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著鏡頭品詩詞|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立如依岸雪,飛似向池泉。江海雖言曠,無如君子前。刻成片玉白鷺鷥,欲捉纖鱗心自急。(張曉良 攝)白鷺鷥【唐】盧仝刻成片玉白鷺鷥,欲捉纖鱗心自急。翹足沙頭不得時,傍人不知謂閒立。漁舟撐出垂楊岸,驚鷺銜魚過別灘。
-
鴛鴦有時飛,鴛鴦有時宿,含蓄不盡的秋江曲,越讀越有味的鴛鴦詩
「早看鴛鴦飛,暮看鴛鴦宿。鴛鴦有時飛,鴛鴦有時宿。」清朝焦偱《秋江曲》初衣解詩:5月初夏水暖,池塘裡嬉戲著水禽。這種名叫鴛鴦的鳥,在中國的歷史實在的長。否則,詩經裡不會記載「鴛鴦與飛,畢之羅之」的民歌。
-
重慶:野生鴛鴦飛臨金佛山
重慶市南川區境內有200餘處河流(湖泊),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飛臨金佛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越冬的遷徙水鳥逐年增多。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棲息水質十分挑剔,每年冬季從北方遷往長江中下遊、東南、西南等地越冬。
-
江西婺源:千餘對野生鴛鴦飛抵鴛鴦湖越冬棲息
江西婺源:千餘對野生鴛鴦飛抵鴛鴦湖越冬棲息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7年12月20日06:39 千餘對野生鴛鴦飛抵江西婺源鴛鴦湖越冬棲息 人民網南昌12月20日電 18日,1600多對野生鴛鴦從我國北方等地飛抵江西省婺源縣賦春鎮鴛鴦湖越冬棲息。
-
重慶南川:野生鴛鴦飛臨金佛山
重慶市南川區境內有200餘處河流(湖泊),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飛臨金佛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越冬的遷徙水鳥逐年增多。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棲息水質十分挑剔,每年冬季從北方遷往長江中下遊、東南、西南等地越冬。
-
大批越冬鴛鴦飛抵江西婺源 鴛鴦湖進入最佳觀賞期
【解說】隨著氣溫的降低,大批野生鴛鴦陸續飛抵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縣鴛鴦湖越冬棲息,這裡進入一年中最佳觀賞期。連日來,在鴛鴦湖,成群結對的鴛鴦在湖中盡情嬉戲,或相互依偎,或嬉戲打鬧,吸引不少遊客競相圍觀拍照。
-
鴛鴦戲水成為北京冬日亮麗新景象
我這才注意到,那不是鴨子,玉淵潭公園裡居然有一群鴛鴦!我們有時在古詩中看到「鴛鴦」,但多是只聞其名、不見其形,生活中很難見到。回到家閨女還要看鴛鴦,就幫她上網找了些資料。原來,鴛鴦是一種旅鳥,以往只有春秋遷徙季和夏季繁殖季節才會在北京,有些會在南飛過冬的過程中會過境在京停留一下,並不會停留很長時間。但隨著近年來北京環境的改善,現在也會有一些鴛鴦留在北京過冬,成了「北漂」。
-
西湖第一窩小鴛鴦會飛了
大陸還配了視頻,視頻中可以看到,一隻小鴛鴦先是站在愛心橋上,揮舞著翅膀準備了幾次後,向前飛去,飛出沒多遠,還是落在西湖上,小鴛鴦奮力揮翅,腳踩水面邊飛邊滑十幾米後,再次飛上天空。這52天來,大陸和400多位志願者一起,守護著西湖的鴛鴦。至今,西湖共出生了13窩小鴛鴦,總數102隻。
-
1600多對野生鴛鴦飛抵「最美鄉村」婺源 越冬棲息 (1/9)
1600多對野生鴛鴦飛抵/9) "← →"翻頁 12月18日,野生鴛鴦在江西省婺源縣賦春鎮鴛鴦湖越冬棲息
-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都知道鴛鴦,比目您知道嗎
【鴛鴦】鴛鴦,水鳥,比鴨小,棲息於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雁形目鴨科鴛鴦屬。似野鴨,體形較小。嘴扁,頸長,趾間有蹼,善遊泳,翼長,能飛。雄的羽色絢麗,頭後有銅赤、紫、綠等色羽冠;嘴紅色,腳黃色。雌的體稍小,羽毛蒼褐色,嘴灰黑色。棲息於內陸湖泊和溪流邊。
-
野鴛鴦「吃飽穿暖」準備南飛,市民發燒友前來拍照送行
野鴛鴦「吃飽穿暖」準備南飛,市民發燒友前來拍照送行12日,哈爾濱市道裏區兆麟公園內的人工湖內,數十隻小鴛鴦有的上下飛翔,有的在水中覓食,有的在岸邊休憩,它們個個吃的膘肥體壯,羽毛豐滿,做好了南飛的準備。一些市民和攝影發燒友來到這裡與小鴛鴦告別,拍下它們最後的身影。據了解,這些鴛鴦春季飛來,秋季飛走,兆麟公園人工湖成為它們繁衍棲息的好場所,在這裡它們已經生長了十幾代。
