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覆同意 設立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

2020-08-28 羅建力

8月20日晚, 記者從在海口召開的海南長臂猿保護國際研討會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已批覆同意,依託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設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致力於吸引全球頂尖靈長類專家團隊和科研院所參與海南長臂猿保護。

海南長臂猿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長臂猿之一,也是中國特有的長臂猿,目前海南長臂猿僅存1個野外種群,分布在海南島霸王嶺自然保護區域,數量約30餘只。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全球總監Jane Smart博士在會上介紹,全球有20種長臂猿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海南長臂猿種群的極危等級居首,都存在種群瀕危滅絕的威脅,需要對這些長臂猿種群採取保護措施。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裁兼理事會主席章新勝介紹,長臂猿位於全球25種最瀕危靈長類物種之首,長臂猿也是最親近人類的一個物種,海南長臂猿也是長臂猿的瀕危種群之一,海南長臂猿是唯一個體數量止跌趨向穩定發展的長臂猿種群,保護研究海南長臂猿意義重大。

章新勝說,海南長臂猿居住在熱帶雨林裡,每天早上通過高亢美妙的歌聲來宣誓領地,海南長臂猿不僅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價值,對海南長臂猿的語言、行為、一夫二妻等婚配製度的研究,對於我們研究人類進化過程,人類腦科學現象都可能有啟發作用。

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武明錄在開幕式上宣讀成立國家林草局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的批覆。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將採取省局共建模式,由省林業局負責中心機構編制人員管理,黨務建設以及日常運轉等工作,國家林草局野生動物保護司負責對中心成立專業委員會和實施重點項目等業務進行指導。

國內外專家為海南長臂猿保護建言獻策 努力為全球提供長臂猿保護的海南方案

來自國內外知名專家共為海南長臂猿的保護建言獻策,並表示,海南長臂猿是一個重要的瀕危旗艦物種,將協同攻關、共同努力為全球提供長臂猿保護的海南方案。

智能監測系統監測到海南長臂猿擴散到新棲息地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自然保護地研究所和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近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片區利用智能監測系統監測到海南長臂猿第五個家族群E群已擴散到新的棲息地。

