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從寫作開始的五十年代起就給電視和電影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十五部小說多數被不斷翻拍,成為強大的影視IP,其中除了《射鵰三部曲》獨佔鰲頭,今天沽酒客就來給大家聊聊關於第三部《倚天屠龍記》的情況,你心中的張無忌最佳人選歡迎留言哦。
1965年初登銀幕,知者甚少
香港電影《倚天屠龍記》由揚子江影業公司於1965年出品,該片改編自《明報》連載金庸所著長篇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由楊工良執導,林家聲、陳好逑、李紅、陳寶珠、呂悅萍、李鵬飛等領銜主演。該片是揚子江影業公司的創業作。本劇是較早期上映的金庸武俠電影之一,在眾版《倚天屠龍記》中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卻是比較忠誠於原著的一版,該片的攝製公司為永華製片廠 類型:動作,上映時間:1965年, 對白語言:粵語,色彩:黑白。
本片拍攝的年代服裝和表演還處於戲曲舞臺化模式,張無忌的扮演者林家聲原名林曼純,廣東東莞人,1933年1月20日出生於香港,是香港名伶、著名粵語片演員,先後參與前鋒劇團,大龍鳳劇團、仙風鳴劇團,慶新聲劇團、頌新聲劇團演出,曾參與電影工作,被公認為當代香港最傑出的粵劇演員之一,1994年退出藝壇。陳好逑是 香港粵劇演員,被稱為「藝術旦後」。她這個藝名是用了詩經《關雎》的典故。她自小隨名伶粉菊花學戲,其師妹就是陳寶珠。1957年,與梁寶珠、陳寶珠、梁醒波和陳非儂組成「孖寶劇團」。她扮演了第一代趙敏。
1963年才是第一版《倚天屠龍記》,但是沒有張無忌
實際上由豪華影片公司於1963年出品《倚天屠龍記》才是第一次搬上銀幕,之所以不放在第一,是因為該劇其實講述的是張翠山,跟張無忌沒有關係。該片改編自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由張瑛、蔡昌聯合執導,張瑛、白燕、石堅、楊茜、高魯泉、張生等領銜主演。
金庸曾經說:「電影作了某些變動,例如武當七俠中最小的師弟改成了師妹,白眉鷹王殷天正提早出場,金毛獅王謝遜只瞎單眼等等。這些改變,張瑛兄每一件事都曾徵得我的同意。電影本身是一種創作,如果只是根據原作進行連環原式的、依樣葫蘆的圖解,那不可能成為一部有趣味的完整的影片。」
1978年電影版第一個帥氣的張無忌誕生,卻有古龍的味道
楚原曾經是邵氏票房靈藥,有楚百萬之城,他擅長拍攝港味十足的古龍電影,拍金庸劇也有,但是總有古龍的感覺。
這部1978年的《倚天屠龍記》是由楚原執導,爾冬陞等主演的武俠片。 影片講述了張無忌恩恩怨怨、愛恨情仇的故事。爾冬陞、餘安安、羅烈、王戎、鄭麗芳、文雪兒、王萊等領銜主演。全劇以元末群雄紛起、江湖動蕩為背景,講述了一場以倚天劍和屠龍刀掀起腥風血雨的江湖故事。
這部戲在當時來說明星陣容強大,上下兩集,爾冬陞當年真的很帥。三少爺不是浪得虛名啊。
1978年電視版第一個帥氣的張無忌誕生,鄭少秋真嫩
1978年出品的古裝武俠劇。該劇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由TVB金牌監製招振強和陳宇超執導,鄭少秋、趙雅芝、汪明荃、夏雨、黃淑儀、石堅、黃允財、陳玉蓮等聯合主演。看看秋官和趙雅芝就足夠了,這部戲比之梁朝偉電視劇版本還早。
1984年臺灣版,劉德凱太成熟了
雖然劉德凱人比較大叔控那一類,這部由臺灣電視公司出品,陳明華執導,劉德凱、劉玉璞、喻可欣、劉尚謙、黃香蓮等人主演。
本劇是臺灣較早期的金庸武俠劇之一,在眾版《倚天屠龍記》中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卻是比較忠誠於原著的一版,當年在首播之際扭轉了臺視在武俠劇上處於被動的局面,收視後來居上,勝過了同時段在中視熱播的《鹿鼎記》。抱歉不想上圖,臺灣版資源不足,而且造型真的不忍直視。
梁朝偉1985年版本,有俠客行和絕代雙驕的味道
1986年版《倚天屠龍記》是由王天林執導的武俠劇,梁朝偉、黎美嫻、鄧萃雯、任達華、鄭裕玲、邵美琪、曾江、鮑方、陶大宇、曾華倩、謝寧、吳家麗等主演。
這部《倚天屠龍記》雲集了當時TVB旗下的一批大牌演員,主要演員都是十八九歲到二十出頭的青春俊男美女,是所有金庸劇裡陣容最為青春亮麗的一部。梁朝偉演繹的張無忌優柔寡斷,黎美嫻詮釋的趙敏除了霸氣還有一份雍容的氣質,而鄧萃雯亦將周芷若因愛成狂的心理變化把握得非常到位。
除了幾位主角的出色表演之外,鮑方飾演的張三丰鶴骨仙風的氣質,至 今仍然難有人與之匹敵。另外,此劇更找來梅豔芳及梁朝偉合唱主題曲《劍伴誰在》,絕對是懷舊影視中的經典。
「五虎將」時期是港劇的黃金年代,這一版由83《射鵰》編導王天林監製,程小東任動作指導,選角青春俊美,陣容空前絕後。23歲的梁朝偉風華正茂,現實中在黎美嫻與曾華倩二女之間的舉棋不定,與張無忌極為相似。
19歲的黎美嫻成功演繹了趙敏狡黠、雍容、溫柔得多重性格,由新人一舉躋身無線一姐。鄧萃雯的演技毋庸置疑,配上當年青春甜美的形象,她的周芷若相當成功。除了主角,配角也個個精彩,任達華,邵美琪,鄭裕玲,陶大宇,以及83《射鵰》原班人馬,無人能出其右。90年代內地廣東福建部分電視臺播放。
這部戲幕後緋聞可能更加吸引人。
90年代電影和電視最近版本馬景濤和李連杰
相信很多八零後除了梁朝偉以為,印象最深的是臺灣90年代電視版的馬景濤和王晶電影版李連杰兩人扮演的張無忌,一個比較過火,一個卻人物刻畫更加隱忍甚至狡詐,其實李連杰更接近最初金庸版本的張無忌,而遲遲不來的續集,也成為大家永遠的遺憾。
其後再說就是吳啟華和蘇有朋還有鄧超等版本了。個人最喜歡的是吳啟華,其他就看你們的喜歡,除了這些後面拍的沒有耐心去看了,你們喜歡哪個版本,告訴沽酒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