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長尾猴能用做阿爾茲海默症模型嗎?

2021-01-20 醫學實驗動物

歡迎點擊↑「醫學實驗動物」關注我們!

北京康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祝各位老師節日快樂!

圖為Aβ斑塊和雙螺旋纖維tau蛋白在老年長尾猴大腦中的分布情況


非人靈長類具有高度保守的基因組序列、和人相似的解剖基礎,生理基礎和分子通路,是人類疾病的重要轉化模型。加勒比長尾猴(Caribbean vervets)又叫非洲綠猴,是非人靈長類的一種,它能適應圈養環境,並且會患類似人類的老年代謝性疾病和血管病。最關鍵的是隨著年齡增長,腦組織中Aβ澱粉樣蛋白沉積會不斷增加,而且蛋白序列的保守性和人高度一致,使其可能成為阿爾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發病早期的疾病動物模型。

2019年第1期Alzheimers Dement. Latimer CS等報導使用中年(平均11.2歲)和老年(平均21.7 歲) 雌性長尾猴各9隻進行步行速度測量,腦脊液生物學標誌測定,核磁共振(MRI)和PET-CT影像學檢測,從生理、病理和神經行為方面探討長尾猴阿爾茲海默症發生的病理生理過程。

研究結果顯示老年長尾猴均出現Aβ斑塊;雙螺旋纖維tau蛋白(Paired helical filaments,PHF-tau)在所有動物中均有表達,但未出現神經纖維纏結。

研究結果顯示長尾猴的步行速度與年齡,顳葉和頂葉中的Aβ含量以及雙螺旋纖維tau蛋白(Paired helical filaments,PHF-tau)呈正相關,與腦脊液中Aβ含量呈負相關。認為步行速度反映了長尾猴對周遭複雜環境的認知狀況和與運動能力。步行速度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AD早期判斷標誌。

在生物標誌物方面,研究者發現腦脊液中的Aβ42含量越高,腦內Aβ42沉積越少。但未發現Aβ和年齡、CSF中tau或tau-P181之間的關係。

病理結果檢測發現老年長尾猴普遍出現雙螺旋纖維tau蛋白,但是沒有出現類似人類AD症中的神經元纏結。腦脊液中tau-p181則和大腦某些區域的體積成負相關,包括大腦右前額、左顳下葉和右後顳區。腦脊液中的Aβ42含量與左腦海馬和右扣帶回的葡萄糖代謝率呈正相關。

在研究中也發現和人類發病狀態不一致的地方。人類的老年斑主要在內側顳葉,而長尾猴的主要出現在後扣帶回和顳中上回,顳中下回則很少出現。在長尾猴中雖然很少出現神經纖維纏結,在人類和恆河猴老年階段都會出現。PHF-tau在中老年的人類和長尾猴中都有出現,但是出現的位置和人類只有部分相同。人類過度磷酸化的tau主要出現在內嗅皮質,但與神經原纖維纏結分布早期有關的內顳皮層其他區域較少出現,如海馬和海馬腹側下託。長尾猴中則是枕葉皮層最多。恆河猴中不出現PHF-tau,主要在內嗅皮層中出現非纖維性tau蛋白(phosphorylated nonfibrillar tau)。

通過對長尾猴早期阿爾茲海默症症狀的研究可以發現,雖然同為非人靈長類,在發病過程和機理上還是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與人類大腦病變差異更大。不過也正是這些動物和科研人員的付出,使科學家們對阿爾茲海默症早期發病的過程和機理有了新的認識和啟發。

上述研究結果提示長尾猴可以成為一種新的阿爾茲海默症發病早期的動物模型,用於新藥研發和新的生物標誌物研究。

 


參考文獻

Latimer CS, Shively CA, Keene CD, et al. A nonhuman primate model of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ic change: Implications for disease pathogenesis. Alzheimers Dement. 2019 Jan;15(1):93-105.




