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交替馬蜂很煩躁 國慶至今21人被蟄傷求助西南醫院(圖)

2020-11-25 網易新聞
國慶至今,西南醫院接收了21名被馬蜂蟄傷的患者。 西南醫院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0月14日21時47分訊(記者 黃宇)近期天氣冷暖起伏較大,正是馬蜂最煩燥的季節。國慶節至今,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就收治了21名被馬蜂蟄傷的病人。今(14)日,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急救鄧朝霞副教授告訴記者,如被馬蜂蜇嚴重蜇傷,請立即到醫院就醫,否則會出現生命危險。

上廁所摘柚子 不知為何惹到馬蜂

很多人認為「我不犯蜂,蜂則不會犯我」,但是很多被馬蜂蟄得很慘的病人,常常無辜中招。國慶節至今,西南醫院急救部收治的21名被馬蜂蟄傷的患者中,就有好幾位「無辜者」。

10月12日,28歲的劉鑫(化名)跟老婆錯峰出行,自駕到外地遊玩。高速路上,劉鑫突然內急,在應急道上停車後,他翻過隔離帶,找到一荒草叢生的僻靜處,想上廁所。誰知,這一行為惹惱了荒草叢裡的馬蜂。

憤怒的馬蜂對劉鑫沒有嘴下留情,劉鑫跑回車上,妻子看他被蜇得滿身是包,只能把他送到當地醫院。沒想到,劉鑫被蜇得太嚴重,還轉院到西南醫院接受專業治療。

躺在搶救室裡,正在做血液置換的王勇說起自己被馬蜂蟄的經歷,更覺得委屈。王勇是位養牛專業戶,事發當天,他正在潼南準備買牛。兩名介紹人和他一同向賣牛的農戶家走去,不知怎麼的,在前面帶路的兩人撞到馬蜂窩,憤怒的馬蜂唯獨蟄了走在最後的王勇。

當時,王勇就被痛暈過去,醒來時,人已經在醫院了。意識清醒後,他數了一下自己被蜇的傷口,足足有70多個「針眼」。

「怪我手賤!」同樣在搶救室的封治平,指著自己頭上無數個「針眼」,懊悔不已。事發當天,他到親戚家做客,看到親戚家柚子熟了,就拿了杆子,去準備柚子打下來吃。不知道怎麼回事,柚子沒打下來幾個,杆子卻打到馬蜂窩。於是,他被蜇得滿頭包。

被蜂蜇了怎麼辦 醫生教你這幾招

西南醫院急救部鄧朝霞副教授說,這21名患者大都出現了嚴重的休克、橫紋肌溶解、肌紅蛋白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狀,只能通過複合式血液淨化方法,包括血液灌流、血漿置換、連續性腎替代治療、血液透析等序貫治療,才能挽救其生命。

鄧朝霞提醒,在野外被馬蜂蜇傷,要仔細檢查傷口。如果傷口上有一小黑點,說明尾刺尚在傷口內,可用鑷子、針尖挑出。在野外無法找到鑷子或針時,可用粘性很強的膠布貼在傷口上的尾刺吸出,甚至可以用撥火罐的方法吸出毒刺。

但是,不可擠壓傷口,以免毒液擴散,也不能用紅藥水、碘酒之類藥物塗擦患部,這樣只會加重患部的腫脹。馬蜂的毒液呈鹼性,用弱酸性液體中和,如食醋或者果汁塗擦患部,可止痛消癢。如果被蟄傷得嚴重,或者被蟄傷的人發現有血尿,醬油色尿或者尿液減少的情況,必須立即送到醫院。

出門旅遊時,怎麼預防被馬蜂蟄傷呢?鄧朝霞表示,市民儘量不要穿深色的粗糙的衣服。光面的衣服,馬蜂不容易在衣服上貼住,而毛呢大衣、毛衣之類衣服,馬蜂特別容易貼在衣服上。再則,女士應避免噴香水,會吸引到蜂類。

