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X3:國產,必須!加長,免談!那虧了空間,賺了什麼?

2021-01-10 踢車幫

新一代寶馬X3的上市發布會結束後,腦海中還回放著樸樹的歌聲,我又坐上了飛往新疆庫車的航班。在那裡,有800公裡的旅程在等著我。

為了便於各位閱讀,我依然稱寶馬X3為SUV,不過寶馬更願意把X系列車型稱為SAV,即Sport Activity Vehicle。

SUV車型的鼻祖要屬Jeep,但把SUV和運動、操控結合在一起的先驅,寶馬當仁不讓。2003年誕生的X3是寶馬繼X5之後的第二款SUV,15年過去,現在我們見到的已經是第三代X3。

這麼多年來,寶馬的SUV家族也壯大了不少。不同的車型,不同的定位,對應不同的需求,這是市場規律的必然選擇,銷量的成績單證明了寶馬在SUV市場布局的成功。

但是在X家族中,血統最純正,最能稱得上SAV的車型,也許只剩下了X3。

X1,採用了UKL前驅平臺,國產加長後空間笑傲同級。X5以及即將到來的X7,豪華屬性更強烈,定位也有些曲高和寡。至於序號為偶數的那些跨界車型,只能算是配菜,是X3這些主流車型的衍生物。

而X3的定位始終不變,它是寶馬SUV的中堅力量,就如同3系在寶馬家族中的地位一般。

為了讓新一代X3在中國有更強的競爭力,國產勢在必行。今年同時也是華晨寶馬成立的15周年,X3將在寶馬最先進的大東工廠下線。前些天,我們也已經見證了它比起前代更有誠意的價格。

雖然國產了,但X3沒有像Q5L一樣加長。奔馳GLC同樣也有加長的計劃,如此一來,X3也許會成為BBA中空間墊底的存在。

如果是在十幾二十多萬的SUV市場,像新一代X3這樣「有節操,有堅持,又帶點傲嬌」的車型也許早就被銷量狠狠地教育一通。不過在豪華中型SUV市場,駕駛體驗的優先級會更高一些,這一點反而可以成為閃光點。

這裡所說的駕駛體驗不僅僅指操控性,也包括各項配置在駕駛過程中給予駕駛者的服務。前者是寶馬一貫的長處,而關於後者,寶馬在這些年的進展也決不比任何一位對手少。

☆新疆,最適合X3的舞臺

我去過三次新疆,包括這次在內,試駕的全是SUV車型。這裡確實是測試一款SUV最合適的舞臺,除了高速、國道、省道外,還有各種超出你預期的路況。

這趟旅程的起點是庫車,經過阿克蘇,終點喀什。全程約800公裡,分兩天完成。

第一天,我駕駛的是30i M運動套裝,也就是252馬力的最高功率版本。最高功率版意味著什麼,我剛一出發就感受到了。

在這臺車上我幾乎感受不到渦輪遲滯的存在,任何時速(限速範圍內),任何轉速,踩下油門的那一刻,發動機和變速箱會告訴你:我時刻準備著。

以至於我一度以為自己打開了運動模式,但低頭一看儀錶盤,還是淡定的白色主題,而非更有煽動性的紅色。動力充沛這個已經被用爛的詞這次算是找到了最恰當的出場機會。

動力隨叫隨到的感覺非常好,變速箱的降擋非常積極,就像是永遠精力充沛的姆巴佩,而同級的其他車型(舒適模式下)和它一比,都成了三十多歲的老將。

但有時候我會感覺這臺車有些過於興奮,即使是在舒適模式下。如果車上有正在喝水的乘客,或是在補妝的女士,你最好乖乖地切入經濟模式,否則腳下一個不慎,推背感造成的後果無法估量。也許是被打溼的真皮座椅,也許是一個巴掌。