相關焦點

  • 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家屬們,收好這份心理輔導課
    然而在他們安享晚年的同時,阿爾茲海默症也在困擾著一些老年人和他們的家人們。目前,醫學上還沒有能夠徹底治癒阿爾茲海默症的方法,所以,當得知自己的家人罹患阿爾茲海默症的時候,家屬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震驚、無助和悲傷。長期照護,使他們要比普通人群承受更巨大的心理壓力。
  • 「治癒之爪」公益行,走進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內心世界
    近期,佩蒂股份攜手寵物行為專家吳起,共同走進老年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生活世界。醫療犬用其真誠、細膩的暖心互動讓記憶「喪失」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重新展開了笑顏,讓人與寵物之間割捨不斷的情感關係得以彰顯,讓「治癒之爪」演奏出一首公益之歌。
  • 大腦被「黑洞」一點點吞噬——阿爾茲海默症
    阿爾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俗稱老年痴呆,便是導致大腦「空無一物」的元兇。它發病進程緩慢、隨時間不斷惡化且不可逆轉。患者大腦出現明顯的萎縮和空洞,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是短期記憶喪失。他們難以記住近期的事,卻對遙遠的事件記憶猶新。
  • 貓咪的」阿爾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綜合症(CDS)的預防與治療
    貓咪年齡超過15歲,已經是屬於長壽型的高齡貓咪,像人類的老年人有可能會患上阿爾茲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俗稱老年痴呆症認知障礙綜合症(CDS)是一種漸進型的疾病,起因是神經元的缺失和神經元上的軸突退化,病徵表現類似於人類的阿爾茲海默症(AD)。
  • 實時遠程看護阿爾茲海默症老人,《智造將來》暖科技成為家中愛的紐帶
    由支付寶獨家冠名,浙江衛視播出、優酷視頻獨播的大型社會公益性科技節目《智造將來》,在第八期節目中就將「科技在身邊」這五個字做了更為直觀的詮釋。阿爾茲海默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據統計,目前中國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數居世界第一。伴隨世界人口老齡化趨勢,阿爾茲海默症的患病率也急劇走高。本期節目中,一位叫貝貝的女孩帶著爺爺奶奶來到現場,跟大家分享了她家的故事。
  • Brain:阿爾茲海默症海馬CA1區的突觸組織的三維分析|導讀80期
    頂刊導讀目錄 1,AIM2炎性小體介導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的標誌性神經病理改變和認知障礙 2,反向眼跳是帕金森病凍結步態和步態網絡連接的一個預測因子
  • 猴家族——各種奇葩臉的長尾猴Cercopithecus
    長尾猴屬(學名Cercopithecus),猴科的一屬,產於非洲,大多數都生活在森林裡。由於棲息地的日益減少,大部分長尾猴屬的動物已受到生存的威脅,甚至瀕臨滅絕。長尾猴屬包括19種,是猴科中最大的族群。
  • 黛安娜長尾猴
    棲息在原始森林,並不會在次生林中生活,它們是日間活動及棲於樹上的,它們很少會走到地上。主要吃果實及昆蟲,也會吃花朵、嫩葉及無脊椎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黛安娜長尾猴帶有可傳染給人的疾病,如黃熱病及結核。
  • 對大白鼻長尾猴你了解多少?大白鼻長尾猴知識大全
    大白鼻長尾猴,拉丁學名為Cercopithecus nictitans,又叫灰鼻猴、大斑點猴、大白猴、斑點猴、白鼻長尾猴,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獸亞綱、靈長目、簡鼻亞目、猴科、獼猴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Putty-nosed Monkey,同義學名是Simioa nicticans
  • 轉基因猴為治療自閉症打開一扇窗
    該研究通過構建攜帶人類自閉症基因MeCP2的轉基因猴模型及對MeCP2轉基因猴進行分子遺傳學與行為學分析,發現MeCP2轉基因猴表現出類人類自閉症的刻板行為與社交障礙等行為。此研究首次建立了攜帶人類自閉症基因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為深入研究自閉症的病理與探索可能的治療幹預方法提供了重要基礎。
