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無止境的前沿:科學的未來75年》報告

2021-01-12 全球技術地圖

科技戰略

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無止境的前沿:科學的未來75年》報告

據新一代信息科技戰略研究中心1月11日消息,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無止境的前沿:科學的未來75年》報告。報告指出美國未來科學發展面臨的5個關鍵問題包括,研究系統無法匹配科研需求、全球科研競爭態勢日益激烈、科技人才需求不斷擴大、戰略性關鍵技術領域目標導向凸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能力需加強。報告從研究機構發展、科學與公眾、科學與慈善、政府與高校關係以及基礎研究與經濟發展5個方面為美國維持未來全球科技領導力提供建議。最後,報告提出「確保科學存在無止境的前沿」的4個要點,包括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指導、加強科學與公眾間互動、深入研究科研資助方式,以及完善科學系統中的激勵制度。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2021財年美國軍事力量:太空部隊、特種部隊、文職人員和承包商》報告

據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官網1月8日消息,CSIS發布《2021財年美國軍事力量:太空部隊、特種部隊、文職人員和承包商》報告。報告分析了美國太空部隊、特種部隊、國防部文職人員和政府服務承包商近年來的力量變化及未來挑戰。報告指出,美國太空部隊與空軍的撥款及研發活動尚未完全分離,未來需拜登政府及國會儘快決定太空部隊的人員構成、武器使用權限以及商業衛星的利用方式。特種部隊的規模及任務範圍已迅速擴大,但嚴重依賴海外應急行動資金。全國國防領域文職人員在前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的審查和節約預算倡議下減少約7000人,2021年的加薪幅度也小於軍事人員。政府服務承包商的使用成本以及參與活動範圍一直存在爭議。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刊文《落後但有動力:中國半導體產業現狀》

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官網1月7日消息,布魯金斯學會刊文《落後但有動力:中國半導體產業現狀》。文章分析了半導體行業特點、中國的半導體戰略及全球半導體產業現狀,為美國制定半導體行業政策提供建議。文章指出,中美在半導體領域具有高度相互依存關係,即中國大型科技企業依賴美國晶片,而美國企業依賴中國的客戶、市場和製造。報告強調,拜登政府與國會應仔細權衡美國半導體企業在中國的收益及美國技術輸出危害國家安全的風險;區分國家主導和市場主導的運營商;平衡中國學者和學術合作的益處及工業間諜活動和智慧財產權洩露的風險。

歐盟通過歐洲創新委員會基金向42家創新型企業進行投資

據歐盟官網1月6日消息,歐盟通過歐洲創新委員會基金向42家創新型企業進行1.78億歐元的股權投資,以鼓勵衛生、循環經濟、先進位造業等領域的突破性創新。42家創新型企業包括法國醫療護理企業CorWave、荷蘭國際衛星和通信企業Hiber、法國太陽能航空企業XSUN、愛爾蘭數據和機器學習企業Geowox以及冰島製藥企業EpiEndo等,每家企業獲得50萬歐元至1500萬歐元不等的投資額。本次投資是EIC基金的第一輪投資,還有117家企業正在接受投資審查和評估。

信息

英國人工智慧委員會發布《人工智慧路線圖》報告

據英國政府官網1月6日消息,英國人工智慧委員會(UK AI Council)發布了《人工智慧路線圖》(AI Roadmap)報告,以幫助英國政府制定人工智慧戰略方向。該報告重點關注四個方面:研究、開發與創新(Research, Development & Innovation);技能與多樣性(Skills and diversity);數據、基礎架構和公共信任(Data,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Trust)以及國家及跨部門的運用(National, Cross-sector Adoption)。英國人工智慧委員會認識到,英國需要國家人工智慧戰略,來確定優先級並設定時間表,使英國成為最適合AI發展的國家之一。

美國務院成立新的網絡空間安全和新興技術局

據國會山網站1月7日消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批准了在美國務院成立新的網絡空間安全和新興技術局(CSET),以應對網絡安全和新興技術威脅。美國務院發言人在宣布成立新辦公室的聲明中表示,建立CSET對美國網絡空間和新興技術安全的外交工作至關重要,因為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等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已經提出了嚴峻挑戰。此外,建立CSET將有助於與合作夥伴和盟友在一些緊迫的國家安全問題上進行有效接觸。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概述美國未來取得電磁頻譜優勢的路線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1月8日消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約翰·海騰(John Hyten)在老烏鴉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Old Crows,AOC)主持的一次網絡會議中表示,美國國防部必須在全球聯合部隊、武裝部隊和工業界取得進展,以推進新的電磁頻譜優勢戰略。美國國防部必須密切關注新電磁頻譜戰略中對五個目標的描述。該五個目標分別為:發展能力;建設敏捷的、完全集成的電磁頻譜基礎設施;建立電磁頻譜的備戰狀態;建立持久的夥伴關係,從而在電磁頻譜中獲得優勢;建立電磁頻譜的有效治理體系。