所以我甚至找不到運動模式的用武之地,無非是突然地板油加速超車的時候能少降一擋,換來快零點幾秒的加速時間,或是讓排氣管發出更粗野的聲浪,以強調自己的運動感。

X3的運動模式也可以個性化定製,選項包括發動機、變速箱、轉向以及懸掛。轉向手感的區別不是很大,因為即使在普通模式下它也相當紮實,換到運動模式也無非是重於更重一些的區別。這樣的手感倒是與M版本粗壯的方向盤十分相稱,不過對小個子的女士來說可能有些不夠友好。

新疆市區的道路上,過減速帶如喝水般平常,而且減速帶尺寸之大實乃生平僅見。高速和省道上,有時每隔幾百米會出現類似於高架橋分段拼接的不平滑過渡。某些道路被大貨車長期碾壓,路面狀況堪憂。

X3的懸掛調校和動力系統一樣,都帶著對運動和操控的偏執,20英寸低扁平比的輪胎也不是以舒適為主要訴求。減震器的回彈速度很快,路過連續小坑窪的時候,車內能聽到被過濾後的輪胎快速跳動,但車身始終保持穩定。

傳遞到車內的震動被控制得恰到好處,乘客不會覺得太顛,而駕駛員又能獲得清晰的路感。這樣的調校和我去年試駕的3系幾乎別無二致。

但是面對大的衝擊時,X3也只能與它硬碰硬。但它的可取之處在於沒有多少餘震,即使在彎道中遇到顛簸,車身姿態也能迅速恢復穩定,從方向盤上基本感受不到側向的偏移。

也許X3的懸掛舒適性並非出類拔萃,但這也正符合我們對一臺寶馬的預期,它的長項在彎道中。當你以120公裡時速過彎的時候,第一次是忐忑的,之後便越來越有信心。當然我不建議在道路上這麼做,但這就是開寶馬的魅力所在。

X3雖然標配了xDrive四驅系統,但操控感受明顯偏向於後驅。看到下圖這個圓圈沒?不是什麼奇特的自然現象,是我關閉DSC之後漂出來的,幾乎沒有難度可言。

第二天我還體驗了一段時間184馬力版本的25i,相比之下中低速時動力的輸出要柔和許多。但寶馬的調校功力體現在,即使是入門的動力配置,也不會給你乏力的感覺。扭矩平臺寬泛的發動機,配上聰明的變速箱,如果你想試著讓它力竭,不好意思,你已經超速了。

☆只要兩根指頭就可以駕駛的車

新一代X3的駕駛輔助配置基本上就是5系的水準,同級中不弱於任何競爭對手。

為什麼說開X3隻要兩根指頭,是否與我之前說的轉向手感紮實相矛盾?非也,我指的是自適應巡航(ACC)和車道保持輔助(LKA)功能全開的情況。

之前試駕5系的時候我就體驗過這兩項功能,可以算得上是L2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但系統設定比較保守,雙手離開方向盤3秒以後便會發出警告,約10秒後自動退出LKA。

但這次新疆的穿越之旅過於漫長,高速路段尤其枯燥,除了我們車隊以外很少見到其他車輛。於是我就開始琢磨如何放鬆一下,最後發現,只要用兩個指頭輕輕搭在方向盤上(親測一根不行),車輛就認為你在握著方向盤,LKA便能持續工作。

我就這麼開了幾十公裡,再加上有ACC解放雙腳,可以說新一代X3在巡航的時候只需要兩根手指,讓我可以更放鬆地欣賞沿途風景。當然了,這樣做確實有一定的危險性,不建議模仿,只是藉此說明新X3的駕駛輔助功能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同級最大尺寸內容最豐富的抬頭顯示,視角最多樣而且會智能切換的全景影像,這些也是從5系乃至7系下放的功能,這裡不多贅述。我想提的是低速時的自動剎車功能,在泊車過程中如果過於接近障礙物,車輛會主動剎停,踩油門都不走。

