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難以負擔的家庭支出,導致我國大多數年輕父母都是只有一個孩子,但是就是獨生子女卻有著難以管教的困難,對於年輕的父母們來說家庭已成為一個重擔,而孩子的問題更是重中之重重,如何改善這種困境就得從根源找起,對父母們的這些要求尤為重要。
追根結底家庭的問題往往是孩子們教育上的最大問題,以下是獨生子女們可存在存在的問題。
1、依賴性強
獨生子女從出生起就是家人的心頭肉掌中寶,對於家人們來說用所有的愛來包裹孩子,那是孩子們最幸福的成長,什麼事情都親歷親為,為孩子所做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寵愛,從穿衣吃住到上學交友,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家人的愛已圍得不漏一絲縫隙,孩子們又如何能呼吸到更廣闊天地的氣息。成長離不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父母的這一行為就造成了一種很嚴重的問題,從小孩子們對家人的依賴遠遠高於一般孩子,缺少足夠的自主能力。
2、自我主義過於強盛
獨生子女們自小時候便有各種親人的傾心疼愛,家人們整天圍著他們轉基本上是有求必應。生活無憂煩事不勞想要得到什麼東西,家人都會滿足。所以慢慢形成一種心理我想要的東西有人會幫我得到,我想做的事家人會幫我完成。缺乏自我認知能力,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自我正確辨別能力。
3、承受能力弱
我們常說溫室的花朵難以承受烈日的灼燒,雖然它也在成長但始終難以綻放最美麗的風景。獨生子女從小便順風順水,荊棘的道路早已被父母所掃平為康莊大道,沒有經歷過難事的困惑,所以一旦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會變得不知所措,沒有經歷過怎會有解決方法,可以說父母為孩子掃平的敵人卻也收繳了他們的武器,孩子們沒有經受過挫折,要承擔的父母早已替他們承擔,留下來的只有勝利的果實,所以自身的承受能力變得特別的弱。
如何能改良獨生子女的教育困境,我們需要做的是糾正父母們三點家庭教育誤區,以正確的方式在細膩的事情上來鍛鍊孩子的成長。
第一點、培養孩子的個性獨立
獨生子女的生活沒有獨立而言,與父母的精心照料脫不開關係,關心則亂是這些父母的通病,我們要做到的是在與孩子們的溝通交流上做到無微不至,在生活上放任成長培養其個性獨特的性格特點。父母在孩子生活上的處處考慮,會讓孩子缺乏自我獨立的意識,會產生一種模仿心理下意識認為這些事情理應由家人所做,而且對待事情缺乏自我看法,父母的想法便是他們的唯一,這樣子所培養出來的孩子性格很可能會複製父母的一部分,我們要做的是個性飛揚的孩子,而不是複製的自我
第二點、樹立孩子的正確價值觀
大部分孩子的無禮來源於父母的嬌縱,對於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應。對於事情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判斷認為如何符合自己的想法便去實施,這在以後往往體現於對於事情沒有自己的是非辨別能力,為達目地會做出無視法紀的事情。父母們要做的正是從小事引導,讓孩子理解正確的行為方式,不能讓孩子成為家裡的小霸王,合理的要求可接受,不合理的應儘快為其糾正正確的思想。
第三點、讓孩子學會成長
有句老話說得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家裡事無大小都需要孩子操心去做,承受了他這個年齡不該有的責任和義務,促使其快速與成長。當然不建議讓孩子去經歷所有的事情,但是處於他這個年齡段該幹的該明白的事情卻是必須的,成長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經歷-體驗-感悟的過程,讓孩子體悟更多的經歷才會明事理懂謙讓,且鍛鍊了其自身承受能力不至於遇事無措,培養自身的主心骨。
調整孩子們的四項成長目標真正培養德智體美的優等生。
目標一:重智育更應重德育
現在許多學校重視應試教育,對於成績優秀者大加讚賞本末倒置卻忽視了教育的目的,因材施教培養人才先教禮儀在培養德行,智應為最後一位。智者德行不過關比愚者有德更可怕,教會孩子得到的同時更應教會孩子給予,所以父母在家中應結合學校的教學方式,以德行教育孩子,讓孩子從小知孝悌明事理。
目標二:有準則更應有原則
獨生子女的出生意味著兩代人的心血,家中對孩子百事依順,卻沒有一個合理的準則來對孩子進行約束,對孩子需要疼愛更多需要父母有一個行為準則。父母一言一行影響孩子一舉一動,在家中成為孩子的榜樣有準則有責任,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在外有原則有擔當遵紀守法,尊老愛幼愛護弱小。
目標三:尊重勞動成果
很多獨生子女在家中已經形成習慣,什麼事情都依賴父母,家務從不參加自己的事情不去做總想著別人幫助他完成,不參加這些勞動只會享受成果。好多孩子衣服從不自己洗,玩的時候根本不在意,髒再再換一件就行了,媽媽的多次囑咐還是無濟於事,但是當孩子自己洗衣服時,他知道衣服髒了就要重新洗有多累,所以出門時總會保護好自己的衣服不讓他蒙塵,這樣讓孩子懂得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
目標四:學會獨立學會團結
獨生子女在家裡同齡人只有他一個,大部分時與與父母待在一起,沒有同齡人的玩鬧,有的只有家人的教誨和依靠,時間長就會很容易形成自我封閉和孤僻的性格,所以家長們要及早的意識到給孩子培養合群意識。學會獨立讓孩子能夠不依賴父母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學會團結能讓孩子與同齡人相處體驗孩童間的愉悅感,相互協作讓孩子更容易找到夥伴培養相互誠信等。
獨生子女的教育不在孩子的身上,而在於家長的身上,父母們糾正自己的教育誤區正確對待,才能為孩子們創造出一個合適的成長環境。