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梨樹上有小蟲子,但是不知道是啥蟲子,到底咋防治,你能過來幫我看看嗎。
昨天一大早就收到了果農發來的信息,隨後就去了他的果園,只見發生蟲害的梨樹上葉子有許多黑色粘液,看著像煤汙,而且葉片捲曲,基本可以判斷這是梨木蝨為害,而目前正是危害盛期。
梨木蝨雖然是一種世界性害蟲,還是梨樹「特有」害蟲,在全國梨產區都有發生,但是因為它本身個體比較小,身體顏色和周圍顏色基本一致,因此一般很難被發現,也因為這樣,被許多朋友稱為是梨樹的「隱形殺手」。
那麼,梨木蝨會對梨樹造成哪些實質性傷害呢?
它主要以成蟲和若蟲刺吸汁液,葉片是第一受害對象,因此一般也受害比較嚴重,除了葉片外,芽,花蕾,果實,嫩枝也可以被其危害。葉片受害後葉脈變形,葉片皺縮,扭曲,同時產生枯斑,並慢慢變黑,嚴重的話會大量落葉,而若蟲分泌的粘稠物質,不用太久就會把它抱起來,因此防治時,藥劑一般很難直接接觸到蟲體,防治工作很難進行。不僅如此,這些粘液還會使得葉片相互粘連,同時誘發煤汙病,汙染葉片以及果實,果實上出現大量黑色黴汙,同時不再生長,果肉也變得堅硬。新梢受害後,生長萎縮,不充實,非常容易遭受凍害,而且會影響樹勢和花芽分化,不管是梨樹的產量還是果實品質,都有嚴重影響。
那麼,這位果農的園子為什麼梨木蝨發生的這麼嚴重呢?通過實地觀察,我認為主要和這幾點因素有關。
1、梨木蝨本身特性決定防治難度比較大
它具有較強的耐寒性,不怕冷,也就越冬晚,出蟄早,危害時間比較長,而且各代的產卵位置不同,蟲體顏色也和梨樹幾個組織顏色相同,擅長「偽裝」,很難被發現。同時,若蟲喜歡群居,大量發生時,常常幾頭或者十幾頭聚在一起,孵化一天後就能分泌粘液,它們慢慢長大,粘液也會不斷增多,然後將自己包裹其中,因此防治難度比較大。
2、暖冬使得越冬成蟲基數逐年增加
大家可以很明顯感覺到,現在的冬天真的「不太冷」,所以這樣的氣候對害蟲來說,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威脅,而且它本身也不怕冷,所以越冬成蟲的基數逐年增加。同時,春季回溫快,出蟄時間也會隨之提前,孵化也就早,如果按照往前的防治時期進行用藥,肯定會延誤防治最佳時期,使得梨木蝨發生嚴重。
3、管理不到位為蟲害發生提供便利
日常施肥時,大量施用氮肥,使得枝條土質,果園整體比較密閉,為梨木蝨提供了大量食料;有些果農不能及時做好秋施基肥工作,基本上採收結束果園管理也就隨之結束,或者是節省成本,不能按需科學施肥,導致土壤肥力不足,同時又超量負載,造成樹勢衰弱,容易引發病蟲害;冬季清園不夠全面,徹底或者直接不清園,病殘組織遍地都是,也不重視休眠期防治,大量梨木蝨在園內越冬,蟲口數量逐年增加,世代重疊嚴重,防治起來比較困難。
4、果農不夠重視加重蟲情發展
有些果農用藥不夠仔細,殺死了許多天敵,同時也讓梨木蝨產生了抗藥性,防治不到位;有的就是果農誤認為這蟲子不會造成太大傷害,簡單的噴2-3次藥,沒有起到作用,蟲口數量劇增,並分泌大量粘液,汙染葉片和果實;梨木蝨發生後,到了套袋前才開始防治,但是蟲已經孵化出來了,而且分泌了粘液將自己包裹,藥劑很難殺到蟲體,如果蟲子進入果袋內,防治更是難上加難,造成後期發生嚴重,即便就是增加用藥和用量,防治效果也不理想。
