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7日 16:27:32
智通財經網本文選自「雪球」,作者:小藥丸。
按現在的行業節奏,一個小的醫藥工業公司還能怎麼活?砸鍋賣鐵擼創新藥,還是猛衝一把嫁入豪門?行業的趨勢是在向巨頭收攏,夾縫中的小公司估值會被慢慢的壓縮。畢竟,養一個牛逼的銷售團隊是大集團安身立命之本,但又是一件燒錢到飛起的事情,混口飯吃不容易。
港股這邊在巨頭的陰影下,有眾多流動性差,品種魔幻的小型醫藥工業公司。港股這邊除了業績殺,還有流動性殺,像今年港股各行業的龍頭大票都猛到媽都不認得,但是小票都一點動靜都沒有……比如像聯康生物科技集團,今天我們以他為例,來捋一捋夾縫中的小工業公司該怎麼活。
一、聯康往事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00690),就是這麼一個「有一段塵封的悲傷歷史,有幾個在售+在研品種,最近動作不斷,但還在溫飽線徘徊,市值也僅僅7.6億港幣左右」的小型工業公司,還是主板公司,市值僅僅比殼價行情(6億)高那麼一點點...
2014年7月23日,公司核數師換成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野雞換四大,換核數師之前還洗了把商譽。態度是放在那裡的——重新做人。
在股權結構方面也發生巨大變化,前公司董事長唐潔成手裡的股權(18.15%)分兩批出掉,隨後離開董事會,從經營到股權都退出上市公司。
2016年12月23日,唐潔成向個人陳大偉出售合共3.16億股(約6.15%),價格為每股股份0.165港元,較前日收市價0.15港元溢價10%。
2017年1月19日,唐潔成向現任董事長梁國龍出售其剩餘的6.16億股(約10%),至此,公司股權結構變為:
這就有意思了,股權結構變化後,現任主席梁國龍持股比例達到了29.8%,剛好掐準點不到30%這條邀約線。之前接下6.15%股權的陳大偉也進入公司做了副主席。陳大偉之前一直是光大水務的一把手。
2017年5月8日,聯康生物引入曾在拜耳醫藥及費森尤斯卡比集團擔任過市場、銷售及業務部門主管職位的薛偉擔任高管,主要負責其商業平臺(銷售與市場、市場準入、醫藥與業務開發)。
至此,聯康生物的財務、股權、管理層幾乎都洗了一遍澡。除了名字、產品管線沒變之外,基本上就是一家新公司了,加上市值確實是夠低,可以再看看產品線是不是有看點了。
二、在售產品
聯生物康2016年全年營業額同比增長18.7%至1.46億港元,淨虧損同比收窄6.8%至5572.7萬港元,仍處在銷售上量突破盈虧平衡的區間。回顧公司目前在售產品線,主要有三大板塊:
1)在售產品第一大板塊——表皮生長因子類藥物金因肽和金因舒。2016年表皮生長因子產品增長4.9%,為綜合銷售總額貢獻8600.1萬港元,佔總額的58.7%。
金因肽(GeneTime)可用於手術切口和慢性傷口等症狀,包括皮膚燒傷、整形手術、慢性潰瘍,甚至是婦產科手術與骨科矯形等手術切口。藥品所含有的rhEGF(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活性成分能夠直接作用於表皮細胞,治療皮膚傷口,並通過細胞增生、分化和存活加速癒合過程,從而縮短治療時間並淡化傷疤。金因肽是國內目前唯一的rhEGF噴霧製劑,採用無菌包裝,方便患者與醫師使用。這個品種在2009版醫保目錄僅適用於工傷報銷,但2017版取消了報銷限制。聯康生物2016年全年平穩增長5.6%
金因舒(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衍生物滴眼劑)是能夠在常溫下儲存的角膜上皮癒合藥物。適應症為各種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損,包括角膜機械性損傷,各種角膜手術後,輕度乾眼症伴淺層點狀角膜病變,輕度化學燒傷等。由於可常溫保存的藥品,因此不受新的冷鏈存儲要求影響,這樣以來相比競品就在成本方面有極大的優勢。目前,金因舒納入四個省份的醫保:雲南、天津、西藏及吉林,2016年總銷量增長3.1%。公司於2016年與華潤紫竹所達成的全新合作夥伴關係也使公司在中國主要省份實現了銷售的快速發展。
2)在售產品第二大類——抗真菌藥伏立康唑。2016年總銷售額為6048.8萬港元,較去年增長46.3%,佔綜合銷售總額約41.3%。
伏立康唑(匹納普)是第二代抗真菌(在中國包括念珠菌病和麴黴菌病)產品,注射後能夠協助治療。匹納普自2009年起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迅速代替了第一代抗真菌產品(例如氟康唑)。
3)2017年投入市場的新品種——降糖藥米格列奈。
聯康生物2015年從江蘇豪森藥業獲取了米格列奈的全球獨家生產、分銷與商業化權利。米格列奈是一種口服降糖藥,國內市場從2014年起便以高於40%的複合年增長率不斷擴大,亦是日本最受歡迎的格列奈類藥物,年銷售額超過人民幣 10 億元。米格列奈為胰島素分泌促進劑,在其他成熟市場,格列奈類藥物(例如米格列奈)通常與胰島素和其他口服降糖藥共同使用。
2017年4月,聯康生物將米格列奈以新註冊品牌博康泰(Bokangtai)的名義在福建省發售,目前已被正式納入中國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第127號)。從2016年年底開始,聯康生物科技的投標團隊已著手準備博康泰在其他省份的相關工作。2017年4月,博康泰開始進入福建省醫院。博康泰向福建省醫院出貨持續進行中。
回顧公司在售的產品線,一個小公司的問題就顯現出來:銷售不給力。牌面上的產品雖說不是屌得飛起,但是比起這個市值(7億多),搞好這幾個品種也就夠吃了,像表皮生長因子那兩個老品種(金因肽、金因舒),毛利又高,又是銷售驅動的,怎麼可能擼不動...