-
永定河水系源頭放流瀕危魚類
本報訊(記者孫文文)昨天,北京市農業局水生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在永定河水系源頭放流3萬餘尾瀕危魚類瓦氏雅羅魚,以嘗試通過在水系源頭放流瀕危魚類的方式,加快永定河水域的生態功能修復。在北京地區,該魚類曾分布在永定河上遊及官廳水庫中,後來受人為和自然變遷等因素影響種群數量日趨減少。近年來,瓦氏雅羅魚的野外種群數量更是急劇下降。中科院動物所在2002-2010年間對北京及其鄰近地區野生魚類資源的調查中都沒能採集到瓦氏雅羅魚活體。2012年公布的《北京市地方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中,也將瓦氏雅羅魚列入亟須保護的魚類品種之一。
-
重慶南川:野生鴛鴦飛臨金佛山 成冬日裡一道亮麗風景線
重慶市南川區,境內有200餘處河流(湖泊),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飛臨金佛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越冬的遷徙水鳥逐年越多。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棲息水質十分挑剔,每年冬季從北方遷往長江中下遊、東南、西南等地越冬。從2000年開始野生鴛鴦陸續飛抵重慶市南川區金佛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境內的河流(湖泊)越冬,數量逐年增多,成為冬日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瞿明斌/IC photo
-
野生鴛鴦飛臨金佛山越冬
新華網消息,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棲息水質十分挑剔,每年冬季從北方遷往長江中下遊、東南、西南等地越冬。從2000年開始,野生鴛鴦陸續飛抵重慶市南川區金佛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境內的河流(湖泊)越冬,數量逐年增多,成為冬日裡一道風景線。
-
天鵝飛臨石臼湖
近日,成群的天鵝在遷徙途中飛臨南京石臼湖休息、覓食,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11月18日,天鵝在南京石臼湖上空飛翔。
-
白枕鶴飛臨大別山區東淠河
初冬之際,正是候鳥遷徙的高峰,一群白枕鶴飛臨大別山區霍山縣境內的東淠河,引來不少觀鳥和拍鳥愛好者這群白枕鶴共有56隻,是近年來飛臨東淠河最大的種群,它們在河心島上時而覓食、時而飛翔。夕陽照射在白枕鶴優雅的身姿上,映襯著遠處的高樓大廈,好一幅生態城市畫卷。
-
時隔25年,永定河大興段再現候鳥流連
這一幕,出現在永定河大興段,時間是9月25日早10點。岸邊叢林中,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的成員們,正在進行鳥類調查。這群經驗豐富的「鳥友」,在見到雀鷹追逐反嘴鷸時難掩心中的興奮。4月20日,永定河生態補水正式啟動,5月12日下午,從官廳水庫遠道而來的水頭正式漫過京冀交界處,標誌著25年來永定河北京段首次實現全線有水。人們追逐著水頭,舉著手機,拍下這歷史性時刻。久違了,水流奔騰的北京「母親河」!
-
鴛鴦戲水……
,水鳥,鴛鴦雁形目鴨科鴛鴦屬,常棲息於內陸湖泊和溪流邊,雌雄常在一起,似野鴨,體形較小,嘴扁,頸長,趾間有蹼,善遊泳,翼長,能飛。採食完返回棲居之處時,常常先有一對鴛鴦盤旋偵察,確認沒有危險後才招呼大群一起落下歇息。
-
8隻野生火烈鳥飛臨中國死海 展現動人姿態
近日,8隻野生火烈鳥飛臨中國死海運城鹽湖,吸引了攝影愛好者們的關注。這幾隻火烈鳥在水中成排覓食,它們的羽毛呈淺粉色,飛翔時雙翼黑紅相間,似離弦之箭。圖/張引栓 文/屈麗霞 楊傑英 據悉,火烈鳥常棲息於鹽湖水濱,以水中的小蝦、蛤蜊、昆蟲、藻類等為食。
-
鴛鴦?當鴨子養了一年,每天下一個蛋,不戲水,不會飛
這三個小夥伴,平日裡無水可戲,它們也不會飛。這只不像鴨子的「鴨子」,飼養人員說是去年春天與這兩隻鵝一起買的「鴨苗」。當時一起買了兩隻小「鴨子」,後來死去一隻。這隻「鴨子」很勤奮,每天下一個蛋,吃起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有人說這隻「鴨子」像是個鴛鴦,網絡查詢,鴛鴦都比這華麗、漂亮多了。誰知道,這隻「鴨子」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