  • 動物的情景記憶:怪不得能找到回家的路-虎嗅網
    動物世界的記憶冠軍甚至能幫助我們改進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方法。動物是活在當下、沒有記憶的低等存在,這一看法根植於一個有著四百年歷史的觀點,它至今仍在哲學導論課堂上被傳授與討論,「它們進食而不知歡愉,流淚而不知痛苦,生長而不自知;它們無欲,無畏,無知。」
  • 黛安娜長尾猴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黛安娜長尾猴,拉丁學名是Cercopithecus diana,也叫黛安娜長尾猴、黛安娜長尾猴,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靈長目、簡鼻亞目、猴科、獼猴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Diana Monkey,命名人為Linnaeus,命名時間在1758年。
  • 白鼻長尾猴寶寶滿月啦
    11月20日,深圳野生動物園一隻白鼻長尾猴寶寶迎來了滿月,並正式與遊客見面。這是該園2014年引入的一批白鼻長尾猴,3年多以來,它們在該園裡健康生活,自由戀愛。如今,白鼻長尾猴家族終於在深圳繁衍其後代。
  • 天津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白鼻長尾猴
    天津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白鼻長尾猴 (1/2) "← →"翻頁
  • 獵殺長尾猴 印尼官方招募槍手
    當地時間2014年10月2日,印尼巴魯蘭國家公園的長尾猴吃偷取的食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中國日報網8月5日電  據法新社8月5日報導,印度尼西亞某地區當局召集軍隊、警察以及地方獵戶,獵殺長尾猴,因為長尾猴破壞農田,襲擊村民。4日,印尼中爪哇省博約拉利縣官方表示,當地已經組織起數十人的武裝巡邏隊,持槍在各個村落之間巡邏,防範長尾猴。巡邏隊成員既有當地獵戶,也有警察和軍人。
  • 深圳野生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德氏長尾猴
    ­  記者30日從深圳野生動物園獲悉,該園2014年引入的一批德氏長尾猴,3年多以來,它們在該園裡健康生活,自由戀愛。如今,德氏長尾猴家族終於在深圳繁衍其後代,其家族成員裡的一隻母猴產下了一隻小猴。目前,小猴已一個多月大了,發育良好。這是深圳野生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德氏長尾猴。
  • 白眉猴擁有強有力的門齒,能夠咬開堅硬的堅果,而長尾猴難這一點
    長尾猴屬的其他種都生活在森林當中,其中包括分布最廣的斑鼻長尾猴和藍長尾猴種群。這些大體型的猴子吃樹葉,無論什麼地方,只要有一片茂密的森林,它們就能繁衍生息。接下來是紅尾長尾猴——髭長尾猴和紅尾長尾猴群體,這些體型比較小的猴子似乎對森林的條件有更多要求,它們需要更加層層疊疊的樹冠和盤根錯節的匍匐植物,或許這為它們躲避像鷹一樣的掠食者提供了一把保護傘,因為在這些敵人面前,它們顯得太脆弱了。白腹長尾猴的體型更小,也更多地以昆蟲為食。這三類常常和不止一個種類的猴子有所關聯,例如在剛果的熱帶雨林中。
  • 您的白鼻長尾猴已送貨上門
    南航大連 " 門到門 " 項目迎來首單,兩隻白鼻長尾猴順利落戶鄭州9 月 18 日,來自大連森林動物園的兩隻白鼻長尾猴,搭乘南航 CZ6644 航班前往鄭州安家落戶。這是南航大連攬收的首單 " 門到門 " 配送服務客人,長尾猴們在落地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後,將會繼續搭乘地面配送車輛抵達新家——新密銀基野生動物園。為確保此次運輸順利,南航貨運物流公司與大連分公司制定專屬 " 門到門 " 產品配送運輸方案,通過提供上門接收服務、運輸保障服務,直到 " 最後一公裡 " 地面配送服務,為客戶提供全流程專屬貨物運輸解決方案。
  • 印度的這種長尾葉猴見過嗎?帶你們零距離接觸一下
    長尾葉猴,是南亞特有的一種猴子,因特別長的尾巴而得名,其尾巴可長至1米多,眉毛和臉頰毛特別長,最顯著的特徵是臉部漆黑,大都十幾隻組成一個群體,能和人共處,廣泛地分布在印度的鄉村和城市中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去年8月份的時候去了一趟古吉拉特邦的艾哈邁德巴德,幸運地見到一群長尾葉猴,它們不怕人,也許是印度人和動物們和諧慣了,只要你手上有它喜歡的食物如餅乾等,它們就大膽地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