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金霞
今日,記者從市婦聯獲悉,2020年12月31日,全國婦聯召開第十二屆全國五好家庭暨家庭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和2020年全國最美家庭揭曉電視電話會。會議表彰了999戶全國五好家庭、200個全國家庭工作先進集體、200名全國家庭工作先進個人,揭曉了999戶2020年全國最美家庭。其中我市教師王紅心被授予「全國家庭工作先進個人」稱號,確山縣張大生家庭、新蔡縣王霞家庭被授予全國「五好家庭」稱號;朱新紅家庭、劉茹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
全國「五好家庭」——張大生家庭
張大生是部隊培養出來的優秀共產黨員,他是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誌願者協會會長、確山縣冬泳協會會長、確山縣蛟龍搜救隊隊長。他十幾年如一日始終奔赴在做好事的路上,他訪貧問苦,心系抗戰老兵,先後被評為駐馬店市道德模範、中國好人等;妻子郭香是確山縣第一初中的一名人民教師,兒子張恆源是上海交大醫學院的一名在讀研究生。
疫情期間,張大生帶領兒子奔赴全縣160餘家單位及疫控卡點送去抗疫物資,累計捐款捐物30多萬元。他的妻子郭香奮戰在社區卡點一線,甚至拿出4萬元工資購買消毒液支持丈夫的抗疫事業。他們這個家庭,是千千萬萬個平凡家庭的一個縮影,他們的抗疫故事可圈可點,令人動容。
全國「五好家庭」——王霞家庭
王霞,從山東省諸城市嫁到河南省新蔡縣練村鎮甘灣村,這個山東「大嫚」已經變成了河南「大妮子」,村裡的好幹部,鄰裡口中的好媳婦。不要一分彩禮,不辦酒席,不要車,不要房子,更是為了愛情放棄了在北京的好工作,王霞成為遠近聞名的「四不要」的傻媳婦。婚後,家裡幾位老人身體不好,王霞平時不忘學習按摩和刮痧拔罐,幫助減輕他們的病痛。
2015年,王霞和丈夫成立了村裡第一個農民養殖合作社。他倆鼓足精神,經歷了低谷也獲得了成功。他倆過上富裕生活同時不忘記鄰裡,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他們免費傳授養殖技術,多次為貧困戶家庭贈送獸藥飼料等物資。2018年,甘灣村委進行換屆選舉,王霞正式當選為村兩委會委員。這個外地傻媳婦徹底融入了甘灣村,一家人過著甜蜜幸福的生活。
王霞先後獲得「2018年河南省鄉村好媳婦」、2019年「中國好人」和駐馬店市第三屆道德模範。
全國「最美家庭」——朱新紅家庭
朱新紅家庭,他出生於上蔡縣普通教師世家,現在是鵬宇投資集團總裁。從小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教會了他常懷愛心、扶貧濟弱、行善積德的品質,和誠實、平和、謙遜的品格。他和妻子之間相敬相愛,孝敬父母,工作再忙,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和家人的陪伴。事業有成之後,他和他的家庭滿懷感恩之心,盡己所能回報社會。
朱新紅家庭熱心公益,近年來捐款捐物近5億元,其中捐資助學投入近4億元,捐建7所學校。抗疫期間,鵬宇投資集團向駐馬店市紅十字會捐贈300萬元,是疫情中駐馬店市紅十字會向全社會發布捐贈公告以來接收的最大一筆捐款。此外,朱新紅號召民族企業家聯合會捐款66萬元,並採購16萬個醫用一次性口罩捐贈到湖北。朱新紅還作詞推出抗疫歌曲《我們在一起》,為武漢加油。
全國「最美家庭」——劉茹家庭
劉茹與丈夫曾是煙廠的普通職工,2004年,煙廠改制,劉茹決定創業。隨著事業升級,劉茹更忙了,照顧家裡的時間更少了,丈夫毫無怨言,默默支持妻子的事業。這裡面既有丈夫的開明與豁達,也有劉茹的悉心經營與付出。為了家庭的和諧,劉茹主動讓丈夫擔任公司董事長,自己擔任總經理,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愛的表達。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同舟共濟,分享陽光、分擔風雨,共同保持著婚姻幸福的溫度。
劉茹家庭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捐助活動;多次扶貧助學資助寒門學子、留守兒童和困難家庭,出資參與籌建駐馬店市開發區慈善協會。2020年疫情時期,不僅主動幫助社區防疫部門開展隔離工作,還向開發區慈善總會、天中義工、市婦聯捐款3萬餘元。劉茹堅持每年兩次帶領公司員工為中心血站無償獻血,聽聞有農戶滯銷農產品,就積極聯繫購買,送給轄區困難家庭和環衛工人。她先後被評為「優秀企業家」、「先進愛心人士」 「河南省三八紅旗手」。
結婚28年來,雖歷經艱難抉擇、曲折坎坷,劉茹與丈夫一路同行、愛情不變;雖然家庭事業兩難全,夫妻同心協力、親情「茹」一。
家庭工作先進個人——王紅心
王紅心,駐馬店市第十小學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獲得2009年度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2020年5月榮獲駐馬店市優秀心理熱線服務志願者,服務時長達296小時。
他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深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二十年,致力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積累了豐富的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實踐經驗。他積極構建學校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網絡,引導家長參與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他在河南、江蘇、山西、四川四省多地市開展家庭教育講座,並協助婦聯、工會、團委、文明辦等機關單位,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廣泛傳播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並現場答疑解惑,累計兩百多場。
天中晚報原創文圖(視頻)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經授權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