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相食很可怕,這些動物交配後就把「老公」吃掉!

2021-01-18 新浪探索

自然界非常神奇,有一些物種性交配方式很奇特,雌性完成交配的最後階段是殘忍地吞噬交配對象,有時雌性會儘可能逃離,但有時雄性會「心甘情願」,這樣可以增大基因遺傳率。以下是自然界10種具有同類相食性行為的生物:



在所有同類相食的物種之中,螳螂可能是最有名的,雌性有時會在交配時吃掉伴侶的頭部或者其他部位,這種情況通常只發生在13-28%的交配過程中,而且是當雌性情緒不好或者飢餓的時候。


事實上,在交配時雌性感到飢餓對於雄性是一件好事,2016年一項研究表明,雌螳螂在吃掉配偶後繼續產卵,從而增大雄性基因遺傳到下一代的概率。



海兔是海蛞蝓物種之一,它們長著凝膠狀身體,並從所吃的食物中獲得五顏六色的體色,雖然它們沒有牙齒,卻是兇猛的掠食者,進食時噴射出喙部結構,將獵物整個吞入腹中,在特殊情況下,它們會毫不留情地吞食同類,它們是雌雄同體,在交配過程中,雙方通常都會接受精子和使卵子受精,這可能是有角海兔吞食同伴的原因之一。



傳說中黑寡婦蜘蛛的交配最終是雄性吞食雄性而告終,然而,大多數黑寡婦不會在野外環境出現同類相食的性行為,但在圈養環境中卻觀察到這種現象,美國黑寡婦蜘蛛物種裡,只有一種是在交配後表現出同類相食,它們被稱為「南方黑寡婦」,有時,雌性交配後會將性伴侶趕跑,但絕大多數存活下來會再次進行交配。



雄性跳蛛尋找性伴侶時一點也不挑剔,事實上,它們會使用特殊的交配舞蹈此誘任何遇到的雌性,甚至它們是完全不同的物種。


科學家認為,這種情況的發生是由於它們無法區分蜘蛛的種類,科學家曾觀察到雌性跳蛛吸引死去的雌蛛,由於雄蛛體型比雌蛛小許多,因此它們很容易在交配的過程中被雌蛛吞噬,雌蛛完成交配之後通常會試著吞食對象,儘管它們並不總是很成功。



為了避免在交配過程中被雌性完全吞食,雄性山艾草蟋蟀提供了一種禮物,在它們交配的過程中,雌性會吞食雄性後翅,並喝下雄性後翅殘損時滲出的體液,雖然雄性後翅被雌性性掉,但是雄性可能進行再次交配。


此時,已完成交配的雄性對於雌性而言沒有太大吸引力,因為後翅提供一定程度的飽腹感,這意味著對於雌性山艾草蟋蟀而言,「處男」是尋找性伴侶的第一選擇。



雌水蟒偶爾會勒死它們的性伴侶,再將它們吞食,雌水蟒的體型很大,相當於雄水蟒的5倍,雄水蟒似乎更喜歡與體型較大的雌水蟒交配,儘管它們的視力不好,科學家認為雄水蟒很難判斷交配對象的體型大小。


人們認為,吸引雄水蟒注意的信息素中包括了雌性外表信息,雌水蟒吞食交配對象有一定的道理,一旦它懷孕了,它將不再吃任何食物,因此在懷孕前最後享用一頓大餐,這樣才能度過7個月的孕期。



儘管性同類相食習性在章魚物種中並不像其他物種那樣普遍,但是雄章魚與雄性交配時仍然要冒著巨大的風險,通常情況下,章魚是不合群的生物,它們彼此敵對,但在交配過程中卻表現得非常親密。


為了使雌性卵子受精,雄性必須將一隻觸臂插入雌性體內,雌性章魚的謀殺方法很獨特——它們會用觸臂纏繞雄性身體並擠壓,從而勒死性交配對象,之後再將雄性屍體拖回巢穴慢慢吃掉,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長觸臂章魚物種,例如:椰子章魚。


