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綜藝市場,恐怕超過了很多綜藝人過去的想像。如果說過去幾年,綜藝節目在人們休閒消遣時間中的地位只是逐步上升,那麼今年,量變產生了質變,綜藝節目正式成為不少人閒暇時光裡的主要選擇,從網絡綜藝到衛視綜藝,已經全然不分家,密不透風前赴後繼得鋪滿每個人的周六周日,開始能夠與電視劇電影爭奪kill time的主角地位。
回顧今年娛樂圈裡的新人,新詞,熱搜的力度,甚至引發的全民討論,從綜藝中誕生而來的不在少數,幾乎佔據掉娛樂圈新鮮事半壁江山,你可以不看綜藝不追節目,但你躲得過錦鯉楊超越嗎?能看不見王菊的力量嗎?避得開和朋友討論到底熱搜上的哪對素人能成情侶嗎?也許一分鐘的節目都沒看過,沒關係,只要換上超越觀音像,發表自己最討厭沒有實力的人的觀點,就已經成功成為最跟得上時代的年輕人了。
並非一切的新都是好變化,都值得鼓勵,難免剛開始粉出的愛豆不爭氣,也難免發現都是節目的安排操縱或劇本,但沒有起步,改變進步就無從說起。至少,在今年綜藝的突破中,已經能夠看到更精品化的方向,更本土化的思考,以及更拓展的思路。
真的是偶像元年嗎?年初的《偶像練習生》首先給觀眾上了粉圈第一課。100個男孩子選出了9個,完全由被稱為「全民製作人」的觀眾,確切地說,是粉絲,投票選擇而來。臺上實力幾乎是最不重要的事,每期兩小時的節目,重心在於記錄、過程、蛻變。初見面的實力差,某種程度上成了一種優勢,只要表現出足夠強的欲望和進取心,就能一步步把粉絲收入囊中。決賽的五位數高價門票,當天的收視率,都意味著節目給大眾潛移默化地普及了偶像的粉圈規則。無論能不能接受這套規則,看著節目的人都開始動搖,雖然男孩子們水平層次不齊,但他們確實好看、有趣、上進。
《創造101》劇照,決賽主題曲舞臺如果說年初還只是普及,到了夏天的《創造101》,觀眾已經能坦然接受這套規則,甚至參與其中成為一份子。在這樣的前提下,楊超越和王菊才能夠出圈,成為全民討論熱點。她們都不是實力者,卻是《創造101》的頂尖流量,倆人的鏡頭多少決定這個節目能在熱搜待多久,單是找角度花樣分析討論兩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就包了媒體一個夏天的娛樂選題。
《明日之子2》截圖,吳青峰帶領的獨秀賽道蔡維澤奪冠。在這兩檔節目之後,《明日之子2》找來何炅當主持,導師也請到了吳青峰、華晨宇、李宇春三個當下流行樂壇裡既有流量又有實力的代表。但奈何節目組再用力,選手不爭氣,話題選手全撲街,導師自己挑中的又不討觀眾喜,冠軍蔡維澤節目後有了一些粉絲,但始終不能在娛樂圈佔上一角,熱度只存在於節目裡。
在一陣陣熱搜討論高潮後,有人定義今年是國內的偶像元年。到底是不是?在年底,也許我們已經得到一些確認了。小偶像們在節目之後,逐漸暗淡下去了。半年過去,9人團和11人團遭遇一樣,沒有代表作,打歌舞臺少得可憐,配套綜藝幾乎沒出圈,粉絲群體迅速瓦解,資源也並沒有比成團之前要好多少。
