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一隻夜鷹迷路 多方救援後回歸大自然

2021-01-08 鳳凰江蘇

26日上午,一隻迷路的夜鷹在解放東路一家飯店內被發現,經過野生保護站工作人員救援後。中午11點鐘,這隻小夜鷹已被放回大自然。

9月26日上午,在解放東路名為「飯粒香」的飯店飛入一隻夜鷹。「飯粒香」的任老闆介紹,25日下午店裡突然飛來一隻「不速之客」,在店裡上空來回盤旋,最後這隻「不速之客」飛不動了,就落在了店裡,任老闆見狀,就把它暫時放在紙盒裡。晚上餵給夜鷹餵了肉,可是這隻小夜鷹一口也不吃。之後,任老闆在網上查到這只不知名的鳥是夜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遂與相關部門聯繫求助。

上午9點鐘,海州區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得到消息後,當即前往解放東路救助。工作人員檢查後發現,該夜鷹身長不足20釐米,縮在紙盒中瑟瑟發抖。經過查看,夜鷹的身上並無明顯傷痕,疑似是有人飼養後,導致夜鷹迷路並且飛不遠。他們立即帶著夜鷹前往小島山野生動物保護區。

野生動物保護站副站長左興平介紹,這隻鳥的確是蛙嘴夜鷹,它的主要特徵是嘴短寬,有發達的嘴須,鼻孔是管形的。夜鷹羽色和樹皮非常相似,具有很好的保護色,使人們極難發現。夜鷹為夜行性鳥類,尤其黃昏時很活躍。夜鷹在我國有7種,遍布我國東部,自東北至海南島,西抵甘肅、西藏等地。有灰、褐或紅褐的保護色,是著名的農林業益鳥,特別愛吃金龜子、蛾類和蚊子等害蟲。有人曾在一隻夜鷹的胃中揀出500多隻蚊子,因此獲得了「蚊母鳥」的美稱。

11點鐘左右,在工作人員的護送下,這隻迷路的夜鷹被送到小島山野生動物保護區。據了解,到達小島山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區負責人對夜鷹進行了認真的檢查,發現夜鷹出現渾身無力狀態。他表示,小夜鷹身上並無明顯傷痕,可以將它放回山林,在山林中,小夜鷹可以尋找到適合它的食物。當即,小夜鷹被放回大自然。小夜鷹一脫離束縛立即往光線較暗的地方飛去。

