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獻血後摔倒致殘 血站該不該擔責引爭議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新聞背景

  浙江女大學生肖佳卉獻血後在家暈倒撞上椅角,導致左眼失明。治療已花費6萬餘元,後續眼球摘除及更換義眼還需80多萬元,而寧波中心血站除了5000元慰問金外,拒絕承擔醫療費用。

  雙方對醫生有無盡到告知義務存異議

  對肖佳卉的受傷致殘,寧波中心血站在網上發出《女大學生肖佳卉意外受傷事件基本情況介紹》,稱肖佳卉在獻血後沒有發生不良反應,醫生也及時告知獻血後注意事項,且摔倒發生在獻血4個多小時後,沒有證據顯示肖的摔倒與獻血有直接關係,因此血站無需承擔賠償責任。寧波中心血站副站長周建霖也表示,肖佳卉摔倒致殘屬於意外事件,並不是由獻血引起,血站在事故發生後積極幫助肖佳卉聯繫醫院、醫生,已盡到相關責任。

  對血站的說法,肖佳卉並不認同。她說當時問醫生平均獻多少,醫生直接讓她獻300毫升,沒有告知還有200毫升這一檔。她獻完血之後醫生也沒有告知她獻血後的注意事項,只是將相關材料放在袋子裡交給了她。肖佳卉認為,她的暈倒與獻血過多有關,因為獻血後不久就覺得頭暈,回家後去洗手間時則直接失去了知覺。

  可以看出,由於雙方對於血站採血過程是否違規、醫生有無盡到告知義務等方面存在異議,因此,查清血站在採血過程中是否違規,以及醫生是否就獻血後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告知肖佳卉,成了判斷血站是否應當承擔責任的關鍵。

  血站有事前、事後分別告知的義務

  一般情況下獻血不會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甚至還有益於血液的新陳代謝。但由於個人身體素質的差異和心理因素的影響,也有人會因獻血出現一些不適症狀,極少數人還會發生暈眩反應,如心慌、頭暈、面色蒼白、噁心、出汗等。

  正因為獻血過程中有人會出現這些不適的情況,因此採血前後,醫生應向獻血者明確告知注意事項,以防發生意外。血站也應嚴格執行體格檢查和獻血體檢標準,全面了解獻血者身體近況,讓獻血者做好採血前的準備。

  在獻血前後可能會出現的不良症狀及潛在的危險,如果沒有醫生的提醒,普通人很難意識到。而由於我國對獻血者應當進行哪些必要的檢查尚沒有完善的政策規定,醫生考慮更多的是獻血者的血液是否正常,而獻血者的個人體質是否能承受大劑量獻血常常被忽略了。曾經有一名同學獻血後立即打球,因運動過於劇烈導致死亡。

  受傷女生和血站該誰舉證

  民事賠償案件的舉證責任一般是「誰主張,誰舉證」,根據起因、事態的發展過程按責任承擔賠償,按比例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為混合過錯責任,應各自承擔相應責任。

  不過,對於一些特殊的侵權行為,法律引入了「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規定由被告方首先對某些特定侵權事實承擔舉證責任,這樣可以減輕原告的舉證壓力。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詳細列舉了特殊侵權舉證責任倒置的八種具體情況。

  從肖佳卉獻血後摔傷的情況來看,並不屬於這八種特殊侵權行為之列。因此,對於血站是否盡到告知義務的舉證責任應由肖佳卉承擔。但是,血站在肖佳卉獻血前,是否對其進行認真的身體檢查,對其採血量的評估是否合理,這個舉證責任應當由血站來承擔,因為這部分資料都掌握在血站手裡。

  延伸閱讀

  能否成立獻血意外救助基金

  獻血法確立了我國無償獻血制度,該法規定,血站對獻血者必須免費進行健康檢查,身體狀況不符合獻血條件的,不得採集血液,嚴禁血站對獻血者超量、頻繁採集血液。這些都從法律層面保護獻血者不因獻血使健康受到不良影響。

  肖佳卉因獻血摔傷致殘事件也給我們提出一個思考:當雙方都沒有責任的時候,那些因做善事而受到傷害的人們的權益該如何保障呢?建議國家設立獻血意外救助基金,專門用來幫助那些因為獻血出現意外事故而受到傷害的群體。這樣不僅解除了大家獻血的後顧之憂,也讓那些因為做善事受到傷害的人們感受到關懷和溫暖,也許到那時,就不用擔心「血荒」年年上演了。

  相關連結

  舉證責任倒置的八種情況

  一、因新產品製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二、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三、因環境汙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四、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五、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六、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七、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八、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

