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湖南省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湖南省分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劉麗 通訊員 宋鐵山 文婧嫻 益陽報導
9月27日,益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郵政集團湖南省分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湖南省分行籤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農村普惠金融、市縣鄉村四級倉儲物流、消費扶貧三大體系建設,為扶貧產業發展和產品上行提供「保姆式」服務。這是益陽市委市政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又一重大布局。
當日,益陽市人民政府與湖南省郵政公司共同打造的益陽消費扶貧線下體驗館也正式揭牌,為廣大消費者體驗、選購優質農產品提供了平臺,為扶貧產品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展銷窗口。這樣的展銷窗口正在布局到各區縣(市),消費扶貧的線上平臺也同步開通,「益品出湘」渠道越來越寬闊。
「我們力在打造扶貧產品上行的「高速公路」,助推扶貧產品實現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生產運營,構建扶貧產品上行的長效機制,推動『益品出湘』『湘品出國』。」益陽市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蔡小鵬介紹說。
益陽市委書記瞿海(前排中)與中國郵政集團湖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杜衛紅(前排左)參觀益陽市消費扶貧線下體驗館。
新渠道,讓「益」字號農產品闊步走出去
益陽背靠雪峰,可觀洞庭浩渺,有資水悠悠流淌,湖光山色盡收。境內物產豐饒,安化黑茶、南縣小龍蝦、桃江竹筍、大通湖大閘蟹等品牌打得響亮,形成了「一縣一特」的農業產業發展格局。
酒香也怕巷子深。益陽有優質的農產品,但銷售渠道不暢是扶貧產業發展之痛,直接關係貧困戶增收,影響脫貧質量。益陽市一直在尋找將產品推出去的好路子。
「我們不斷在降成本、提質效、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上下功夫。但是產業發展,銷售渠道暢通是關鍵。中國郵政具有獨特優勢,我們合力希望能讓益陽農產品走得更遠。」益陽市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成員、主任王光輝說。
中國郵政是世界五百強企業,在電商、金融、物流、渠道等方面自身優勢明顯。同時,益陽農村市場廣闊,產品豐富多樣,助推中國郵政物流轉型升級,也契合了其開拓農村市場的戰略布局。積極參與脫貧攻堅事業和鄉村振興工作,協調推進「消費扶貧」政策落地,益陽與中國郵政的長期戰略合作由此展開。
體驗館內,益陽各色農產品均已上架。
益陽和省郵政分公司共同搭建線上、線下消費扶貧平臺。雙方共同打造了全省首個線下消費扶貧館——益陽消費扶貧線下體驗館,包含離行式自助服務區、產品展示展銷區、客戶服務區、帶貨直播間、貨物儲存室、冷藏冷凍室、收發快遞室、員工辦公室等功能區域,已有872家商家入駐,涵蓋優質單品達3000餘種,益陽各地特色產品均已上線。體驗館還充分運用新技術,實現了開店、直播、分享、下單等電子化功能,並有機整合其他電商和網絡平臺。線上展示展銷渠道以郵樂「益陽消費扶貧館」與微信小程序「益郵消費扶貧館」為主,兩者互聯互通,為各區縣(市)開闢了專區。為益陽貧困戶、扶貧企業構建扶貧產品線上線下銷售體系,為社會各界購買扶貧產品、參與消費扶貧提供便利條件,促進當地產業扶貧和扶貧產品的銷售。
省郵儲銀行則根據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區域發展政策和相關信貸政策,在益陽市範圍內在未來三年實現100億信貸投放,為扶貧產業注入新鮮血液。
「我們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希望讓消費者能夠近距離體驗產品,可以在線上隨心購買。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要培育新零售理念,要藉助科技力量,助推產品走出去。」蔡小鵬說。
中國郵政還依託自有117個金融網點和2560個綜合便民服務點資源,藉助信息化手段完善益陽「市-縣-鄉-村」四級物流配送體系,打通了工業品下行「最後一公裡」和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裡」。
遠近群眾在體驗館選購產品。
「希望我們的合作能成為鄉村振興的發動機,培養、發現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以消費扶貧帶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助鄉村振興。」蔡小鵬說。
9月27日,益陽倉儲物流中心也正式建成。28日,桃江縣線下體驗館揭牌開館,益陽著力打造的「一縣一館」「一縣一倉」正在穩步進行,預計年底全面揭牌。
