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世界,一水一枯榮!
枯山水 ▼
枯山水又稱假山水(鎌倉時代又稱乾山水或乾泉水),是日本園林獨有的構成要素,堪稱日本古典園林的精華與代表。
顧名思義,枯山水並沒有水,是乾枯的庭院山水景觀,在一些地方,枯山水庭院內甚至排除了草木。其主要特點,是用山石和白砂為主體,用以象徵自然界的各種景觀。
(大徳寺 瑞峰院獨坐庭)
本來,和中國一樣,日本的庭院藝術離不開水。在日本,水有生命、豐穰、清靜之意。有了水,庭院因此潤澤生輝。只是當6世紀佛教傳到日本,崇尚虛無的僧侶們開始在意境中覺悟出枯山水的味道來了,學著用石頭堆砌出一些意境。
枯山水是日本脫胎於中國園林的延伸,很大程度上是貫穿著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對於「島嶼生存憂患」的意識,充滿了對生命早逝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對「死寂」的世界觀。
>三步看懂枯山水<
1、砂
枯庭園的砂,無水卻似有水,奔流不止之水,這裡隱藏著枯山水獨有的故事。筆直延伸的線,表示著江河、大海的平靜水面。
2、 石
枯山水中的石均採用不經過任何加工的自然石,把石塊布置於庭院中,叫做「點石」。布置石的時候,選擇看起來最大的一面作為石的正面,在「深埋」作業時,忌諱頭重腳輕,將石塊的下方精心布置,看起來宛如石塊破土而出,使人在觀賞的時候,不僅看到地面之上的石塊,也能想像出石塊深埋在地下的部分,從而產生極強的縱深感,能夠「於點景石之中,感知大地的力量」。
3、視點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觀賞枯山水的視點也直接影響到觀賞效果。一般來說,觀賞者要脫離枯山水,在建築物內觀賞。在走廊可以最近距離地觀賞枯山水,但是從房間中向外看也別有一番意趣,房間將庭園分隔開,風景宛如被嵌入畫框之中。這使得枯山水區別於其他庭園尋求開闊的觀感,以一種類似畫框的觀感來延伸感知,或是體悟自然觀、宇宙觀。
除了透過房門,還可以透過窗戶來觀賞枯山水。
圓有「寶貴」之意,圓窗在禪教中代表著「悟性」,意味著和諧世界。透過圓窗來觀看枯山水,也有透過寶貴的東西可以看到理想世界的之意。
枯山水代表
龍安寺
建立時間:公元1450年
地點:日本,京都
標籤:世界文化遺產 禪宗古寺
主要景點: 礦石寺院,其上擺有十五塊巖石,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會有一塊礦石隱藏。
大德寺
建立時間:公元1325年
地點:日本,京都
標籤:禪宗文化、茶道文化、一休大師
主要景點:大仙院,庭院是江戶初期枯山水庭園的代表作,景致優雅。
銀閣寺
建立時間:公元1492年
地點:日本,京都
標籤:國寶級建築、與「金閣寺」呼應
主要景點:銀沙灘、向月臺,枯山水庭園,位於東方山麓,據說保留了室町時代的風貌。
免責聲明:岱軒雕塑藝術平臺發布的任何文本、圖片、圖形、音頻和視頻資料產權或版權均歸屬各自的創作者或業主。如果您擁有版權的信息資料顯示在了本平臺中,且你並不喜歡這樣,請與我們聯繫刪除,謝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