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講述的是山中獨居老人與一條魚、一隻鳥、一個小孩之間的故事

2021-01-08 對哦爬咯

一個人若是覺得幸福,總會喋喋不休,急於向人分享。

一個人如果覺得生活忙碌困苦或者精神寂寞孤獨,是沉默,無言,無話可說。

我最近就很不想說話。很忙碌,心裡也堆積著很多事,很多無法為外人道的心情,說了也無用,因為,我知道,這是無法撫慰的,只能靠我自己一件件去解決去理順。

其實,除了朋友多時的嘰嘰喳喳相互聒噪,很多時候,我是很享受一個人的沉默的,雖然是沉默,但是腦子裡卻從不停歇,一直不停運轉,越沉默越寂靜越熱鬧。

無數天馬行空的念頭啊,平與不平的事情啊,高興不高興的片段啊,看過的電影啊,做過的夢啊,讀過的書啊,路上擦肩而過的人啊,過去啊將來啊……都在腦子裡蹦來蹦去,完全沒有邏輯和規則,最後,落到現實需要解決的問題上,唉,長長一聲嘆息,想想,該怎麼解決,趕快去做去行動!不能拖!而有些根本無法解決的,就徒留嘆息罷了。

這種失語的境況,這種徒留的嘆息,特別適合看最近上映的無臺詞黑白電影《冬》。

《冬》就像專為我的心情打造的一樣。全劇70多分鐘,一句臺詞沒有,漫天風雪,獨釣寒江,孤絕的曠野山林,完全一副水墨畫。

音樂也是極簡省,不超過五次,很短暫,吉他和古琴和片尾的佛音八吉祥頌。我一個人在電影院,把字幕看到最後,看到了劉索拉和巫娜的名字。啊,劉索拉,我少年時就熟悉的名字,文字圈出名的音樂人,喜歡的人在不同的領域遇見還是同樣喜歡。

電影《冬》是青年導演邢健的第一部影片,可謂出手不凡。請到了當前最紅最帥的八十歲大爺王德順來出演,王德順大爺成網紅時我們都以為他就是個老年模特,深扒,才知道他老人家了得,資深啞劇演員,人體藝術大師,參演過不少電影。

所以,這部無對白電影簡直就是替他量身打造的。僅僅依靠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笑聲及嘆息聲,就完成了和世界和我們的交流和溝通。

原來,許多時候,話真的可以不說。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山中獨居老人與一條魚、一隻鳥、一個小孩之間的故事。冬天漫長,老人在冰上鑿洞釣魚,釣上一條魚,帶回家,用稀飯餵它。

第二天重新放回冰窟窿再把它釣上來,有點像西方神話裡西西弗斯每日搬石頭上山下山的故事一樣,只是西方神話所含的寓意所指的是宗教的原罪說,這個東方老人重複釣魚,只是為了抵禦孤獨,至於還有沒有其他寓意,看完後邊又覺得還值得商榷。

(老人日日重複的雪中獨釣)

一次,魚沒有釣上來,老人很生氣,氣呼呼回家,路上救了一直垂死的鳥兒。鳥兒活過來後,嘰嘰喳喳,給冬天小屋帶來生氣,你唱我和,鳥兒叫,老人也用口哨與之歡快交流。

老人去釣魚,鳥兒環繞,大雪紛飛的釣魚時光亦不孤苦啦。老人高興,將釣來的魚毫不猶豫地剁了餵鳥,卻發現鳥兒不見了。老人四處尋找鳥兒,那份慌亂和落寞與未釣上魚兒的生氣顯然已經不在同一個頻道。情感已然發生。

(老人丟了鳥兒慌張)

鳥兒被個淘氣的孩子捉走了。孩子(荒山野嶺的,哪來的孩子,我很納悶,至此,故事有些奇幻)出現在老人生活裡,老人和小孩,再和諧不過的搭檔,清晨的雪屋裡傳出來歡快的笑聲,老人毫不猶豫將捉來的鳥兒烤了給孩子吃。

(老人渴望孩子歸來,模擬擁抱)

後,孩子出走,是要去給老人釣魚嗎?卻掉進了老人挖的冰窟窿,老人追到撈出一頂帽子(他是真的掉進去了嗎,至少老人以為是),痛不欲生,一臥不起,化作鳥兒飛進了茫茫雪山。

