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螳螂的愛情故事,和一位去世的獨立遊戲開發者

2021-01-15 遊戲研究社

這是片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芳草地,風不大,太陽剛剛升起,空氣中飄蕩著小朵的蒲公英和微妙的寧靜。


你是一隻雄性螳螂,你想要和你的伴侶進行溝通——你愛她,你對她會有生理上的衝動,但與此同時,螳螂的天性註定雌性可能在交配中殺死雄性,你也不想死。


又或者你是一隻雌性螳螂,你想要和你的伴侶好好談談——你愛他,你希望與他共赴巫山雲雨,但與此同時,你不知道自己能否控制住自己的本能,你甚至不知道他是否願意信任你。


一場開誠布公的,伴侶之間的,有關性、愛情以及死亡的對話,這就是《不要交配(Don't Make Love)》的全部遊戲內容。

《不要交配》在Steam上的分類是視覺小說,但老實講,不太妥帖。因為沒有哪部視覺小說是真的要讓玩家動嘴去「說」的。


這款遊戲最核心的部分,確實和視覺小說一樣,在於角色間的對白——只不過你的臺詞,需要你在下方的輸入框輸入,換言之,你可以根據情景設定和你的個人意願說出任何你想說的話,而聆聽的一方會根據你的表達作出相應回復。



當然,有的時候你也不必用「開口」的形式去說話。對話框下方的七個按鍵中,左邊三個分別是「愛撫」、「擁抱」和「親吻」,右邊四個分別是「微笑」、「難過」、「驚訝」與「生氣」。你可以選擇其中任意一個去代替有時笨拙的語言。


《不要交配》的開發日誌曾提到,遊戲的主題,例如什麼是愛情、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怎樣在客觀邏輯和主觀感受間做抉擇,始終是值得討論的話題,也沒有真正的答案,所以遊戲不希望像傳統遊戲那樣提供固定的選項,而是讓玩家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


在遊玩過程中,玩家很輕易就能體會到這個對話系統的樂趣。


如果你頻繁使用「OK」「YES」這樣的回答,對方會察覺到你的敷衍,並希望你不要再使用單音節詞。



如果你不說人(螳螂)話,而是發送一大堆亂碼,對方可能會回覆你類似的一堆亂碼,並詢問:「玩夠了嗎,能用回我們自己的語言了麼?」


我扮演過一次只會中文的螳螂(遊戲只支持英文),在被質疑「腦子有病」且沒有珍惜「最後一次機會」後,我速通了遊戲(同時也被甩了)。



即便你完全不說話,對方也不會幹等著。TA會連續用諸如「你還好嗎?」「說點什麼吧!」「你發呆好久了」之類的語句試探你,並真切地表示:「我希望你沒有中風」。



這些跳脫正常發展之外的對話是《不要交配》的玩點之一,不過這款遊戲更具美感的地方在於它所講述的故事。不是一個單純的愛情死亡二選一的故事,而是一個關乎我們因何而愛,又為何而死的故事。


扮演雄螳螂的時候,雌螳螂曾經問我一個問題:可能愛只是一種回到過去的渴望,可能愛只是最初的一道凝視,一個瞬間,然後剩下的部分就是嘗試回到過去,重返最初那奇妙的一刻。



我無言以對,只回復她一個擁抱。她表現得很開心,但我不知道是否是因為這個擁抱讓她找回最初一瞬的感覺。


「我們都是對的,但有什麼地方錯了。」兩隻螳螂的對話大多在此基礎上進行。轉換到雌螳螂的視角時,雄螳螂甚至用一種悲傷的表情建議我:「既然你愛我,那你應該找個你完全不在乎的對象去交配。」


對螳螂來說,愛的極致體驗是死亡


根據玩家敲下的字符,這個螳螂愛情故事有數個不同走向的結局。分道揚鑣、得過且過或是決定交配,說不上哪個好,也說不上哪個壞。


就像遊戲開始時引用了一段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弗裡德裡希·謝林的話:「悲劇的實質在於主體中的自由與客觀者的必然之實際的鬥爭;這一鬥爭的結局,並不是此方或彼方被戰勝,而是兩方既成為戰勝者,又成為被戰勝者——即完全的不可區分」。



達裡奧·丹布拉(Dario d'Ambra),同時擁有現代文學學士學位以及數字人文碩士學位,曾經在科隆遊戲實驗室學習遊戲開發,並於2015年正式創辦獨立遊戲研發團隊Maggese。


Maggese是義大利語中「休耕」的意思。這個團隊從成立之初就決定製作非娛樂性質的遊戲,他們十分清楚,在成熟的遊戲行業裡,他們的事業,不像是在耕地上種莊稼,而是在耕地上養雜草。