這對於新手來說是個好功能,老婆開車的時候再也不怕她磕磕碰碰了。但是越野的時候一定得關掉,不然地上的一叢草就可以讓你動彈不得。

行駛過程中的碰撞預警和主動剎車也有配備,但是和隔壁的City Safety相比,它更不容易被觸發。我們曾在高速行駛中遇到減速帶,車隊緊急剎車,這種情況下越後面的車越容易追尾,我在倒數第二位,剛開始剎車力度不夠的時候車輛沒有任何提示。而某競品車型此時應該已經主動補強剎車力了。

手勢控制同樣也出現在了X3身上,但沒有實質上的進化,除了畫圈圈調整音量之外,其他手勢的識別度依然不是很讓人滿意。

30i版本的X3還標配了液晶觸控鑰匙,這可是5系都需要選配的配置。無線充電和無線Carplay連接也是全系標配。另外,25i車型也可以通過選配達到和30i類似的水平,至少我第二天坐進25i的時候,除了沒有換擋撥片,還真找不到什麼區別。

☆開得爽了,坐著呢?

即使是X3這樣的SUV,寶馬依然堅持前後50:50的軸荷分配,而且後輪距要大於前輪距,這些都為X3出色的操控性打好了基礎。

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堅持操控性的結果就是犧牲車內空間。縱置的2.0T發動機被儘量往後移,位於前軸線的正上方。它身後則是尺寸不小的8AT變速箱。

如此布置的結果就是,雖然X3的軸距為2864毫米,比X1的2780毫米明顯要長,但X3的後排空間腿部反而明顯小於X1。

筆者身高180釐米,坐進後排大概是這麼個效果。縱向稱不上寬裕,頭頂倒是在有全景天窗的情況下保留了足夠的餘量。後排座椅角度有三級可調,頭枕的位置也恰到好處。

空間我倒是可以接受,但後排沒有USB接口就有點不應該了。全系標配的後排獨立空調倒是挽回了一些分數。

新X3的隔音降噪據說在國產時進行了特別的優化,實際體驗下來也證實了這一點。即使配備了前245後275寬度的倍耐力20英寸輪胎,胎噪也被抑制地相當低調。風噪和發動機噪音在限速範圍內也都不會造成困擾,甚至我必須打開車窗才能聽到運動模式下獨特的排氣聲浪。

新X3雖然沒有特別強調乘坐舒適性,但對於普通乘客而言(與之對應的是我們這種挑剔的車評人),也不會有什麼受到虧待的感覺。

☆總結:

本來呢,這個級別的SUV也沒有哪款在舒適性上尤其突出,大家都半斤八兩。畢竟真要追求舒適的話,同價位有大把的轎車可選。

但是Q5L以及即將到來的GLC L似乎要打破這一遊戲規則,別的不說,大上一號的後排空間正投中國消費者所好。

新一代寶馬X3依然保留了最純粹的寶馬基因,它要是自稱同級操控性第二,想來也沒有誰敢認領第一。要是X3這回也加長了,我反而會感到十分遺憾。

唯空間論在這個級別佔有多少話語權,我沒有做過調研,那就用X3的銷量給我們答案吧。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敖奕豐