相關焦點

  • 國家林草局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獲批成立
    光明生物圈【國家林草局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獲批成立】8月2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布對設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的同意批覆,其設立旨在吸引全球頂尖靈長類專家團隊和科研院所參與海南長臂猿保護。 海南長臂猿是中國特有的長臂猿,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長臂猿之一。
  • 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獲批!
    據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已批覆同意,依託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設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致力於吸引全球頂尖靈長類專家團隊和科研院所參與海南長臂猿保護。海南長臂猿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長臂猿之一,也是中國特有的長臂猿,目前海南長臂猿僅存1個野外種群,分布在海南島霸王嶺自然保護區域,數量約30餘只。
  • 全球最瀕危靈長類物種海南長臂猿喜添新丁
    中新社海口9月1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新聞辦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形成新的家庭群並新添一隻幼猿。至此,「人類最孤獨近親」已恢復達到5群共33隻。海南省林業局總工程師周亞東介紹,中國林科院科研人員8月18日在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打炳村東崩嶺監測拍攝到一雄一雌兩隻成年海南長臂猿,經辨認證實是新形成的E群(第5群),並確定海南長臂猿棲息地實現擴散。8月29日監測隊員發現E群的母猿懷抱一隻幼崽。「我們將新生小猿起名『平平』,希望它是只雌性個體,能夠平安成長,為長臂猿的種群復壯做出貢獻。」
  • 專家學者積極為海南長臂猿生境之地的保護與修復出謀劃策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理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研究員李意德進一步說明道,「在海南熱帶雨林這個『大社區』裡,我們希望長臂猿這個種群數量增多、生活更加舒適,不僅要考慮長臂猿想要住怎樣的『房子』,還要考慮每個鄰居在這個地方住什麼『房子』。」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 海南這個瀕危物種喜添新成員!種群數量增加到33隻
    2019年底的一次監測結果顯示,海南長臂猿增長至4群30隻。(數據來源:海南日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覆同意設立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8月20日晚, 記者從在海口召開的海南長臂猿保護國際研討會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已批覆同意,依託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設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致力於吸引全球頂尖靈長類專家團隊和科研院所參與海南長臂猿保護。
  • 拯救美妙的物種海南長臂猿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供圖【生態觀察】在廣袤的海南熱帶雨林裡,生活著600多種野生脊椎動物,其中海南長臂猿是當地特有的生態指示性物種和旗艦物種。海南長臂猿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僅存1個野外種群,數量30餘只,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定為極度瀕危,名列全球25種瀕危靈長類物種之首,瀕危程度遠超大熊貓和朱䴉。
  •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組織73名專家開展海南長臂猿大調查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組織73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將開展為期7天的海南長臂猿大調查,對海南長臂猿的生存狀況、熱帶雨林生態、棲息地保護等情況開展調查,對改善海南長臂猿瀕危現狀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這是海南首次由科研機構組織、參與機構最多、調查人員最多的海南長臂猿大調查,也是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成立以來,對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生境情況的首次聯合大調查,並首次採用無人機等高科技手段作為輔助工具。
  • 海南長臂猿保護取得成效 逐步脫離滅絕境地
    2019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揭牌成立,2020年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獲批成立,政府部門對長臂猿的保護和研究工作一直在開展推進並不斷深化。過去幾十年間,海南省霸王嶺林業局和海南霸王嶺自然保護區聯合霸王嶺森林公安實施了最為嚴格的棲息地保護措施,多次開展清山行動,嚴格禁止森林偷獵行為發生,並在長臂猿活動的周邊鄉鎮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工作,宣傳保護長臂猿的重要性,嚴防非法捕獵行為發生,為海南長臂猿的生存安全提供保障。在長臂猿的棲息地修複方面,海南省林業部門和民間組織都付出了努力。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回復蛤蚧是否屬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問題
    2020-10-06 07:43:23 來源: 公西運勢 舉報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回復蛤蚧是否屬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問題
  • 海南長臂猿的朋友圈|海南長臂猿|朋友圈|長臂猿|巨松鼠
    尋猿日記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多雲間陰餘辰星(博士,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研究助理、北京陸橋生態中心項目總監)海南長臂猿是海南熱帶雨林的旗艦物種,也是標誌性物種,中國特有物種。海南長臂猿僅在霸王嶺地區有分布,雖然目前已經恢復到5個族群約33隻,但仍處於極度瀕危狀態。
