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已發現鳥類393種 每年都有新珍惜鳥種現身

2021-01-10 齊魯網

5月13日是世界候鳥日。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了解到,截至目前,青島境內已記錄有鳥類19目58科114屬393種,不僅有大天鵝、灰鶴、蒼鷹、燕隼、雕梟、巖鷺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包括丹頂鶴、白鸛、黑鸛、金雕、遺鷗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珍禽。是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

「青島山海相依、植被繁茂、溼地類型多樣,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特別是東部沿海山區森林、膠州灣、大沽河、城陽墨水河、白沙河溼地,每年春秋季節都有數以百萬計的遷徙候鳥過境。」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孫大慶告訴記者,「這些鳥類,對保護和維持島城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美化環境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年1—2種新珍稀鳥種被發現

通過保護和環境修復,在青「存檔」的候鳥數量不斷增加。「新的記錄不斷刷新,每年都有1—2種新的珍稀鳥種被發現,最新的統計就是393種。」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高級工程師王希明說。作為島城知名鳥類專家,他對最新發現的鳥類稱得上如數家珍。

「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被發現在大沽河流域築巢繁殖;國家瀕危一級保護珍禽遺鷗駐留膠州灣洋河口;上千隻全球難見的礪鷸集群棲息膠州灣濱海溼地;被認為已經在山東境內絕跡的『神話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去年發現有8隻重返膠州灣西海岸。」王希明介紹道。

黑嘴端鳳頭燕鷗屬於世界瀕危的鳥種,目前全球的數量少於100隻。「它遠看外形酷似紅嘴鷗,黃色小嘴的尖端有著一抹黑,潔白的身軀,頭上還戴著一頂『黑帽子』。」王希明介紹說,這種鳥1937年曾出現在青島,當時鳥類學家還採集過它的標本,後來再也沒發現過,很多人都認為這一鳥類已經滅絕了,直到去年在青島發現了它們的身影。

黃嘴白鷺

黑嘴端鳳頭燕鷗

黑臉琵鷺

以上照片由青島市觀鳥協會提供

今年2月6日,青島市觀鳥協會的志願者還在棘洪灘水庫發現了遷徙至青島的國家一級保護珍禽白尾海雕。白尾海雕繁殖於歐洲及亞洲北部,冬季會南下越冬,在我國冬季常見於大連和北京等地,國內其他地區則較為罕見,此次被發現也是島城第一次對該鳥留下影像記錄。

溼地面積增加生態環境改善

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是越來越多候鳥在遷徙途中來青「歇腳」的重要原因。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青島溼地總面積已超過14萬公頃,比2014年增加了1萬多公頃,其中面積8公頃以上的溼地達到了534塊。

「青島知名的溼地公園,都是候鳥扎堆的地方,像少海溼地公園、唐島灣溼地公園、姜山溼地公園、女姑口溼地公園、紅島溼地公園、桃源河溼地公園和洋河溼地公園等等,每年候鳥遷徙期間,都有很多市民前去觀鳥。」王希明說。

4月29日,青島大學民間觀鳥協會組織的觀鳥活動就吸引了30多位市民參加。當天,在位於膠州市九龍街道生態大道的大沽河河口,市民們觀看到了近5000隻黑腹濱鷸和2000多隻金眶鴴,在洋河河口拍攝到了灰斑鴴、白腰杓鷸和斑尾塍鷸成群的景象,在位於城陽區流亭街道火炬路的觀鳥點上,彎嘴濱鷸、反嘴鷸、鶴鷸聚集在墨水河河口,甚是壯觀。「之前去青海湖參加過類似活動,這是第一次在家門口觀鳥,在專業望遠鏡裡看到反嘴鷸這些只在畫冊上看到的鳥類,太震撼了。」市民葛新慧表示。

據青島市觀鳥協會常務秘書長于濤介紹,2016年,協會共組織了27次觀鳥活動,記錄鳥類235種,記錄極危鳥類3種,瀕危鳥類10種。「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觀鳥隊伍中來,在增長鳥類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護鳥愛鳥意識。」