相關焦點

  • 瑞安女網友反映獻血後影響月經 醫生說法不一
    女網友獻血後月經不調 不少跟貼網友有同樣經歷  5月4日,網友@小婷子愛傻笑 發的一條微博備受關注,@小婷子愛傻笑 的微博勸告女性朋友們不要獻血,原因是獻血後可能造成女性朋友月經不調甚至閉經的嚴重後果。  從該網友的微博圖片看,這位網友是4月18日前在瑞安血站進行的無償獻血,5月4日該網友上網發了上述內容的微博。
  • 【獻血抗「疫」,感謝有你 】一封來自市中心血站的感謝信!
    【獻血抗「疫」,感謝有你 】一封來自市中心血站的感謝信!近日,德陽中院收到一封來自市獻血領導小組辦公室、市中心血站送來的感謝信,這是對每一個在「抗擊疫情·為愛逆行」獻血活動中,捐獻熱血的法院人最誠摯的感謝!感謝信原文
  • 郴州血站:網文「熊貓血被多抽」屬杜撰,初篩測不出稀有血型
    該微博稱大三學生小倩(化名)因在參加無償獻血時被檢查出是稀有血型,她本約定捐獻200毫升血液,工作人員稱她血型罕見建議多捐血,但朋友考慮到小倩身子瘦弱,拒絕了護士的請求。在抽完血之後,小倩發現她的獻血量比約定的多了100毫升。該微博還註明消息是轉自當事人在網易號上的消息,發出後立即引發網友和媒體廣泛關注。
  • 女大學生宿舍養老鼠惹爭議,宿舍到底該不該養寵物?
    近日,湖北武漢一高校的大四女生,在社交網絡上上傳了自己養的花枝鼠視頻惹起爭議。許多人人為花枝鼠這種動物怎麼說也是老鼠,衛生問題有沒有保障?會不會引起鼠疫?其他舍友能忍受嗎?學校同意在宿舍養寵物嗎?該大學生回應到花枝鼠是在人工環境下繁殖生長的,不會有鼠疫問題的發生。自己養老鼠也徵得了舍友們的同意,關於學校,學校是不允許大學生在宿舍養寵物的,所以平時查宿舍時她會讓老鼠躲避檢查以防被發現。許多網友表示在公共場合就要遵守規矩,想養寵物可以自己在家裡養沒人會管。
  • 泰山技師學院開展團體應急獻血,128名師生獻血36500毫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侯海燕 通訊員 於瑞傑 孫文志為積極響應「泰安市關於開展2020年度第二批應急無償獻血活動」的號召,緩解臨床供血壓力,10月22日,山東泰山技師學院組織師生開展團體應急無償獻血活動。
  • 轉氨酶50U/L以下即可無償獻血 不會影響血液質量
    ,不會影響血液質量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賈經緯)參加無償獻血,卻因轉氨酶高而不符合獻血條件,這是一些無償獻血愛心人士遇到過的問題。10月9日,南國早報記者從南寧中心血站了解到,今年8月起,根據國家標準,南寧中心血站降低了對轉氨酶臨界值的要求,轉氨酶在50U/L(單位/升)以下的獻血者都可以參加無償獻血,血液質量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國慶假期裡,市民獻血熱情很高,往年同期,有一部分獻血者因轉氨酶指標不合格,在獻血前體檢這一關就被提前淘汰,今年這類人群有所減少。
  • 關於印發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
    (5)運血箱在每日送血完成後,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擦拭1次,以備第二天使用。  (6)如需處理新冠肺炎恢復期血漿或樣本,則需加強防護,並對處理該血漿或樣本的操作臺面、儀器設備等可接觸到的表面和操作人員手部進行額外追加清潔消毒。
  • 【以案釋法】狗吠致路人受驚摔倒,「非接觸式」傷害誰擔責? 柳州...
    【以案釋法】狗吠致路人受驚摔倒,「非接觸式」傷害誰擔責?突然,王女士的泰迪犬叫了幾聲,嚇得正站在路邊臺階上的楊女士一個踉蹌,摔倒在身後的草坪上,王女士趕緊將人扶起。楊女士立即報警,民警到場後,雙方同意自行協商。隨即王女士陪同楊女士到醫院檢查治療。經醫院診斷,楊女士是右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後經司法鑑定,構成十級傷殘。住院期間,王女士墊付了醫療費用2.8萬餘元。
  • 雞湯不補血、文身不能獻血 你應該了解的獻血幾大「誤區」
    生理期獻血也會增加獻血不良反應的機率,因此建議女性朋友在生理期前後三天儘量不要獻血。  獻血會引起貧血嗎?  貧血是種病症,各種感染、腫瘤、免疫性疾病、腎臟疾病、胃腸疾病、內分泌疾病等都可能造成貧血。參加無償獻血前,血站工作人員會對每一位獻血者進行血紅蛋白含量測定,男性不低於120g/L;女性不低於115g/L,方允許參加獻血。
  • 雲南巍山:林管員獻血抗擊疫情
    「醫生,我們是來獻血的。」3月6日中午,十多個普通村民走進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心血站,詢問無償獻血事宜。他們是來自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馬鞍山鄉紅旗村、青雲村林業管護站的林管員,帶領大夥來獻血的,是紅旗村林業管護站站長阿蓋紅。當天一大早,阿蓋紅一行19人從村裡出發獻血。
  • 接種新冠疫苗後多久能獻血?這些無償獻血注意事項要牢記
    交匯點訊「我想去獻血,但是最近還準備去接種新冠疫苗,這對獻血會有影響嗎?」「哪些情況下不適合獻血呢?」……當前正值冬季與春節前的獻血淡季,不少愛心人士準備擼起袖子無償獻血。有哪些注意事項需要了解呢?交匯點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江蘇省血液中心有關人士。