Maggese的slogan是「敘事體驗」


達裡奧的第一部作品叫作《永生》,名字來源於博爾赫斯的同名短篇小說,劇情也基本一致,講述了一個尋覓永生,繼而尋覓死亡的故事。



《永生》的玩法簡陋,畫面也粗糙,但大致算是奠定了Maggese的遊戲風格。


達裡奧的下一部作品《生活在樹上》,玩法的全部就是觀看一個人坐在樹上,點擊滑鼠,並讓他改變不同的坐姿。



雖然沒有明確提到,但這部作品的意象顯然來源於卡爾維諾的《樹上的男爵》——樹上是人類冥想、反思以及逃避日常最好的去處,玩家可以由此在枝丫間重新審視自己。


「普通玩家不會將此視為真正的遊戲」,早在Maggese創立之初,達裡奧就對此心知肚明。有時就連他自己都覺得,「交互體驗軟體」這樣的稱呼或許更適合他的某些作品。


但達裡奧還是堅持使用「遊戲」一詞。因為在他看來,這種先進的互動式媒介就像電影一樣——大多數時候是娛樂,但也可以嚴肅。


今年年初介紹反烏託邦遊戲《不予播出》時,我曾提到比利時的藝術遊戲開發商Tale of Tales。他們在2010年提出了「要做愛,不要做遊戲(Make love,Not games)」的概念,主張探索數字娛樂的藝術化方向。


其聯合創始人MichaëlSamyn認為,主機遊戲拘泥於傳統的遊戲模式已經太久了……遊戲能夠提供和其他媒介相當的廣度和深度,它可以像文學、音樂、戲劇和電影一樣枝繁葉茂,令人嚮往,且受人尊敬。



2015年,Tale of Tales因為慘澹的銷售成績宣布不再製作遊戲。


達裡奧為此撰寫了一篇博客,表示這不是Tale of Tales的失敗,而是整個開發者社區的失敗,尤其是那些試圖突破媒介界限的人失敗——他無法接受這種失敗。


在文中他說道,「所有潛在的玩家們都抱持有很多偏見(電子遊戲是暴力、幼稚、愚蠢的)。我們有必要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告訴他們遊戲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達裡奧帶領下的Maggese,在此之後做了很多款實驗性質的遊戲,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極度抽象,晦澀難懂,甚至沒有故事框架的支撐,比之《永生》《生活在樹上》有過之而無不及——一直到2017年,才做出了《不要交配》,這是Maggese正式上架Steam的第一款遊戲。


我並不確定《不要交配》(Don't Make Love)這個名字有沒有摻雜對Tale of Tales當年「要做愛,不要做遊戲(Make love,Not games)」的一種反思,但就結果而言,這款不那麼抽象,相對平衡了娛樂性和藝術性的遊戲成為了達裡奧最成功的作品。


這種隱隱把握住的平衡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達裡奧的新方向。去年的一場獨立遊戲開發者會議上,他神採奕奕地向聽眾們介紹自己製作中的新作《流浪者》。那是一款有關一個沒有身份,失去記憶的流浪者,在一個陌生世界重新塑造對自己、對世界的認知的故事。



不過玩家或許再沒可能玩到《流浪者》了。


本月中旬,已經在Steam發售三年的《不要交配》宣布轉為免費遊戲,工作室通告寫道,此舉是為了紀念遊戲作者達裡奧,「讓玩家感受他美麗的靈魂」。


儘管在Steam頁面上沒有具體說明發生了什麼,但在Maggese的Facebook頁面上可以找到答案。兩個月前,達裡奧的同事撰寫了一篇簡短的悼文,告訴大家達裡奧早在兩年前就已確診癌症,在漫長的鬥爭後,已於7月26日平靜地去世。


「祝大家一切順利,留給你們一首我確信達裡奧自己也會分享的歌曲」


和Maggese的遊戲一樣,這篇悼文幾乎沒有被人知曉。直到《不要交配》宣布免費,達裡奧的逝世才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絲波瀾。


