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愛貓的心,我在半月前撿了一隻流浪貓回家。可這麼長時間了,它不僅不讓我碰,還在我靠近它的時候各種抓我咬我攻擊我。我實在是不想養了,可以將它丟棄或者是安樂死麼?
在後臺收到這樣的消息,胖虎的第一反應就是憤怒,深深的憤怒。可在冷靜下來之後,胖虎也不是不能理解提問者的想法。
畢竟,因為愛心泛濫、或者覺得貓咪可愛,一時衝動就把它們領回家,卻又後悔的情況實在太過常見。
有很多朋友都曾在問過胖虎,為什麼聽話的貓都是別人家的,自己家的貓卻怎麼養也養不熟呢?
下面,就讓胖虎來和大家解釋一下,貓咪養不熟的原因吧!
生物學角度貓是屬於貓科動物。
和犬類祖先不同,貓科動物的祖先們一直過著獨居生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被網友們稱為「大貓」的老虎了。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其實貓也一樣,它們有強烈的地盤意識,且沒有關於「集體」的概念,習慣獨來獨往,獨自覓食。雖然體積小,卻都是捕獵高手,胖虎就曾在戶外見過一隻獨自捕食鴿子的狸花貓。
有著如此厲害的生存技能,它們對人類的依賴自然就會少一些了。
歷史角度和犬類不同,人類對於貓咪的馴化比對犬類的馴化晚了整整一個時代。
有調查稱,狗在人類還處於遊獵時代的時候已經被馴化了,而貓是在人類進入農業時代以後才開始被馴化的。
而人類馴化貓咪的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看上了貓咪捕抓老鼠的能力。
在進入農業時代後,人類累積的糧食越來越多。為了使糧食不被鼠類侵犯,人類才開始逐漸馴化貓咪,使其在田野中驅趕老鼠。
本質上說,貓咪和人類是互利互惠的合作關係,而非依附關係。這也造就了貓咪若即若離、高冷神秘的性格。
環境因素到了現代,隨著大家對貓咪的逐步馴化,一些貓咪尤其是寵物貓已經能夠很好地適應城市生活了。
可以說,寵物貓對於人類的依賴程度已經大大加深了。
可即便如此,依舊有調查報告顯示,只要將貓咪送回野外,貓咪依舊會很好地適應戶外生活,甚至回歸祖先們的生活習慣,這是刻在骨子裡的基因造就的。
也正因如此,才會出現了上述提問者提問的情況。
那麼,一旦遇到了貓咪養不熟、甚至還惡意傷人的情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在這裡,胖虎建議大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尋找專業人士,撫平貓咪的心理創傷,糾正貓咪的不良行為,讓寵物重新接受人類、信任人類並和人類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
當然了,胖虎也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的精力和財力去尋找專業人士的。如果沒有條件,我們也可以查找相關視頻和學習資料,嘗試去糾正貓咪的行為習慣,用愛和關心逐漸軟化貓咪。
最後,如果實在沒有辦法,胖虎還是建議大家將貓咪送回野外,而非對一隻健康無病的貓咪採取安樂死的方法,強制剝奪它的生命。
不過,在放養之前,避免二次傷害。
好了,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了解貓咪養不熟的原因了吧?
那麼,面對養不熟的貓咪,大家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呢?
如果有,歡迎大家留言,和胖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