  • 聚焦海南長臂猿大調查·尋猿日記丨鄧懷慶:喜歡變顏色的海南長臂猿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2020年2000萬科研項目主要用於海南長臂猿研究,摸清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情況及海南長臂猿的棲息地情況,是開展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幫助長臂猿種群快速恢復的最基礎性工作。本次海南長臂猿大調查由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原國家瀕科委常務副主任蔣志剛擔任總負責人,共有來自海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黎母山分局、鸚哥嶺分局,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中山大學,貴州師範大學,中國林業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市海澱區陸橋生態中心,大理白族自治州雲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中心等單位共70餘人參加此次大調查。
  • 《海南長臂猿保護行動計劃框架》發布
    海南長臂猿保護目標是:在維持現有較穩定狀況、沒有重大自然災害前提下,使海南長臂猿種群健康繁殖,並且實現海南長臂猿個體數大約15年翻番和可持續增長。《海南長臂猿保護行動計劃框架》將海南長臂猿的種群繁殖、監測、棲息地修復和生態廊道建設以及海南長臂猿保護管理的協同、保護的科研教育與宣傳、改善海南長臂猿棲息地周邊居民經濟行為等內容進行細化,並作為重點研究標準,在法制、規劃前提下,利益相關方有效協同,形成保護海南長臂猿社會合力。
  • 聚焦海南長臂猿大調查·尋猿日記丨鄧懷慶:海南長臂猿的「一夫二妻」制
    ,雖然目前已經恢復到5個族群約33隻,但仍處於極度瀕危狀態,被我國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2020年2000萬科研項目主要用於海南長臂猿研究,摸清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情況及海南長臂猿的棲息地情況,是開展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幫助長臂猿種群快速恢復的最基礎性工作。
  • 儋州在看丨聚焦海南長臂猿大調查·尋猿日記丨餘辰星:瞧!海南長臂猿的朋友圈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2020年2000萬科研項目主要用於海南長臂猿研究,摸清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情況及海南長臂猿的棲息地情況,是開展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幫助長臂猿種群快速恢復的最基礎性工作。本次海南長臂猿大調查由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原國家瀕科委常務副主任蔣志剛擔任總負責人,共有來自海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黎母山分局、鸚哥嶺分局,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中山大學,貴州師範大學,中國林業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市海澱區陸橋生態中心,大理白族自治州雲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中心等單位共70餘人參加此次大調查。
  • 從10隻到33隻:海南長臂猿的艱難拯救
    在長臂猿的棲息地修複方面,海南省林業部門和民間組織都付出了努力。目前,海南長臂猿多生活在海拔800~1200米的熱帶雨林地區。專家表示,低海拔雨林更適合它們生活,食物的選擇也更多樣。  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獲取的數據來看,全球20種長臂猿中,19種的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僅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數量保持穩定並緩慢增長。  這與國家高度重視海南長臂猿和其生態棲息地保護密切相關。2019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同年4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揭牌成立,將保護長臂猿列為國家公園的重要內容。
  • 聚焦海南長臂猿大調查·尋猿日記丨陳玉凱:長臂猿的食譜
    是海南熱帶雨林的旗艦物種,也是標誌性物種,中國特有種,海南長臂猿僅在霸王嶺地區有分布,雖然目前已經恢復到5個族群約33隻,但仍處於極度瀕危狀態,被我國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
  • 瞭望 | 從10隻到33隻:海南長臂猿的艱難拯救
    超萌可愛的雨林精靈作為瀕危程度最高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海南長臂猿雖然數量極少,但它們「顏值」高,鳴叫聲最好聽,同時也比較與人親近,是讓人見了就會「愛」上的雨林精靈,具有極高的保護研究價值。海南長臂猿長相出眾,在長臂猿家族中「顏值」很高。
  • 瞭望|海南長臂猿:從瀕臨滅絕到種群擴大
    超萌可愛的雨林精靈作為瀕危程度最高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海南長臂猿雖然數量極少,但它們「顏值」高,鳴叫聲最好聽,同時也比較與人親近,是讓人見了就會「愛」上的雨林精靈,具有極高的保護研究價值。海南長臂猿長相出眾,在長臂猿家族中「顏值」很高。
  • 海南長臂猿的朋友圈
    尋猿日記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多雲間陰餘辰星(博士,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研究助理、北京陸橋生態中心項目總監)海南長臂猿是海南熱帶雨林的旗艦物種,也是標誌性物種,中國特有物種。海南長臂猿僅在霸王嶺地區有分布,雖然目前已經恢復到5個族群約33隻,但仍處於極度瀕危狀態。
  • 聚焦海南長臂猿大調查·尋猿日記丨蔣志剛:海南長臂猿從不下樹 連分娩時也不下地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2020年2000萬科研項目主要用於海南長臂猿研究,摸清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情況及海南長臂猿的棲息地情況,是開展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幫助長臂猿種群快速恢復的最基礎性工作。本次海南長臂猿大調查由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原國家瀕科委常務副主任蔣志剛擔任總負責人,共有來自海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黎母山分局、鸚哥嶺分局,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中山大學,貴州師範大學,中國林業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市海澱區陸橋生態中心,大理白族自治州雲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中心等單位共70餘人參加此次大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