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保證是什麼?尼採的一段語錄回答,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2021-01-10 啟路文學

自由是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的,但多少人一生真正做到了自由?自由是什麼?自由是無拘無束,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一件事。也有人說自由是自己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沒有任何人能強迫我們去做一件事。對於自由的定義,可以說每個人都想像的不一樣。

有的人追求的自由是不用上班,也有花不完的錢,天天吃了睡,睡了吃,無聊就追劇,現代很多人都想過這種生活,不用擠公交和地鐵上班。有的人想追求的自由,是盡情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被任何人打擾,可以昏天黑地,可以放縱,沒有人能約束。

那麼自由的保證是什麼?很多人肯定會這樣來回答,自由的保證肯定是要擁有很多錢,才能夠自由,沒有錢,自由就沒有保障。任何一種自由都是需要錢來支撐著,哪怕隱居山林,都需要錢,因為這是一個錢的社會,沒有錢就很難生存。

或是擁有很高的地位和名望,那走到哪裡,都有人尊敬,也不缺吃不缺穿,會有人送。多少人願意這樣做的?但也不乏有人願意這樣做,願意吃遍天下,就像乞丐一下。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喜歡佔小便宜。但喜歡佔小便宜的人,也不會擁有很高地位和名望。

說到這裡,如果你不是很滿意以上的分析和回答,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尼採的一段語錄回答,道出了自由的保證是什麼?振聾發聵,發人深省!文字如下:

自由的保證是什麼?是對自己不再感到羞恥。——尼採

讀完尼採的這段語錄,很多人或許還沒有讀明白其中的意思,為什麼說自由的保證是對自己不再感到害羞呢?我們不妨一起來深入探討一下,分析一下,反省一下。

自由的保證就是自己去做任何事情,不會影響到任何人,也不會愧對任何人而感到羞恥

我們現實中很多人追求自由,就會影響到別人,也會愧對別人。比如說很多人去隱居,不問俗世,自己是清閒自在了,可父母傷心沒人照顧。而隱居的人,多數也只能顧自己,顧不上父母,因為沒有經濟來源,自給自足都有些難。無法照顧父母,不盡孝,內心就會感到羞愧。

還有一些人皈依了佛門,感覺得到了自由,真的得到了自由了嗎?很多人內心深處還是思念家人,還是思念情人,還是念念不忘曾經。這是人之常情,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兒。所以很多時候,難免有些出家的人,也會被一些雜念所束縛,感到羞恥,很難做到真正的自由。

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做到真正的自由

只要和世界上任何人有一點關係,就做不到絕對的自由,比如說這個和你有點關係的人,現在正在被人欺負,而且你能幫助他,你能見事不管嗎?倘若你可以做到無情,做到見事不管,那麼你內心就會感到羞恥。內心只要感到羞恥,就不自由,這也是尼採這段語錄所說的。

所以,只要和世界上任何人有一點關係,都難以做到自由。很多人可能說可以淡忘關係,是得,時間長了,很多關係的確可以淡忘。但是真正的感情,是多長時間也難以淡忘的。除非你能做到和世界上任何人都沒有真正的感情,那樣你就能做到真正的自由。

這樣的自由,代價挺大的,誰又願意擁有這樣的自由的?要知道一個人倘若真正自由慣了,也會寂寞的。那無邊的寂寞,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自由,我們可以去追求,可以去擁有一陣子,但想擁有一輩子,真的很難,世界上所有事情就是這樣,沒有完美,總有欠缺,自由也一樣。

沒有人能做到永遠無羞恥,也沒有人能做到真正的自由。自由的保證是什麼?尼採的一段語錄回答,振聾發聵,發人深省!大家讀完這篇文章,有什麼想法呢?特別是文章中的名言語錄或是詩句,大家但說無妨,可以在留言區盡情談吐,倘若我們看到感興趣的話題也會參與,或是置頂。

如果你感覺這篇文章某些地方對你有啟發,值得分享和收藏,不妨勾一下你的手指,幫忙點讚收藏或是分享一下,這也是對我們長期以來最大的鼓勵。我們不敢保證每一篇都符合你的口味,但總有那麼一篇適合你,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是用心在寫,從未間斷,都是用心在搞文學,傳遞更多文學信息,讓更多人看到名人名言,讓更多懂得去思考,去探索,去反省。