2017年,在《不要交配》誕生的前夜,達裡奧在工作室的Blog裡寫下,「我等不及遊戲引擎封包了……除了對未來的期望,我沒有更多的打算。」


這大概是關於這位名不見經傳的開發者與他的工作室,為我們所知的全部故事。

相關焦點

  • 為紀念已逝開發者 Steam一款螳螂戀愛遊戲現已免費
    為紀念已逝開發者 Steam一款螳螂戀愛遊戲現已免費
  • 昆蟲也能談戀愛,一個關於螳螂的愛情遊戲,不僅感人還帶有禪意
    小時候看動畫片的時候,相信不少人都曾經因為《黑貓警長》這部動畫而被震撼過,尤其是動畫中有一集,關於螳螂的故事,更是讓我印象深刻。事實上這是一款2017年就已經發售的遊戲,之所以會關注到這款遊戲是因為遊戲的一位製作人
  • Rampant Coyote:論述遊戲獨立開發者持有IP的重要意義
    沒有人會以數百萬美元換取出售角色毛絨玩具的權限,而Michael Bay(註:美國好萊塢導演)多半也不會將其電影授權給步履維艱獨立開發者的平臺謎題遊戲。你可以出售整個「靈魂」(即整個IP),但多半不會有買家。通常是無人問津。
  • Rampant Coyote:闡述智慧財產權對獨立遊戲開發者的價值
    我將通過本篇文章陳述有關智慧財產權(簡稱IP)的相關內容,即為何它們如此重要,為何獨立開發者必須重視它們等等。讓我們以早前的一家大型發行商為例。這家公司已經在10年前徹底消失在世人面前,儘管在90年代早中期它還是當時最強大的發行商之一。
  • 獨立遊戲開發者Kamotachi公開奇葩新作《肌肉貓》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近日,西班牙獨立遊戲開發者Kamotachi公開了一款由其製作的奇葩遊戲新作《肌肉貓》,在遊戲中玩家將會扮演一名穿著丁字褲的肌肉貓,與入侵地球的外星人進行大戰,不過遊戲中的肌肉貓看起來很像《十萬個為什麼
  • 在電子遊戲成為天使的寵物們 是開發者與毛孩們的感人故事_遊俠網...
    對於喜歡貓狗或其他可愛寵物的玩家來說,能在遊戲裡與小動物互動是令人感到愉快的事,這些角色有些在遊戲裡是無害的 NPC 存在,有些則是扮演重要的主角。當然,有些寵物則是來自遊戲開發者真實回憶裡的紀念。
  • 超300款獨立遊戲參展,這場獨立遊戲人大趴體有何不同?
    《明日方舟》隨著故事劇情線不斷豐滿、人物設定逐漸補全、衍生文化愈發繁盛,已經從單一遊戲產品,逐漸向遊戲IP開始過渡,玩家群體滋生出粉絲文化,演化成對遊戲乃至廠商本身的正向反饋。「武俠」是本次Weplay文化展的「主力軍」。
  • 《洞穴探險》開發者:從小熱愛遊戲創作,連續成功讓他更自信
    在一個還在學習怎樣讚揚名人的行業,Derek Yu是一位偶像。電子遊戲行業並非沒有名人,但當Derek Yu剛嘗試設計遊戲時,大部分人都依附於巨頭公司,既是遊戲創作者,同時又像商人。在那個年代,獨立開發者往往只會在一些非常小眾的網站上聊天和分享作品。
  • 獨立遊戲《Project Sense:不祥的預感》尋求眾籌 賽博朋克風恐怖遊戲
    賽博朋克很受獨立遊戲開發者的偏愛,今天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就又有一款賽博朋克風的獨立遊戲在尋求眾籌。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這款遊戲的名字自帶中文,叫做《Project Sense - 不祥的預感: A Cyberpunk Ghost Story Adventure》,或許我們可以就暫時把它叫做《不祥的預感》。遊戲預告:  遊戲的開發者名叫做Benjamin Widdowson,個人資料顯示是一名原畫師。
  • 如童話故事般美好 盤點遊戲史上經典愛情故事|遊戲愛情|新聞|遊戲|...
    話說遊戲史上經典足以動人的愛情故事數不勝數,其中不乏令人噴血、撒花、嘔吐的。。。玄子感覺仙劍系列情節不錯但愛情總有些交代不完的東西,沒啥圈點之處,這裡將列出中外知名度較高的15大愛情故事,看你是否認同了。
  • 《霸王臥龍傳》——一個70後獨立開發者的第一步
    說《霸王臥龍傳》,就不能不說到日本南夢宮(NAMCO)的8位主機遊戲《三國志2-霸王的大陸》。30歲以下的玩家恐怕都對這款遊戲很陌生了,但在一些70後和80後玩家的心目中,這個遊戲和《仙劍奇俠傳》一樣都是殿堂級的作品。
  • 俄羅斯遊戲開發者、功夫夢及其他丨觸樂