(老人失去孩子慟哭)

他們一句話沒說,我們卻聽到了很多,語言是如此多餘。

老人在風雪中堅持釣魚的執著,是對人間孤獨的對抗,他殘忍地鈍刀剁魚,烤活鳥,那是剁烤的孤獨,是發洩是洩憤。孤獨中的人是多麼冷漠,多麼需要人性的溫暖,所以,魚也好鳥也罷,都不如孩子的溫暖動人心弦。

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失去人間真情的溫暖,所以他被失去打倒了。他這一生,最渴望的,就是被窩對面愛人伸過來撫摸他的手,是孩子歡快的笑聲啊……

(孩子跟蹤老人)

白茫茫的北方的大冬天啊,重回無邊無際的孤單啊,風雪聲、老人失眠重重的嘆息聲,牆上古老的鐘表聲,鳥鳴聲、嘎吱嘎吱的腳步聲、短暫的口哨聲和歡笑聲,仿佛發生過,仿佛一直都在。

人間多少的歡情最後都成空,我們在抵禦孤獨的路上從來不憚於用舊愛討好新歡,就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主人公託馬斯不停變換的情人,然而,有什麼用呢?可承受的孤獨與不可承受的情愛孰輕孰重,善與惡如何界定,這都是永恆存在的命題。

那麼,《冬》,可算是一部哲學電影。

我看電影介紹說,這部影片是關注留守老人的,顯然,這個命題太小了,孤獨,並不僅僅是老人的問題,孤獨是永恆的存在,因為需要抵禦孤獨,才有了各種藝術、宗教、酒等玩意兒。

本片用黑白片、冬季、山野、老人、魚、鳥、孩子這些元素來演繹,選得多麼好,那漫天風雪、萬徑人蹤滅的世界裡,水下無聲的魚兒,風雪中凍僵的鳥兒,失去愛人的老者,不知所蹤的孩子,每一個都有著豐富的寓意,你以為,他們都是什麼呢?

(神秘的小孩)

或許,那個孩子就是魚兒變來的呢,他最後掉進冰窟窿,不就是回家了麼?老人最後變成了一隻鳥,也就是說,這世界,其實沒有人什麼事兒,只有地上的魚兒天上的鳥,他們生生不息,就像我們內心的孤獨一樣。

孤獨要怎麼解放?影片最後響起的佛音,太明顯的宗教暗示了。

據說,這部影片在國外展映時的名字叫《seven days》,七天,這不是基督教裡的七天創世說麼?這個譯名,顯然是為了暗示外國觀影者本片和宗教的關係。

雖然,我看完電影,細數一下故事發生的節奏,確實是七個片段,七個白天和夜晚,這樣生拉活扯地把東西方關於宗教的東西揉在一起,我並不覺得好,顯然是為了討好歪果仁,而且,據說,片子也確實在國外上映時就收回了成本。

如果你好奇,趕緊搜一下,說不定還能看得到,不過,也許你已經看不到了,這部真正的藝文電影和其他藝文電影一樣遭遇了影院比冬天還寒冷的排片,很多電影院根本沒得看。我很幸運,在家門口的電影院看到了。

一個人,在電影院看一部別人都不來看的好電影,專場啊,真安靜,他不說話,我也不說話,我看著他,懂不懂,都覺得好!

你若孤獨,便是寒冬!