到了年底,兩個毫無水花的團,出道的沒出道的,抱團在一起共同做《完美的餐廳》,其中不乏一些原本的流量選手,但這檔綜藝如果不是粉絲,關心的人實在不多。
回顧這一年所謂的偶像元年,兩個節目選出的人,除了當初期期被罵的楊超越真的越來越像明星,上別的綜藝依然很有話題性,其他人連曝光機會都很少,後來唯一的話題就是可憐,命運被公司們擺布。
這樣的結局,要說是偶像元年不像話,但這不代表沒有希望。正如剛才所說,節目潛移默化向觀眾普及了偶像規則,飯要一口口吃,楊超越能夠成功不是不能複製的。其次,偶像生態鏈只在粉絲圈裡完善沒有用,沒有其他配套「硬體」,巡演到底能撐多少場?公司賺完一筆算完,難道指望這些小偶像們自己想出路幫公司繼續賺錢嗎? 好在我們看到,類似於《中國音樂公告牌》《由你音樂榜》已經開始提供一個打歌舞臺,不少影視劇也找到實力小偶像唱主題曲,從後續的出路來講,偶像之路需要倒推能力,綜藝咖,唱將,演戲,選拔時期就要更加嚴格,說是偶像是用來成長的,但實際上呢?從節目出去後,在國內面對的就是風雲變化的真正娛樂圈,實力全面完全不用,有擅長才能生存下去,最起碼,要有擅長一項的苗頭底子。
觀察類綜藝激發新鮮感今年熱搜除了娛樂圈新人,偶像,還喜提了幾個素人,《心動的信號》讓觀察類綜藝身影出現在國產綜藝裡。觀察類,是指真人秀第一現場加觀察室第二現場節目形式,從解說角度連接真人秀主角和觀眾。
《心動的信號》裡除了楊超越又露了一把臉,真正的主角還是四對素人。雖說本身是韓國模式拷貝,但就表現來講,國內素人們完全沒輸韓國。
對於當下年輕人來說,偶像的投射容易遇到挫折和欺騙,但普通人的情感生活有種誰也別裝了的戲謔通透感,鬼使神差地你就打開了新一期。相較韓國在兩性戀愛上能玩出無數花樣的節目,國內這方面的開發值得期待,從明年的綜藝片單能看出,衛視和平臺都在推出自己的素人戀愛節目,起碼在五六檔以上。
《妻子的浪漫旅行》劇照,程莉莎、郭曉冬除了戀愛,觀察類綜藝也有其他形式。《妻子的浪漫旅行》也算是小範圍裡引發了一些討論,本來人選上乍一看沒什麼亮眼的配置,但幾個妻子放在一起,避開老公,和看似姐妹實則暗暗較勁婚姻狀況的女演員同行出遊,遊出火花,郭曉冬妻子程莉莎是打開局面的關鍵人物。郭曉冬對妻子的不了解,多年心結,夫妻相處的分寸、模式都引人思考。不太上綜藝節目的嘉賓,在這一類真人秀節目中比較容易表現出真情實感,他們遇到的問題,往往是普通觀眾也會遇到的問題,更有借鑑意義。
同樣的模式,《我家那小子》也是因為熟悉度而讓觀察類節目更精彩的例子。觀察者與真人秀主角之間隔著屏幕的相互回應,回憶,是當代社會家庭關係焦慮的反射。
雖說這一類綜藝儘管很容易做不好,沒看點,太平淡,但其中意義著實不小。選擇的樣本非常關鍵,除了戀愛話題能戳中當代年輕人,家庭內部,人際關係,都是普通人生活裡的焦慮重點,通過明星或有表現力的素人典型案例分享生活焦慮點,解決方法,不失為是對社會心理健康提升的辦法。