作者:黃宇

本文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馬蜂出沒高峰期 國慶出遊要小心
    近日又有馬蜂蟄人的消息傳來。9月中旬,國內一家公司組織70多名員工到山區開展團建活動,但是在返回山路上,遭遇了大群馬蜂圍攻,23名員工被馬蜂蟄傷,患者均出現蜇傷處紅腫疼痛,部分患者還有口唇麻木、頭暈、胸悶不適等全身症狀,被迅速送到了醫院治療。
  • 為保護祖孫二人安全 他倆用身軀遮擋馬蜂被蟄傷
    9月27日下午,湘潭市湘潭縣分水鄉曉衝村一祖孫兩人誤入馬蜂危險區域,險被馬蜂蟄傷,幸得在處置現場執勤的一名鄉鎮志願消防隊員、一名駐村輔警上前喝止,並用身軀幫忙遮擋馬蜂,祖孫兩人未受傷害,但導致鄉鎮志願消防隊員肖斌和駐村輔警方棟炎全身多處蟄傷、紅腫,送往醫院救治並無大礙。
  • 9歲女孩被馬蜂蟄傷後不治身亡,醫生建議:趕緊學學「防蜂」知識
    9歲女孩被馬蜂蟄傷後不治身亡,醫生建議:趕緊學學「防蜂」知識前段時間聽說了這樣一件事,一位9歲的小女孩路過灌木林時,不慎觸碰到馬蜂窩被馬蜂蜇傷。當時立即出現了全身腫痛以及頭頸部四肢為主,疼痛難忍。從被馬蜂蟄傷到死亡,大約經歷了19個小時,同時被馬蜂蜇傷的還有他的父親以及哥哥傷情沒有那麼嚴重,經過治療之後就得到了好轉,看到這則新聞,相信大家都非常的惋惜,花一樣的年紀卻不想離開了。通常人被蜂追上之後,它的毒液吸收後可引起發熱,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尿少重,則出現呼吸以及吞咽困難,肝功能損害,黃疸,肺水腫等等嚴重的可能在幾個小時內就會死亡。
  • 馬蜂瘋狂!四川自貢消防摘除1500多個蜂窩(圖)
    摘除現場  入夏以來,馬蜂活動變得越發頻繁,繁殖、築巢,自貢區域內蜂窩泛濫,人與蜂的接觸中發生了不少蜇人事件。據統計,今年以來,自貢消防先後摘除蜂窩1500餘起。記者從自貢第四人民醫院獲悉,近期以來該院收治了蜂蟄傷病人29個,門診接診的輕微蜂蟄傷病人則達上百人。  6月起 出警不斷平均每月處理180多個  「每年夏季我們都要抽出不少人力摘除馬蜂窩。」記者從自貢消防支隊獲悉,夏秋是馬蜂回巢的季節,不少地方都出現馬蜂窩,讓生活在其蜂巢周邊的居民擔驚受怕。
  • 男子爬山時不幸被馬蜂蟄傷 沒過多久就休克
    其中一名遊客不幸被馬蜂蟄傷,原本以為沒多大事兒,不想5分鐘後,該遊客開始出現心跳加速、喉嚨發緊,渾身直冒冷汗的症狀,沒隔多久便暈了過去。 同行的其他遊客趕忙撥通了120急救電話。 下午1點左右,醫院急診科接到120急救電話後火速出發,由於當時遊客所處位置已經接近山頂,山路崎嶇。
  • 70多人團建23人被馬蜂蟄傷後緊急送醫,醫生提醒:看到它立即遠離
    幾天前,上海一家科技公司組織員工到寧波奉化山區團建,沒想到和一群馬蜂「狹路相逢」,最後導致23人受傷。一名同事被咬,一群馬蜂湧了過來70多人裡23人被咬「有位同事不知怎麼地被馬蜂咬了,沒過多久,一大群馬蜂聚集了過來,黑壓壓的一片,太嚇人了!」正在寧波市中醫院皮膚科住院的女士回憶起兩天前的一幕,依然心有餘悸。
  • 旅行途中一泡尿招來馬蜂攻擊 這不是天方夜譚
