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迷惑行為」的中國變異

2021-01-08 鈦媒體APP

文|深幾度,作者|吳俊宇

「迷惑行為大賞」又成了成為中文網際網路世界的一股亞文化現象。

微博上,以「迷惑行為大賞」為代表的搞笑類博主每天梳理一大批「黑人問號臉」的「沙雕事件」,滿足網友的搞笑或獵奇心理。

橘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為枳。

「迷惑行為」這樣一個日語中充滿著含蓄、內斂意味的詞彙到了中國網際網路世界逐漸變異,反而成為了某種情緒宣洩式的狂歡。

日式含蓄的縮影

「迷惑行為」這個詞充滿了日本式的含蓄,以及不麻煩他人的情緒。

「迷惑行為」原本的意思指的是,那些會給人帶來麻煩、困擾的行為(比如地鐵上橫躺著睡覺/圖書館裡大聲喧譁)。

日本是個害怕麻煩人的社會,也是一個含蓄的社會,用詞往往內斂、委婉。甚至常給人含糊其辭的意味。

著名的「今晚月色真美」就是最佳案例。這個典故來自於日本文學家夏目漱石在學校當英文老師的時給學生出的一篇短文翻譯。

當時要把文中男女主角在月下散步時男主角情不自禁說出的"I love you"翻譯成日文。學生直譯成「我愛你」。但夏目漱石說,日本人不會這樣說的,應當更婉轉含蓄。學生反問後,夏目漱石回答,「月が綺麗ですね(今晚月色真美)」就夠了。

當女主答應男主的告白時,也只需要用「風也溫柔」回答即可。

回到「迷惑」這個詞,日語中的「迷惑」其實包含的意思是:麻煩、困擾。

在形容他人給自己帶來麻煩和困擾時,往往不會直接用這些詞,而是採用「迷惑」。

比如說在中國「嚴禁XX」的指示牌,到了日本往往表述手法相當委婉,變成了「神奈川県迷惑行為防止條例」。

「迷惑行為防止」,基本等同於一個非常正式的書面用語。

不過,在日本網際網路世界,同樣也有著自己的「迷惑行為大賞」。這種「迷惑行為大賞」和中文網際網路世界那種「熱幽默」的意味有著巨大差異。

我們可以看看日本著名的資訊網站livedoor上的「迷惑行為」板塊。

這個板塊其實更多是有關給他人製造麻煩的社會新聞匯總。

我們可以看看6月17日更新的兩條新聞。

第一條是,三重縣松阪市商業街出沒了所謂的「正論叔叔」。精神科醫生指出,這種人的行動是由強烈支配慾望和孤獨造成的。特別有支配慾望的官員退休後很容易發生。

第二條是,由於狂熱的粉絲應援活動,導致人氣組合Hey!Say!JUMP中止了2019年內圓形競技場的巡演。在各種各樣的藝人和偶像的支援的場合,都有這樣破壞禮儀的麻煩愛好者。

這種新聞其實比較類似於「江西五套都市現場」這類城市雞毛蒜皮小事的社會新聞集錦。這類社會新聞存在的價值在於消磨時間,通過欣賞這些頗為愚蠢的新聞吐槽生活、放鬆心情。

總結來看,「迷惑行為」的用法在日語之中相當「性冷淡」。

它更多用於書面的禁止,在新聞事件之中則表達了對添麻煩的厭惡感,僅僅只是在一些特定的新聞之中,才包含那麼一絲絲冷幽默的意味。

中文世界的狂歡

「迷惑行為」這個詞流傳到中國之後,迅速從過去的「性冷淡」變成了「熱狂歡」。

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迷惑行為」成了和土味、沙雕對等的詞彙。大多數國內網友把迷惑行為理解為指那些很迷(讓人琢磨不透,很奇葩)的事。

公眾號「字媒體」甚至還製作過一個有關迷惑行為的釋疑圖片。

這個「黑人問號臉」的使用非常精髓。基本能夠概括「迷惑行為」在中文網際網路語境中的全部意義。

那麼「迷惑行為」這個詞究竟是如何在國內出現並變異的?