多政府部門聯手護鳥

為嚴厲打擊亂捕濫獵候鳥行為,市林業局專門成立了森林護鳥隊,設立舉報電話鼓勵群眾監督舉報。野生鳥類保護執法監管進入常態化軌道,政府各部門職能劃分也更加明確,運行機制日益順暢,市林業局定期會聯合公安、工商、城管、海關、交通運輸等部門,在全市開展集中打擊破壞野生鳥類資源犯罪專項活動,重點檢查飯店賓館、商場藥店、山頭林片以及有關野生鳥類馴養繁殖經營場所、交通物流場所等。

「總體來看,青島涉及鳥類的違法犯罪行為日益減少,每年候鳥遷徙高峰季節,區市各相關部門都會開展護鳥活動,罰沒亂捕濫獵工具,放飛野生鳥類,對保護遷徙鳥類在青島『驛站』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鳥類棲息地環境狀況不斷優化。」孫大慶表示。

與此同時,鳥類保護工作也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愛鳥護鳥、保護生態成為了青島市民廣泛關心的公益事業,愛鳥團體和組織日益增多。據了解,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城陽區愛鳥之家、青島愛鳥護鳥攝鳥QQ群、青島市觀鳥協會等民間組織都會定期組織護鳥、觀鳥、挽留海鷗等活動。

在市級層面,相關活動更加豐富。青島每年都會舉辦「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競賽」「鳥類保護知識競賽」「白沙河溼地觀鳥」「野生鳥類攝影圖片展」等一系列活動。