在生長因子(這個大類裡,FGF、EGF和NGF這三個分支出過N多神藥,其他的就不比了,只看隔壁家昊海生物科技(6826.HK)同個分支的的康合素,也是收購過來的,那銷售刷得多帶感...所以不是品種不給力,空間夠大,就看有沒有能力刷起來了…
至於米格列奈,手頭上拿到批文的競爭對手有天晴等幾家扛把子的大哥,接下來對公司的銷售能力有很大的挑戰,品種是有空間,但是也得刷得出銷售才行啊,從最近的動作來看,引入外企銷售高管、引入華潤紫竹做分銷都是在補上銷售的短板,療效好不好就得看2017Q2的數據確認了。
往後看,公司也在聚焦產品線,打造重點科室的銷售能力,像在糖尿病領域,在售的就有新藥米格列奈,在研的有rExendin-4(重組艾塞那肽-4)和阿卡波糖;皮膚科這些老品種也引入國內的巨頭去發力整合渠道,重點科室的銷售路徑搭建起來後,一來自家新商品上量快了,二來也可以代理產品做CSO業務,像2016年末與盧凱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達成戰略聯盟,為其皮膚科產品提供大陸銷售推廣服務,將來在糖尿病、皮膚科這兩個重點科室可能還會有新代理項目引入,形成科室銷售隊伍建設的良性循環。
三、在研產品
最近CFDA的節奏這麼跳,研發計劃這玩意嘛,基本是追不上會裡大爺們的節奏,但是還是得看看,按照一貫的風格,太久遠的故事就自動跳過了:
聯康生物在研產品
比較有看頭的品種有兩個,都在內分泌領域,一個治療骨質疏鬆,一個治療糖尿病。
rhPTH1-34(重組甲狀旁腺激素1-34)是七類新處方藥品,已顯示其為治療骨質疏鬆尤具成效之合成代謝(骨骼生長)劑。是公司潛力品種,國外同類藥物Forteo 2014年全球銷量(不包括中 國)超過10億美元,於2014年6月,公司宣布Uni-PTH治療骨質疏鬆的的III期臨床試驗取得理想結果,顯示Uni-PTH對停經後婦女安全有效。公司已於2015年4月正式向CFDA提交新藥申請。有關申請已由省級食藥監局完成審閱,並即將移交CDE進行技術性審閱。董事會希望最快在2018年年中獲批推出市場,但批准時間表存在很大變量…
rExendin-4(重組艾塞那肽-4,Uni-E4)屬於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類降糖藥。中國糖尿病市場空間巨大,GLP-1類藥物是業內目前最看好的糖尿病藥品種,其最大特點是可以動態調節血糖,兼具減重作用。聯康生物是在原有粉針劑型的基礎上開發成更適合老年人用的水針劑和比較有創新性的卡式瓶劑型(如同原子筆替換筆芯一樣方便 ),方便患者在長期用藥的背景下自行給藥。
Uni-E4此前被CFDA歸類為第一類新處方藥品,獲得「十一五」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資助。Uni-E4已被確認可成為新的治療方式,並亦已獲中國科學技術部籤訂《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任務合同書》。目前已順利完成了就此所籤訂的任務,而所有臨床測試均已完成,包括在國家食藥監總局為使生物統計學分析標準符合國際標準而進行以補充III期數據的額外測試。2016年臨床自查風暴後,正在自查,預期將在2018年上半年重新提交上市申請。董事會期望在2019年年初獲批推出市場。聯康生物也透露將繼續研製Uni-E4的長效型號,即Exendin-4。
至於阿卡波糖,這個品種是2016年公司和北京陽光諾和藥物籤訂共同開發的品種,雙方正在合作完成化學、製造與管制研究,採購生產設備併力爭在2018年初之前完成生物等效研究的所有規定工作。公司預計產品將在2020年前在中國市場推出。這個品種空間足夠大,2016年華東醫藥一家的阿卡波糖都刷到15億左右了,但是未來能剩下多少蛋糕得看公司產品申報速度了,畢竟三年後華東、拜耳、綠葉價格戰打到哪裡都不知道了...
四、結語
像聯康生物這種小公司,早年因為各種內憂外患沒折騰起來,但是站在現在的時間點上看,市值足夠小,產品也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在夾縫中擼不擼得起來,主要就看將來的銷售給不給力了。要是實在擼不動,講道理的說,這個行業的殼,這個股權結構,賣個殼也是挺好的...(編輯:姜禹)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