相關焦點

  • 首批國產奧迪全新Q5L下線 軸距加長88mm
    [XCAR 國內新車 原創]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首批國產奧迪全新Q5L正式下線,不僅軸距加長了足足88mm,還擁有多項技術革新,預計新車將於2018年6月上市發售。此外,新車或將搭載2.0T高/低功率發動機。
  • 為什麼國人都喜歡加長的車,加長的車有什麼優缺點
    回歸正題,一直以來車企為了滿足消費者大空間的需求,會在特定市場上推出軸距比其他地區更長的相同車型,這類車就稱為加長版。其實加長版的車型並不是中國市場的特色,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加長林肯。▼ 這不是 P 的,這是真實存在的車那是美國汽車品牌林肯在 2004 年以自家豪華大型轎車 TOWNCAR 為原型做出的加長禮賓車版本。原車長度為 5469mm 軸距 2990mm,放在現在的市場上也能算上一個龐然大物了,加長之後,長度提升到 8500mm,十分恐怖。
  • 加長SUV車,真的好嗎?!這些豪車品牌都幹了些什麼?
    千萬別以為加長只是轎車的專利,現在的一線豪華品牌早已把「加長」這項絕學運用得爐火純青了!甚至連SUV都沒放過。平心而論,長軸距版車型相對標準軸距版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講是肉眼可見的優勢,一樣的價格,當然是買長的那一步,廠家把加長納入改進的重點也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
  • 基金虧了,如何解釋
    今天來聊聊:賣給客戶的基金虧了,怎麼解釋?下午,在沉寂了很久的微信群中,某橋提問:客戶的基金都虧了,找我們扯怎麼辦啊?新發一個虧一個。這引起了我的關注,通常抱怨到我這兒,確實是跌得很慘的時候,於是我安慰了幾句,之後引起了民憤。 某慧:去年新發的都虧了吧?
  • 五菱榮光加長還是新海獅X30L?工友:選這個最明智!
    五菱榮光加長還是新海獅X30L?工友:選這個最明智!其實無論廣告打得有多好,還是口碑最靠譜,關於選五菱榮光加長還是新海獅X30L這件事,跑了5000公裡的新海獅X30L車主對我們坦言道:誰好誰壞,一比就知道!
  • 金杯新海獅X30L微客加長版 僅僅只是加長?
    上市即攪動市場局面的新海獅X30L有不同的答案!   加長又榮升空間王   新海獅X30L在去年年底上市,因為外形與小海獅有相似之處,許多人認為它是小海獅的加長版,但可不僅是這樣。新海獅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495/1680/1990mm,軸距為2925mm。
  • 五菱榮光加長和新海獅X30L哪個好?車主說了大實話!
    【車訊網 報導】  無論是五菱榮光加長還是新海獅X30L,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前者是五菱汽車傾力打造的一款頭牌微面,後者則從上市以來就始終保持著同級第一的銷量,更是憑藉著良好的口碑,獲得了超過200萬用戶的信賴與認可。那麼話說回來,同樣都是業內翹楚,到底應該選哪個?
  • 《心裡的聲音》賺足人氣 加長版劇情看點多
    雖然搶先版《心裡的聲音》已完結,但最新上線的《心裡的聲音》加長版再次給力地為觀眾們奉上了更多歡笑。    歡樂劇集賺足人氣 熱門橋段頻上熱搜    沒有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沒有跌宕起伏的逆天劇情、甚至沒有耀眼的主角光環,《心裡的聲音》主要講述的是小人物趙石一家以及他們周圍人每天經歷的生活瑣事。
  • 那些名字加"L"的車型 都是加長的意思?
    作為老少同堂銷售的車型,必然得有一個新名字,所以邁銳寶乾脆在車名後面加了一個XL,不僅可以區別新老款車型,又可以表示這車空間大了。據悉,新款C4L將於本月29號上市,不知新款車型有沒有再次加長,我們一起期待吧!
  • 國產加長MPV,六座配冰箱,搭載寶馬發動機,還看啥豐田大海獅
    國產汽車在造車技術上已經有了較高的水平,很多國產品牌先後推出了高端車型,例如吉利推出的領克系列,哈弗推出的魏派高端SUV,還有奇瑞旗下的星途SUV等等,廠家這麼做,也是為了豐富產品線,高端車型能夠體現出自家的造車水平,就像豐田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薩斯那樣,來迎合高端用戶。