[責任編輯:楊凡、王春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2-85757799,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廈門新增10種鳥類記錄總數達393種 全國1/4鳥都可見到
    林鴞 攝  393種,這是目前在廈門被記錄到的鳥種數量。時隔九個多月,市觀鳥協會再次發布《廈門市鳥類名錄》,新增記錄10種。結合一年來的觀測記錄,最新版對上一版名錄進行了修訂完善。  據了解,《廈門市鳥類名錄(2020版)》的基礎數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收錄野生鳥類記錄22目76科393種,佔中國鳥類種數的26.66%(全國1474種)。
  • 青島「愛鳥周」活動啟動 山東鳥類種類最多青島境內已記錄428種
    「愛鳥周」活動期間組織開展「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主題活動,通過市民觀賞青島的野生鳥類圖片,推選青島十大常見鳥,讓全民認識鳥類,保護鳥類,提高保護野生鳥類的生態意識,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家園的良好社會氛圍。黃島、城陽、平度等地結合本地實際,分別開展相關宣傳科普活動。
  • 青島已發現437種野生動物 野生鳥類達392種
    昨天上午,由國家瀕危動植物管理辦公室合肥辦事處、山東省林業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年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公益宣傳活動,在青島濱海學院世界動物自然生態博物館舉行。據悉,目前青島已發現的野生動物數量已經達到了437種,其中去年新發現了兩種鳥類,一種是國家一級保護珍禽白頭鶴,全世界僅存九千多隻。另一種是被稱為「神話之鳥」的中華鳳頭燕鷗,全世界僅存百隻左右。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白鶴(薛琳 攝)五種鳥類極危物種現身膠州灣溼地 中華鳳頭燕鷗一次性觀測到37隻  膠州灣處於全球三大鳥類遷徙通道之一,澳大利亞至東北亞遷徙線路上,每年遷徙季節都會有大量的遷徙鳥類在膠州灣停歇  「近些年來,青島加大了對溼地的保護力度,先後建立唐島灣國家級溼地公園、少海國家級溼地公園、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等一批自然保護地,環境的改善使得野生鳥類資源得到恢復和增長。」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孫大慶告訴記者,在膠州灣大沽河口溼地、姜山溼地、太平山等傳統的候鳥棲息地,每年都有新的鳥類紀錄誕生,全球珍稀瀕危鳥類如青頭潛鴨、小青腳鷸等相繼被發現。
  • 青島新發現兩種鳥類:赤嘴潛鴨和紅頭長尾山雀
            昨日上午,青島第35個愛鳥周在城陽九中啟動。市林業局專家、城陽九中溼地保護志願者等參加了啟動儀式。記者獲悉,我國規定每年4月底至5月初的一個星期為愛鳥周。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同,各地選定的愛鳥周時間也不盡相同。此次啟動儀式上,公布了我市新發現的兩種野生鳥類。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上百種鳥消失
    盧剛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毛雞酒有較高藥用價值,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專業獵人從廣東等地到海南島獵毛雞。僅1970-1973年,每年被獵獲的毛雞數量就有200萬隻之多。到1998年普查統計時,全島僅記錄到千餘只。  三是養寵物。緋胸鸚鵡曾廣泛分布在海南島南部地區,常常十幾二十隻一起歡歌覓食,如今卻已難覓蹤跡。
  • 青島最全「觀鳥地圖」 這些鳥類你都見過嗎?
    據青島市林業局野保站高級工程師王希明介紹,根據2016年年底的最新統計,目前青島境內已記錄有 鳥類19目58科114屬393種,是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大濱鷸,大杓鷸等10種瀕危物種,還有新發現的史氏蝗鶯、黃腹柳鶯、黑鳽、禿鷲、山鶥、長尾鴨、黑雁等14種。
  • 青島共有435種野生動物 有些保準你聽都沒聽過
    昨日是第三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首次整理髮布調查了32年的青島陸生野生動物調查數據。數據顯示,青島的四大類陸生野生動物中,鳥類的品種最多,其中扁嘴海雀、醜鴨等都是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卻在青島現身的珍稀物種。
  • 琴嘴鴨、黑頭海鷗……49秒帶你欣賞膠州灣珍惜鳥種
    近日,記者在青島膠州灣畔的白沙河、墨水河入海口發現了多種野生鳥類,其中不乏珍稀品種。在墨水河入海口處,記者發現大量的海鷗、野鴨、鷺鳥等野生鳥類,一群群、一對對,多的有上百隻,少的三兩隻,或玩耍嬉戲,或淺水覓食,或追逐翱翔,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 山東青島"愛鳥周"啟動 將選出青島十大常見鳥
    「愛鳥周」活動期間組織開展「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主題活動,通過市民觀賞青島的野生鳥類圖片,推選青島十大常見鳥,讓全民認識鳥類,保護鳥類,提高保護野生鳥類的生態意識,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家園的良好社會氛圍。黃島、城陽、平度等地結合本地實際,分別開展相關宣傳科普活動。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山海相依、植被繁茂、溼地類型多樣,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