除了唱歌過日子玩遊戲,綜藝還能幹什麼?在這一年裡,有一個重要拓展在於綜藝的方向選擇上。
年初一檔《聲臨其境》完全是本土原創,引起了大家對配音這一行業的注意,這檔節目不拼臉不拼粉絲也不拼公司資源,完全在於個人能力的比拼。在國產影視劇進入配音時代後,演員幾乎不再用心練臺詞能力,這是近年影視劇被詬病的重要方面。這檔節目則邀請表演演員和配音演員,重新提出了臺詞能力的重要性,從結果可以看到,韓雪因為臺詞功底再次被觀眾和業內注意到,朱亞文王勁松等也展示了真正演員的功底,節目也喜聞樂見,受到觀眾歡迎。可見,綜藝的方向並非只能在娛樂性強的唱歌玩遊戲過日子的圈子裡打轉。
《聲臨其境》劇照,韓雪在這之後,更多其他方向的綜藝也湧現出來。《相聲有新人》雖說被稱為德雲社場子,也有老郭坐鎮,但對於怎麼聽相聲,相聲裡的基本能力,相聲演員的生存狀況,都有普及性。
第二季的《我就是演員》相比第一季而言,更加專業,請來的飛行導演陳凱歌、許鞍華等也給出更專業關鍵的點評,演技的重要性被提升,不論節目裡有多少是利益關係,至少任素汐、金世佳、塗松巖、韓雪等讓表演重新成為演員的重要衡量標準,顯然經過兩季,觀眾對於國產影視劇演員的能力要求在提高,這從今年的國產劇市場裡可見一斑。而仿照偶像模式的《演員的品格》也在近期開播,想法是好的,但在硬體配置上比較弱,因此選出的新人演員也很難具有說服力了,如果能堅持到下一季,找來更合適的導師,這種模式機會也很大。
《我就是演員》截圖,任素汐、王陽說相聲的,演戲的,配音的,都在綜藝裡露了臉,優酷「這就是」系列雖然不算精緻,毀譽參半,但其中《這就是街舞》和《這就是灌籃》也在自身受眾群體中引發熱議。兩個街舞節目故事線沒有去年說唱那樣的跌宕起伏,但在街舞圈和有舞蹈偏好的觀眾中,也算是飽了眼福,殘酷的淘汰機制,大強度的競技性,不能說節目沒有像說唱一樣播火了這個行業就是失敗,畢竟舞蹈缺乏和觀眾更直觀的語言共鳴感,但從整個綜藝市場的豐富度來講,節目令不少街舞舞者獲得了身份正名,這不就是好事嗎?
慢綜藝怎麼拍最好看?慢綜藝從去年《嚮往的生活》開始成為國內綜藝市場的黑馬,漫不經心的生活只要剪輯得當,嘉賓合適,就比玩遊戲的真人秀更精彩,更能感受到真人秀中的「真」字。
今年幾檔去年比較成功節目的續集都不差,《嚮往的生活2》《親愛的客棧2》《中餐廳2》都沒有水平大跌,但不得不承認,關注度少了許多。究其原因,節目組本身必須背鍋。
比如《中餐廳》第二季,趙薇對廚房熟門熟路,各個嘉賓先在家裡學出幾道拿手菜,氣氛是很和諧,但節目日常實在太乏味了,觀眾並不想看好幾個黃磊一起開飯店,嘉賓裡起碼四個人的英文都不成問題,真正的西方人來這裡會遇到強烈的口味不適,但嘉賓們並沒有當一回事。並不是說國內明星們不像《尹食堂》的明星一樣真關心餐廳,而是當節目組難度降低,要求降低,誰不願意開心拿錢上個節目玩兒呢?