我通過百度搜尋引擎翻閱了和「迷惑行為」這個詞有關的20頁內容發現,這個詞最早出現在2011年日本新華僑報網上一篇名為《日本電車上的15大"迷惑"行為》的文章,當時「迷惑行為」的用法還是日文原意用法。

這篇文章主要是吐槽「旁若無人,大聲說話」、「從耳塞中露出來的音樂聲」、「手機電話鈴聲、通話」等不文明行為。

但是在2019年3月之後,「迷惑行為」這個詞才真正火遍中文網際網路世界。而且用法逐漸變異成了沙雕、土味。

「迷惑行為」這個詞被帶火可能和微博土味博主「迷惑行為大賞」等一批搞笑類博主有關。

「迷惑行為大賞」這個帳號在今年2月之後註冊誕生,不斷發布各式各樣的奇葩內容,整日引發網友一連串「哈哈哈哈哈哈」的評論轉發。

「迷惑行為大賞」典型的內容風格便是土味、沙雕現象的發布或搬運。配合著一連串「哈哈哈哈哈哈哈」製造熱幽默的氛圍,極度追求感官刺激。

此後,一批研究「迷惑行為」的文章出現。不斷強化「迷惑行為」的中國式語義。

我梳理了下這小半年來以「迷惑行為」為標題關鍵詞的文章,發現「迷惑行為」這幾個字的用法幾乎和「沙雕」、「土味」異曲同工。

《「迷惑行為」刷屏抖音和朋友圈,人類為什麼熱衷迷惑行為?》《垃圾分類迷惑行為大賞:你是什麼垃圾?》《90後抗禿迷惑行為大賞》《讓人滿頭問號的迷惑行為,已經成了沙雕網友新的快樂源泉》

青年亞文化媒體VICE甚至還專門開設了一個有關「迷惑行為」的專欄,專門整理全世界各地無釐頭的新聞。

可以說,「迷惑行為」這個日語詞彙,最終在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最終實現了徹底變異。甚至成了一種遊戲化的表示。

這種變異當然也引發了一部分專業日語學生的不滿。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如何看待「迷惑行為」一詞的流行?》

日語專業的學生表示稱:非常痛恨這種直接把日語詞不翻譯就拿過來用的行為。

但事實上,語言的變異本身就是一種遊戲現象。

維根斯坦此前提出過一個名為「語言遊戲」的概念,按照他的解釋:

存在於語言的實際運用和正在進行的語言活動當中,如同日常生活中其他遊戲活動一 般,遵照與生活相關的規則,在不同的平面上移動或活動一些對象,並從中創造娛樂的氣氛。

也就是說,語言的使用其實是不規則的,往往會因為「創造娛樂的氣氛」最終呈現出別的使用方式。

「語言遊戲」的變異

之所以會出現一個詞彙在兩個國家出現了兩套用法這種情況,還是和中日兩國網際網路世界的差異有很大關係。按照維根斯坦的解釋:

特定語言中出現的語言遊戲就是人們社會生活形式的表現。在這種表現形式之下,語言遊戲促使人們把語言研究立足於語言使用過程。「語言遊戲」包含生活中的一切語言活動,是生活的一部分。

中文網際網路世界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解構式的無意義狂歡,一個表達形式的日趨激烈。

任何嚴肅的事件到了中文網際網路世界,往往都可以因為宣洩生活壓力,變成搞笑式的表述。李彥宏的被潑水這一事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迷惑行為」這樣一個原本嚴肅的詞彙,變成一個頗具「沙雕」意味的詞彙,其實也是「被潑水」的一種表現。

表達形式的日趨激烈更是人們在長期感官刺激下追求更大刺激的一種結果。

翻轉電臺在《詞義弱化和世界喪失》這一期節目之中提到過一個觀點:

中文網際網路世界正在面臨著「詞義弱化」這種語言通貨膨脹危機。

按照這個節目中的說法,我們使用原本詞語的詞義已經不足以描述我們要表達的想法了,所以在原本詞語的基礎上通過加強或者再造的方式形成新的詞語來描述我們的想法。

比如蘋果「重新發明了」手機,發明這個詞用在iPhone上都稍顯過分,然而現在可以用在任何新款手機的宣傳詞中;