  • 廈門又發現12種新鳥種 目前已記錄333種鳥類
    廈門又發現12種新鳥種 目前已記錄333種鳥類  3種鳥重新在廈被發現  此外,有3種鳥曾經在廈門出現過,但此後再無蹤影,比如灰腳柳鶯、藍歌鴝和小蝗鶯,1863年斯溫侯(Swinhoe,當時英國在廈門的傳教士)在廈門首次發現,但此後再也無人發現並記錄,好像人間蒸發一樣。此次重新回到廈門人的視野,令人振奮。  有些鳥類在其他地區常見,但在廈門還從未出現過,比如黃腹山雀。
  • 神農架新發現7種鳥 全區野生鳥類記錄增至438種
    新發現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靴隼雕。 (山西野保協會隊發現記錄)▲鱗胸鷦鶥。 (視界網 李斌 攝)▲灰喉山椒鳥。 (視界網 盧國成 攝)▲綠背姬鶲雌鳥。經專家評審,大賽共記錄鳥種219種,其中新發現鳥種記錄7種。新發現的鳥種記錄包括白眉鵐、綠背姬鶲、靴隼雕、灰喉山椒鳥、鱗胸鷦鶥、鴝姬鶲、白斑尾柳鶯。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靴隼雕系在湖北境內首次發現。10月12日,第二屆「神農架國家公園杯」觀鳥大賽開幕,來自全國16個省34支觀鳥隊100多名隊員深入木魚、神農頂/紅坪、大九湖3個賽區,穿行在山林、溼地等鳥類生境,尋訪飛羽精靈的蹤跡。
  • 青島陸生野生動物大數據:鳥類陣容最龐大(圖)
       你知道在青島生活著多少種野生動物嗎?昨日是第三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首次整理髮布調查了32年的青島陸生野生動物調查數據。數據顯示,青島的四大類陸生野生動物中,鳥類的品種最多,其中扁嘴海雀、醜鴨等都是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卻在青島現身的珍稀物種。
  • 每年遷徙至雲南的鳥類多達420種
    會上,知名鳥類專家還分享了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知識,來自昆明、昭通等地的代表分別推介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明星物種。    據悉,該活動將重點宣傳野生動物保護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普及野生動物識別、保護、防範等基本知識和有關法律法規,展示紅嘴鷗、滇金絲猴、黑頸鶴、西黑冠長臂猿、雙角犀鳥和亞洲象等雲南旗艦物種的保護成效,倡導廣大民眾關心、支持、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 南澗發現國內新紀錄鳥種——白腹針尾綠鳩
    10月10日凌晨6點40分左右,一隻綠色鳩鴿現身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護局鳳凰山鳥類環志站,經專家鑑定被確認為白腹針尾綠鳩。它的出現,為我國鳥類名錄增加一個新紀錄鳥種。白腹針尾綠鳩的發現者——前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原香港觀鳥會主席張浩輝告訴記者,他在當天夜間鳥類環志工作結束後,準備關燈時,突然發現鳥網上捕獲到一隻綠色的鳥。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
    10月10日凌晨6點40分左右,一隻長相獨特的綠色鳩鴿現身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護局鳳凰山鳥類環志站。經專家鑑定後,確認其為白腹針尾綠鳩(學名Treron seimundi)雄鳥,為我國的鳥類名錄增加一個新紀錄鳥種,大理南澗也成為國內首次記錄到該鳥種的地區。
  • 首現罕見白斑軍艦鳥 洞頭南北爿山發現鳥類33種
    2018-06-26 09:54 | 溫州日報白斑軍艦鳥(網絡配圖)一隻在溫州極為罕見的夏候鳥——白斑軍艦鳥,在洞頭區南北爿山海洋特別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被觀測記錄。據溫州野鳥會秘書長王小寧介紹,這是此類鳥類首次在溫州被觀測到,創造了溫州鳥類觀測新紀錄。
  • 新紀錄!灰樹鵲首現太平山,青島鳥類數量達到432種
    薛琳 攝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5月24日下午,青島太平山,四隻灰樹鵲在樹林中跳躍覓食,這是青島首次記錄到此種鳥類,青島鳥類數量增加到432種。灰樹鵲。薛琳 攝灰樹鵲(Dendrocitta formosae)是一種中型鳥類,體長多為31-39釐米。主要特徵:頭、面、喉是黑色,其餘部位灰褐色。腰部有白斑很明顯。翅膀藍黑色有白斑,尾黑色,腹部慄色。
  • 去年新添7種鳥,今年新記錄已到帳,武漢鳥類朋友圈不斷擴大圈子
    楚天都市報1月14日訊(記者陳希 通訊員熊鶯)今日,一隻灰頭鶇閒逛武漢大學時,被愛鳥人士拍照定格,成為2021年在武漢發現的第一個鳥類新記錄。遠東尾鶯 王雪峰攝影赭紅尾鴝 桂文軍攝影「剛盤點完2020年的鳥類新記錄,今年的新記錄就已『到帳』,可喜!」
  • 神農架發現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靴隼雕
    鄧凱 郭裕銘)據湖北神農架林區官方10月16日消息,2020第二屆「神農架國家公園杯」觀鳥賽共記錄到有效鳥種219種,其中包括靴隼雕在內的神農架新記錄種7種。靴隼雕也是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原研究員、《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作者之一何芬奇介紹,選手們3天來共發現了神農架鳥類新記錄種7種,分別為白眉鵐、綠背姬鶲、靴隼雕、灰喉山椒鳥、鱗胸鷦鶥、鴝姬鶲、白斑尾柳鶯,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靴隼雕也是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