    昨日,西南醫院急救部發布提醒:馬蜂傷人高發季到來,該院本月以來已接收21名蜇傷患者住院進行血漿換置治療,其中3人為踢到路邊馬蜂窩。他們大多出現嚴重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狀。舒暢中的劉先生並不知道,小便正好淋在草叢的馬蜂窩上,還沒等他解決完內急,馬蜂們群起而攻之。受到驚嚇的劉先生一路狂奔,不一會兒全身起了五六十個包。全身灼痛的劉先生放棄旅行,開車去附近醫院。到達醫院時已出現肝腎功能損傷情形,隨即轉院。經過一系列治療,他才轉危為安。悲傷腳法 一腳踢到馬蜂窩記者在西南醫院急救部208床見到了頭上塗滿藥水的章先生。
  • |胡蜂|蜜蜂|馬蜂|蜂巢|蟄傷|-健康界
    近日,我院兒童重症醫學科(PICU)先後收治了五名被胡蜂蟄傷的小患者,他們或者是放學路上石子投擲蜂巢,或者是周末和家長進山遊玩惹怒蜂巢,這些患兒的面部及全身多處被蜂蟄傷,PICU為他們相繼進行了血液淨化治療,其中一名患兒,因為蜇傷特別嚴重,目前仍在搶救治療中。
  • 大爺掃地被馬蜂圍攻險丟命 為啥到了11月馬蜂襲人仍頻發?
    馬蜂襲人!聽起來離我們有點遠。而10月至今,僅重醫大附三院急救部就接診了近10例蜂蟄傷。渝北區公安消防支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接到910起摘取蜂窩報警,其中855起發生在6月至今的夏秋季節。致命襲擊馬蜂致死多為兩種情況 「但並非所有蜂蟄傷患者都這般幸運,嚴重的蜂蟄傷會致命!」重醫大附三院急救部主任閆柏剛介紹,被馬蜂或是蜜蜂蜇後,嚴重者可能致命。出現死亡的原因,一般有兩種。首先是傷者本身出現過敏,這是個人體質的原因。
  • @東營人 秋季馬蜂活動頻繁 發現蜂窩後切勿自行摘除
    9月15日上午,東城街道安寧社區第十八號網格員李琳、第十九號網格員趙淑傑在小區巡查時收到居民反映,窗戶上有馬蜂窩,馬蜂亂飛,有居民被蜇傷,希望網格員能幫忙解決。網格員到現場查看後,撥打119求助消防員幫忙摘除。東三路消防支隊的消防員趕到現場後,穿上防護服,用殺蟲劑噴殺在外圍飛散的馬蜂后,取下蜂巢窩進行安全處理。
  • 一居民被馬蜂蜇暈了 急診科醫師給大家提醒!
    家住天通苑的王先生去公園遛狗,一不小心招惹了馬蜂,額頭、手指中指等3處被蟄傷,不到5分鐘就暈倒在地,人事不省,被120送到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急診進行及時搶救才挽回生命。圖為患者被馬蜂蜇後全身皮膚紅腫上兩圖為王先生甦醒後為醫師指出馬蜂蜇的部分部位接診後,確診王先生為嚴重的過敏反應以致休克狀態,蟄傷後曾出現頭暈、心慌、大汗、聲音嘶啞、憋氣、全身皮膚紅腫,此類速髮型過敏極其兇險,需立即就醫搶救,若發生延誤,後果不堪想像。
  • 昨天寧波一男子被馬蜂蜇傷後死亡 馬蜂愛蜇什麼樣的人?
    ,送到醫院後,經搶救無效死亡。昨天下午,他帶領施工隊在洋漲村附近山上的水庫施工時,被馬蜂蟄傷並暈厥,和他同去的4名員工立即趕到現場,將他送到郭巨衛生院搶救。不幸的是,最後還是沒有搶救過來。為何秋季是馬蜂傷人高發期?秋季是馬蜂回巢的季節,因此在8月、9月、10月馬蜂窩增多就不足為奇。在這個時期裡,馬蜂生長、發育、繁殖、築巢的速度較以往加快,在尋食的過程中,馬蜂對人有心無心的驚擾異常敏感,對人的攻擊性變強,加上這一時期,蜂無花可採,無蜜可釀,正是「尋釁滋事」期,所以易發襲人事件。
  • 4人取走馬蜂窩後,一過路人被馬蜂怒蜇身亡