再比如某件事是某個圈子中的「革新」,甚至「革命」,「進化」,這種本身詞義程度很強的詞,它的描述價值不斷縮水,就好像貨幣貶值一樣。

現在的網際網路的中文環境中,大量使用頂格表達,用最極端程度的詞語很寬泛地表達人們的一切想法。這裡面包含著情感性表達的縱慾,專業詞彙的退化,語氣詞口頭禪的通俗化骯髒化。

日語詞彙本來可能是保值增值的,「迷惑」指得是「麻煩困擾」,「痴漢」指得是「色狼」,「今夜月色真美」是「我愛你」。

但是到了中文網際網路世界,這種通貨膨脹使得原本詞彙含金量下降了,人們不得不採用更浮誇的詞彙或行為去維持原有的語言價值。

「迷惑行為」最終也因此淪落成了我們的沙雕行為藝術。(本文首發鈦媒體)

相關焦點

  • 日本漫畫家用漫畫記錄了貓主子的迷惑行為
    來源: 霓虹日本 舉報   日推上有這樣一位漫畫家,他用漫畫記錄了自己家裡貓主子的各種迷惑行為
  • 日本漫畫家用漫畫記錄了貓主子的迷惑行為,網友:我家有同款…
    設計癖 舉報   日推上有這樣一位漫畫家,他用漫畫記錄了自己家裡貓主子的各種迷惑行為
  • 柴犬迷惑行為大盤點
    還有很多讓人難以理解的柴犬專屬迷惑行為,常常讓主人摸不著頭腦,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柴犬的迷惑行為。1.你說你的,聽你的算我輸!在柴的眼裡,坐,趴下,這是什麼?跟我有關係嗎????柴犬的迷惑行為真的不止這些,你需要養一直柴犬慢慢發掘它的迷惑行為
  • 貓咪迷惑行為大賞 - 搞笑動物
    養貓的鏟屎官們可能經常會遇到自家貓咪的一些迷惑行為,然而因為語言不同,我們並不清楚貓咪們有時候在想什麼?最近網絡上就流傳了網友們收集的「貓咪迷惑行為」大賞,看看自家的貓有時候的迷惑行為吧。
  • 北極熊行為大賞:迷惑行為的背後是一場觸目驚心的「酷刑」
    最近被北極熊的迷惑行為給笑到了 ,餓起來的北極熊居然打劫了垃圾車……因為北極熊的還有更多讓人感到迷惑的...行為大賞!迷惑行為1看著一臉淡定,實際上慌的一批。迷惑行為,可這種行為的背後卻是一場觸目驚心的「酷刑」。
  • 貓咪迷惑行為,甚至出現貓傳貓現象?
    有貓以後,我學會把每隻貓作為單獨個體看待,它們各有各的習慣、各自的愛好,脫離群體共性,每隻貓都有讓人無法理解的迷惑行為。以下行為,是我對我家貓的總結,各位鏟屎官可進行對比。自家貓沒被提及的迷惑行為,也歡迎評論區補充吶!
  • 日語中漢字的「吳音」是什麼?為何中國的吳語會傳到日本?
    吳,這似乎是中國的一個地名,對的,日語中所謂的吳音就是從中國的吳地傳過去的讀音,不過傳過去的時間很早,那還是西元五至六世紀,日本大和時代(中國南朝)時期的事情,當時南朝政治中心建康(南京)周圍吳語區的漢字讀音傳到了日本,所以這種漢字音就被稱為吳音。
  • 貓咪眼中的人類迷惑行為
    2.貓咪眼中的人類迷惑行為貓:我還是進去吧免得你尷尬3.被貓馱著走是什麼體驗?貓:坐穩了哦我不能一直回頭看你!
  • 喵日常迷惑行為,烤貓蹄
    3.喵日常迷惑行為,烤貓蹄!藝高人膽大是只狠貓!
  • 出彩「滾滾」| 可愛「滾滾」迷惑行為大賞
    人們對冬天的印象總是那麼寒冷無情不過有熊貓寶寶的冬天就像冬天裡出現的一把火溫暖我們的心今日份熊貓迷惑行為大賞生物的悲喜並不相通但傻傻的本質是一樣的孔雀東南飛熊貓後面追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啦今日份熊貓迷惑行為
  • 小貓咪的一些迷惑行為
    小貓咪的一些迷惑行為一聞臭味貓咪每次拉完粑粑都要去聞一聞,生怕臭味不新鮮了二每次上完廁所必然要跑一圈它好像要告訴全世界,我拉屎了三和鏡子裡的自己打架跟空氣鬥智鬥勇,甚至看到鏡子裡的自己會全身炸毛四吃不下的東西