美國防部將評估量子計算機威脅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1月8日消息,根據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美國防部需要向國會提交一份報告,以提供「量子計算技術對關鍵國家安全系統構成的當前和潛在威脅和風險的全面評估」。此外,美國會還希望國防部提出「研究、開發和採辦活動」的建議,以確保關鍵國家安全系統的安全。該評估必須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並由美國防部長在2022年2月前進行匯報。

英特爾正考慮將部分高端晶片生產外包給臺積電和三星

據TechWeb網1月9日消息,英特爾公司正考慮將部分高端晶片生產外包給臺積電或三星公司,以解決該公司自身製造能力短缺的問題。英特爾公司的晶片製造過程連續拖延,迫使其考慮外包這一選項。此前,英特爾執行長鮑勃斯旺(Bob Swan)也曾表示,他將在2021年1月21日召開的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披露公司的外包計劃。消息人士稱,英特爾已經與臺積電和三星電子的半導體部門就生產英特爾部分晶片的可能性進行了談判。不過,該公司尚未做出最終決定。

紐西蘭央行稱其數據系統遭黑客攻擊,商業和個人敏感信息或已洩露

據cnBeta網1月11日消息,紐西蘭央行表示,該行的一個數據系統已被一名身份不明的黑客入侵,商業和個人敏感數據或已洩露。紐西蘭央行行長Adrian Orr表示,漏洞已經得到控制,該銀行的核心功能 「仍然健全並保持運行」。Orr表示,該銀行正在與紐西蘭國內和國際網絡安全專家及其他相關部門密切合作,以調查並應對這次惡意攻擊。

生物

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俄羅斯生物安全法》

據國防科技要聞1月8日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籤署《俄羅斯生物安全法》,為確保俄羅斯生物安全奠定國家法規基礎。該部法律規定了一系列旨在保護民眾和周圍環境免受危險生物因素影響、防範生物威脅,以及構建和發展國家生物風險監測體系的配套措施;闡述了俄羅斯保障生物安全的法律依據、基本原則和主要活動;規定了政府機構、組織和公民在保障生物安全領域的職責、權利和義務;明確了主要的生物威脅及危險類型;以及加強國際生物安全合作等。

美國蘭德公司發布《人體網際網路帶來的個性化醫療和數據隱私風險》報告

據RAND官網1月8日消息,美國蘭德公司發布《人體網際網路帶來的個性化醫療進步和數據隱私風險》報告。人體網際網路包括任何收集健康或生物特徵信息的設備,其中含有讓人類保持健康或致其生病因素的數據,能促進人類對長期人口健康的理解,幫助醫生儘早發現疾病並提供更好的護理和更精確的治療,為更有效的公共衛生幹預指明方向,並給美國醫療體系帶來革命性進展,幫助其降低成本。但目前缺少由政府制定的、管理人體網際網路和避免其潛在危害的具體法規,人體網際網路面臨被入侵,並造成數據隱私洩露的風險。研究人員建議,國會應考慮制定數據透明度和隱私保護的國家基本規則;政府和行業應制定認證計劃,幫助使用者衡量不同設備的安全性;另外,製造商也需從一開始建立安全機制,並找出修補人體網際網路設備漏洞的方式。

日本檢出不同於英國和南非的新型變異新冠病毒

據新華網1月10日消息,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消息稱,從巴西入境的4名旅客確診感染變異新冠病毒,進一步分析發現,其感染的變異病毒不同於在英國及南非發現的變異病毒。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分析這種變異新冠病毒的傳染力和將感染者發展為重症患者的機率,以及現有新冠疫苗預防該病毒的有效性。

能源

美國批准北極星公司採用新工藝生產鉬-99

據中核智庫1月8日消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北極星醫用放射性同位素有限責任公司採用濃縮鉬-98生產鉬-99的工藝,以及升級RadioGenix系統鎝-99m發生器的相關軟體。該公司表示,這將是新生產工藝的首次商業規模應用,將顯著提高美國不使用高濃鈾生產鉬-99的產量和產能。據悉,美國一直嚴重依賴進口鉬-99。2009年,美國國家核軍工管理局開展一項旨在不使用高濃鈾生產鉬-99並建立一個可靠的鉬-99供應網絡的計劃,北極星公司的鉬-99生產工藝得到了美國國家核軍工管理局的支持。