相關焦點

  • 長「鬍子」的貓頭鷹飛進連雲港一飯店 系「蛙嘴夜鷹」
    中國江蘇網10月11日訊 近日,連雲港海州區解放路一家飯店內飛入一隻怪鳥。熱心店員發現後精心餵養這位不速之客。據海州區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專家介紹,這隻鳥為「夜鷹」,在進行救助後將其放歸大自然。
  • 根河市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鷹
    本報訊(記者韓永剛 通訊員魏永春 張燁)近日, 根河市野生珍貴動物森林植物保護管理站聯合根河森林公安局等部門將一隻救助的夜鷹帶到森林裡,放歸大自然。8月13日晚,根河市野生珍貴動物森林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接到根河市一賓館工作人員電話稱,其賓館內飛進一隻不知名鳥類,希望予以救助。站內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當時天色已晚,不具備放生條件。8月14日,根河市野生珍貴動物森林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同根河森林公安局民警一起對這隻鳥進行身體檢查,沒有發現外傷,活動自如。
  • 鐵列克提大橋邊境檢查站及時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鷹
    鐵列克提大橋邊境檢查站及時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鷹 2020-08-31 11:40:00來源:新疆日報
  • 連雲港小島山野生動物救護站放歸一隻赤狐,小赤狐不時回頭張望
    9月13日,連雲港小島山野生動物救護站志願者在連雲區黃窩水庫附近,成功將一隻悉心照料5個月的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赤狐放歸自然。志願者準備將赤狐放歸大自然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疫情期間,熱心市民在廢棄工廠發現一隻受傷嚴重的赤狐,並送到小島山野生動物救護站,經過負責人龔連的悉心照料,赤狐很快恢復了健康。
  • 夜鷹強勢回歸,滿城儘是「噠噠」聲
    夜鷹強勢回歸,滿城儘是「噠噠」聲 2018-04-25 19:23: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普通夜鷹。 網友愛蝶人 攝  福建省觀鳥協會會長楊金25日介紹,發出這種聲音的,其實是一種叫普通夜鷹的鳥類。這種鳥在入夜後就開始活躍起來,主要是為了求偶,有時三更半夜也會像機關槍掃射似的叫個不停,讓許多小區居民誤以為是樓下的電動車在報警。普通夜鷹。 網友愛蝶人 攝  據了解,普通夜鷹在福建是夏候鳥,夏季來此繁殖,冬季南遷越冬。
  • 因長相和Baby Yoda相近 一隻救援貓受到多方關注
    現在有一隻救援貓因長相和「尤達寶寶」(Baby Yoda)相近,而收到多方關注。據悉這隻名叫喬伊(Joy)的救援貓是由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卡納波利斯的一個人道社會志願者發現,隨後該名志願者聯繫了羅文縣人道協會,希望照顧這隻受傷的小動物,並直到被人收養。這隻貓的脖子上有傷口,有上呼吸道感染,目前正在卡巴魯斯動物醫院接受護理。
  • 泰和:救助夜鷹 放歸自然(多圖)
    救助的夜鷹 民警與野保站工作人員野外放飛夜鷹  中國江西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賀偉強攝影報導:2020年6月1日,泰和縣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與縣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在澄江鎮杏嶺村山場將一隻救助的「三有動物」夜鷹幼鳥放歸大自然。
  • 原來是夜鷹,已重獲自由之身
    原來是夜鷹重獲自由之身圖說:迷路的夜鷹來源/金山警方  近日,金山區張堰鎮一村民在家中車庫發現一隻疑似貓頭鷹的動物。記者從金山警方獲悉,經林業部門鑑定,此系一隻夜鷹。  5月12日上午,金山公安分局張堰派出所接到群眾來電,稱在家中車庫中發現一隻「貓頭鷹」,求助民警上門處理。派出所隨即指令附近民警前往。民警到現場後,了解到該「貓頭鷹」系該村民於前一天晚上在車庫中發現。村民考慮到「貓頭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就將其安置在鳥籠中,第二天打電話向派出所反映情況。
  • 廣東佛山「迷路」的白海豚被救上來啦
    前段時間有幾隻白海豚因為各種原因先後在內河湧「迷路」而在16日一大早又有一隻白海豚在佛山沙口水利樞紐站「迷路」了據了解白海豚生活在淡水和海水的交接海域那這隻白海豚又為何「迷路」?這條白海豚聲納系統老化自行「回家」有風險而目前的沙口水利樞紐站為白海豚提供的活動區域,相對封閉適合開展人工捕撈救援
  • 三亞機場救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鷹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28日消息(記者 張宏波 通訊員 王月婷)近日,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三亞機場」)成功救助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鷹。  日前,三亞機場行李分揀大廳內來了一隻可愛的「小鳥」。「小鳥」嘴短,眼睛大,通體羽毛柔軟,伴有細形橫斑,喉部有白斑。
  • 三亞機場救助夜鷹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三亞機場」)成功救助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鷹。 當日凌晨,三亞機場行李分揀大廳內來了一隻可愛的「小鳥」。「小鳥」嘴短,眼睛大,通體羽毛柔軟,伴有細形橫斑,喉部有白斑,外形獨特好看。
  • 還有夜鷹!
    摘要:近日,西充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接連接到救助電話,分別是撿到一隻疑似鷹類的幼鳥及撿到一隻疑似貓頭鷹幼鳥。據悉,經初步識別,兩隻小傢伙分別為夜鷹、貓頭鷹,均為嗷嗷待哺的幼鳥,欠缺野外生存能力,無法立即進行放生。
  • 林芝森林消防員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鷹
    原標題:林芝森林消防員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鷹6月18日,西藏察隅縣森林消防中隊哨兵在營區執勤過程中發現了一隻受傷的幼鳥。被發現時,這隻幼鳥靜臥在營區草坪上。據了解,受傷的幼鳥學名夜鷹,別名蚊母鳥,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天常蹲伏在樹林眾多的山坡或樹枝上,黃昏時活躍,會不停地在空中捕食蚊、虻、蛾等昆蟲,屬於益鳥。為確保夜鷹得到及時有效救助,中隊對幼鳥進行消毒和簡單的包紮後,及時聯繫察隅縣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將它帶回進一步治療,待它健康後放歸大自然。
  • 解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蛙嘴夜鷹
    傷痕累累的蛙嘴夜鷹。趙用 攝 嘴巴扁平的蛙嘴夜鷹發出陣陣哀鳴。
  • 黑河一隻傻狍子迷路了,它現在情況咋樣?
    黑河一隻傻狍子迷路了,它現在情況咋樣?在遜克縣,繼野生麻鳽被救助後,又上演了溫暖的一幕。近日,遜克農場三場八隊的王建明遛彎時發現了一隻狍子,當他走近後,卻發現了異常。
  • 夜鷹的故事
    飛行快速無聲,張翼滑翔像燕子,不停地迴旋飛行捕食昆蟲。《爾雅》:鷏[tián],一名蚊母,相傳此鳥「能吐蚊,其聲如人嘔吐,每吐輒出蚊一二升」。《唐史補》及《齊東野語》也有類似說法。事實恰恰相反,普通夜鷹喜歡在蚊蟲聚集處張口覓食,古人誤以為它在吐出蚊子,才會給它起了個「蚊母」名字。中國古人在對物種觀察方面實在是不講究,常常帶有強烈的主觀意願或想像。
  • 還有夜鷹!
    2020年6月7日晚,西充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接到一位熱心群眾的電話,稱撿到一隻疑似鷹類的幼鳥,已交到晉城派出所,希望能得到我們的救助。次日上午,又有另一位熱心群眾來電,稱在晉城鎮三村五組撿到一隻疑似貓頭鷹幼鳥需要救助。
  • 鎮遠縣羊場鎮:凝凍封路,多方聯動,深夜救援臨產孕婦
    收到求救消息後,羊場鎮政府有關領導立即與派出所值班民警、鎮中心衛生院醫生及護士組成救援組一同駕車趕赴救援。由於近幾日羊場鎮持續凝凍天氣,導致道路凝凍嚴重,雖然有關部門採取了相應的撒鹽除凍措施,但道路上仍然通行艱難,高速與國道全線封閉。
  • 貓頭夜鷹配招
    貓頭夜鷹配招詳解及打法攻略No.164 貓頭夜鷹 普通/飛行特性不眠/銳利目光/有色眼鏡職能特盾、工兵、炮臺評估假裝自己是個超能系。貓頭夜鷹作為二代家門鳥存在感似乎也不是很強,主要存在感來源於智爺那隻閃光,然後一大堆人都把這隻誤以為飛超了。
  • 結束進城之旅,「猴兄猴弟」攜手回歸大自然
    近日,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的精心護送下,一對「猴兄弟」被放歸到保護區周邊的密林深處,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這對「猴兄弟」正是被熱情的群眾送到福貢縣森林公安局,後輾轉來到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貢管護分局,開始了此次愉快地「進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