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半年宣布成為印度最大在線旅遊平臺MakeMyTrip的最大股東後,美國東部時間11月6日,攜程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TCOM)和全球最大的旅行社區平臺TripAdvisor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TRIP,中文名「貓途鷹」)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擴大全球合作,合作內容包括成立合資公司、達成全球內容協議以及公司治理協議。
與貓途鷹成立合資公司,攜程持股6%
按照協議,首先,攜程集團子公司攜程投資控股公司與TripAdvisor子公司TripAdvisor Singapore Private Limited已經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資公司。攜程集團將作為這家新合資公司的大股東持股60%,注入現金並提供專業市場知識;TripAdvisor將擁有合資公司40%的股份,並為其中國業務提供長期獨家品牌授權、內容許可及其他資產。兩家公司同意在此合資公司層面上共享旅遊品類的庫存。合資公司的業務由TripAdvisor中國負責運營,業務範圍覆蓋全球。
其次,攜程集團還與TripAdvisor達成了一項全球內容協議,將TripAdvisor的內容提供給攜程集團的主要品牌使用,包括Trip.com、攜程、天巡(Skyscanner)和去哪兒。
另外,攜程集團和TripAdvisor籤訂了公司治理協議。根據協議,攜程集團將擁有TripAdvisor一個董事席位的提名權。該董事席位有待相關監管部門審批通過。為維持該董事席位,攜程集團須在審批通過的一年內在公開市場購買TripAdvisor 695萬股,或購買最多價值3.176億美元(約合22億人民幣)的TripAdvisor股票。
官方資料顯示,總部位於美國,TripAdvisor網站和APP為來自全球的旅行者提供超過830萬個住宿、餐廳、景點玩樂、航空公司、和郵輪信息,以及超過7.6億條點評和建議,並通過與國內外的酒店集團、OTA合作,提供酒店比價和跳轉預訂功能。2018年統計顯示,其月均獨立訪問量達4.15億。
同期,TripAdvisor發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三季度總收入、GAAP(通用會計準則)淨收入和調整後的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分別下降7%、28%和12%。分項收入中,佔比最大的酒店、媒體及平臺業務收入為2.3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2%。
TripAdvisor執行長Steve Kaufer表示,「第三季度比預期更困難,但我們正在採取措施」,「和攜程集團達成的戰略合作,將進一步拓展TripAdvisor的全球影響力,並且幫助中國出境遊客人計劃更有意義的旅行」。TripAdvisor財務長Ernst Teunissen表示,酒店點擊競價廣告業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公司在2019年的前景,「我們會謹慎地減少和重新分配部分業務的開支,以保持強勁的盈利能力,同時投資戰略增長領域,尋求併購機會,給予股東回報。」
貓途鷹點評內容將與攜程、去哪兒等打通
南都記者此前報導,在一周前的攜程20周年慶典暨全球合作夥伴峰會上,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正式公布攜程下一程的「G2戰略」:Great Quality(高品質)和Globalization(全球化),既要依賴高品質輻射全球客戶,也要藉助全球用戶反饋倒逼提升服務。按照計劃,未來4~5年,攜程國際業務收入佔整體比例要從現在的三成多提升到40%~50%。
TripAdvisor酒店預訂頁面
「TripAdvisor非常重要的資產就是匯聚了全球旅遊內容,包括圖片、評論和活動信息,這對我們的用戶非常有用。」在11月7日針對該合作的投資人電話會議上,攜程集團執行長孫潔表示,這項合作對於攜程有極大的互補作用。
據透露,合作達成後,TripAdvisor的內容將在攜程集團一系列品牌中都會得到呈現,包括面攜程、去哪兒以及國際平臺(Trip.com)和天巡(Skyscanner)。
從同程藝龍、亞朵酒店到Skyscanner、MakeMyTrip和TripAdvisor,專注旅遊行業頭部企業是攜程一貫的投資邏輯。隨著「G2戰略」的提出,攜程財務長王肖璠在攜程20周年慶典同期舉辦的投資峰會上首次披露稱,未來攜程的投資也將圍繞兩大戰略進行,而從最近幾年的投資實踐來看,投資一般聚焦在全球或地區領先的、具有特殊價值和高壁壘的旅遊企業,實行戰略投資並舉,「除了控股的形式,我們也會布局少數股東投資,而且也會給予投資公司充分的開放與賦能。」
採寫:南都記者 傅曉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