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娃該不該補鈣」
這是寶媽們每每聚會
都常常繞不開的話題
問問身邊的人?
十個人可能會有十種答案
「多曬曬太陽,補補鈣」
「給娃多喝骨頭湯,長骨頭」
「寶寶不喝奶,多吃奶片補補鈣」
「寶寶出牙晚,鈣片趕緊補起來」
……
這些話是不是都覺得耳熟能詳了?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這裡
特別提醒各位寶媽要注意
一不小心您就掉進補鈣的「坑」裡了
不信?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坑」:多曬太陽能補鈣?
相信每個寶媽都會常聽到這句話。但事實上,這句話是存在問題的。
首先,咱娃曬太陽補的不是鈣,而是維生素D,雖說維生素D也是促進鈣的吸收利用,但這兩者分明就是不一樣的東西,實在不宜張冠李戴。
此外,這句話最「坑」的是誤導了很多寶媽認為只要每天曬曬太陽就可以給咱娃補夠足量的維生素D,勿需額外補充,殊不知日照受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極大,且不說北方地區的日照強度和時間不足,即便是在陽光充沛的南方,秋冬兩季的日照也未必能滿足寶寶每天維生素D需求量。
更何況,寶寶的皮膚特別嬌嫩,更需要保護其不要受紫外線傷害。
請記住,維生素D是可以額外補充的,犯不著為了它在太陽底下暴曬一通,別到了最後,寶寶的個兒沒長多少,反倒是比其他寶寶黑了幾個色號。
溫馨小貼士
上午9:00~10:00、下午15:00~16:00是相對比較適合在戶外陽光下溜娃的時間。適當帶娃曬曬太陽是沒錯的,但「條條大道通羅馬」,不必要一門心思地認為只有「多曬太陽才能長個兒」。
第二「坑」:給娃多喝骨頭湯,長骨頭?
「你娃太小個了,給他多煲點骨頭湯喝吧!」
如果您的娃兒不巧是屬於小個子那一類,身邊肯定會有三大姑八大姨「傳授」你這招補鈣「秘籍」。
好吧,骨頭湯是煲了,也乖乖地喝了,那麼,娃吃進肚子裡的鈣有多少呢?
無視您那充滿希冀的小眼神兒
我還是得還原一下骨頭湯補鈣的真相
沒錯,骨頭裡面的確是含有大量的鈣,但它的存在方式主要是磷灰石,不能溶於水,如此,湯裡面的含鈣量就不言而喻了吧?
也許有人會反駁:加一點醋不是能促進骨頭裡面鈣的析出嗎?很抱歉地告訴你:加醋也是然並卵!
此外,湯裡面不僅含鈣量很少,營養價值也是極低的。由於肉裡面的肌纖維蛋白質極難溶於水,所以湯裡面的蛋白質極少,僅有一些游離胺基酸。倒是脂肪含量不低,喝多了還容易導致血脂升高。
因此,作為一枚吃貨的我雖然也承認骨頭湯的美味,但是,想通過骨頭湯來給咱娃補鈣補營養?沒門兒~
第三「坑」:寶寶不喝奶,多吃奶片補補鈣?
有些娃兒就是不愛喝奶,寶媽們搔頭抓耳地想出了一個辦法:喝奶不是補鈣嗎?奶片也是奶,剛巧娃兒又愛吃,那麼給他吃奶片不就是補鈣了嗎?
其實這種靠奶片來補鈣的想法是超級不靠譜的。
我們可以從某一品牌奶片的成分一起分析看看,每一片奶片平均2g,每100g奶片才含有375mg的鈣,換言之,娃得每天吃上50片奶片才能相當於300ml左右牛奶裡面的含鈣量!
每天50片奶片啊,你確定要給咱娃吃這麼多嗎?姑且先不論奶粉經過加工成奶片後鈣的吸收率有所改變,單是想想這每天50片奶片裡面含有的糖對咱娃蛀牙帶來的風險,我就覺得怵!
因此,偶爾吃吃奶片過過口癮也無可厚非,但想通過奶片來達到每日所需補鈣量?這還是省省吧!
第四「坑」:寶寶出牙晚,鈣片趕緊補起來?
話說萌牙比較晚的小寶寶,也是讓寶媽們特別揪心的一件事兒,「你家寶寶都快八個月了,怎麼一顆小牙兒都沒冒頭呢?是不是缺鈣了?」一聽這話,多少寶媽立馬行動,鈣片給娃補起來?
事實上,不同寶寶的萌牙時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雖然有可能與缺鈣或維生素D有關,但這並不是唯一因素,還可能受遺傳、外胚層發育等因素影響。
因此,寶媽們無需過於焦慮,只要注意寶寶每日的奶量是否充足,輔食添加是否恰當,有沒有額外補充維生素D,很多寶寶的乳牙會慢慢萌出。
萬一到了一歲還是沒有萌出,也建議先去牙科看醫生,找確切的原因,不要盲目把鈣劑亂補一通喔。
本文來源網絡
【來源:汕尾健康促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