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嚴藝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6月8日獲悉,《廣州市處置禁食陸生野生動物補償辦法》(以下簡稱《補償辦法》)已於6月5日實施,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
《補償辦法》明確補償範圍,制定了不同種類陸生野生動物的參考補償標準,其中蛇類每斤補償36元-108元不等。《補償辦法》提出,在該辦法出臺前或施行後一個月內,依規停業、完成動物處置的,上浮10%給予獎勵。
田雞待國家政策確定後再作處置
《補償辦法》明確列出了補償標準。在前期摸底調查的基礎上,補償標準參照廣東省林業局的參考價格,結合地區差異和廣州實際,重點考慮陸生野生動物的種類、數量,適當兼顧養殖設施投入和模式等因素,制定不同種類陸生野生動物的參考補償標準。
補償標準具體如下:
眼鏡蛇和尖吻蝮蛇(蛇蛋):108元/斤;
滑鼠蛇和王錦蛇(蛇蛋):84元/斤;
灰鼠蛇和烏梢蛇(蛇蛋):60元/斤;
赤鏈蛇(蛇蛋):36元/斤;
虎紋蛙(包括泰國虎紋蛙):9.6元/斤;
成體竹鼠:216元/只;
成體海狸鼠:360元/只;
成體豪豬:960元/只;
成體藍孔雀:480元/只。
其中虎紋蛙(田雞)待國家政策確定後再作處置。其他未列入標準但需處置補償的物種及按只計算的動物幼體,由各區結合實際制定補償標準。
符合條件的區可獲獎補
《補償辦法》提出了相關補償原則、範圍、程序等內容,要求依法依規、屬地管理、合理補償,儘量減少禁食措施給部分野生動物養殖場(戶)、經營利用單位(個人)造成的損失,優先做好對貧困戶的補償。
規定的補償範圍包括合法的,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經營利用的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因無法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活動,將上述陸生野生動物交由有關部門處置或無害化處理的養殖場(戶)、經營利用單位(個人)。
補償程序包括鎮街申報、區級補償、市級補助。7月20日前,以鎮街為單位報送區林業部門審核;8月31日前,各相關區政府確保落實補償資金,由屬地鎮街撥付到相關養殖場(戶)、經營單位(個人)的銀行帳號。
《補償辦法》還明確,市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對相關區給予一定補助。在該辦法出臺後一個月內平穩有序完成動物處置、8月31日前補償資金撥付到位的區,市財政將按各區補償總額分類分檔給予獎補。
其中,第一類從化區,市按50%獎補;第二類白雲區、番禺區,市按40%獎補;第三類增城區、花都區、海珠區、南沙區,市按30%獎補。市「以獎代補」資金應用於各區生態林業建設項目範圍。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馮茵
審籤 | 樊美玲
實習生 | 黎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