海洋

美國海軍稱將定期在北極航行

據環球網1月7日消息,美國海軍部長布雷斯韋特近日表示,美國海軍將開始定期在俄羅斯附近的北極海域航行,以應對「莫斯科在北極高緯度地區的擴張」。布雷斯韋特表示,美國海軍將進入巴倫支海,然後繞過這一海域,前往科拉半島,並在這一地區更多地露面。當北極航道開通時,美國海軍將保證美國及其合作夥伴享有航行自由。位於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的科拉半島是一個高度軍事化的區域,這裡駐紮有俄羅斯北方艦隊,包括潛艇部隊,對於俄羅斯的軍力投送至關重要。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北極地區的戰略穩定與競爭》報告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1月8日消息,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北極地區的戰略穩定與競爭》報告。報告分析了當前北極地區的氣候、經濟和政治趨勢及其對美國戰略利益的影響,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報告指出,美國目前在北極的定位、導航與授時(PNT)以及通信和對地觀測等基礎設施不足以確保在該地區的戰備狀態,其態勢感知能力需要增強;相比於美國,俄羅斯在北極擁有更大的經濟和地理利益,因此要求美國與俄羅斯在北極投入同等軍事力量可能並不現實;核安全是北極的一個重要問題,但未被充分重視。報告最後提出三點啟示建議,包括維持介入北極的權限與能力、改善情報、監視與偵察(ISR)架構以及重視核安全。

航空

杜拜尖端技術公司利用磁屏蔽技術研發出無人機防禦系統

據國防科技要聞1月11日消息,杜拜尖端技術公司利用磁屏蔽技術研發出無人機防禦系統。據悉,該系統可發出磁束抵禦敵對無人機的攻擊,包括遠程控制的無人機以及根據預先設定路線實施攻擊的無人機。該系統可提高部隊的防禦能力,有望應用於更多國防軍事領域。目前,該公司正在與一家美國公司合作進行另一項研究,目標是將磁束的作用範圍提高到100千米。

航天

美國SpaceX公司將為英國提供「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

據衛星界1月11日消息,美國SpaceX公司的「星鏈」網際網路星座系統已經獲得英國通信監管機構的用戶終端許可證,將為英國提供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目前,該公司已開始向英國申請試用者發出測試邀請,將對「星鏈」網際網路服務開展測試。據悉,「星鏈」網際網路服務在英國每月的使用費用為89英鎊,設備套裝費用為439英鎊。

以色列和印度聯合測試新型地空飛彈系統

據翔智科技信息網1月11日消息,以色列航宇工業公司(IAI)和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聯合開發了一種中程地空飛彈防禦系統(MRSAM)。雙方在印度的一個測試靶場成功進行了測試,驗證了武器系統的所有部件,達到了預期目標。MRSAM包括一個相控陣雷達、指揮和控制中心、移動發射裝置和帶有先進射頻導引頭的攔截彈。該系統是一種先進的防空和飛彈防禦系統,將裝備於印度空軍、陸軍、海軍和以色列國防軍。

新材料

牛津大學開發出一種原子機器學習方法,助力非晶結構材料研究

據新材料在線1月9日消息,牛津大學使用更廣泛的、基於機器學習模型的、具有量子精確的高斯近似勢能(GAP)分子動力學模擬(GAP-MD),對包含100000個矽原子系統的液體-非晶態和非晶態-非晶態轉變過程進行了研究,並同時預測了其結構、穩定性和電子性質。納米尺度規模下非晶材料的結構相變研究標誌著研究人員對無序材料的仿真模擬已邁出了質的步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Nature》期刊。

先進位造

天津大學研發出3D列印的模塊式軟體機器人,可用於管道檢查

據中國3D列印網1月8日消息,天津大學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3D列印的軟體機器人,能夠在工業設施的管道上爬行,以進行檢查和監控。該機器人通過給抓手加壓和減壓進行攀爬運動,其彎曲機制和模塊化抓手,使其能夠在直徑為16-38毫米的管道上進行攀爬,並可在縱橫方向上旋轉。這一技術或將為工廠中管道監測帶來新方向。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開發出可自供能的電子皮膚

