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5歲,會1500個英語單詞夠嗎?網友:在美國夠,在中國不夠

2021-01-12 欣媽育兒經

知乎上有位網友提問:我女兒5歲,會1500個英語單詞夠嗎?

有位網友回答:在美國夠,在中國不夠!

我原本以為這位網友的回答是一種諷刺,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後發現,他說的竟然是真的。

一位北大的丁教授,在網上接受採訪時說:

我女兒在北京海澱區北大附小上小學,原來沒怎麼關注過女兒的學習,更沒有給她上過英語輔導班。有一次開家長會,我問了身邊幾個家長,發現所有的孩子都會上千個英語單詞,而且很普遍,突然發現網上那個「在美國夠,在中國不夠」的段子竟然是真的。

雖然中國的小學生,從三年級才開始正式學英語,但很多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上英語輔導班了。我身邊至少有三個孩子,從4歲開始在網上學英語,而且是那種一對一外教模式,一節課下來200~300元,一周至少三節課。

學英語真的那麼重要嗎?

考試大綱對初中畢業生英語詞彙的要求是:能運用1600個左右的單詞,會使用200~300個習慣用語等等。而現在一個還處於幼兒園階段的5歲孩子,竟然會1500個英語單詞,都不算優秀。

不是學英語有重要,而是家長太焦慮了,要是家長焦慮起來,別說是1500個詞彙量,恐怕2500個、3500個也不夠。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幾年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劇中畢勝男逼迫女兒吃昂貴的有機蔬菜,拉伸孩子的手指練習鋼琴,為了讓孩子進入重點小學,不僅賣房賣車,還搭進去自己的事業。

很多人會覺得劇情荒唐,實際上她就是現實,藝術本身就是來源於生活。我家小區裡一位媽媽,她從來不用上班,專門負責孩子的學習。別人家的孩子也就是星期六、星期日才去上輔導班,而她家的孩子是周一到周日,每天都要上。

如果你跟她說,這麼小的孩子應該多放鬆,讓孩子多玩耍。她會瞪大眼睛看著你,然後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跟你說:「什麼?現在不讓孩子學,什麼時候學?等以後被社會淘汰了在學?我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社會最底層!」

孩子的奶奶說,因為害怕單詞背不熟,會被老師懲罰,孩子經常晚上做噩夢哭醒。

她家孩子在小區幾乎沒朋友,每次見到他臉上都是一副嚴肅的表情,也不愛說話,好像有心事一樣。本該快樂的童年,被媽媽給扼殺的一點都不剩了。

中國的家長為什麼容易焦慮?

現在的微信朋友圈不流行炫富了,大家都開始曬娃了,比如每次考試成績出來以後,朋友圈都會出現很多100分試卷,還有很多紅豔豔的獎狀。平時就是孩子的各種考級證書,還有各種技能秀,意思就是在表達自己的孩子有多優秀。

看到別人家孩子學習成績那麼好,還學了各種課外技能,如此的優秀,而自己的孩子只考了那麼一點點分數,興趣班也沒怎麼說上,肯定會開始焦慮。

開家長會,害怕老師點名批評;遇到同事朋友,害怕別人問成績;逢年過節家庭聚會,最愁的就是大家把孩子拿出來攀比。

從表面上看,家長們都是為了孩子好,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而實際上卻是因為家長害怕丟面子,總覺得孩子不如別人,就低人一等。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投射」:它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一個人下意識地否認自身不良的思緒、動機、欲望、情感,而將其賦予外部世界,通常是其他人。

也就是說,家長之所以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想方設法讓孩子努力學習,是因為自己對自己不夠努力,或者不如別人而感到不滿,只有將這種不滿的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才能減少內心的焦慮。

所以,我們也能很好地理解:為什麼一個5歲的孩子會1500個英語單詞,還是不夠優秀。說到底,不是孩子不夠優秀,而是家長內心過於焦慮。

美國幼兒園的孩子每天都在幹什麼?

一位在洛杉磯的中國爸爸,在網上發布了一段自己女兒上幼兒園後的感受,他說:

以前在中國去上幼兒園,每天都是穿得美美的去,然後放學後穿得美美的回家。自從上了洛杉磯這家幼兒園,女兒每天放學都跟從工地幹完活下班一樣,衣服從上到下都是髒的,鞋子裡還有很多沙子。

這家幼兒園的教學主題就是玩,他們有菜園子,老師會帶著孩子們認真種菜,而且種好的菜也會給孩子們吃。還有就是玩泥巴、玩水、做飯等等,只有你想不到了,沒有他們玩不出的花樣。孩子們也只有玩累了,才會回到教室看書、寫字、學習。

家長或許沒什麼感覺,但孩子超級喜歡這家幼兒園,每天都盼著去上學,放學後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一路上說說唱唱,整個人開朗多了。重要的是,英文單詞量是直線上升,學習其它東西的時候也很有活力。

看到這裡,你是否理解了,為什麼我們中國的孩子,那麼害怕上幼兒園,為什麼每到放學的時候,孩子一看見父母,就哇哇地哭了起來。因為他們在幼兒園不開心,因為他們每天需要學習很多新知識,學不會就會有壓力。