    王方書生前在醫院搶救法院通過審理查明,2019年10月5日下午5時許,被告黃某波分別打電話給黃某華、韓某某及朱某某,提議摘取蜂巢,取蜂巢裡的馬蜂蛹吃,被告黃某華、韓某某、朱某某表示同意。當日20時許,四被告在筠連縣武德鄉半坡村小地名「兩河口」處集合,被告黃某波帶上防蜂衣、滅蚊劑、口袋、鋸子、繩子等工具取蜂巢。
  • 父親被馬蜂蟄傷身亡,女子坦言這不是意外?女子:悲劇可以避免
    文案:崇凜編輯:劉一刀導讀:馬蜂又名為"黃蜂",是一種昆蟲含有毒性。馬蜂在遇到破壞時會四處攻擊,輕則產生一些過敏反應,重則可命喪黃泉。近日有媒體報導,杭州汪大姐的父親被馬蜂蟄後不幸身亡,對此看似一場意外,卻又不是意外。
  • 被馬蜂蟄傷後,長沙一園林工人恐變植物人!此前還有7、8人中招……
    炎炎夏日正是馬蜂大肆築巢「瘋狂」繁殖的時期馬蜂傷人事件時有發生大家出行遊玩需要注意安全▲圖片來源於網絡7月15日上午,梅溪湖的蘇女士向記者求助,稱7月11號上午,自己的父親蘇先生在修剪梅溪湖周邊綠化帶時,被一旁灌木叢中的馬蜂蜇傷
  • 在被馬蜂蜇後該如何消腫止痛止癢
    馬蜂,通稱馬蜂,是一種尾部有毒刺,能蟄人,以花蜜和蟲類等為食的昆蟲,毒性有的還很大,一般根據胡蜂的毒性會因品種的不同而不同。我們在野外會經常遇到胡蜂,也會偶而受到胡蜂的攻擊而被蟄傷,在被蟄到後之通常傷口周圍會紅腫發燙,又痛又癢很難受,有過敏體質的人被胡蜂蟄後會發生蜂毒過敏症狀,嚴重還會因此危及生命。那我們在被胡蜂蟄後應該怎樣做才能消腫止痛止癢呢?
  • 安州男子被馬蜂蟄傷40餘處,住進ICU
    秋季是馬蜂的繁殖高峰期,也是馬蜂傷人事件高發期,馬蜂襲人可謂防不勝防。很多被襲擊的案例都是莫名其妙,如走在路上被狠叮,看見大馬蜂用手輕輕扇,也會被馬蜂「偷吻」。10月11日, 43歲的陳先生(化名),歷經了生死邊緣終於康復出院了。回想幾天前那一幕,他仍心有餘悸。
  • 今夏馬蜂擾民警情格外多,7月至今北京消防接報444起
    北京今年夏季的馬蜂擾民警情格外多。記者從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獲悉,7月1日至今,消防部門共接報摘除蜂窩類救助警情共444起,平均一天達12起之多。記者從昌平、石景山、東城、密雲、平谷和大興等消防支隊了解到,近期摘馬蜂窩求助陡增,有的消防救援站一天出警數次,有的居民小區多次叫來消防員滅蜂。
  • 夏天紅火蟻、馬蜂出沒傷人,塘廈一兒童被紅火蟻咬了一口差點...
    東莞市塘廈鎮最近就發生好幾起紅火蟻咬傷人事件,其中一名兒童被紅火蟻咬傷後過敏性休克,幸好搶救及時,平安無事;一位52歲的大叔不幸被蜂蟄傷頭頸部,呼吸困難,所幸及時送醫搶救,目前康復出院。醫生提醒,夏季是紅火蟻和馬蜂傷人高發時期,到野外勞作或到公園遊玩要特別注意,被咬傷後及時處理就醫。
  • 長安區男子在家摘核桃被蜂蟄傷 肝腎功能受損去世
    9月16日,西安市長安區王莽街道西三角坡村村民金培安在西安一家醫院去世,前一天他在自己院子裡被胡蜂蟄傷,送往醫院搶救,但還是沒能挽回生命。「剛上樹沒幾分鐘,就聽見他大聲叫喊,我從屋裡跑到院子裡就看見他被馬蜂(即胡蜂)圍著。」羅寶俠說,她趕緊讓丈夫從樹上下來,下到地上時,金培安的頭上還滿是一隻只胡蜂。她攙著丈夫趕緊進屋,把那些一直瘋狂追逐的胡蜂趕走,這才關上門窗。  「頭上滿是被蟄的紅包,密密麻麻數都數不過來。」金培安當時穿著短袖,羅寶俠大概數了一下,丈夫的一隻胳膊上被胡蜂蟄的紅包有2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