據搜狐網1月10日消息,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能夠自供能的電子皮膚,有效延長了續航時間。該皮膚上集成了微型太陽能電池的分布式陣列和軟彈性襯底上的紅外發光二極體。當暴露在光源下時,太陽能電池產生能量。如果被附近的物體遮擋,光的強度以及因此產生的能量會降低,當機械臂與物體接觸並確認觸摸時,其強度會降低至零。通過讀取太陽能電池和發光二極體的能量輸出變化,電子皮膚可感知距離、物體位置等多項參數。該電子皮膚可安裝於工業機械臂,實現安全的人機互動,其在智能假肢、腦機接口領域也具備應用潛力。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與科睿唯安發布《2020研究前沿》,中國在四大學科領域排名第一 | 科研圈日報
    >11 月 13 日,中國科學院與科睿唯安聯合發布《2020 研究前沿》報告。此外,製作方在《2020 研究前沿》基礎上,評估了世界主要國家在 148 個研究前沿中的研究活躍程度。在 11 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美國仍是最為活躍的國家,在生物科學、臨床醫學、物理學、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地球科學、生態與環境科學、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等 7 個領域均排名第一。
  • 北京交大前沿科學中心獲國家正式立項
    重磅北京交大前沿科學中心獲國家正式立項建設前沿科學中心的立項建設,標誌著我校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也標誌著我校不斷加快「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學科和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步伐
  • 北京交大前沿科學中心獲國家立項建設
    近日,北京交通大學「智慧高鐵系統前沿科學中心」獲國家正式立項建設。中心將圍繞全天候列車自主運行、全過程旅客易行服務、全生命高鐵健康管理等3個重點方向科學技術難題,開展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撐我國「高鐵名片」和「交通強國」建設。
  • 「板塊俯衝帶」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在北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學部第66次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以「板塊俯衝帶」為主題,於2017年6月24-25日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
  • 北京交通大學前沿科學中心獲國家正式立項!
    前沿科學中心的立項建設,標誌著北京交通大學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也標誌著我校不斷加快「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學科和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步伐。2020年12月31日,我校「智慧高鐵系統前沿科學中心」獲國家正式立項建設,中心將圍繞「全天候列車自主運行、全過程旅客易行服務、全生命高鐵健康管理」等三個重點方向的科學技術難題,開展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撐我國「高鐵名片」和「交通強國」建設。
  • 推動營銷行業科學發展,秒針營銷科學院2021屆科學家團隊誕生
    成立於2016年的秒針營銷科學院,是秒針系統組織發起的營銷科學及應用創新行業研究機構,致力於用科學的精神解決營銷理論研究及應用問題,沉澱可測量、可驗證、可預測的營銷科學方法論和知識體系,推動營銷行業更加科學、健康、有序地發展
  • 秒針營銷科學院院長、明略科技集團副總裁譚北平先生將出席2020執牛耳數字營銷商業大會
    秒針營銷科學院院長、明略科技集團副總裁譚北平先生將現場出席2020執牛耳數字營銷商業大會,並帶來關於數字營銷商業的前沿洞察分享。數據分析與洞察行業的專家,擁有16年市場研究經驗和超過11年的洞察產品開發經驗,是業界認可的數據分析與洞察行業專家。曾任Millward Brown在華研發體系負責人。2014年,譚北平創立數字新思,跨界整合大數據、神經營銷學以及經濟學前沿,用真實行為和真實情感數據推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營銷革新。
  • 中科院化學與前沿交叉領域學術研討會在蘇州召開
    11月9日,中國科學院化學與前沿交叉領域學術研討會在蘇州召開。研討會由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組織,來自中科院化學、材料和生命領域的48個國家和院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共190餘人參加會議。  中科院前沿局局長高鴻鈞介紹了召開前沿交叉學術研討會的背景。
  • 2020年12月科技熱詞來啦!|月球|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太空探索...
    遺憾的是,在美國政府於2011年通過的「沃爾夫條款」失效前,包括NASA、美國國務院科學委員會等美國官方機構與中國在航天上的往來合作遭到了美國法律的限制,中美雙方在研究月壤上的阻力來自美方。由史丹佛國際研究中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與康奈爾大學管理。該望遠鏡直徑達305米。阿雷西博望遠鏡是固定望遠鏡,不能轉動,只能通過改變天線饋源的位置掃描天空中的一個帶狀區域。2020年12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確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平臺一夜之間坍塌,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 達沃斯報告:環境威脅是2019年世界面臨的最大風險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1月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約6000萬人生活受到極端天氣影響,1萬多人死於各類自然災害。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2018年12月30日報導,2018年是嚴重自然災害頻發的一年,創紀錄的山火和罕見的暴雨襲擊了美國。9月,颶風「弗洛倫斯」和「麥可」在一個月內相繼襲擊美國東海岸,造成嚴重損失。
  • 全球14家單位學者聯合發布全球海洋變暖「2020年度報告」
    1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共建單位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全球13個研究單位20位科學家(包括美國科學院院士Prof.M.Mann、AAAS/AGU/AMS會士Prof. K.
  • 滴水湖論壇:兩位諾獎科學家在滬發布前沿產業說明