為了將自己成為晚餐的風險降至最低,許多長觸臂章魚會保持一定距離進行交配,雄性將觸臂從遠處插入雌性身體中,部分雄性甚至會在巢穴外與裡面的雌性完成交配,這樣會安全一些,能夠避免被雌性殘忍地吞噬。



香蕉蛞蝓在交配後會進行一種同類相食的儀式,像許多蛞蝓物種一樣,香蕉蛞蝓也是雌雄同體,雖然它們有能力讓自己受精,但如果發現潛在的交配對象,通常會選擇與它們進行交配繁殖。


香蕉蛞蝓通過向粘液中釋放化學物質來發出交配信號,一旦它們找到交配對象,香蕉蛞蝓就會通過此收對方黏糊糊的分泌物來進入狀態,當它們交換完精子後,就會啃掉自己的陰莖,解除性伴侶的關係。



雄性紅背蜘蛛願意犧牲自己傳遞自己的基因,在交配過程中的每一階段都有很高的死亡機率,雄性紅背蜘蛛不會織網,而是經常懸掛在雌蛛網的邊緣,向它們進行性暗示,觀察它們是否準備進行交配繁殖。


如果雌蛛在該階段還未將雄蛛當成交配獵物吃掉,那和雄蛛會用盡一切方法吸引雌蛛,它會身體倒立朝向雌蛛嘴部,讓雌蛛通過「翻筋鬥」的方式接近它的腹部,這將使雄蛛有時間插入其第一個觸鬚(生殖結構),而雌蛛正在將消化液注射到雄蛛腹部,消化吞食它的內臟,如果雄蛛還有最後的力氣,也許能勉強插入第二個觸鬚。


人們認為同類相食的現象在紅背蜘蛛體現的最淋漓盡致,而且最為殘忍,雌性紅背蜘蛛並非唯一具有同類相食特徵,每個卵囊中含有大約300多個卵,卵在發展過程中也是同類相食,以至於很少能存活到成年。



雄性圓網蛛在第一次性交配中存活下來的機率很低,事實上,它們有超過80%的概率會被雌性吃掉,這意味著雄性圓網蛛可能只有一次機會將自己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所以它們在擇偶時非常挑剔,相比之下,許多物種在完成交配時雌性擁有較大的選擇權。


然而,像大多數其他同類相食動物一樣,在選擇性伴侶時,雄性圓網蛛比雌性更加挑剔,它們更傾向於選擇豐滿的年輕雌性,希望獲得成功,能夠一次性將自己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相關焦點

