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虎皮鸚鵡繁殖,有什麼注意事項?
虎皮鸚鵡體型嬌小、性格活潑,對環境不挑剔好飼養,價格相對便宜,是非常適合新手鳥類愛好者的品種。虎皮鸚鵡的繁殖率高,幾乎一年四季都在繁育,一年就可以擁有一個虎皮鸚鵡家族。那怎麼讓虎皮鸚鵡懷孕呢?需要注意什麼呢?
虎皮鸚鵡在4個月大小就進入性成熟階段,主人就可以進行繁殖之前的準備。首先要挑一對健康的雌雄鸚鵡。在繁育之前的半個月,每天餵食蛋和小米製作的飼料。主人先把蛋黃和小米混合,再加一些蔬菜碎末攪拌均勻,餵食鸚鵡。為了補鈣,還可以在飼料中拌入蛋殼。記得蛋殼要弄得細碎,不要割傷鸚鵡的喉嚨。蛋小米是促發鸚鵡發情的有效食材。
怎麼判斷鸚鵡夫妻有沒有發情呢?我們可以從它們的精神情況和表現來觀察。一般成功懷孕的母鳥會在籠子裡四處走動,不斷在籠子裡進進出出。雄鳥會變得非常粘人,緊緊跟隨雌鳥,還會不斷挑逗。雄鳥會大獻殷勤,餵食雌性食物,雌鳥會發出尖銳的叫聲,這是雌鳥發情的象徵。仔細檢查雌鳥的糞便,如果比平時大,那雌鳥就進入排卵階段了。
確認虎皮鸚鵡發情後,主人就要在籠子裡準備好稻草或者鋪上其他防滑的東西,保護鳥蛋不會磕破,或者互相撞擊碎裂。雌鳥一般一窩可產蛋5枚左右,每天或者隔天會產下一枚。期間,注意保持環境的安靜,不要讓雌鳥收到驚嚇,避免它離巢,把鳥蛋棄之不理。孵蛋期間,雌鳥會減少進食,全靠雄鳥的餵養。主人要注意給雌鳥補充營養,保持身體的健康。雄鳥主要負責孵化,一般需要20天左右。
虎皮鸚鵡的繁殖時間長,四季都可以繁殖,通常一年可以繁殖四到五窩左右。其中以春季和秋季是最佳繁殖時期。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雌鳥在繁殖期間,免疫力低,身體比較虛弱,容易影響雌鳥的健康。冬天的時候,天氣又寒冷,雛鳥出生後容易受凍感冒或者感染其他疾病死亡。春秋兩季的溫度對成鳥的健康恢復和雛鳥的成長比較適宜。
虎皮鸚鵡雛鳥一般25天之後才會離巢,其他時間全靠鳥爸爸鳥媽媽的餵食照料,雌性鸚鵡會一直呆在鳥窩裡,全程陪伴,直到小鳥全身羽毛覆蓋。雄鳥和雌性就會離巢,或者不再對雛鳥悉心照料。它們將開始第二次的繁殖之旅。虎皮鸚鵡基本上會自己照料雛鳥,一旦發生遺棄的情況,主人要及時人工餵養雛鳥,以免有餓死情況出現。
虎皮鸚鵡繁殖期間不會洗澡,容易有小蟲或者蝨子,主人可以在巢的角落裡放上一些除蟲藥劑,對巢進行消毒,注意藥劑濃度,避免鸚鵡中毒。做好繁殖前後的準備,就可以擁有一窩健康的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