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1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鄧伊森團隊 兒童皮膚外科 收錄於話題#破傷風1#破傷風疫苗1
聆聽世界聲音,緊跟時代步伐,歡迎關注新華皮膚外科團隊!
兒童皮膚外科
文 | 曹宇 張雪 鄧丹 吳承龍 崔祥祥 祁懷山
護理團隊:李玉芳 鄭增運 孫雲 楊偉琴
破傷風是個啥?
破傷風是由一種叫做「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的細菌侵入人體後引起的一種感染性疾病。
這種細菌在環境中分布非常廣泛,但侵入人體後,在缺氧狀態下才會大量繁殖。菌體死亡後釋放致死性的痙攣毒素。
那麼,對於紫薇這樣的創傷,到底需不需要來一針「破傷風」呢?首先,對於傷口,我們要做一下分類:
如果傷口被泥土、糞便、唾液等等汙染了,那就屬於汙染傷口;如果沒有被汙染,但處於本身身體比較髒的位置,比如腋窩、會陰,那就屬於不潔傷口;其他的則均屬於清潔傷口。
我們再來看看容嬤嬤手上這根針,材料似乎是銀質,長度大概為一根手指。再仔細觀察了一下容嬤嬤進針的部位,大多還是在紫薇的背部和手指,因此應該算作清潔傷口。
那麼對於紫薇這種從未接種過破傷風疫苗的清朝人,按照指南意見,應該立即開始全程接種破傷風類毒素疫苗(TT),即在受傷當時、1個月後、7個月後分別接種一次破傷風類毒素(TT)。
這裡可能有小夥伴要問了,為什麼曾經我受傷的時候去急診科看病,醫生只讓我打了一針「破傷風」呢?
其實民間老百姓們所說的「破傷風」針,涵蓋了三種不同的製劑:
1.破傷風類毒素(TT);
2.破傷風抗毒素(TAT),製備來源於馬血清,因此也稱為「馬破」;
3.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來源於健康獻血者,因此也稱為「人破」。
醫院急診科注射的,大多為破傷風抗毒素(TAT);如果對TAT過敏,則會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而破傷風類毒素(TT)則是由基層預防接種門診負責注射,並需要多次注射以強化效果。
目前我國兒童絕大多已按計劃接種過TT。對於曾經接種過TT的健康人群,5年內發生任何創傷均不需要再次接種破傷風疫苗,10年內如果出現汙染傷口,則可加強接種一次TT;10年後出現任何類型的創傷,都僅需加強接種一次TT。
實際上,需要接種TAT或是TIG的人群並不多,只有對於從未接種過破傷風疫苗(即TT)的人群,出現不潔或汙染傷口時,才需要在開始全程接種破傷風類毒素疫苗(TT)的基礎上,進行TAT或TIG的注射;如果僅是清潔傷口,比如被扎的紫薇,也只需要開始全程接種TT,而不需要TAT或TIG。
▲點擊可查看大圖
在實際操作上,我國TAT和TIG的過度使用非常普遍,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公眾對「破傷風疫苗」的錯誤認知。事實上,TAT的保護時間非常短,甚至短於破傷風的潛伏期,因此不當的應用有可能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還有過敏風險。
所以,按照全程免疫的要求,儘量在創傷發生前,就在基層預防接種門診完成TT的規範注射才是正道哦!如果不幸發生了創傷又還沒來得及完成TT的全程免疫,可以根據專業急診科或是基層預防門診醫務人員的建議,規範選擇預防方式。
參考資料:
中國破傷風免疫預防專家共識,中華外科雜誌2018年3月第56卷第3期。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