文/啟路文學/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高爾基很憎惡的一段語錄,讓很多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發人深省
    除了房價,我們現代人還憎惡什麼呢?比如說憎惡上班,為什麼憎惡上班呢?因為上班佔據了人太多時間,特別是每天雙休日還要上班的公司,甚至還天天加班的公司,現代的人多數都是如機器人一樣天天重複工作,甚至很多人為了錢在拼命把自己打造成日夜工作的機器人。除了工作、房子,還有什麼令人憎惡的呢?
  • 尼採最霸氣的一句經典語錄,僅19個字,卻盪氣迴腸,令人佩服不已
    尼採被許多人公認為最可愛的老頭,因為他說了許多話,都讓人驚嘆不已,喜歡的不得了,有些自戀,有些輕狂,有些狂傲等等。還時常在心中默念過。甚至一度許多人還曾把尼採說過的話做自己的座右銘。尼採說過:「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尼採還說過:「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但凡不能殺死你的,都會使你變得更強大!」
  • 經典永不褪色,尼採經典語錄賞析
    原創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尼採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他的思想顛覆了西方的道德思想和傳統的價值,影響了一大批文學家,比如茨威格,魯迅,蕭伯納等。聞一多評價尼採是最前進的、最革命的、最富於理想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著作是生命力飽漲的象徵,是生命的頂峰。
  • 尼採的5段經典語錄,句句精闢,簡直不要太深刻!
    尼採的5段經典語錄,句句精闢,簡直不要太深刻!一、意志在生活中可有地位?我們所說的生活是什麼?每天去辦公室上班,有一份工作、一份職業,不停地攀爬宗教或世俗的階梯,還有恐懼和痛苦,以及我們所珍視、所懷念的事物,這一切都是生活,不是嗎?
  • 林夕的一段語錄,道出了真實的原因!
    就算不去讀林夕的語錄,相信很多人也回答得出來。因為都是活在這個世上的人,多少都見過,聽過,了解過。對於我們現代這個社會,大多數男人喜新厭舊的原因,怕還是依舊逃不過張愛玲的筆下這段語錄,張愛玲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 尼採經典語錄大全,讀完一生受益!
    ——尼採2. 也許你感覺自己的努力總是徒勞無功,但不必懷疑,你每天都離頂點更進一步。今天的你離頂點還遙遙無期。但你通過今天的努力,積蓄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尼採3.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4. 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尼採《天才的激情與感悟》5.
  • 尼採最精闢的一句經典語錄,僅17個字,卻一針見血,很刺耳!
    尼採還說過:「我們飛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的人眼中的形象 就越渺小。」這些句,都是很一針見血,很刺耳的。但是讓我感覺最刺耳,最一針見血的還是尼採這句話,僅17個字,如下: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 ——尼採讀完這句話,無疑不讓許多人也開始變得強大。
  • 尼採20句經典語錄,道出靈魂意義,一定要收藏
    ——尼採尼採,無疑是一位出色偉大的哲學家。蘋果之父賈伯斯曾說過:我願意用自己一生的成就去換取與蘇格拉底相處的一個下午。這些大人物的生命中最終都選擇了哲學。當人生走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不同的困惑,或者身邊的人無法為你解讀一些現象,而這,就需要哲學來為你開啟新世界大門。
  • 鬼谷子:人生落魄時,讀這三句語錄,頓時振聾發聵!
    古人曾經留下三句語錄,落魄時讀一讀,頓時振聾發聵:1、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要看他會救。
  • 記者問楊振寧:你的妻子愛你什麼呢?楊振寧回答,讓人很敬佩!
    倘若不是愛人因病去世,相信楊振寧不會再娶,楊振寧在自己82歲時卻演繹忘年戀,這場忘年戀維持道至今,至今都非常恩愛,只要楊振寧出席什麼活動,都會把妻子帶在身邊。他很愛她,不在乎任何人言語,也不在乎任何的看法,只在乎自己找到了摯愛。
  • 楊絳《洗澡》中的一段經典語錄,揭露了人性的醜陋,至今都難改變
    —阿諾德 人性,可以說是千百年來很多大智者,大哲人喜歡討論的話題,今天讀了楊絳《洗澡》中一段經典的語錄,也藉此機會跟大家討論下人性。如果問現代的人,人性有什麼醜陋的呢?相信現代很多人都能回答出很多來。 很多人會說,人性的醜陋就好比見不得身邊人比自己混得好,這個在很方面都有表現,比如一家親戚,總有親戚巴不得你家落難。
