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中熊貓「黑鸛」現身河南溫縣黃河溼地

2020-08-28 跋山攝水

兩隻黑鸛在溫縣黃河溼地棲息。黑鸛,又叫「烏鸛」「鍋鸛」,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被稱為「鳥中的熊貓」。






相關焦點

  • 孟津黃河溼地黑鸛「扎堆」成風景
    (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馬朝紅供圖)初冬季節,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又成群出現在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段。它們連續多年在這裡越冬,已成為這裡的「常客」,給黃河溼地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黑鸛屬鸛形目、鸛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3000隻左右,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屬於國寶級珍禽。
  • 美麗河南(21) | 「鳥中大熊貓」來了——黑鸛首次現身黃河西霞院庫區
    9月4日早上,3隻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出現在濟源坡頭鎮附近的黃河西霞院庫區。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管理局小浪底管護站工作人員盧濤興奮地說:「這是在黃河西霞院庫區首次發現黑鸛。」9隻黑鸛均停留在黃河西霞院庫區的濟源坡頭鎮馬住村和連地村附近溼地灘涂中。黑鸛的身體主要呈黑色,翼下和胸腹部呈白色,喙呈紅色,兩條纖細的長腿呈粉紅色,色澤鮮豔,身形優美。
  • 「鳥中大熊貓」黑鸛首次現身黃河西霞院庫區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利軍9月4日早上,3隻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出現在濟源坡頭鎮附近的黃河西霞院庫區。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管理局小浪底管護站工作人員盧濤興奮地說,這是在黃河西霞院庫區首次發現黑鸛。
  • 黑鸛首次現身黃河西霞院庫區
    上圖棲息在黃河西霞院庫區的黑鸛。本報記者成利軍攝本報訊(記者成利軍)9月4日早上,3隻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出現在濟源坡頭鎮附近的黃河西霞院庫區。當天下午在同一地點又發現6隻。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管理局小浪底管護站工作人員盧濤興奮地說:「這是在黃河西霞院庫區首次發現黑鸛。」記者在該站的視頻監控平臺上看到,這9隻黑鸛均停留在黃河西霞院庫區的濟源坡頭鎮馬住村和連地村附近溼地灘涂中。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黃河永濟段
    04 17:23:28 來源: 山西法眼 舉報   連日來,一大批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現身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永濟段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黃河永濟段
    圖片來源:永濟新聞連日來,一大批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現身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永濟段,這是該市黃河溼地歷年來迎來數量最多的一次。珍稀鳥類的到來,也讓這裡成為周邊縣(市、區)攝影愛好者的網紅「打卡地」。黑鸛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瀕危珍禽,目前我國僅有1000餘只,被譽為「鳥中大熊貓」。圖片來源:永濟新聞圖片來源:永濟新聞在該市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的河灘上、田野間,成群的黑鸛體態優美、行動敏捷,或四處覓食、徜徉散步;或在溼地上空翩翩起舞、翱翔天際,歡快鳴唱、盤旋嬉戲,呈現出難得一見的鳥類群居生活美景。
  • 孟津黃河溼地迎來冬天「常客」,「鳥中大熊貓」飛來越冬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通訊員 郭準形黑而如鶴,稀少如熊貓。這段時間,霜雪成為我省的常客,孟津黃河溼地也迎來一群「常客」——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黑鸛,它們被稱為鳥中大熊貓,屬於國寶級的珍禽。「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鸛鳴於垤,婦嘆於室。」黑鸛來飛,差池其羽。
  • 震旦鴉雀現身黃河灘蘆葦叢 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白頭鶴白頭鶴是最小的鶴,體長約為1米,被譽為「愛情鳥」,它們組成家庭後,伴侶關係穩定,幾乎終年形影不離。白頭鶴數量稀少,全球只有7000多隻,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省是白頭鶴在中國的主要分布省份之一,豫北黃河故道溼地有不少白頭鶴的身影。玉帶海雕玉帶海雕又叫黑鷹,體長90釐米,遷徙時經過我國的東北至江蘇地區,其中就有河南。