同樣的問題出在《親愛的客棧2》上,王珂很有商業頭腦,也很有心,但是三個員工都不是有眼色的人,前期過程也過於漫長,慢生活的確突出了真,但畢竟還是節目,要讓觀眾周末花一個小時看,在剪輯和前期工作都要下功夫,一檔慢生活慢出尷尬就很有問題了。
《幸福三重奏》劇照,汪小菲、大S相比之下,今年的《幸福三重奏》算是非常成功了。三對不同年齡層的明星夫妻,展現了三種不同的夫妻生活狀態,難得的是大家都表現自然,該犯懶的還是犯懶,該講究的還是要講究,沒有刻意去立什麼模範丈夫、賢妻良母的人設。比如陳建斌蔣勤勤這一對很典型的中國夫妻,他們的相處模式讓許多觀眾想到自己的婚姻或者父母的婚姻,所以一度也成為網絡熱議話題。大S的「剝蝦」理論也曾上熱搜,乍看會覺得她矯情,但細細觀察大S的為人處世,就會明白何以她和汪小菲會是幸福的一對。
慢生活綜藝節目的成功失敗,全看對於真和秀的平衡。要說這幾檔節目的成敗就體現了是否能平衡好二者的關係。真是用於對生活本身的映照,映照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內心,就已經成功一半,但秀也很關鍵,《親愛的客棧2》看點寥寥,《中餐廳2》平淡乏味,就是節目在設定階段沒有想好,試想如果讓《幸福三重奏》裡的三對夫妻去窮鄉僻壤艱苦環境下過日子,恐怕也沒有什麼美好味道了。
音樂節目花樣翻新依然有機會說起音樂節目,今年應當說是個小年。往年的幾檔王牌,今年漣漪都沒蕩起來,選手中沒有後備人才,嘉賓也相對疲軟,不知道多少人能說出今年《中國新歌聲》《歌手》《跨界歌王》的冠軍是誰?
傳統節目不行了,新形式還是有一些激起了水花。《幻樂之城》雖然只在王菲出現時短暫有過收視高峰,但認真追看節目的觀眾不在少數。這種新的綜藝體驗讓人能看到節目組對新的挑戰,看到對音樂本身的認真思考,更是一種節目組和嘉賓對音樂的想法上的真實表達。
《幻樂之城》劇照,王菲、竇靖童另外,在藝術圈裡圈外都炸開的《聲入人心》,以原創聲樂類節目為出發點,找廖昌永、尚雯婕和劉憲華做導師,專注於美聲唱法。廖昌永的幽默風趣迅速圈粉,節目組也表示,主要目的是為了消除大家對高雅音樂的偏見。節目的備受歡迎也證明,觀眾並非只對流行音樂有興趣,放開對觀眾偏好的揣測,不要認為觀眾只看臉,對觀眾的審美和接受度有信心,好的音樂節目依然是主流綜藝。
《聲入人心》海報《中國音樂公告牌》的想法也很美好,拋棄了傳統MV打歌的靜態模式,著重舞臺現場感,讓一些相對小眾的歌手也有了展現的機會。但不可避免的是也會遇到許多實際問題。比如作為一個普通音樂愛好者,你就容易產生這樣的疑問:這首歌不怎麼樣嘛,為啥能進前三名。這其實也不單單是節目的問題,只要牽涉到「打榜」,用音樂實力說話,還是用人氣實力說話就不好講了。
《中國音樂公告牌》劇照,張藝興打歌舞臺實際上觀眾並不是不再愛看音樂節目,只是本就出現問題的華語樂壇,想做好音樂綜藝,比其他類型更加困難。這對節目組提出了更高要求,每個人都粉飾太平,觀眾心知肚明,當真人秀市場上導演組絞盡腦汁開發節目裡做什麼才能吸引觀眾眼球,音樂節目如果不改變不挑戰就不可能開花結果,創新和較真對於音樂節目來講,是能做好的基本態度。
續集們突破不大 進步不多綜藝行業有不過三季的說法,今年不少崛起較早的熱門綜藝都已經過了這個坎,精彩度的確有下降,相比幾個爆款,沒有出錯的,就算是度過難關了。
《奇葩說》第五季,如果沒有薛兆豐,沒有詹青雲等專業辯手的加入,這檔節目幾乎就要救不回來了。
《我是大偵探》在上半年用一種難看的姿勢撲街,《明星大偵探4》在下半年總算挽回點顏面。
《奔跑吧》和《極限挑戰》都發揮正常,本該是什麼樣的水準依然還是那樣的水準,突破稱不上,小熱點也有,保全收視率還做得到。在沒有其他強勁綜藝節目在同檔期競爭的情況下,老粉絲老觀眾應當還會繼續蹲守,mc已經完全固定熟悉,能玩出多少花樣,就要看導演組有多大的欲望讓它裝新酒,還是看它勻速向前,直到有一天做不下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