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耳蟎高發的季節,吧裡耳蟎治療相關的求助帖也開始慢慢多了起來。今天小編就耳蟎的基本情況和常見治療方法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粗暴的小科普。
首先我們來看看耳蟎是什麼。
百度百科是這樣說的:耳蟎,又名耳疥蟲,英文名是Otodectes cynotis,是貓和犬常見的耳道寄生蟲。多數情況寄生於耳道,少數情況也會出現在頭部、頸部和尾部。
稍細心的鏟屎官很容易注意到自家寵物的耳道是否潔淨,是否有若干褐色分泌物(有時也呈黑色);寵物是否時不時地甩頭、用後腳去撓頭和耳朵,甚至耳朵附近的皮膚出現抓痕;耳廓外側脫毛。如果鏟屎官試圖翻動他們的小耳朵檢查耳道,他們十分抗拒——如果是這樣,鏟屎官們就要高度警惕啦。
耳蟎看似是個小問題,可是一旦病狀嚴重再放任自流,很可能造成中耳炎或者內耳炎。輕則損害聽力,重則危及生命。
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不禁想問,該怎麼區別耳垢和耳蟎呢?
取樣化驗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既可以迅速判斷出寄生蟲的種類,也可以準確及時的對症下藥。
如果實在是不方便去醫院,鏟屎官可以用一根棉籤(建議用紙梗的)沾溼,仔細擦去寵物耳道分泌物,如果只是普通的耳垢,清理乾淨的耳道就不會很快再次出現黑褐色的分泌物(個別特殊情況除外)。
常見的治療方法是外用藥。
·準備寵物專用洗耳液,棉籤紙巾。
(如果家裡的小寶寶不配合,必要時可準備一條浴巾將寵物包裹起來)
·可使用大寵愛滴劑,將滴劑滴在脖子後面,對於耳蟎的治療有顯著的輔助作用。
來一發希臘式的打包!【圖文無關】
詳細步驟:
輕輕翻開寵物耳廓,露出耳道,沾取足量洗耳液輕輕擦拭去除分泌物。要注意的是,不僅僅是耳廓內側可見的黑褐色分泌物,耳道也不要遺漏。
鏟屎官要多留心觀察,有時外耳道分泌物較多,有時外耳道分泌物看著不多分泌物卻藏在耳道深處。一味的用棉籤掏或擦拭很容易將耳蟎分泌物弄到耳道深處。如果情況不嚴重,可以直接用冰片硼酸兌甘油,滴進耳朵稍微深一點,順手幫寵物輕揉耳根處,讓他們自己甩出來,同樣可以經過有病的部位。
市面上有很多治療耳蟎的外用藥,小夥伴們可以根據情況自行選擇。不過這些藥只能殺死成蟲,對蟲卵效果一般,所以使用外用藥清除耳蟎時,不可避免地出現治療周期較長(往往在三周以上)、寵物不配合治療等情況。
一旦發現自家寵物患上耳蟎,各位鏟屎官要先注意兩個問題:
1.耳蟎具有極高的傳染性,通過近距離感染的概率很高。如果家中有一隻以上的喵或者汪,他們在日常玩耍的時候極易通過近距離接觸而傳染。
2.耳蟎傳染力很強,當家中一隻寵物感染耳蟎時,其他的寵物也要開始觀察以及進行防治。
在治療耳蟎的過程中,各位鏟屎官要勤打掃、做衛生,尤其是皮膚較為敏感的人群,保持家中生活環境的清潔很重要噢~無法準確判斷的話,建議去寵物醫院,交由專業的寵物醫生進行檢測診斷。
喜歡請給我們點讚(๑•́ ₃ •̀๑)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