  • 同類相食是動物天性?
    ●動物和人類普遍存在同類相食的習性,現代人可能遺傳了此本能●割肉、剔骨、吃人的過程可讓食人狂產生性快感,甚至出現性高潮●受害者大多不是心甘情願玩「冰戀」受死,只是對變態者疏於防範近日,29歲的加拿大色情片演員盧卡·羅科·馬尼奧塔懷疑虐殺了33歲的中國留學生林俊。兇手殺人、奸屍、分屍等變態行徑讓全球震驚。
  • 同類相食合情合理,為什麼人肉還是不能吃?
    如果一個蜘蛛種群中雄性泛濫,那麼雌蛛在交配中將雄蛛一併吃掉可謂一舉兩得:不僅得到精子,還得到食物。由此,生物學家觀察到狼蛛「兩王一後」交配,雄蛛為保命玩「3P」的現象。
  • 10種同類相食性生物:雌性交配後就吞食「老公」
    ,螳螂可能是最有名的,雌性有時會在交配時吃掉伴侶的頭部或者其他部位,這種情況通常只發生在13-28%的交配過程中,而且是當雌性情緒不好或者飢餓時,事實上,在交配時雌性感到飢餓對於雄性是一件好事,雌螳螂在吃掉配偶後繼續產卵,從而增大雄性基因遺傳到下一代的概率。
  • 虎毒尚且不食子,這些卻同類相食
    虎毒尚且不食子,這些卻同類相食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或許食人族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在一些動物的世界裡,卻普遍存在著同類相食的現象。地松鼠外形可愛卻會吃掉同類的小動物地松鼠是一種對自己孩子照顧最佳的動物,但是當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同類吃掉後,就會出現地松鼠跑到別的地松鼠的家中並吃掉它們的孩子,被吃掉孩子的地松鼠就會到另外的地松鼠的家中,以此產生一種惡性循環,造成了地松鼠中同類相殘的情況嚴重。雞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
  • 螳螂交配後:「新娘」為何吃掉「新郎官」?新娘:這全是為它好!
    同類相食無疑是最為毛骨悚然的事情,即使是動物之間,比如非洲黑猩猩之間的戰爭也偶有發生同類相食,猩猩之間是因為戰爭,但螳螂卻是在交配後!這種同類相食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做性同類相食,這是一些動物在交配後會吃掉它們的配偶的現象,但問題是為什麼要吃呢,雌螳螂究竟是什麼目的?因此動物學家們開始猜測了,一般認為有如下幾種可能:
  • 它們不但無孔不入,甚至同類相食
    然而,它們的後代是自由遊動的,幼蟲出生後被釋放到水中,遍布整個海洋。在交配後雌蟲會產生一個包含數千枚卵的卵囊,有些卵能夠孵化出幼蟲,有些根本不孵化。後者成為「哺育卵」,即成為養育成長中後代的食物。這就是事情變得有趣的地方。
  • 每次螳螂交配後,母螳螂都會吃掉公螳螂!為什麼公螳螂還不跑?
    自然界生物之間的同類相食其實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甚至包括一些哺乳動物在內,但一般僅限於幼崽或者在特定的食物匱乏年代,不過這在昆蟲界確實已經成了常態,比如黑寡婦蜘蛛和螳螂,大家對於蜘蛛交配與相食很少見到,但螳螂見得就多了!
  • 同類相食違反倫理 但如果"吃人肉"在慢慢實現呢?
    庫魯病是一種與Fore葬禮傳統有關的疾病,死者的家人會把親人的遺體吃掉,而不是焚燒或掩埋。這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禮貌的做法,完全與種族主義和虛構的野蠻人描述中不同。然而,庫魯病本身是非常可怕的,它是同類相食的產物。
  • 吃人:同類相食的罕見案例
    科學家們原本很希望在這個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是在近幾十年中,由於社會習俗和法律的變更,弗雷人同類相食的現象也逐漸減少。他們如果能夠繼續堅持不吃人肉的話,庫魯病可能也會不復存在。(2)動物與生俱來反對同類相食,同樣也有例外
  • 蝗蟲集體出動很整齊是為了什麼 素來有同類相食的習慣
    蝗蟲集體出動很整齊是為了什麼 素來有同類相食的習慣時間:2020-05-20 11:24   來源:東方天氣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蝗蟲集體出動很整齊是為了什麼 素來有同類相食的習慣 2020年5月20日螞蟻莊園小課堂:蝗蟲集體出動時整整齊齊、路線一致,這是為了?
  • 三種同類相食的動物,哪個最兇殘?萌萌的土撥鼠吃掉自家侄子侄女
    從此很多人知道了雌雄螳螂在交配時雄螳螂會被吃掉的生物知識!但這個想法並不全對的。有調查顯示,在雌雄螳螂交配的過程中只有30%的雄螳螂會被吃掉,而不是像我們想的那樣雄螳螂全部會被吃掉!那在什麼情況下雌螳螂更有可能吃掉雄螳螂呢?第一是在飢餓的情況下,第二則是在雄螳螂體型較小的情況下。
