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據北晚新視覺網報導。山東煙臺一女子在網上花了30元買了兩斤五花肉,但拿到五花肉卻發現了問題。在大部分肉中都有脆骨,因此懷疑自己購買到了合成肉。這樣的發現讓她氣憤不已,感覺自己被騙了。
網上購物,疑似買到合成肉
現在豬肉的價格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過去家家戶戶常食用的豬肉,現在也成為了一種奢侈。女子在網上購物時發現某家店鋪出售的五花肉非常便宜,平均15元一斤,購買了兩斤。拿回家並無發現五花肉有什麼異常,直到將肉切成塊兒,發現大部分肉中竟然帶有脆骨。
這樣的發現讓女子感到很疑惑,自己平時買的五花肉裡面是沒有這樣的現象的,當她用手輕輕一摳瘦肉就碎了。在切好的五花肉中只有幾塊是正常的,女子很懷疑自己購買的是合成肉。為此還將相關視頻傳到了網上。
可能很多人對於合成肉不是很了解,甚至認為合成肉沒有營養,還有可能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合成肉就是用澱粉豆製品加工而成的。雖然幾乎沒有肉的存在,但卻有肉的口感。這種製作肉的方式成本會降低,售價也會較低。很多不知情的市民在購買之後還真的以為自己佔了大便宜。
肉類富含豐富的營養元素,但合成肉中並不具備這些營養成分,因此花了較低的價格,但卻無法獲得相應的營養,也是得不償失的。在市面上較為常見的合成肉,有廉價的牛肉、凍肉丸、蟹肉棒、牛肉卷、羊肉卷、雞柳、雞排等。在購買肉類產品時,如果價格大幅度降低,一定要謹慎購買。
網購"三無產品"將商家起訴,法院這樣判決
11月份成都市青白江區發生了一起因網購引發的糾紛。小楊在某購物平臺花費九百元購買了十袋牛肉乾,收到牛肉乾兒後卻不敢正常食用,因為他經過檢查,確定自己買到的是三無產品。經過查詢,小楊確定自己購買牛肉乾的商家為小王特產,為此將其起訴要求對方退還900元,並支付10倍的賠償金。
針對小楊的起訴,小王特產店並沒有提供相應的證據來證明所出售的牛肉乾屬於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為此法院判決小王特產店退還九百元,並支付9000元的賠償金。
小楊購買到三無產品並起訴的案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現在網購已經成為了很多人購物的主要途徑,但出現問題卻很難維權。現在網購存在:訂金可退,定金不退,特價商品概不退化系無條款等等這些"坑",讓消費者措手不及。
"曾在網上買到了過期產品,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從此再也不在網上買食品。""支持小楊維權,為消費者表明了態度。"
網購為我們每一個人提供了方便,但網絡的"坑"也需要得到每一個消費者的注意。雖然現在各大網絡平臺已經儘可能的在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但還是存在漏洞。
文案丨耕野
編輯丨藍逸飛
(部分參考來源:北晚新視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