最後,希望所有的中國家長都能意識到這一點,不要再給孩子壓力,也不要讓自己每天焦慮了。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

相關焦點

  • 4歲孩子英語詞彙量1500,是不是不太夠?家長急了,網友炸了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楊希林今天一早,錢報記者因為朋友圈裡流傳的一張截圖,凌亂了:問:孩子4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答:在美國肯定是夠了,在海澱肯定是不夠。孩子4歲英語詞彙量1500左右,還擔心不夠?!
  • 4歲娃英語詞彙量1500不夠?「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澱區肯定不夠。」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澱區肯定不夠。」暑期裡,微信朋友圈的一段文字讓何海(化名)莫名焦慮。這是別人眼裡的段子,卻是何海正要面對的現實。何海的兒子剛過完7歲生日,轉眼就要上小學,他的英語剛學到字母「X」,而和他一起上課外班的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有的已經能用英語講故事。何海滿心焦慮。在「暑假逆襲」「彎道超車」「上課外班『搶跑』才可能贏在起跑線上」的喧囂聲中,各種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 國際影后女兒3歲說英語上熱搜,章子怡的英語育兒觀
    再次被無情取笑;去試鏡《藝妓回憶錄》,只會說幾個簡單的單詞,完全聽不懂別人講什麼,別人跟她溝通也只會不停點頭說 「Yes」、「Yes」,其實壓根沒有聽懂,被外國人嘲笑是Rubbish English……被嘲笑得太多,激起了她性格中的不服輸。於是她發揮了「拼命三娘」的精神,開始死磕英語。
  • 想看懂英語閱讀,光認識單詞還不夠,還需結合前後句子去猜測
    英語在很多學生的眼中是一個比較難學習的科學,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中國的學生要學習英語嗎?因為英語是國際語言,學習好英語不僅能夠增長學生的見識,同時還能夠幫學生認識到國外的友人。如今國家的教育越來越好,但是中國依然是有很多學校比如國外的一些大學,因此,家長為了學生能夠擁有更好的教育。家長們不惜花重金讓學生就讀高等學校,學生出國留學不僅能夠學習到外國的文化。
  • 4歲小孩會2000個英語單詞,又輸在起跑線上了嗎?寶媽們看完再閃
    發音純正,口語流利,掌握2000個單詞,各位寶媽自覺你的英語達到這個水準了嗎?---近日,央視微博點讚了一名講英語流利得飛起的4歲小男孩,天才萌寶「言言」迅速爆紅網絡。視頻中的小學霸剛剛4歲,拿著筆在教學英語,自信、流利,儼然一副小老師的樣子。網友們紛紛點讚,直呼「慚愧啊,我學了這麼多年英語,結果還比不上一個4歲的小寶寶!」「哎,僅限於羨慕了,這樣的小天才永遠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據言言媽媽講,言言之所以能有現在的成績,這跟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提前啟蒙有關。
  • 4歲孩子英語詞彙量1500,是否算「贏在起跑線」?家長要反思一下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最近看到過這樣一個育兒段子:問:四歲孩子,英語詞彙量1500,夠還是不夠?答:看在哪裡,在美國肯定夠了,在中國還不行。把這句話分享給身邊的很多寶媽,她們最直接的反應是:哈哈,並附帶一個笑哭的表情。
  • 4歲掌握2000個英文單詞,央視點名報導,網友:我還不如一個寶寶
    4歲的時候,大家都在做什麼呢?我記得我4歲的時候,還住在山腳下,那個時候家裡有十幾頭小山羊,不上學的時候,就和哥哥一起出門放羊,有時候拿上鐵環、鐵鉤,一邊放羊一邊滾著玩。後來大一點就和小夥伴們一起打沙包、踢毽子、跳皮筋。
  • 去日本旅遊,只會說英語夠不夠?日本美女導遊告訴你答案
    現在去日本旅遊已經是很多朋友在節假日出行的選擇之一,日本不僅離中國很近,而且也有著非常吸引人的觀光景點和日式美食。所以日本應該就是一個說走就能走的旅遊目的地。但是去日本旅遊,只會說英語夠不夠?日本美女導遊告訴你答案。這個要從第一次我在日本大阪旅遊時講起。
  • 4歲娃英語詞彙量1500不夠?揭培訓機構製造焦慮套路
    原標題:教培機構製造焦慮,「劇場效應」讓家長被「綁架」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強曉玲、實習生趙芮萱「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澱區肯定不夠。」暑期裡,微信朋友圈的一段文字讓何海(化名)莫名焦慮。這是別人眼裡的段子,卻是何海正要面對的現實。
  • 英語0基礎趕超美國同齡人:我如何1年激發兒子英語潛能