  • 男子義務獻血引發尷尬 驗錯血型疑非親生欲出走
    原來兒子去年義務獻血時驗了血型,懷疑自己並非親生的,排除抱養的可能性後,繼而懷疑母親做過對不起父親的事情,弄得本來幸福的家庭矛盾重重。最後,才知道是血站給兒子驗錯了血型。  男子獻血意外發現與父母血型不符  6月14日,記者在廟灘子附近見到了滿頭白髮的老王。
  • 寵物狗不拴繩嚇到老人摔傷致殘 狗主人該賠錢嗎?
    一條沒拴繩的寵物狗,一個起身動作嚇得膽小老太摔傷致殘,引發賠償官司——這筆錢,狗主人該不該賠?可是,老太因害怕小狗,又見小狗沒拴繩,過度驚慌,下意識向旁邊閃躲,一下沒站穩,摔倒在地致殘。後老太以養狗者對飼養的狗看管不嚴進而導致自己受傷為由,向養狗者提出索賠。而養狗者則提出,寵物小狗沒有任何攻擊、恐嚇、接觸行為,老太存在因其他原因摔倒的可能,不同意賠償。由於雙方的要求差距太大,無法調和,官司打到了法院。此案一出,在當地引起極大關注。
  • 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後6個月內暫拒獻血
    為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血液安全供應,今天,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其中明確規定,獻血服務場所如接待新冠肺炎恢復期血漿捐獻者,需要在獨立空間進行。同時,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後6個月內暫拒獻血,體溫超37.3℃獻血者也將暫緩獻血。
  • 獻血會損害健康嗎?
    在城市各處的獻血站、獻血車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獻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無量」的宣傳語想必每個人也都不會陌生。很多人也曾有過獻血的想法,但往往在家人、同事的勸阻之下,或是在網文微博的影響下而沒能如願。獻血所帶來的效應一直是個爭議話題,很多支持者坦言「獻血有益健康」、「獻血就是行善」,但也有反對者表示「獻血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影響」並號召身邊人抵制獻血。
  • 獻血之後會不會貧血?
    一說起獻血,很多人都會有疑問:獻血會傳染疾病嗎?是否會引起貧血?會「上癮」嗎?寧波市中心血站專家介紹,定期獻血無損健康,正規血站獻血是安全的,不會傳染疾病。誤區一:獻血會發胖真相:除非你攝入過量不少人誤以為,獻血後人會發胖,其實發胖是獻血後過量進補造成的。成年健康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佔全身血容量的5%-10%,通過身體的自我調節可以很快恢復。根據目前生活水平、飲食結構和營養狀況,獻血後完全不必多吃,或進補各類營養品。建議:獻血後注意多補充水分,吃些雞蛋、瘦肉和新鮮蔬菜、水果即可。
  • 馮仁書,獻血4次;趙維鵬,獻血5次;李建平,獻血6次……熱血供水人
    5月22日,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供水局職工培訓中心成為了臨時的採血點,陽泉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正在為供水志願者採集鮮血。胡世偉因為戴著帽子、趕得匆忙,血壓有些偏高,想盡辦法平復,反覆幾次測量,血壓正常後獻血;馮麗琳未吃早飯,喝點葡萄糖,「沒事,抽吧!」……血液搖擺混勻儀上一袋袋帶著溫度的鮮血正在緩緩地從一個個並不年輕的供水員工臂膀上流出。2020年春季,由於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影響,陽泉市中心血站血源頻頻告急,急需社會各界奉獻愛心補充血庫。
  • 「熊孩子」35樓拋下一瓶水,行人摔倒致殘,法院判了!
    「熊孩子」35樓拋下一瓶水,行人摔倒致殘,法院判了!高空拋下的礦泉水瓶雖未直接砸中原告,但由於具有極強的危險性,導致原告受驚嚇倒地受傷致殘,該後果與高空拋物具有直接因果關係,應由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發生高空拋物、墜物傷人事件,成為「城市上空之痛」。
  • 北大教授稱我國無償獻血程序不透明等導致血荒
    這個觀念不僅成為了獻血的桎梏,也阻礙了器官捐獻的發展。然而,「在一些國家,人們通常認為獻血是光榮的事,很多公民主動去,中國人卻覺得能不獻血就儘量不獻。」  許多人擔心獻血影響健康。網絡上關於獻血陰謀論和後遺症的文章非常多,也的確有不少人反映身體在獻血後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的不適。
  • 獻熱血聚大愛 無償獻血走進青島理工大學
      半島網6月7日消息  為大力營造文明和諧的濃厚氛圍,提升新時代大學生意識形態覺悟和綜合素質,青島理工大學校團委、保衛處、紅十字志願服務團等部門聯合組織開展了「獻熱血,聚大愛」公益獻血活動,兩天時間共有716名師生獻血,共計22.71萬毫升,獻血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4.5%,獻血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