  • 尼採的哲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看看此文就懂了
    非黑即白的哲學歷史應該成為過去,哲學問題要在生活中去回答,要在「遊戲」中去理解遊戲。理性是存在的,經驗是存在的,純理性的批判是不存在的!這意味著經驗和理性也是相互依存的,你要相信它們,要辯證的去看,而不是其中一個。因為人的定義意識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的本徵,所以你相信什麼都不如相信「自己」,因為存在本身不需要證明!我是我!就這麼幹脆,就這麼自信。
  • 坤鵬論:不瘋魔,不尼採
    有幅漫畫上的文字發人深省:「入職以後,公司給每位員工發了一臺電腦,表面上是每人擁有了一臺電腦,實際上是給每個電腦配了一個人。」工業革命時期,大機器把工人變成了廉價的低專業性勞動者。現在,電腦又把白領變成了廉價的低專業性勞動者。人類越文明,科技越發達,不僅沒有促進生產力,卻物極必反到了反生產力。
  • 最偉大的反對者——尼採
    女人在他作品裡出現的頻率愈來愈高,華格納喚醒了尼採的性意識,但顯然,他沒能說服尼採相信男人是通過女人之愛來獲得「救贖」的,尼採依然認為兩性關係只是一種恩惠。而反過來,在尼採眼裡,華格納作為一名「現代主義者」的形象漸漸完整起來,他作為最傑出的現代主義藝術家當之無愧。但同時,尼採又諷刺道:華格納是「神經質的人」,搞的也是神經兮兮的藝術。
  • 尼採誕辰|尼採在著作中如何談論女性
    2020年10月15日是尼採誕辰176周年。作為十九世紀德國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文風深刻而又極具顛覆性,也往往發常人所不能發之語,「上帝死了」、「重估一切價值」等著名論斷影響深遠。其中,他關於女性的諸多論述也極富爭議性,許多表述都讓人覺得,尼採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厭女者。那麼,從尼採的哲學著作中看,他如何理解女性?以及他對於女性的態度究竟如何?
  • 張巍卓評《尼採與布克哈特》|一位社會學家的文藝復興
    這並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到了今天,甚至這個問題本身都變得極其可疑。回望上世紀的社會學史,知識社會學(Wissenssoziologie)的興起可能標誌著學科意識的一場真正的分水嶺。在一戰結束後的德國,隨著士大夫階層同帝國一道沒落,繼而大眾民主時代的來臨,以個性體驗和意義詮釋為取向的古典社會學傳統也漸漸退場了。
  • 豆瓣8.8《尼採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一本受崔健等人熱捧的哲學書
    提起哲學,你的印象是什麼?哲學,似乎只是大學裡一門無關緊要的課,和現實生活並無太大關係。但自從讀了周國平老師的書,我改變了對哲學的粗淺認識,開始覺得哲學不是只有思想家才有資格玩味的高深學問,它其實滲透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裡,滲透在分分秒秒生命的進程中。沒有誰希望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過得毫無價值吧?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 尼採的18句名言,閃電一般照亮了人生!
    . —— 尼採 6、 信仰就是不想知道真相是什麼。Faith: not wanting to know what the truth is. ——尼採 7、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He who has a strong enough why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 尼採哲學為什麼迷人?揭示了文明世界的謊言!
    在尼採思想的脈絡中,《快樂的科學》的出現卻不是突兀的,而是一個階段的思想的產物,這個階段經常被稱為尼採的「實證主義階段」(後面我們會看到,這個說法是未必合適的),時間範圍大致在1876年至1881年8月。在這個時期,尼採主要寫有《人性的,太人性的》、《曙光》(出版於1881年)和《快樂的科學》等,尼採自己把這些著作稱為關於「自由精神」的系列著作。
  • 哲人尼採天才與瘋子
    ——《華格納事件》尼採身上充滿了衝突和矛盾:日神與酒神、天才與瘋子、《悲劇的誕生》與《華格納事件》……而正是這些衝突,更吸引人們走近尼採,理解尼採其人傳奇的一生。但尼採終於放棄了結婚的打算,因為他認定:「作為一個哲學家,我必須擺脫職業、女人、孩子、祖國、信仰等等而獲得自由。」五、華格納的摯友和仇敵在尼採的人際交往中,與華格納的友誼和反目是最觸動他心弦的經歷。1868年秋,尼採在萊比錫讀大學時,在華格納的姐姐勃洛克豪斯夫人家裡初次結識華格納。華格納比尼採年長31歲,當時已是名揚四海的音樂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