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Shè)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北倚黃山,東鄰杭州,南接千島湖。歙縣古城還與四川閬中、雲南麗江、山西平遙並稱為「四大古城」。
從這裡走出的商人成為了徽商,從這裡走出的戲班成為了京劇的創始者。這裡還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為歙縣,被授予「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徽劇(徽班)之鄉」、 「中國牌坊之鄉」等諸多榮譽稱號。
徽州古城位於歙縣的練江北岸,建於秦朝具有獨特「城套城」風格的古城,是我國四大古城之一。唐代以後成為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湯顯祖的一句「一生痴絕夢,無夢到徽州」使多少人對它魂牽夢繞。
徽州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徽州古城分內城、外廓,有東西南北4個門。此外還保留著甕城、城門、古街、古巷等。
新安江山水畫廊從坑口鄉到深渡鎮的水域,兩岸生態環境極佳;可以徒步或坐船遊覽兩岸的青山和徽派村落。
遊新安山水、尋徽商足跡、探徽風古韻、賞新安春色、採三潭枇杷、聽綿潭徽戲、觀十裡紅妝、圍千年古樟、看漁鷹捕魚、吃農家土菜、嘗風味小吃、購新安特產等一系列生態民俗旅遊活動。
棠樾村的牌坊群是歙縣最有名氣的景區之一,它是一個徽商家族在400多年時間裡豎起的家族豐碑,七座牌坊按照「忠孝節義結孝忠」排列。
牌坊是古代為表彰功勳、品德卓越的人士而建立的,所以每一塊都來之不易,背後都有感人的故事。不要錯過這三座牌坊:鮑象賢尚書坊、慈孝裡坊、鮑文淵繼妻吳氏節孝坊。其結構和石雕的精巧也值得細細觀賞。
陽產土樓位於皖南山區的深渡鎮。「陽」意為面對陽光,「產」在當地的方言裡意為陡峭,故而得名。是一個依山而築的小山寨,由於地勢高,交通不便,數百年來,山民就地取材,採周邊青石鋪路架橋,取紅壤木材築巢而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渴飲山泉,餓食五穀,子孫延續。流年之中,形成了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質樸壯觀的土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