相關焦點

  • 講述孩子們故事的影片《四年二班》首映啦!
    講述孩子們故事的影片《四年二班》首映啦!電影《四年二班》故事梗概電影《四年二班》講述了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下造就的不同性格的同班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在遇到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時,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從而學會了平等、友愛、寬容、堅持等良好品德,傳遞了學生之間團結友愛
  • 獨居老人:八桂義工是我們的親人
    12月28日至29日,廣西八桂義工協會在南寧印象城開展迎新義賣,收入將用於關愛獨居老人項目。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義賣增設了義工現場講述從事公益活動的心得環節,多名義工紛紛走上舞臺,講述自己的故事。一位獨居老人也走上舞臺,向市民講述八桂義工對他們的關愛。獨居老人蘇阿姨在臺上感謝八桂義工。
  • 電影《一條叫招財的魚》講述為不同利益出盡洋相牽扯出更大黑幕
    《一條叫招財的魚》是由80後新銳導演劉迪洋執導,李易祥、李子雄、方清平領銜主演,寒青、孫昊、張歌、楊舒楓、葉逢春、周德華主演。該片講述了火鍋廠保衛科科長勇哥,為幫小舅子還債,意外捲入一場因「魚」而生的陰謀之中,其間各路人馬悉數出場,為不同利益出盡洋相,最終牽扯出更大黑幕的故事。
  • 《一隻鳥仔哮啾啾》: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故事,引人落淚
    2020-12-30 13:28:39 來源: 艾留聊娛樂 舉報   本以為《一隻鳥仔哮啾啾
  • 故事新編:牧童嫌做人太累,變成鳥、變成魚、變成大公雞
    老人端起一杯茶,緩緩地喝下去。「甘露,這麼一大缸的甘露,你收集的很不容易吧。」說完,牧童又多喝了幾口。「還好,我的時間多得是。」老人微微一笑。牧童走到老人前,說:「真羨慕你,我每天的時間都用在放牛,當人真累。我要是一隻鳥就好了,能自由自在地飛,無憂無慮。」「當人不好嗎?」老人問。
  • 《忠犬八公的故事》從觀眾的心理遞進分析影片令人感動的三點原因
    這部影片改編自1935年在日本發生的真實故事,1987年日本拍成了電影,名叫《忠犬八公物語》,繼而在2009年被美國導演萊塞.霍爾.斯道姆重新執導改編為《忠犬八公的故事》上映於美國。兩部影片都以此事件為原型改編,只是換了演員,換了國籍,換了環境。但唯一不變地依舊是那貫穿全片的人與狗之間的愛與溫情。電影講述了一位大學教授在小鎮火車站撿到了一條被丟棄的狗。
  • 影片講述了一位大學教授收養了一隻名叫巴公的秋田小狗
    影片講述了一位大學教授收養了一隻名叫巴公的秋田小狗,巴公因病去世,再也沒有回過警局。然而,在接下來的9年裡,巴公仍然每天準時在車站等候,直到最後去世。帕克大學教授(理察基爾)在一個小鎮的車站遇到了一隻可憐的秋田小狗。
  • 一部27年前的影片,一條被處死的狗!
    前段時間這句臺詞火遍全網,因為這句臺詞,1982年謝晉指導的《牧馬人》又火了,影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張賢亮一直期待與謝晉的再一次合作,把自己的小說全部給謝晉看,在《牧馬人》11年之後,謝晉挑中了《刑老漢和狗的故事》,拍成了電影《老人與狗》。
  • 《忠愛無言》一位癱瘓的老人和一隻狗之間的感人故事
    這個影片去年的時候,無意間看到的,因為看過國外一部類似的,就想找一下國內的,沒想到國內的也有這種類型的,據說這是根據一部短視頻紀錄片改編出來的,也是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名癱瘓在床的老人,每天都要別人照顧他,以前一直都是母親照顧他,他也習慣了讓母親照顧,但是突然有一天母親去世了,沒人照顧他了,只能他的弟妹照顧他,他每天心情都非常的不好,直到有一天,弟弟帶回來了一條小狗,小狗直接就跑到了老人的房間,老人不喜歡他,他覺得看到了小狗就想起殘廢的自己,但小狗不走,一直守在他身邊。
  • 一隻鳥一條魚的死跟我們有多大關係
    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的新聞衝上熱搜後,一條網友的留言同樣讓人揪心。「不就是幾隻鳥嗎?」不少人的類似想法戳中現實問題,我們為何要在意一隻鳥、一條魚的生死?捕殺和轉賣一隻鳥,有人可以賺5元錢,背後是一個物種個體數量持續減少乃至滅絕的慘烈現實,進而整個食物鏈、生態平衡都可能受影響。進一步說,物種多樣性對人類具有深遠意義,我們應當儘快凝聚共識。