  • 動物界十大最殘忍交配方式盤點 螳螂交配中吃掉丈夫
    動物中種類的繁衍是第一大要事,很多生物為了交配繁衍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既血腥又殘忍,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那些最殘忍交配的動物們吧。1、袋鼬——暴力強姦犯。你可能沒有聽說過袋鼬,如果了解它們的交配儀式,你很難在短時間內忘記這種動物。每年冬季,雌性袋鼬進入發情期,導致袋鼬家族掀起一場充滿暴力色彩的交配狂潮。
  • 吃人:同類相食的罕見案例丨壹讀精選
    科學家們原本很希望在這個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是在近幾十年中,由於社會習俗和法律的變更,弗雷人同類相食的現象也逐漸減少。他們如果能夠繼續堅持不吃人肉的話,庫魯病可能也會不復存在。(2)動物與生俱來反對同類相食,同樣也有例外
  • 動物界11種殘忍暴力的交配方式-動物,殘忍,暴力,交配,袋鼬,臭蟲...
    臭蟲的繁殖方式非常另類,雄性臭蟲並不像其他一些動物那樣,先求愛,後交配。它們在交配時並不會尋找雌性的生殖器官,而是直接將陽具刺入雌性胃部,射精後便匆匆跑開。這種交配方式有一個可怕的名字,被稱之為「創傷性插入」。3.魷魚——用精液挖洞
  • 自然界的同類相食有多殘酷?外國專家: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
    在大自然中有1300多種動物存在同類相食的情況,多見於多胎動物和某些靈長類,如母貓會吃掉病仔畜以保護其他幼崽;雄蟑螂在交配過程中會被雌蟑螂吃掉;草原犬鼠(即土撥鼠)在繁殖季節也常常以自己的同類為食等等,那自然界的同類相食到底有多殘酷?外國專家: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
  • 同類相食違反倫理,但如果"吃人肉"在慢慢實現呢?
    無需再屠宰動物。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用自己最喜歡的名人為藍本,在實驗室裡培育出人造名人肉。或者吃掉以新婚夫婦身體合成物製作的美食,以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教授、《吃掉我:自然與非自然同類相食歷史》一書的作者比爾·舒特博士(Bill Schutt)表示:「在西方,同類相食是個巨大的禁忌,特別是近代發生在歐洲醫藥行業的同類相食事件。
  • 你知道螳螂交配時母螳螂為什麼要吃掉公螳螂嗎? 這才是正解
    大家都知道螳螂在交配時,母螳螂會吃掉公螳螂,乍看之下十分殘忍,但最近有個新的研究指出,公螳螂的犧牲其實有著對繁衍很顯著的優勢。螳螂在交配時會自相殘殺是有據可查的,但對於為何如此則是科學家爭議的地方。《皇家學會報告》的新研究報告顯示,把公螳螂吃掉的母螳螂比沒有吃的母螳螂還要產出更多的卵,此外,公螳螂的犧牲其實可以繼續提供養分給他的後代,即使他已經死掉了。
  • 氣候變暖給動物帶來什麼影響?北極的狼蛛已經開始殘殺同類
    在這些生物中,生活在北極的狼蛛的變化讓生物學家們大吃一驚:為了能夠在如今的環境下生活下去,它們甚至已經開始同類相食了!最近,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的一組研究人員,利用穩定的同位素分析法,對野外的雌蜘蛛飲食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了它們和以往的飲食習慣有了一定的轉變:可怕的同類相食現象。
  • 知否|不啪啪會喪命 交配後變食物,這些行為夠奇葩
    作者 | 過客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動物王國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奇聞異事等待我們挖掘和探索。這裡列舉的這些動物都有著非常奇怪的交配習性,輕則傷筋斷骨,重則失去生命。
  • 近親繁殖與同目動物相食
    同目動物相食有什麼危害嗎?讓我們來看看發生在六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20世紀50年代初,居住在大洋洲巴布亞紐幾內亞高原的福雷(Fore)部族有一個特殊的習俗,當親友死後,經過一個神秘而特殊的儀式,要將包括大腦等器官在內的人體全部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