「我們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希望讓消費者能夠近距離體驗產品,可以在線上隨心購買。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要培育新零售理念,要藉助科技力量,助推產品走出去。」蔡小鵬說。
與此同時,中國郵政還依託自有117個金融網點和2560個綜合便民服務點資源,藉助信息化手段完善了益陽「市-縣-鄉-村」四級物流配送體系,打通了工業品下行「最後一公裡」和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裡」。
「希望我們的合作能成為鄉村振興的發動機,培養、發現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讓大家都能品嘗到益陽味道,感受益陽魅力,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動力。」蔡小鵬說。
9月27日,益陽倉儲物流中心也正式建成。28日,桃江縣線下體驗館揭牌開館,益陽著力打造的「一縣一館」「一縣一倉」正在穩步進行,預計年底全面揭牌。
主播直播帶貨。
新平臺,讓新農人助推農村實現新發展
隨著中國郵政在益陽農村發展中的助力,憑藉其線上運營平臺,諸如大慄港謝嬌、大通湖熊嬌軍的「新農人」逐步湧現,帶動了當地的發展,促進了群眾增收。
「郵政電商平臺改變了我的生活。」 如今小有名氣的益陽農村初代「電商人」、大慄港鎮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站長謝嬌笑著說。
5年前,謝嬌回鄉。在了解到桃江縣被納入全國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名單,正在大力開展縣、鄉、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點招募工作後,謝嬌欣然報名,並憑藉在創新思維、學習能力、微商實戰經驗上的優勢,成為大慄港鎮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站長,正式踏入電商行列。
「電子商務進農村不僅僅是在網上銷售產品,它還涵蓋了便民服務、精準扶貧等公益性服務。我們要為當地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平臺,為農民大膽嘗試創新創業致富創造新思路。」初涉電商,謝嬌既倍感壓力也滿腔熱血,「是壓力也是動力。」
謝嬌正在打包產品,準備發送給各地客戶。
在當地政府與中國郵政的支持下,謝嬌註冊成立了桃江縣天之嬌商貿有限公司,主營農副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糧油食品、水果、蔬菜、水產品及其它農副產品銷售,以及普通貨物運輸。
此種模式下雖有效益,但是資源分散,不便於統一銷售。怎樣將本地的農特產品資源進行整合,成了謝嬌思索的難題。
在當地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她將當地企業產品和村民自製產品納入電商銷售範圍,運用電商平臺幫助銷售,並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帶動了當地許多農產品加工企業與作坊跳出傳統運營模式,走上資源整合、抱團發展的電商發展道路。
2017年,由益陽市扶貧辦、市商務局牽頭,聯合市郵政公司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電商精準扶貧」的示範創建工作,並將第一個示範鄉村選在了大慄港鎮紅金村。謝嬌受邀參與紅金村的示範創建工作,負責產品組織與營銷策劃。
益陽特色農產品。
她和團隊結合紅金村與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規劃,重點依託當地已有竹產業資源,確立以竹筍為主的特色產業和主導產品,同時制定了適應電子商務的農產品質量、分等分級、產品包裝、業務規範等標準,並為紅金村有條件的居民開設網店提供策劃、培訓、客服、代運營等專業服務,對不具備開辦網店條件的居民,由平臺按照市場價進行收購,按標準進行分等分級,進行真空包裝後統一貼標,通過郵樂「益陽消費扶貧館」「益郵消費扶貧館」等線上渠道銷售到全國各地。2017年冬季,桃江冬筍項目累計銷售9400餘件,銷售額達到113萬元,對接貧困戶33戶,對接貧困人口68人,帶動周圍農戶增收超過35萬元。
如今,謝嬌藉助直播和電商平臺讓當地的菜籽油、土雞蛋、外婆菜等特色農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僅「919電商節」直播帶貨就收穫2萬訂單。今年大慄港鎮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農產品銷售額已突破500萬。村民們接受了新思想,增加了收入,日子越過越好。
「以前說到農村,說到農活,都是一身泥巴滿頭汗。現在我們利用網絡平臺可以將村裡的地道農產品推出去,讓大家都能品嘗到益陽特產,增收又省力。」謝嬌笑著說。她表示,將幫助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為脫貧攻堅事業和新時代新農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