高溫乾旱有利於梨木蝨嚴重發生,因此,果農必須要做好各項措施,減少梨木蝨為害。
一、農業防治
徹底清園。梨樹落葉後,對果園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掃工作,地面上落下的枯枝,爛葉,病殘組織,全部集中在園外燒毀,減少越冬城所。同時用石硫合劑噴灑地面,枝幹以及果園周圍,殺死越冬成蟲,減少蟲口數量。
刮除翹皮。樹皮上的裂縫處,也是梨木蝨喜愛的越冬場所之一,解決了地面上的場所,裂縫也不能放過,徹底刮除樹皮可以很好地清除越冬梨木蝨。但是需要注意,再進行之前,先鋪一層塑料紙,不要直接掉在地上,仔細刮除,結束後將收集的翹皮集中燒毀。
深翻土地。在封凍前,深翻一次土壤,深度在7-10釐米,改善土壤狀況的同時,惡化梨木蝨越冬場所,將躲藏在土裡的蟲體翻出到地表,降低蟲口數量,降低來年發生機率。
澆水噴水。澆水可以避免梨樹遭受凍害,同時可以消滅土壤裡的梨木蝨。當氣溫<0℃以下時,及時澆一次水。還可以在最冷的時候對樹上噴水,凍住和凍死梨木蝨。
清理枝梢。梨木蝨第二代若蟲發生高峰期,一般在新梢頂端還沒展開的5-6個葉片上,這是我們可以集中檢查還沒有停止生長的新梢,發現危害的枝條了,及時摘除葉片,帶出果園處理,減少後期為害。
二、物理防治
梨木蝨具有趨黃性,那麼利用這一特點,我們可以在梨園中懸掛黃色粘蟲板,每畝懸掛20-30片,儘量掛在樹冠外圍,這樣比較明顯,可以吸引更多梨木蝨過來。不僅殺蟲效果好,而且沒有汙染。
三、生物防治
梨木蝨的天敵也是比較多的,其中以寄生蜂控制作用最大,那麼我們在防治其他蟲害時,注意儘量不要在天敵發生盛期施用廣譜性殺蟲劑,以免殺傷天敵。同時,可以在果園附近種植一些天敵喜歡的作物,吸引天敵來果園,增加天敵數量。
四、化學防治
對於梨木蝨的防治,最好在各代若蟲剛孵化出來還沒有產生粘液之前進行用藥防治,不然它們產生的大量粘液會將自己包裹起來,藥劑不能直接接觸到蟲體,用藥效果會大打折扣。同時,要注意藥劑交替使用,延長和降低抗藥性。
已經分泌了大量粘液,藥劑防治難度比較大時,可以先用洗衣粉500倍液衝洗,3-4小時後,用1.8%阿維菌素6000倍液,噴藥時間儘量安排在16點以後,這個時候成蟲活動緩慢,用藥效果比較好。
發生較輕,還沒有產生粘液時,可以用5%高效順式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6000倍液,噴藥時,要噴透,均勻,增加防治效果。
果實採收後到葉片掉落前,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1000倍液噴霧;到了花芽露綠,花前,花後,樹勢噴施1次70%滅殺菊酯乳油3000 倍液;第一代若蟲孵化高峰期,噴施20%蟎克乳油1200-1500倍液或1.8%阿維蟲清2000-3000倍液
今年個別地區梨木蝨發生比較嚴重,等發現時已經產生了許多黑色粘液,這無疑會加大防治難度,必須要及時合理用藥,先衝洗掉粘液,然後再用藥防治,效果會比較好一些。儘量還是做好提前預防,同時在發生初期及時用藥,防治的時間節點比較多,希望大家能夠及時抓住並做好。另外,加強田間管理,改善果園狀況,打破梨木蝨適宜生長的環境,同時配合物理,生物防治,多管齊下,殺死梨木蝨,保證梨樹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