  • FGO山中老人怎麼樣 山中老人配卡及禮裝推薦攻略
    導 讀 FGO山中老人怎麼樣,山中老人配卡及禮裝攻略分享。
  • 俗語「小寒節氣到,山中寒號鳥叫」。你知道寒號鳥是什麼鳥嗎?
    記得我在山東讀小學的時候,就讀過《寒號鳥》的故事,如今,《寒號鳥》這個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再次選入了小學課本。後來查閱資料才知道,《寒號鳥》是根據元末明初文學家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中的片段改寫的。民間「寒號鳥」的故事大概也來自陶宗儀的文章。《南村輟耕錄》屬於歷史瑣聞筆記,有的故事是陶宗儀所見所聞或道聽途說,猶如蒲松齡的《聊齋》故事,不但有趣,而且具有很強烈的警示性。
  • FGO山中老人禮裝搭配攻略 山中老人禮裝用什麼好
    導 讀 FGO山中老人作為5星assassin職階從者,禮裝搭配上可以提升山中老人的暴擊率或者np恢復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 命運冠位指定山中老人值得抽嗎 山中老人卡池介紹
    FGO山中老人值得抽嗎,山中老人卡池介紹。山中老人首次於召喚中限時登場,那麼這個角色怎麼樣呢?一些玩家可能還不怎麼了解了,下面就來看下吧。
  • 《狼圖騰》一部溫情而又冷血的影片,再野性中講述人與自然的故事
    有人把人與自然定義為徵服與被徵服的關係,有人說,徵服自然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使命,可是在我看來,自然養育了人類,為人類提供他一切生存所需要的東西,所以人類與自然更多的是索取與提供的關係,然後我又二刷了一遍《狼圖騰》這部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北京知青陳陣和楊克來到內蒙古古額侖大草原插隊。加入了蒙古牧民畢力格老人和他的兒媳婦嘎斯邁的隊伍,從此開始了長達幾年的放牧生活。
  • 這是一部美國影片《忠犬八公的故事》,感動太多人!
    關於這部電影,一個同樣養狗的兄弟看過之後一再推薦。令我比較欽佩的一點是,他把日版的同名電影也看了。要知道,日系電影詮釋悲慘的能力和他們的汽車工業同樣是世界級的。正因為有了這個前提,他的推薦顯的誠意十足,不過我竊以為他也比我好不到哪去,多數也中了導演的煽乎。
  • 山西大爺在山中遇到怪鳥,《山海經》中的原型?
    鳳凰最早是出現在《山海經》中的,《山海經》中有很多的奇珍異獸,早期的鳳凰更像是一隻雞,它的身上刻有著五彩的文字,如果有人能夠得幸見到鳳凰,那麼便意味著好運與和平。自古以來,人們對於鳳凰的傳說就籠罩著神秘的色彩,很多人認為鳳凰雖然是凡人不可見的生物,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鳳凰是真實存在的,在2015年就發生了這樣一件怪事,當時有一位山西的大爺在山中發現了一隻怪鳥,而他卻認為自己發現的這隻怪鳥就是傳說中的鳳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現實中的鳳凰?
  • 獨居奶奶與流浪貓做伴,女兒發現後,卻讓老人扔貓
    但孩子們往往想到的就是找保姆來陪伴他們,或者領養一隻寵物來陪伴父母。但用寵物來陪伴父母的方式好嗎?寵物們真的能幫助到獨居的父母嗎?這位獨居的奶奶長期一個人孤獨地生活著,子女們也就偶爾地回來陪她。但這天家裡來了一隻流浪貓,來陪伴她,沒有人知道這貓從何而來。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新人榮譽單元11部入選影片回顧
    講述珍珠姐為了完成母親的遺願,打算在一個月內,也就是自己四十歲生日前找到一個男朋友。期間,她遇到了一系列不太靠譜的男人,與一些意想不到的故事。從一個中年女性的日常生活切入,用溫和、獨特的電影語言進入了一個女人的內心,引發了許多現場女性觀眾的共鳴。
  • 這種魚叫「水中珍品」,如果家裡有老人和小孩
    魚有很多種,比如草魚,鯉魚,帶魚等等,我們介紹一種比較高的魚,三文魚,三文魚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水域,屬於深海魚,日本生吃三文魚也傳播到了中國,受到很多中國食物的喜愛,這種魚除了皮好、味道好外,還有其他魚類無法比擬的營養價值,因此有「水中珍品」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