  • 「鳥中熊貓」黑鸛做客陝西寶雞
    連日來,記者在陝西省寶雞高新區千河鎮王家崖水庫附近看到了被稱為「鳥中熊貓」的黑鸛[gua,並抓拍到了它們展翅翱翔的鏡頭。從2020年12月26日至今,在寶雞高新區千河鎮王家崖水庫附近,都能看到黑鸛的身影。
  • 「鳥中熊貓」震旦雅雀落戶民權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張天義 攝 3月1日,民權縣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採風拍攝時,在該溼地公園鏡頭記錄到被譽為「鳥中熊貓」的全球瀕危鳥類震旦鴉雀,現場觀察記錄到10餘只。 「當時我正在蘆葦蕩裡蹲伏拍攝,聽到一陣嘰嘰喳喳清脆悅耳的鳥叫聲,看到約十幾隻非常漂亮的小鳥在蘆葦上翻飛跳躍,十分有趣,趕緊鏡頭拍攝下來。」痴迷於鳥類攝影的張天義說,他拍攝到這群震旦雅雀後,先是拿著定格在鏡頭中的鳥兒與網上圖片細細比對,又聯繫鳥類專家求證,最終確定為震旦雅雀無疑。
  • 黑色精靈現身黃河溼地濟源段
    河南經濟報 記者 谷太磊 通訊員 陶孝樘近日,濟源黃河溼地工作人員在馬住連地段的黃河灘涂上發現了多隻黒鸛,黑色的羽翼,翼下和胸腹部呈白色,修長的脖子,紅色的長喙,兩條粉紅纖細的長腿,它們時而小憩,時而嬉戲,在水中歡快的覓食。吃飽喝足後,又飛到覓食地不遠處的沙灘上曬著太陽,梳理著羽毛很是愜意。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周勇 攝  大熊貓國家公園華陽管護站工作人員周勇說,這2隻黑鸛在華陽停留時間超過一周。白天,它們在山腳下的水稻梯田中活動,同朱䴉、蒼鷺、大白鷺、白鷺等一起覓食。休息時,黑鸛大多數時間在高大的鐵塔上休息。晚上在鐵塔上夜宿。
  • 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白鶴
    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白鶴 來源:河南新聞廣播時間:2020-11-27 10:53:50 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監測巡護過程中觀測到在灰鶴種群中有一隻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
  • 百餘只「鳥中大熊貓」黑鸛做客介休溼地公園
    原標題:百餘只「鳥中大熊貓」黑鸛做客介休溼地公園近日,介休市汾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靳剛與工作人員在溼地公園保育區開展鳥類監測工作時,驚喜地發現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在覓食、棲息。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中國約有1000隻。因性情機警,黑鸛一般在遠離人類的區域活動。成鳥體長1米左右,背部覆蓋著黑色羽毛,在陽光下會反射出綠色或紫色的金屬光輝。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覓食水域要求食物豐富,水質清澈,常常三五成群棲息於開闊的河岸、沼澤或溪流附近,以小型魚類、昆蟲等為食。
  • 「鳥中大熊貓」黑鸛現身雲南保山
    新華社電 記者從雲南省保山市委宣傳部獲悉,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於12月21日起,持續監測到7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黑鸛因數量稀少,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目前全球僅存3000隻左右。
  • 珍稀黑鸛光臨南京引鳥友轟動 全球僅3000隻(圖)
    [提要] 近期一些常年不易見的北方鳥頻頻現身南京,長江溼地陸續發現黑鸛、楔尾伯勞、黑臉琵鷺等罕見鳥種,鳥友組團探尋,更有人拍攝到了一隻罕見黑鸛幼鳥,目前全球僅存3000隻左右,在不少國家已絕跡,這在鳥界引起了一片譁然。
  • 「鳥中熊貓」現身酒泉,你見過嗎?
    近日,在瓜州縣境內榆林河流域,首次發現「鳥中熊貓」黑鸛野外繁殖築巢。黑鸛又名黑老鸛、烏鸛、鍋鸛、黑巨鸛,是世界瀕危鳥類之一。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隻左右,中國有1000隻左右,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有「鳥中大熊貓」之稱。
  • 濟源黃河溼地現身多隻「黑色精靈」
    近日,濟源黃河溼地工作人員在馬住連地段的黃河灘涂上發現了多隻黒鸛,黑色的羽翼,翼下和胸腹部呈白色,修長的脖子,紅色的長喙,兩條粉紅纖細的長腿,它們時而小憩,時而嬉戲,在水中歡快的覓食。吃飽喝足後,又飛到覓食地不遠處的沙灘上曬著太陽,梳理著羽毛很是愜意。
  • 視頻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現爐霍縣溼地公園
    益西次裡 四川在線記者 蘭珍11月7日,甘孜州爐霍縣攝影愛好者在鮮水河溼地公園拍到鳥中「大熊貓」黑鸛。爐霍縣鮮水源溼地公園是黑鶴遷徙的必經之地,自2015年開始,每年都有黑鶴停息記錄,2016年曾拍到200多隻,今年再次拍到兩群黑鶴共計100多只在這裡休息。
  • 生態孟津|極危物種鳥類現身孟津
    2020年12月29日,來到孟津縣會盟鎮黃河灘,還未看到黃河水,便聽見鳥鳴聲此起彼伏,馬朝紅停下腳步說,「你聽,像小孩叫的,那是赤麻鴨。」51歲的馬朝紅是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的高級工程師,家就在會盟鎮。從小長在黃河邊與野鴨子為伍,長大後又跟隨同是林業人的父親觀鳥、識鳥,她對黃河、對鳥兒的愛深到了骨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