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智力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到目前為止上還沒有一種儀器或化驗方法能檢查出孩子的智力水平。近百年來,不少心理學家通過對嬰幼兒發展過程的細微觀察,發現智力水平是和大運動、精細動作、適應性能力、語言和社交行為等五大領域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的。下面看看高智商寶寶在五個領域有哪些主要的行為模式。
一、大運動
大運動是軀體活動和姿態反應,也是人體活動的基礎。若大運動發育得好,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若大運動發育的差,常為智力底下的早期指標,但不一定都是呆傻病。
主要行為模式的出現時間為:
3--4個月:抬頭90度;
5--7個月:翻身;
10--12個月:坐;
11--15個月:行走;
24個月左右:跑步;
30個月左右:跳躍。
二、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是手和手指探索,抓握和操作物體的能力。如果手的功能要發展得又好又快,是需要有眼睛配合的,這叫做眼手協調。手是智慧的前哨,俗話說的心靈手巧,就是指手的技能發展與智力水平有密切關係,因此,可以通過手的精細動作發展狀況來預示嬰幼兒的智力發展狀況是否正常。
主要行為模式的出現時間為:
2--3個月:抓握動作;
4--7個月:抓住動作;
6--7個月:耙弄動作;
7--8個月:倒手動作;
9--10個月:拇食指對捏動作;
18--24個月:翻書動作;
18--24個月:握筆動作;
24個月左右:穿扣動作。
三、適應能力
適應能力是指對刺激物進行分析、綜合的能力,它是和視覺、聽覺、語言及手功能的發展分不開的,因此又將它稱作應物能。適應性能力是智力發展的前奏,能預示將來智力的發展的好壞。
主要行為模式的出現時間為:
1個月:眼睛能跟蹤物體;
4個月:能找到聲源;
6個月:玩具失落會找;
8個月:有意識搖鈴;
10個月:能尋找盒內東西;
12個月:回蓋瓶蓋;
15個月:將圓盒蓋子蓋上;
27個月:認識大小;
30個月:認識紅色;
33個月:懂得「裡」、「外」。
四、語言能力
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心理活動。比如,孩子彼此之間交談、聽音樂、聽歌曲、講故事、說歌謠、寫字、畫圖畫等,這些聽、說、讀、寫都是不同形式的語言活動。語言可以促進兒童心理活動的迅速發展。
其主要行為模式的出現時間為:
1個月:發出輕微喉音;
4個月:伊呀自語;
7個月:發出da-da、ma-ma聲,叫名字時會轉頭;
10個月:會歡迎、再見;
12個月:有意識叫爸爸、媽媽;
18個月:能說出版個以上單字音;
24個月:能說兩句以上兒歌;
36個月:能說10個字以上的長句子。
五、社交行為
社交行為是反映小兒社會交往和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其行為模式也是內在成長因素所決定,有一定的發展程序:
1個月:眼睛跟人;
3個月:見到親人會笑;
4個月:認識母親和熟人;
7個月:對鏡子有遊戲反應;
10個月:會注視所提到的人和物;
12個月:能配合穿衣服;
18個月:白天會控制大小便;
24--27個月:能自己脫掉單衣、單褲;
36個月:會扣鈕扣。
一般來說,各大領域各種行為模式的出現是和大腦發育的成熟程度和孩子的年齡相關,不但有相互的連續性,而且有顯著的階段性。科學家們正是從中總結出一套規律性的東西,進而對嬰幼兒開展了智力測查工作。
我們開通了線上諮詢,家長可以把想要問的問題和相關症狀描述,通過點擊下方「點擊諮詢」諮詢,會有專業的康復老師為您解答,可以得到針對您孩子專屬的分析改善建議。
【聲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此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展示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站對本文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涉及用藥、食療、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囑!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