  • 完爆五菱榮光加長版,新海獅X30L大有可為
    空間對比—新海獅略勝一籌金杯新海獅X30L低配版與五菱榮光加長版售價相近,新海獅全系售價區間在4.68—5.88萬之間,五菱榮光加長版則在4.46—4.78萬,新海獅的售價跨度更大,配置起伏也更加明顯。
  • 補齊空間短板 卡羅拉加長5釐米軸距是啥樣?
    現款基於TNGA-C平臺的卡羅拉,上市距今已有一年半時間,出色的操控與底盤質感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但後排空間確實是卡羅拉的短板,作為一臺家用車,承載全家人出行是其最大的職責。身邊也有同事,因為空間的原因,忍痛選擇了軒逸等其它車型,一汽豐田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ALLION就是在卡羅拉的基礎上,同樣基於TNGA-C平臺,軸距加長了5釐米,空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 奧迪A3終於加長了!起售價21W的A3L,顏值空間樣樣都升級了
    但是不得不說此次A3變成A3L的事實的確很香,空間不再是短板,並且顏值大大提升。A3L的的預售價也公布了。新車預售價為21-25萬元之間,這樣的價格公布不僅讓很多網友吐槽。有部分網友表示這價格可以買A4了,誰還買A3?也有網友表示很失望,所以選擇坐等降價。但是依我看如今A6L都開始加價賣了,所以說的降價可有的等了。
  • 凡人修仙傳:韓立用兩瓶金髓丸換法寶殘片,是賺了還是虧了?
    他究竟是賺了還是虧了?那麼韓立他究竟是賺了還是虧了呢?站在韓立的角度上他肯定是賺了,花了四塊靈石的價格換取小綠瓶的安全,絕對是物超所值。 而站在菡雲芝的角度上她也賺了,不然她後面就不會再向韓立推銷金竺筆和符籙大全了,又是兩瓶丹藥到手,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 奧迪A7L近5米還需加長嗎?溜背取消更應注重操控
    國產版本的白車身也已經下線,車尾左側還能看到明顯的A7L字樣。  在汽車空間尺寸方面,現款奧迪A7和全新GLS幾乎不相上下,汽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976*1908*1405mm,軸距為2928mm,這樣的尺寸還需要加長嗎?
  • 超大空間 金杯/睿行/五菱榮光加長版對比
    三車的尾部造型各具特色,五菱榮光雖然是加長版,但是尾部圓潤小巧的造型依然沒有擺脫微面的影子,睿行和金杯無論是尾部的寬度還是車身的高度來看,更加符合輕客的定位。在車長方面金杯憑藉5070mm的數據拔得頭籌,軸距方面,睿行3100mm的長度在乘用空間上擁有更好的表現,五菱榮光憑藉3050mm的軸距也獲得了不錯的乘用體驗。
  • 全新A3發布,國產尺寸加長,運動套件是亮點
    如今在豪華車市場寶馬1系、奧迪A3、奔馳A級已經成為優勢車型,他們憑藉豪華品牌的名氣和二線車型的價格成為新一代領軍車型。這三款車型中寶馬1系、奔馳A級已經根據國內消費者的喜好進行升級換代,從而迎合了國內消費的青睞和支持。
  • 實例告訴你,寶馬是買國產的還是進口的
    說起寶馬,很多車主都在糾結是買國產加長L型還是進口的I型的,例如寶馬320I和寶馬320LI,520I和520LI等等,同系的價格相差不大,功能也都是一般無二,那該如何選擇呢?首先,先了解進口和國產的區別,對於寶馬而言,國產和進口版本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國產加長了軸距,車尾巴多"華晨寶馬"這幾個字。
  • 四川一「長壽龜」石喊出天價 少了100萬就「免談」
    四川一「長壽龜」石喊出天價 少了100萬就「免談」 2002年5月2日03:25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早報訊(記者黃鑫)昨日,百花潭公園新到的
  • 和妹子合租,她長的特別的漂亮,大家覺得我是虧了還是賺了
    6、都是小孩子為什麼你們這麼優秀7、這是什麼人物的模仿秀啊,看著好像是三國時期的呂布啊8、是挺方便的,就是有點費開關9、和妹子合租,她長的特別的漂亮,大家覺得我是虧了還是賺了10、哈哈哈哈哈好吃嗎11、今天飛的有點低,一不小心掛樹上了12、這麼扛凍,你家裡人知道嗎13、倒車需要技術,在我這那是不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