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目前不管是飼養金魚,還是原生觀賞魚,我們都會看到某些魚友,人家把自己的魚缸打理出青苔綠藻,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看起來那是絕對的養眼。
於是乎,很多新魚友也想要去盲目地模仿,可事實是,一旦玩不轉這個東西,整個魚缸只會更難看,而且觀賞魚還可能會有性命之憂。
為了養出青苔,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結果養出了一缸蛋白蟲,為什麼?
昨天養魚老道還在和一位魚友聊天,也是飼養的金魚,青苔倒是沒有養出來多少,反而養出來一缸蛋白蟲,最後導致無法處理,只能翻缸重來,而且已經發生了死魚現象。
培養青苔水,不但是需要光照,更需要我們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去等待,並不是說,我只要使用個爆藻燈,一直持續不斷在那裡烤著魚缸,這個魚缸的青苔,它就會生長牢固了。
為什麼如此說?
很簡單的道理,因為水質根本不牢固,即使我們培養出來所謂的青苔,那也是沒有根基的,只要是魚缸水質沒穩定到一定的地步,我們又沒有掌握燈光技巧的能力,那麼,有可能出現的狀況就是:
要麼,青苔點點滴滴、零零散散或者沒有生成多久就開始死亡,要麼青苔和褐藻叢生,我們久等不及了,在那裡不斷折騰。
結果呢,由於青苔過度的老化以及水質沒有達到那個平衡點,魚缸的水體過肥,青苔中又殘留有大量的雜質,蛋白蟲也就有可能出現了。
青苔是靠養出來的,不是靠照出來的,光照只是輔助
在魚缸的水體根本不穩定的時候,必定是褐藻最先爆發,然後,即使我們接入了強光,偶有青苔生長,它也在水質極度不穩定的情況下,或者發黃、或者死亡。
再者就是,陽光的照射時間和頻率,絕對不是24小時的燈光照射魚缸所能比擬的,如果光照過弱,就會導致魚缸內的青苔發展不均衡,如果光照過強,青苔很快就會趨於老化,因為水質的穩定沒有及時跟上。
所以說,為什麼過去養魚,培養青苔根本就是不聞不問的,任其渾然天成,這樣的青苔護理,不但是靠著每天的抽底換水,還需要定期的全部去除,推陳出新,它們才能夠周而復始、常換常新、永葆青春。
而我們現在的做法是,只要是看到出了褐藻就趕緊擦去,出了青苔就加強光照,對於魚缸的水質管理和投餵量,根本不聞不問,即使是青苔變色了、老化了,我們也不知道,繼續強光照射著,以為只要有光,就有青苔,只要有了青苔,它就會永遠存在……
況且,很多魚友,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打理自己的魚缸。
我的魚缸就是個例子,過長時間不管理,黑毛藻也會現身
還有一些魚友,直接就培養出來了一缸綠水。
這些都是由於水質不穩定、物理過濾不合格所致,等到綠水大量爆發,我們想要去處理,對於某些新魚友來說,就會感到很棘手了,因為本來我們的物理過濾系統可能就不及格,否則也不可能出現小球藻的。
再說了,即使單獨培養綠水養魚,綠水也有老嫩的,也不是新魚友們能輕易玩得轉的,這還會牽扯到絲藻叢生,水泵和轉子以及濾棉堵塞的問題,這些矛盾都是需要我們去隨時處理的,只要是處理不好,水肥了,就可能養出蛋白蟲。
正如我的魚缸,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培養出來了的青苔和絲藻,由於自己長時間不去管理,不也是老化嚴重,最後爆發了黑毛藻了嗎?
如果這幾天再不清理的話,可能就要面臨徹底翻缸重來的風險了,連造景石都要重新洗刷、底部的陶粒都得全部撤掉,缸壁全部擦拭乾淨,也就是說完全重新開始,這缸原生魚沒有出現死亡現象,已經很對得起我了。
因此來說,培養青苔水養魚不是不可以,不管是金魚還是原生魚,但是,我們不能過度著急,穩著點來,慢慢培養,主要注重的還是平時的水質管理和水質穩定,其他只是其次,如果我們沒有這個心態和時間精力,那還不如直接裸缸飼養的好,反而更省事。
看花容易繡花難,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不能看到人家如何如何,我們自己啥也沒有經歷過,就想去如何如何,不太容易做到啊。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