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辜鵬博:沒有生而勇敢 只因選擇無畏
9月8日,辜鵬博出席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李傑 攝
湖南日報記者 王立三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無數新聞工作者無畏逆行,奮戰在第一線。
湖南日報社新聞影像中心記者辜鵬博,就是其中的一名「戰士」。從婁底市中心醫院隔離病區到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武昌方艙醫院……他用2萬多張圖片、2000段視頻素材,記錄抗疫戰中發生的故事,帶給了人們戰勝疫情的信心。
「你怕嗎?」有人問。
「沒有生而勇敢,只因選擇無畏。」辜鵬博說。
金秋季節,他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和他曾經記錄過的抗疫英雄們一道,接受人們的致敬。
「我就是想抵達第一現場,用相機記錄下來」
1月21日,湖南報告首例確診病例。
婁底市中心醫院,是當地唯一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定點救治醫院。1月25日,大年初一,該醫院接收了2名確診病人、7名疑似病人。
得知消息的辜鵬博,毅然前往,「我就是想抵達第一現場,用相機記錄下來。」
當晚9時許,他走進婁底市中心醫院隔離病區。當班護士梁櫻子十分驚訝,認為他是個「瘋子」,「你是第一個穿自己衣服來醫院的人。」隨即給他全身噴灑酒精,換上N95口罩和隔離服。
當時,醫院醫療物資相對匱乏,為了節省防護服,辜鵬博每次去醫院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凌晨三四點鐘才離開。10天中,他除了記錄,更多時候細心觀察、傾聽、陪伴,用行動贏得醫生護士的信任。
1月29日晚上,醫院接到通知,馬上接收一位從冷水江轉過來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見護士忙不過來,辜鵬博趕緊幫忙鋪床單、搬儀器。
「值班時間長,人手緊,醫護人員很辛苦!」辜鵬博說,他們通宵值班,只有在凌晨兩三點鐘病人都入睡了後,才能抽空趴在桌子上短暫休息片刻。感動之餘,他將醫護人員的辛勞、疲憊一一記錄。
主動請纓,戰鬥在「風暴中心」
2月15日,報社安排記者隨省委、省政府慰問湖南援助黃岡醫療隊代表團前往黃岡。
「我報名!」正在長沙街頭採訪的辜鵬博得知此消息,主動請纓。
2月16日,辜鵬博第一次奔赴黃岡。車窗外,地上的雪還未消融。街頭,見不到一輛車、一個行人。這是一座按下「暫停鍵」的城市。
下車後的辜鵬博深吸一口冷氣,自語道:「這一次要好好拍攝。」
當天,辜鵬博和文字記者朱玉文敏銳捕捉到了黃岡市長哽咽感謝湖南醫療隊的瞬間,在新湖南客戶端連夜推出視頻報導《說到湖南援黃岡醫療隊,黃岡市市長哽咽了》,該短視頻衝上次日新浪微博熱搜榜第3名,當日閱讀量超3.2億。
「根據安排,不能久留黃岡。」帶著些許遺憾,2月17日,辜鵬博隨慰問團返回長沙。
2月18日,正在酒店隔離的他突然接到報社通知,可繼續前往黃岡採訪,鬥志再次被燃起。
10天內,辜鵬博和同行記者朱玉文發回的資料以視頻、文字和圖片等多種形式刊發。這些報導生動形象地講述了湖南白衣戰士在抗疫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為黃岡市的患者贏得寶貴生機的故事。
然而一直處於外圍採訪,這讓辜鵬博覺得心有不甘。著名攝影家羅伯特·卡帕的話始終記在他心頭:「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戰場不夠近。」
「出於安全考慮,我們前期不被允許進入汙染區(紅區)。」2月27日,湖南日報社選派第二批記者去一線換崗,辜鵬博堅持選擇留下,他堅信,攝影記者一定要抵達「風暴中心」。
在黃岡,想走進汙染區,可謂困難重重。如何穿脫防護服?如何做好相機等器材的防護?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問題。經過專業老師培訓後,辜鵬博獨自帶著一套防護服,在房間裡反覆練習穿脫。剛穿上時熱得出汗、內層衣服溼透了又冷得後背發涼,戴兩層口罩呼吸不暢,鼻梁被壓得生疼,護目鏡勒得頭痛,起霧了看東西模糊,這些感受在以後的汙染區採訪成了常態。
3月4日,辜鵬博終於第一次進入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汙染區。
突然,辜鵬博後腦勺一陣強烈刺痛,頭暈目眩。「這是缺氧反應。」醫務人員安慰他。休息片刻後,才緩過神來。
這時,「8床奶奶」醒了,護士樊柯麟忙上前詢問:「是不是餓了?」「喝不喝水?」「8床奶奶」卻連連搖頭。突然,老人左手緊緊抱住她,吐字吃力:「你別走,陪我聊聊天。」樊柯麟留下來了。
目睹這一幕的辜鵬博,快速按下了快門。
在黃岡,33天裡,辜鵬博按下2萬多次快門,記錄下2萬多次感動,見證了黃岡歷史上第一例ECMO支持下氣管鏡球囊擴張加支架置入手術,見證了英山清零、紅安清零、麻城清零、羅田清零、大別山清零,一直到黃岡全部清零。
在湖南ICU裡拖垃圾的田倩、在鞋子上綁膠帶的「晶姐」、找到「價值」的黃思斯……這些人物令人感動;方艙謝幕、「醫療湘軍」決勝大別山……這些事跡激動人心。這一切,辜鵬博和文字記者鄒晨瑩用心記錄著,通過一篇篇接踵出爐的重磅報導,傳達到四面八方,廣受好評。
收穫了溫暖和力量歸航
不入戰地,不知生命的渺小,亦不知生命的偉大。
回來數月,那些驚心動魄的瞬間,那些刻骨銘心的經歷,辜鵬博依然歷歷在目。
3月18日,黃岡清零。
所有醫護人員都沉浸在喜悅之中。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綜合科主任賀兼斌卻獨自一人,坐在醫生辦公室電腦前。點擊、查詢、記錄、拍照,是為了以後對付病毒更有辦法。
在辜鵬博定格的畫面中,偌大的房間裡,孤獨的背影在電腦前,此時窗外陽光明媚。這份對職業精神的求索,對生命價值永無休止的思考,讓他深深感動。
3月22日,辜鵬博隨湖南醫療隊告別黃岡。
這一場送別綿延13公裡。隊員們望著窗外送行的群眾,不停地揮手,淚流滿面。所有的情緒,在這一刻都得到釋放。這是辜鵬博永生難忘的瞬間,他也跟著悶頭痛哭,「被人與人的單純的力量震撼。」
當天,辜鵬博和同事們一起用長達15個多小時的直播,留下了大量的現場畫面、暖心故事、生動情節。
「榮譽不只屬於我,更屬於報社每一位參加抗疫報導的記者、編輯,還有在家默默支持我的家人。」辜鵬博說,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繼續奔向新的戰場,記錄好這個偉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