境了。
  • 釣上來的魚卻不認識?盤點在江河湖庫能釣到的幾十種不常見的魚!
    野釣上魚很隨機,前一條是個小鯽魚,後一條說不定就中了個大貨,魚獲隨機不失為是休閒野釣的一大樂趣,大家在野釣過程中是不是經常釣上來一些不認識的魚,有些魚甚至以前都沒見過,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野釣偶爾會釣上來的一些魚種!
  • 殭屍魚?湘江釣起怪鯉魚,鱗片掉光、肚子上兩大「牙印」
    不過如今的鄉下大河小溝裡,基本都被電魚、地籠禍害乾淨,也只有一些大江大河裡,還能偶爾收穫驚喜... 比如這位湖南釣友「朱師傅」,就在湘江釣魚時,釣起一條離奇的「殭屍魚」....
  • 這幾種魚小時候多得可以餵鴨子,現在很稀有,釣了幾年魚都沒碰到
    都說現在工業發展起來之後,環境的汙染也越來越嚴重了,對於釣魚人來說可不是一個好事情,因為釣魚實際上說到底技術也就那麼幾下子,餌料窩料成分都差不多,釣技不是我們的終極追求,有資源,隨便你扔下什麼餌料都有魚吃,沒資源,那麼你的餌料好上天都一樣的釣不到魚,有幾種小魚都是我們小時候多得很,甚至有些都可以直接拿來餵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