    轉載自公號:憨爸在美國(ID:hanhanusa)前段時間有一位讀者問我這樣的問題:這篇文章,我就結合兒子和女兒學英語的經歷來談談英語啟蒙的路線以及資源吧!憨憨是4歲多來的美國,剛來的時候,他的英語基礎非常一般,除了能回答個「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這類的問題外,別的就聽不懂了。
  • 5本書、17個問答、34個書單推薦 10000餘字,解決寶寶英語啟蒙路上...
    當然這裡的對象是母語為英語國家的學生,中國學生水平就千差萬別了,但是這個數據依然可以參考著使用。2Reading A-Z(RAZ)分級法 Reading A-Z(RAZ)分級法也稱Guided Reading Level(GRL)指導性閱讀分級體系,包括從美國幼兒園的A級一直升到美國小學畢業的Z級,也包括零基礎的aa級(看圖認單詞)。
  • 最基礎的英語學習教材該怎麼用?看這一篇就夠了
    所以在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時,高頻詞是一個無法繞過去的重要一環,可以這麼說,英語學習的基礎是詞彙,而詞彙的核心基礎是高頻詞,即使母語是英文的孩子,也要首先掌握高頻詞。很多美國家庭和幼兒園會為孩子做單詞牆▲學習高頻詞的教材都有哪些?
  • 1500萬顆水晶旋轉木馬,夠不夠召喚聖誕老人
    1500萬顆水晶夠不夠? 水晶夢幻木馬 這座用1500萬顆水晶打造的旋轉木馬,坐落於奧地利的施華洛世奇水晶樂園。
  • 女兒的鯨魚外教培優學習日記:兩個月從蹦單詞到飆英語
    如果單從英語學習上來講,5歲的女兒在鯨魚外教培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從只會蹦單詞逐漸實現了跟外教的無障礙交流。先介紹一下女兒進入鯨魚時的基本情況。女兒兩歲開始在家啟蒙,一聽兒歌和看動畫為主。四歲開始在我們當地一家線下英語機構開始系統學習。半年後,她的詞彙量已經達到了500以上。
  • 孩子不愛學英語?我只推薦給你一本書,豆瓣評分9.1
    「孩子4歲,單詞量1500,請問夠嗎?」「在美國夠了,但在海澱肯定不夠。」我們暫且不說這到底是不是一個段子,但至少說明了英語啟蒙低齡化的趨勢。它就是《英語單詞大書》,這個書名起的也是夠直白的了。既然它叫做《英語單詞大書》,那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本書到底有多大。這本書總共只有18篇內頁,厚度卻達到了驚人的1釐米,可想而知紙板有多厚。
  • 世界上最聰明的鸚鵡,有5歲兒童的智商,能說至少150個英語單詞
    導語:世界上最聰明的鸚鵡,有5歲兒童的智商,能說至少150個英語單詞。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世界上最聰明的鸚鵡,有2歲兒童的情商和5歲兒童的智商。有個詞叫做「鸚鵡學舌」,說的是鸚鵡會模仿人說話,因此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都喜歡養鸚鵡,沒事的時候逗一逗,可以在兒孫們不在家的時候解解悶。但是在我們眼中,鸚鵡雖然能學人說話,有時候還學得惟妙惟肖,卻只是在憑本能行事而已,並沒有思考的能力。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3歲是學英語的「優勢期」,記住啟蒙4秘訣,讓寶寶高效學英語
    所以,家長不要等孩子上了小學讓孩子接觸英語,從小學習英語,有可能會讓孩子說英文和母語一樣流利。在網絡上有一個小女孩Catherine,今年才5歲,但是憑藉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竟然在網上當起了小老師,還收穫了20萬粉絲。她的詞彙量已經達到了初中生的水平,這麼出色的孩子的英語,就來自爸爸堅持的英語啟蒙。
  • 錢一:英語單詞造詞邏輯是基於《易經》思維
    內容提要:錢一教授和她的團隊歷經20幾年的努力,通過對10萬英語單詞量的原始配方進行破解分析,論證了英語單詞的造詞規律和奧秘是以中國的群經之首——《易經》為基礎,英語單詞的形成與發展是中國祖先的智慧成果,提出了中國人要重塑學習英語的自信,明確了只要基於目前的思維模式,稍加調整和發散思維,就能夠很輕鬆、愉快、速效地學好英語。反問:外國人憑什麼教中國人英文?
  • 英語單詞是個有趣的過程,不信的,可以看看此文
    學習英語單詞是個有趣的過程,有時候,我們碰到一個單詞怎麼也想不明白,不知道這個單詞如何理解。單詞在經過別人的點撥之後,我們就恍然大悟,徹底地明白了這個單詞,今天機農就和小夥伴們分享這樣的幾個單詞,而且這幾個單詞都和我們熟悉的單詞tail尾巴有關係,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這裡有份英語詞彙量報告,你處於哪個水平?
    之前有個段子,一家長發朋友圈說自己孩子四歲,現在有1500的詞彙量,是不是不太夠啊?下面有人回覆說:「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澱肯定不夠。」調侃一線城市小朋友學習壓力過大之餘,有人會好奇,母語為英語的小孩詞彙量到底有多大?英國文化協會為小朋友準備的詞彙遊戲裡的詞,試試看你是否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