    和訊網消息 6月22日下午,諾貝爾獎科學家前沿研發和戰略新型產業說明會在上海舉行。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全球諾貝爾獎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和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全球諾貝爾獎科學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巴瑞•夏普萊斯親臨現場,發布各自的前沿研發和戰略新型產業說明:病毒抗體產業項目和點擊化學產業項目。
  • 《南亞東南亞國家科技需求白皮書》發布
    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2020年度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工作會議召開《南亞東南亞國家科技需求白皮書》發布11月18日,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2020年度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此次會議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作為昆明科技對外合作交流的重要內容,以國內科技交流合作內循環促進金磚國家和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外循環,旨在不斷強化昆明國際科技開放合作,加速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逐步提升和擴大昆明「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影響力,推動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 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
    據微信公號「國家郵政局」7月9日消息,日前,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快遞業發展呈現四大特點。一是規模質效持續提高。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增量再次突破100億件,對世界快遞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
  • 《2019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發布:去年末中國銀業金融機構網點...
    央廣網北京3月12日消息(記者張茜)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記者獲悉,近日,在第38個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中國銀行業協會正式發布《2019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中國銀行業協會連續第13年發布。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2020年度學術成果...
    文化藍皮書系列包括:《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報告(2017~2020)》《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9~2020)》《中國普洱茶產業發展報告(2019~2020)》《2020年國際文化科技趨勢報告》《中俄文化交流年度報告(2018~2019)》和《中越人文交流年度報告(2018~2019)》;「文化中國書系」包括:《探索文化發展觀念 助力文化產業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文化政策調研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2020年度學術成果新聞...
    2020年12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2020年度學術成果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圖為發布會現場。中國網12月20日訊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以下簡稱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主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2020年度學術成果新聞發布會」今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新聞發布會集中發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20年度的代表性科研成果,由文化藍皮書系列和「文化中國書系」兩個部分組成。
  • 安溪人陳志堅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從小勤奮好學
    陳志堅(中)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導報訊(記者 郭冰德 通訊員 林愛娥 陳德進 文/圖) 從安溪走出的科學家陳志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近日來,這一來自大洋彼岸的消息振奮泉州人的心。  據導報記者了解,北京時間4月29日晚上,美國國家科學院第151屆全體院士年會宣布:陳志堅博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安溪縣委、縣政府第一時間發去賀信。  據了解,美國科學院成立於1863年,至今已有151年的歷史,每年在世界各國評選出在世界某個科學領域最傑出的代表、為人類科學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為科學院院士。
  • 2020年上半年IT前沿技術發展及航空業應用盤點
    一直以來,信息部不斷利用信息化手段、前沿技術等賦能業務,在銷售、生產、運行等各領域滿足發展需求,最大化實現業務價值,提升東航核心競爭力。  本文選取了2020年上半年全球IT前沿技術的部分重大突破,搜羅了全球航空業的部分最新應用實踐,同時也總結了東航2020年上半年在前沿技術方面的落地成果,也許一個未來感十足的生活還沒到來,但是離我們其實沒有那麼遙遠。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背景多部門發布多種入侵物種名錄 今年將推動立法 我國相關部門一直對生物入侵保持警惕,多部門發布過入侵物種名錄。 由原國家環保總局(及此後的原環保部)和中科院聯合發布的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已經公布4批。2003年1月,原國家環保總局與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第一批外來生物入侵的名單,共有16個品種,典型物種如鳳眼蓮(水葫蘆);2010年1月,原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制訂,環境保護部發布第二批外來生物入侵的名單,共有19個品種,比較出名的如克氏原螯蝦(小龍蝦);2014年8月,環境保護部辦公廳發布第三批外來生物入侵的名單,共有18個品種,常見有巴西龜等;2016年12月,環境保護部辦公廳發布第四批外來生物入侵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