  • 插畫師筆下,貓咪迷惑行為大賞
    插畫師筆下,貓咪迷惑行為大賞 2020-10-28 1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外國網友曬貓咪迷惑行為大賞
    養貓的鏟屎官們可能經常會遇到自家貓咪的一些迷惑行為,然而因為語言不同,我們並不清楚貓咪們有時候在想什麼?最近網絡上就流傳了網友們收集的「貓咪迷惑行為」大賞,看看自家的貓有時候的迷惑行為吧。
  • 動物的迷惑行為大賞
    在自然界,我們經常會因為一些動物的迷惑行為而捧腹大笑兩隻實力最強的雄性駱駝會有相互恐嚇的行為。它們把嘴巴裡的頰囊翻鼓起來以做鬼臉的方式進行決鬥。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動物也會做出你意想不到的行為,而這些動物的行為有的是為了保護自己,有的則是為了吸引異性……推薦這套由日本知名的動物行為專家新宅廣二的作品——《進化失敗的動物》,書中以漫畫加文字形式,
  • 最容易搞錯意思的十大日語動詞
    大家都知道日語裡有很多漢字,有的同學會說日語太簡單了,只看漢字就能知道這個句子的意思。不過有很多漢字跟中文的意思可是不一樣的,如果望文生義就會鬧出笑話。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日語中最容易理解錯誤的十個動詞吧。謹慎(きんしん)日語裡的謹不是小心謹慎的意思,而是一個動詞,是閉門思過、禁足的意思。
  • 貓咪的五大迷惑行為,你家貓主子佔了幾個?
    貓咪是好奇心很重的動物,同時它們也是讓人產生好奇心的動物,有些時候一些奇奇怪怪的迷惑行為,好生有趣,也好生令人好奇,總想探究一下它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那以下貓咪的五大迷惑行為,你家貓主子佔了幾個呢?
  • 這些笑死人的狗狗的迷惑行為你家狗子有嗎?為什麼呢?
    迷惑行為開始指的是一些會給他人帶來麻煩的行為,但是隨著現在社交網絡的發達,迷惑行為已經「變味」了,更多的還是指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奇葩的行為。那麼狗狗的迷惑行為都有哪些呢?今天倍內菲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狗狗的迷惑行為,相信自己家的狗子,這些一個都不會落下的!
  • 貓咪做出這些「迷惑行為」,居然就為了引起主人注意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其實你家可愛的貓咪,看起來並沒有想像中的單純,它做的一些看起來很傻的迷惑行為,居然只是為了引起主人的主人,真是煞費苦心!貓咪這種行為除了想報復和使壞外,也是想利用聲響吸引主人的注意力。主人還是好好把家裡的物品放好,避免貓咪搞破壞吧。
  • 狗狗這幾種「迷惑行為」,大部分的鏟屎官都看不懂
    狗狗是最多人喜歡飼養的寵物,相信很多養狗的人都很熟悉自家的狗狗行為習慣了!在養狗的過程中,你家的狗狗有沒有出現一些「迷惑行為」讓你丈二腦袋摸不著頭?今天我要說的是狗狗常見的八大迷惑行為,養狗十年的鏟屎官也不一定知道!
  • 狗狗這幾種「迷惑行為」,80%的鏟屎官都看不懂!
    狗狗是最多人喜歡飼養的寵物,相信很多養狗的人都很熟悉自家的狗狗行為習慣了!在養狗的過程中,你家的狗狗有沒有出現一些「迷惑行為」讓你丈二腦袋摸不著頭?今天我要說的是狗狗常見的八大迷惑行為,養狗十年的鏟屎官也不一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