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的的方式在近5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人們養貓是散養,貓咪自由,想上哪裡玩上哪裡玩。
現在人養貓是圈養,雖然不自由,可是安全。
但是在圈養的過程中,很多飼主發現,母貓發情以後會亂叫,公貓發情以後會亂尿。
弄的諸多飼主疲憊不堪,由此,貓咪絕育服務出現了。
絕育以後的貓咪不會亂叫,也不會尿床,還能養胖,壽命也會更長。
所以絕育,目前已經成了某些家貓的標配。
甚至很多寵物醫院,為了讓主人放心絕育,推出了演戲服務。
既寵物醫生將貓咪從主人手裡搶走,然後帶貓咪去絕育。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貓咪在做完絕育手術以後不記恨主人。
那麼貓咪絕育前,主人配合醫生上演搶奪大戲,是不是真的可以讓貓咪不記恨主人?
為了弄清楚這則問題,筆者收集了2個絕育時,沒有演戲的貓咪,絕育以後的反應
第一則:公貓,已絕育
這隻貓咪是只橘貓,其主人說貓咪發情後,總是想往外跑,甚至有一次差點從窗戶跳出去。
後來主人不讓出去後,貓咪就開始亂尿,尿的主人床上沒法睡。
所以主人心一橫就給貓咪做了絕育。
並且在當地寵物醫院做絕育時,沒有聽說過需要演戲搶貓,所以就沒有演戲。
但是當貓咪絕育完接回來以後,以前溫順可人的大橘貓開始處處針對主人。
甚至主人幫它清理貓砂時,橘貓都會像看敵人一樣看著主人,並且嘴裡發出低沉的吼叫聲。
嚇的主人,連貓砂都不敢鏟。
主人:「是那個醫生把你蛋蛋割掉的,不是我,你幹嘛這麼看著我啊。」
橘貓:「我信你個鬼,你這個糟老頭子,壞的很,明明是你帶我去的。」
第二則:母貓,已經絕育
這隻小母貓是一種純白色的田園貓,長得非常漂亮,目前才1歲半。
今年3月初它發情了,起初主人沒在意,但是小白貓發情了以後,每天到晚上3、4點就開始嚎叫。
嚎叫聲悠長且刺耳,弄的主人根本睡不好覺。
主人本想忍一忍就過去了,可是當小白貓第一次完情後,沒隔幾天,它又發情了。
於是等第二次發情完畢,主人帶小白貓去做了絕育手術
做絕育時,醫生問主人是否要演戲,由於主人是位中年人,拉不下臉,所以沒有演戲。
但是絕育回家以後,貓咪自閉了,根本不理主人。
主人:「做絕育是為了你好,不然以後你每隔幾個月就要難受一次」
貓咪:「說好的帶我出去買好吃的,結果好吃的沒買,還挨了一刀,你這個糟老頭子壞的很」。
絕育演戲,筆者覺得有必要
所以從以上兩則真實的故事來看,給貓咪絕育時,配合醫生搶貓演戲是有必要的。
但是筆者後來想了想,在寵物醫院時,貓咪本身處於陌生環境,非常緊張。
如果此時在發生搶貓動作,可能會讓貓咪更緊張,為此筆者想出了一個比演戲更好的辦法。
各位飼主在給貓咪絕育前,準備一個類似書包樣子的包包。
絕育當天,將貓咪裝進去,到寵物醫院後,直接連包交給醫生。
然後等做完絕育手術後,讓醫生將貓咪裝在包裡,交給主人,由主人將貓咪帶回。
要點:包包最好看不到外界,去寵物醫院途中不要跟貓咪說話。
有包包裝著,貓咪在整個絕育過程中都看不到主人,唯一能看到的人是寵物醫生。
所以也就談不上記恨主人了。
使用這則方法,既不會讓貓咪在搶奪中更加緊張,更不會讓貓咪記恨主人。
各位飼主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