    於是,一位名叫魏成的普通漁民成了這款遊戲的主角,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就此展開。在故事中,魏成的家鄉不斷出現倭寇蹤跡,官府卻沒有給他們足夠的保護。某日收工回家,魏成發現自己的村莊遭到洗劫和破壞,家人也因此喪命。他只好拿起武器,在少林僧人的幫助下對倭寇展開反擊。在這個過程中,他逐漸從俗家弟子變成了少林功夫大師。
  • 用遊戲方式傳達生活,盤點幾款獨立小遊戲
    不過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開發者如何利用遊戲的方式將這些東西適當地傳達出來,在給玩家放鬆娛樂的同時,又有所不一樣的感悟。那麼,今天小編要為大家盤點幾個通過遊戲方式分別傳達信任、心理、偏見、愛的小遊戲。信任是雙向的 ,即使在某件事情中會有使誤會產生,但是這本身就是一個獨立個體在依據自己的內心進行選擇,正所謂"用心可持久,用圓滑得事故",小編認為在不同時期來玩兒這款遊戲會有不同意義。拔條毛:毛與情感可能會有人覺得這款遊戲的名字有一點奇怪,但是這是一款不錯的情感體驗類遊戲。當然這個拔毛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拔毛,遊戲的畫面是手繪風格,顏色簡潔明亮。
  • 螳螂吃夫真的是愛情的體現嗎
    科學家們說,那是因為螳螂的胃口很大,而它們又往往忍耐不了飢餓的痛苦,所以,當它們肚子餓的時候,就會六親不認,哪怕是自己的同類也絕對不會放過。很多人得知了這樣的事實之後,都不禁感慨螳螂的殘忍。聽到這樣的故事,我也不覺喟嘆,其實,這樣殘忍的生物,難道就只有螳螂嗎?說實話,我們人類也並不比螳螂好多少啊。
  • 蝸牛數字啟動「創意工坊」獨立遊戲孵化計劃
    創意工坊(creative house) ,是一項面向全球獨立遊戲開發者發起的項目式投資培養計劃,該計劃以「每個人都是遊戲夢想家」為口號,意在建立遊戲開發者的聚集地,為每個擁有遊戲創作夢想的開發者提供更多扶持與幫助。
  • 遊戲王:格鬥鼠與雛雞合謀捕捉女帝螳螂,六星怪獸難逃其陷阱毒手
    #與動漫,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經典遊戲王卡牌分享。隨著遊戲王第七部SEVENS的播放,新的規則與新的卡牌也浮現在我們眼前,不知大家還適應否?不過很多RD卡牌都是從經典卡牌衍生或者直接複製過來,今天分享的這張卡牌相信大家也再熟悉不過了。話不多說,開始我們今天的遊戲王卡牌分享。狂暴與共謀卡牌效果:【條件】自己場上的表側表示的通常怪獸的種族是2種類以上的場合,對方把怪獸召喚時才能發動。
  • 神奇寶貝,盤點擁有巨鉗螳螂的十位訓練家,有一位能超進化
    在136集中對上小智的時候,一度展現了極強的機動性,用急速折返換出具甲武者,不過具甲武者這個坑貨面對大字爆居然慫了,把它直接換了出來,一臉懵逼的它出來吃了一發大字火,當場去世。5. 村正無印141集,村正有一隻巨鉗螳螂,名叫「正宗」,據他所說,這個巨鉗螳螂幫助他拿過很多個冠軍,還有個霸氣的綽號「紅色的閃光」。
  • 挑戰Steam,這家獨立遊戲商店打算怎麼做?
    TurboPlay計劃將知名度較低的獨立遊戲作為重點產品,並根據玩家喜好進行推薦。根據麥克穆林的說法,他之所以決定開發TurboPlay商店,是因為傳統商店無法為獨立遊戲提供足夠的曝光度,這令他沮喪。通過TurboPlay,他希望幫助玩家和獨立開發者找到彼此。"本平臺已經籤約了很多獨立遊戲,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北美工作室,集中在西海岸。"
  • 英雄聯盟:獅子狗和螳螂到底誰更強?背景故事終於給出了答案!
    英雄聯盟中有一對英雄很有趣,那就是傲之追獵者和虛空掠奪者!這兩個英雄不管是在遊戲中還是背景故事他們兩的聯繫都是緊密相關的,甚至於兩者的技能都相差不大!這個問題一直都是個迷,現在背景故事終於給出了答案!英雄聯盟宇宙最近更新了一則新的短篇故事,名為「適者生存」,講述的內容就是關於獅子狗和螳螂這兩個英雄的事跡,獅子狗是一個部落的棄嬰,之後被獵人收養並訓練成了一名出色的獵手!長大後的獅子狗想要證明自己比他的親生父親更強,所以就接受了獵殺螳螂的挑戰!
  • 在西班牙,沒人做和西班牙有關的遊戲
    IndieGames的記者Lena LeRay採訪了《Nubla》的開發者,並以此為切入點介紹了西班牙獨立遊戲界的現狀。原文發表於IndieGames,觸樂網進行了編譯。西班牙已經經歷了多年的經濟低迷,但這並沒能阻止開發者們講出他們想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